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对于班主任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有如下建议:
一、目的一致:清楚与家长沟通的目的教师与家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那么容易有效,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起点,应该是让家长引导孩子进步成长。
二、与家长口径一致。
经常与家长沟通,以达成家长的共识。通过这种方式,老师和家长都同意一件事,学生就更容易信任老师和家长。
三、不要有意回避学生。
与家长接触时,教师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回避学生,而是在学生面前分析其优缺点,避免让学生误以为“老师和家长在背后说坏话”。
此外,如果方法得当,学生可以感受到老师对家长的访谈,其实是在衡量自己的成长,而非对自己的惩罚。
四、描述行为,不作任何评论。下面两种交流方式,你觉得哪个更有效?
1、您的孩子近来很浮躁,上课的状态和作业的完成情况都不好。需要家长更多的教育监督。
2、您的孩子最近在课堂上经常和同学说小话,作业做得不好。例如今天上课,孩子四处张望,
注意力不集中,小孩若有心结,我们最好尽快解开。当学生犯错误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要直接用“懒惰”、“不礼貌”、“自我控制差”等字眼来评价或贬低学生。
上述第一种方法只是笼统地提出问题,而第二种方法则有具体实例支持。如此父母在与孩子交谈时也有据可依,否则,孩子就很容易产生“有意针对自己”、“贬低自己”的错觉。
作为老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方式和方法,这样的沟通方式才会是有效的。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起点,应该是让家长引导孩子进步成长。
二、与家长口径一致。
经常与家长沟通,以达成家长的共识。通过这种方式,老师和家长都同意一件事,学生就更容易信任老师和家长。
三、不要有意回避学生。
与家长接触时,教师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回避学生,而是在学生面前分析其优缺点,避免让学生误以为“老师和家长在背后说坏话”。
此外,如果方法得当,学生可以感受到老师对家长的访谈,其实是在衡量自己的成长,而非对自己的惩罚。
四、描述行为,不作任何评论。下面两种交流方式,你觉得哪个更有效?
您的孩子近来很浮躁,上课的状态和作业的完成情况都不好。需要家长更多的教育监督。
您的孩子最近在课堂上经常和同学说小话,作业做得不好。例如今天上课,孩子四处张望,注意力不集中,小孩若有心结,我们最好尽快解开。
当学生犯错误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要直接用“懒惰”、“不礼貌”、“自我控制差”等字眼来评价或贬低学生。
上述第一种方法只是笼统地提出问题,而第二种方法则有具体实例支持。如此父母在与孩子交谈时也有据可依,否则,孩子就很容易产生“有意针对自己”、“贬低自己”的错觉。
作为老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方式和方法,这样的沟通方式才会是有效的。
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微妙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家长对老师的绝对服从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个和谐、愉悦的过程,有利于教师正确处理与家长的关系。那么老师如何才能和家长和谐相处呢?下面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真诚待人
善用工具
理解他人
关心他人
学会倾听
教师要真诚对待家长,只有真心才能换真心。教师应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己任,无论对家长还是对孩子,都要给予最大的理解、尊重和真诚的关心,并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家长、感染家长。如果教师以真诚相待,家长就会敞开心扉,消除隔阂;如果教师不尊重家长,对家长提出的问题态度生硬或置之不理,那么就会失去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和尊重。所以教师要做到尊重家长、关心家长、理解家长、服务于家长,让家长体会到教师真诚的爱。
老师与家长的很多摩擦矛盾,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比如老师下发通知,家长没有看到,老师收集信息,家长没有及时上交信息,老师还要逐一统计谁提交了谁未提交,加大了老师的工作量,无疑就会对某些不自觉的家长产生意见,日久就会发生矛盾。
因此我推荐使用接龙管家小程序收集信息,收集名单可视化,谁提交谁未提交一目了然,我平时收集学生的青年大学习都会用到。还可以收作业发成绩、假期通知。
理解他人的意思是老师在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和期盼。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要以爱心、耐心、细心来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同时老师还应从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焦虑,这样才能使双方和谐相处。
关心他人就是要关心学生,关心自己的学生,关心所教的每一位学生。而这些都是建立在与家长的相互关系之上。
如:在平时与家长谈话中,可以询问一下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孩子生病了,可以问一下孩子是否需要什么药或怎样用药;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可以询问一下孩子是哪里不懂……
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注意与家长沟通方式方法,尽可能满足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
作为一名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交流时,首先要做到的是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要专注、耐心,要以平等的姿态、真诚的态度去倾听家长的意见。其次,我们还要学会在倾听中去发现家长的需求。我们在倾听时应该带着问题去听,在听完后要问一问家长:“您想要我说什么呢?”“您能告诉我您希望孩子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吗?”“您有没有什么建议给我?”如果我们能做到以上这些,那就说明我们真正地进入了交流模式,也说明我们和家长的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家长对你也会更加信任,你在今后和他们交流时也会更加顺利。
与家长沟通之前,班主任一定要想明白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要与家长进行沟通?问题真的严重到了非要和家长沟通才能解决吗?通过沟通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有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想明白了这些问题,班主任与家长见面时才能有条不紊地交换意见,从而实现预定的计划。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之前,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要通过与学生谈话深入了解其父母的性格、爱好,对孩子的期望值等;其次要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具体设计沟通方式和方法;最后还要对沟通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的情况,提前做出设想,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应对策略,避免沟通失败。
3.详细掌握学生的在校动态。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之前要将学生在校的情况了解清楚,尤其是对违纪学生的处理情况。班主任一定要对违纪事件作深入调查,是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还是学生本身的问题?抑或是家庭教育的失误?针对这些问题,自己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或建议?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在随后与家长的沟通中有的放矢,灵活自如,进而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4.选择时机,事先约定。
很多时候,班主任之所以还没有切入正题就被家长拒之门外,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热情不高或沟通技巧不过关,也不是因为家长不愿意与老师交流,而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恰当的沟通时间。例如,当家长正忙得不可开交时,或者正赶上家长情绪低落的时候,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沟通一般都不会达到预期的沟通效果。所以,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之前,应先间接地向学生了解其家中的情况,然后通过电话或其他形式与家长“预约”后再进行沟通。这样,家长就可以在自己最宽松的时间全身心地与老师进行沟通。
另一方面班主任有时对家长的沟通方式也不理解,这样也造成了双方之间的沟通不顺畅。在通讯比较发达的今天,有的家长和班主任没有充分利用电子通讯方式,还遵循着传统的沟通方式。例如,只依赖于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这样的沟通具有宽泛性,老师面对的是所有的家长,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往往无法与家长做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也会阻碍二者的交流;如果沟通方式多样,经常通过电话、短信、家长群等多种方式增多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频率,就会使二者和谐相处,实现和谐沟通。
班主任通过定期的家长会让家长了解一定时期内孩子的表现情况,也可以通过家长之间交流丰富的家教经验,这样的沟通方式有利于家长了解学校及班级的整体教学和管理情况,可以使家长从各个方面了解到孩子的学校生活,会使家长看到孩子在各方面的成长,从而能更好地配合学校的工作。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还可以针对特殊的学生通过家访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是一种最直接的与家长沟通的方式,这种方式的采用会增强家长对班主任的敬重感。
我觉得电话联系是一种比较及时、方便的联系方式,有利于班主任和家长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协商,这样不仅使问题得以解决,也会加深班主任与家长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