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的方法分析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的方法
一、电子守恒法
1、配平原理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还原剂失去电子、氧化剂得到电子。因为整个过程的本质好比是还原剂把电子给了氧化剂,在这一失一得之间,电子守恒。故根据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和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相等,结合二者化合价的改变情况,可以分别把氧化剂、还原剂的计量数计算出来,这样整个氧化还原反应就顺利配平了。
2、方法和步骤
①标出发生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并确定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向。
在配平时,需要确定先写方程式那边物质的计量数。有时先写出方程式左边反应物的计量数,有时先写出方程式右边生成物的计量数。一般遵循这样的原则: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先配平生成物的计量数;
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 先配平生成物的计量数;
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既可先配平生成物的计量数,也可先配平反应物的计量数。
②列出化合价升降的变化情况。当升高或降低的元素不止一种时,需要根据不同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将化合价变化的数值进行叠加。
③根据电子守恒配平化合价变化的物质的计量数。
④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剩余物质的计量数。最终并根据质量守恒检查配平无误。
3、实战演练
+7 -1 0 +2
⑴ KMnO4+HCl ___________ Cl2+MnCl2+KCl+H2O
标出化合价,因该反应是部分氧化还原反应,故确定先配平生成物Cl2和MnCl2,同时列出化合价升降情况,配平化合价变化的物质Cl2和MnCl2的计量数。
+7 +2
降低Mn → Mn 5e ×
-1 0
升高Cl → Cl2 2e × 5
所以先配平为 KMnO4+HCl
5Cl2+2MnCl2+KCl+H2O
再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剩余的物质,并根据质量守恒检查配平无误。最终配平结果为
2KMnO4+16HCl =5Cl2+2MnCl2+2KCl+8H2O
-3 +6 0 +4
⑵ (NH4)2SO4 __________ NH3+N2+SO2+H2O
标出化合价,因该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故确定先配平生成物N2和S2 ,同时列出化合价升降的情况,配平化合价变化的物质N2和SO2的计量数。
+6 +4
降低S → S 2e × 3
-3 0
升高N N2 6e × 1
所以方程式先配平为 (NH4)2SO4 ___________ NH3+1N2+3SO2+H2O
再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剩余的物质,并根据质量守恒检查配平无误。最终配平结果为
3(NH4)2SO4 =4NH3+1N2+3SO2+6H2O
+1-2 +5 +2 +6 +2
⑶ Cu2S+HNO3
Cu(NO3)2+H2SO4+NO+H2O
标出化合价,因该反应是部分氧化还原反应,故确定先配平生成物Cu(NO3)2 、H2SO4和NO,同时列出化合价升降的情况,配平化合价变化的物质Cu(NO3)2 、H2SO4和NO的计量数。(因为Cu和S的化合价均升高,且它们来自于反应物Cu2S ,Cu和S的原子个数比为2:1,按此比例叠加化合价变化数目)
+5 +2
降低N
N 3e × 10
-2 +6
升高S
S
+1 +2 10e × 3
2Cu
2Cu 所以方程式先配平为Cu2S+HNO3
6Cu(NO3)2+3H2SO4+10NO+H2O
再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剩余的物质,并根据质量守恒检查配平无误。最终配平结果为
3Cu2S+22HNO3 =6Cu(NO3)2+3H2SO4+10NO+8H2O
〔练一练〕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1. FeS2+O2
SO2+Fe2O3 2. FeS+H2SO4
Fe 2 (SO4)3+SO2+H2O+S 3. Ag NO3
Ag+NO2+O2
二、待定系数法
1、配平原理
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体系的各个物质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个数相等。通过设出未知数(如x、y、z等均大于零)把所有物质的计量数配平,再根据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前后相等列出方程式,解方程式(组)。计量数有相同的未知数,可以通过约分约掉。
2、方法和步骤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先把元素化合价变化较多的物质的计量数用未知数表示出来,再利用质量守恒吧其他物质的计量数也配平出来,最终每一个物质的计量数都配平出来后,根据某些元素的守恒,列方程解答。
3、实战演练(将以上所列出的方程式一一利用待定系数法配平)
⑴ KMnO4+HCl
Cl2+MnCl2+KCl+H2O
因为锰元素和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故将Cl2和MnCl2的计量数配平,分别为x、y ,再根据质量守恒将其他物质配平,即配平为
