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反问句式孰与乎举例
1. 文言文句型 孰
孰的意思有1、熟烂,多用于食物2、成熟,如谷物成熟3、形容词,表示缜密,详细,如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指仔细审视(徐公)4、代词,指谁,哪个人或哪些人,或者是什么。就是提问里的用法了,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意为老年人学习,如同点亮蜡烛的光亮.点亮了蜡烛的光亮,和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 这里孰就代指了炳烛与昧行。乎在这里意为呢,是句尾疑问词。乎多用于疑问,感叹等情况。所以孰。乎句型就可以依照第四个意思套用。
答得不好,但是我看文言文的经验就是知道每个词的意思后,找例句套用,就可以加深理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2. 文言文里孰与的用法,急
“孰与”两词连用,是一个固定格式,表比较,而不是倒装句。如: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注意:“孰与”若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询问,译为“……比……怎么样”或“……跟(与)……比谁(哪一个)……”;用在动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反问,意在肯定后者,译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3. 文言文句式有哪些
一、【 判断句】 判断句常用语言标志为:“……者也”、“……者,……也”、“……,……也”、“乃”、“为”等等。
者,助词,与前面的词语或短语构成名词性短语,如“……的人(或东西)”;也,语气助词,表示判断,可译为“了”,或可不译。 1、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 2、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3、忠之属也。
(《曹刿论战》) 4、夫战,勇气也。(同上) 5、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6、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二、【 倒装句】 1、主谓倒装。
往往是为了强调谓语。如: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这有两种情况,一是否定句,宾语如果是代词,常常前置谓语,以突出和强调宾语。
如: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二是疑问句,宾语如果是代词,也常常前置,以突出强调宾语。
如:宋何罪之有?(《公输》) 3、介宾倒装。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宾语“谁”放在介词“与”之前。
应为“吾与谁归? 4、状语后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是状语必须放在谓语之前以修饰谓语,但文言文常常倒装,将状语放置在谓语的后面,以强调状语。
如:祭以尉首。(《陈涉世家》)状语“以尉首”放在谓语“祭”的前边,应为“以尉首祭”。
5、定语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定语都是放在主语、宾语中心语的前边起限制或修饰作用。
但在文言文中常常倒装,将定语放在主语、宾语中心语的后边。 如:为人五、为窗八。
(《核舟记》)定语“五(个)”和“八(扇)”分别在宾语中心语“人”和“窗”的前边了。应为“为五人,为八窗。”
三、【省略句、省略句有多种情况。 1、省主语。
如: (1)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在句首省略了主语“渔人”。
(2)见渔人,乃大惊。(同上) 在句首省略了主语“此中人(或桃花源中人)”。
2、省谓语。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再”与“三”的后边省略了一个主语“鼓”字;“衰”和“竭”的前边省略了一个主语“气”字。 3、省宾语。
如: (1)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在“问”的后边省略了宾语“渔人”。
(2)使与台齐。(《童年记趣》) 在“使”的后边省略了宾语“之”。
4、省介词“于”。如: (1) 场主积薪其中。
(《狼》)在“积薪”的后边省略了介词“于”。 (2)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四、【被动句】 被动句常用语言标志是“为……所……”,可译为“被……所……”。
如:“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还有一个是“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感”字活用而造成被动。
4. 文言文中的此不为和孰是反问词吗
句中有“安……乎(哉)、安能、安得、何能、何得、不为……乎、不亦……乎、何……为、无乃……乎、其……乎、庸……乎、得无……乎、得无……耶、独……耶(哉)、非……欤、况……乎(欤)、岂……哉(欤、乎)”等词.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5. 【特殊句式类型有哪些
麻烦补充说明,是英语中的特殊句式类型还是文言文中的? 1.省略句 (1)省略主语 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省略谓语 例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例如:民说之,使(之)王天下…… (4)省略介词("以","于") 例如: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5)省略介词宾语(即常说的"介宾") 例如: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2.判断句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者也"句式表示判断,.人是.) 3.倒装句 (1)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 (2) 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例句: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如: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你不想我,难道没有别人思念我. 3、一般句式中的代词宾语的前置. 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先秦古籍中.如:〈〈论语〉〉 4、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用“之”“是”来提宾.如: 何陋之有? (3)定语后置. 1. 数量性定语的后置. 数量词作定语往往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如: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 2. 定语后置的标志.“者”(译为……的)、“之”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4)介词结构(介宾结构,状语)后置 [1]"于(乎)+宾语”结构 1表示比较.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2表示处所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3表示对象 赵氏求救于齐.(赵国向齐国求救.)(触龙说赵太后》 4表示被动(参见被动句)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2].“以+宾语”结构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4.被动句 [1]、用“为……所”表被动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3]、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4]、用“见”表被动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5]、用“于”表被动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6].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固定句式 [1]与“所”以有关的固定格式 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之前,组成“所……”字词组,也叫作“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如:“所吃”即“吃的”.在文言中经常用在“有”“无”之后,形成“……有所……”、“……无所……”的形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的人、的事、的东西)……”“……没有什么(的人|的事|的东西)……”的意思.例: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我进入关中以后,一点点东西也不敢有所贪图 [2]. 与“以”字有关原固定格式. “有以……”译为“有什么可拿来的”.“无以……”译为“没有什么可拿来的”.如: 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项王没有什么话可回答. [3]与“何”字有关的固定格式 文言文中与“何”字有关的固定格式比较多,表示特定的语气,有时表示疑问,有时表示反问,有时表示感叹. (1).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奈何,若何、如何”,译为“怎么样”、“怎样”.“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如: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秦国如果)取走了我们的璧,却不给我们城,怎么办? 汤问于伊尹曰:“欲取天下,若何?”《吕氏春秋》——商汤向伊尹询问:“想要取得天下,怎么办?”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山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凭借你的力量,否定还不能铲平魁父那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这样的大山)怎么样? “如之何”、“奈之何”用作状语时,应该当作一个整体来理解,用来反问原因.“之”字成了一个纯粹的音节助词.“如之何”、“奈之何”可译作“怎么”、“为什么”.例如: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君臣之样的道理怎么能废弃他呢? 何如德之衰也!《庄子·人世间》——怎么德行这么衰微! (2)、表达反问的固定格式. 反问语气就是一种明知故问的语气.这一类的固定格式有:“何(奚)以……为”、“何……为”“何(恶)用……为”、“安以……为”、“曷……为”.这是文言文中常常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种句式表面上是问句,其实是对事情的坚决否定.其中“何(奚、恶)”是疑问代词,“以”、“用”都是动词,“为”是语气助词.一般可译为“还要……做什么呢”、“哪里用得着……呢”.例如: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这是国家的臣子,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此外,还有:“何……之有”、“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