yKMnO4+(3y+2x)HCl=xCl2+yMnCl2+yKCl+4yH2O ,最后根据氢元素守恒,列出x和y的关系式:3y+2x=8y,得出2.5y=x ,把方程式中的x都换成y ,即
yKMnO4+8yHCl=2.5yCl2+yMnCl2+yKCl+4yH2O ,将x约掉,并将计量数变为整数,故最终的配平结果为
2KMnO4+16HCl =5Cl2+2MnCl2+2KCl+8H2O。
⑵ (NH4)2SO4
NH3+N2+SO2+H2
因为氮元素和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故将N2和SO2的计量数配平,分别为x、y ,再根据质量守恒将其他物质配平,即配平为y(NH4)2SO4 =(2y-2x)NH3+xN2+ySO2+(y+3x)H2O ,最后根据氧元素守恒,列出x和y的关系式:
4y=2y+y+3x,得出3x=y ,把方程式中的y都换成x ,即3x(NH4)2SO4 =4xNH3+xN2+3xSO2+6xH2O ,将x约掉,故最终的配平结果为
3(NH4)2SO4 =4NH3+1N2+3SO2+6H2O。
⑶ Cu2S+HNO3 __________ Cu(NO3)2+H2SO4+NO+H2O
因为氮元素和铜元素、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故将Cu2S和HNO3的计量数配平,分别为x、y ,再根据质量守恒将其他物质配平,即配平为
xCu2S+yHNO3 =2xCu(NO3)2+xH2SO4+(y-4x)NO+(2y-12x)H2O ,最后根据氢元素守恒,列出x和y的关系式:y=2x+4y-24x,得出
x=y ,把方程式中的y都换成x ,即xCu2S+
xHNO3 =2xCu(NO3)2+xH2SO4+
xNO+
xH2O,将x约掉,并将计量数变为整数,故最终的配平结果为3Cu2S+22HNO3 =6Cu(NO3)2+3H2SO4+10NO+8H2O。
高中化学的有机物分析式确定的计算方法介绍
1、确定元素的组成
一般来说,有机物完全燃烧后,各元素对应的产物为C→CO2,H→H2O。若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CO2和H2O,则其组成的元素可能为C、H或C、H、O。欲判断该有机物是否含有氧元素,首先应求出产物中CO2中的碳元素质量及H2O中的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将这两种元素的质量相加,再和原有机物的质量进行比较,若相等,则原有机物中不含氧元素,若不相等则原有机物中必定含有氧元素。
2、确定分子式
在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元素之后,接下来根据题目条件来最终确定这几种元素构成的物质的分子式。在确定分子式进行计算的时候,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方法一 、实验式法(即最简式法)
根据有机物的分子式为最简式的整数倍,利用其相对分子质量及求得的最简式便可
确定其分子式。如烃的最简式求法为:
例1:某含C、H、O三元素的有机物,其C、H、O的质量比为6:1:8,该有机物蒸汽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的H2密度的30倍,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解析】该有机物中的原子个数比为
故其实验式为CH2O,设其分子式为(CH2O)n,根据题意得:。
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4O2。
方法二 、单位物质的量法
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后,直接求出1mol该有机物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即可推算出分子式。若给出一定条件下该有机物气体的密度(或相对密度)及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则求解分子式的基本途径为:密度(或相对密度)→M→1mol有机物气体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子式。
例2:6.2 g某有机物A完全燃烧后,生成8.8 g CO2和5.4 g H2O,并测得该有机物的蒸汽与H2的相对密度是31,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解析】分别根据C、H的质量守恒求得A中的C、H质量分别为
m(C)=2.4 g, m(H)=0.6 g
m(C)+ m(H)= 3 g<6.2 g
所以有机物A中含有O元素,且m(O)=6.2 g-3 g=3.2 g。
因为M(A)=31×2 g/mol=62 g/mol,故1 mol A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
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6O2。
方法三 、列方程组法
若已知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则可直接设1个分子中所含各元素原子的个数分别为x、y、z,即设出有机物的分子式。如有机物中含有C、H或C、H、O元素的时候可以假设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xHyOz,根据题设条件列方程组解得x、y、z,即可求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当z=0的时候该有机物不含氧,否则含有氧元素)。
例3:0.2 mol某有机物和0.4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的产物为CO、CO2和H2O(g),产物通过浓硫酸后,浓硫酸增重10.8 g,再通过灼热的CuO,充分反应后,CuO的质量减轻3.2 g,最后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被完全吸收,碱石灰的质量增加17.6 g。试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