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杨振中

 我来答
学海语言教育
2022-10-07 · TA获得超过557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90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36万
展开全部

1. 在线阅读 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 杨振中 第63篇古文的原文及加点子字

原文: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葬,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选自《杏林集》

注释:

维:只有以:给偶:妻子隅:角落适:嫁赤子:儿子链:用链子锁暴:突然卒:死亡颔:点头俱:都,一同徒:只有故:原来掣:牵引,拉,牵勒:雕刻逸:逃如是:像这样引:带撷:采摘无以:没什么用来

2. 杨振中初中文言文助读56~59翻译

56、陈寔晓喻梁上君子 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

百姓间出现争执官司时,陈寔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

当时年成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正色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励。

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

陈寔慢慢告诉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

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原文: (陈)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

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

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

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

自是一县无复盗窃。57、萧何追韩信 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

(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

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

“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汉王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

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

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 原文: (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58、汉高祖论“三杰” 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这真实的情况: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因此来亲附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相与却不是这样,杀害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

刘邦说:“你只知道那一个方面,却不知道那另一个方面。(就拿)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来说),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打仗一定胜利,攻占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豪杰的人,我能够利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以为范增而不利用(他),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

原文: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59、东吴四英杰 孙吴之所以拥用江东,抗衡于中国,根本是因为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

当时东吴的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是当时的(东吴)的所谓社稷心膂,)都是能与国家共存亡的大臣。但是因为自古将帅,大都认为自己是贤能之人,害怕有胜过自己的。

但是上面这些贤能的人则不是这样。孙权刚接执掌政权,鲁肃(北方人)欲去江北(投靠曹操),瑜止之,而向孙权推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

后瑜临终给孙权写信推荐:“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如果能用他来代替我,我死不后悔!”肃遂代瑜治军。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你现在的才略不再是当年吴下阿蒙(因为吕蒙已学习了大量的知识)。”

遂拜。

3. 杨振中初中文言文助读56~59翻译

56、陈寔晓喻梁上君子 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

百姓间出现争执官司时,陈寔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

当时年成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正色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励。

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

陈寔慢慢告诉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

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原文: (陈)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

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

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

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

自是一县无复盗窃。57、萧何追韩信 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

(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

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

“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汉王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

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

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 原文: (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58、汉高祖论“三杰” 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这真实的情况: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因此来亲附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相与却不是这样,杀害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

刘邦说:“你只知道那一个方面,却不知道那另一个方面。(就拿)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来说),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打仗一定胜利,攻占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豪杰的人,我能够利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以为范增而不利用(他),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

原文: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59、东吴四英杰 孙吴之所以拥用江东,抗衡于中国,根本是因为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

当时东吴的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是当时的(东吴)的所谓社稷心膂,)都是能与国家共存亡的大臣。但是因为自古将帅,大都认为自己是贤能之人,害怕有胜过自己的。

但是上面这些贤能的人则不是这样。孙权刚接执掌政权,鲁肃(北方人)欲去江北(投靠曹操),瑜止之,而向孙权推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

后瑜临终给孙权写信推荐:“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如果能用他来代替我,我死不后悔!”肃遂代瑜治军。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你现在的才略不再是当年吴下阿蒙(因为吕蒙已学习了大量的知识)。”

遂拜。

4. 求【新编初中文言文著读】(杨振中著) 第70篇 原文 译文 最好有注释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

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

王正嫌门大也。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

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

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

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

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

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

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魏武征袁本初,治装,余有数十斛竹片,咸长数寸,众云并不堪用,正令烧除。太祖思所以用之,谓可为竹裨盾,而未显其言。

驰使问主簿杨德祖。应声答之,与帝心同。

从伏其辩悟。【译文】 杨修为曹操的主簿。

当时正为曹操建造相国府的大门,才开始造好屋檐的前端,让人在门上题了一个“阔”字,便走了。杨修见了,马上叫人拆了重建。

建好了之后,杨修说:“‘门’中‘活’,即‘阔’字,大王是嫌门太阔了。”有人送给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少许,在盒子的盖板上题一“盒”字,拿给大家看,众人都不知道是何意思。

传到杨修手中,杨修打开便吃,边吃边说:“曹公叫我们一人吃一口,还迟疑干什么?”曹操曾经率军从曹娥碑下经过,杨修跟着他,看见碑后题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曹操对杨修说:“理解吗?”杨修回答:“理解。”

曹操说:“你先别说,等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地,曹操才说:“我已经知道了。”

让杨修另外记下自己的理解。杨修说:“黄绢,有颜色的丝帛,解做字就是‘绝’;幼妇,说的是少女,解做字就是‘妙’;外孙:女儿的儿子,解做字就是‘好’;齑臼:说的是‘受辛’,解做字就是‘辞’。

连起来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写好了,同杨修的一模一样,于是感叹地说:“我才不如你,相差三十里。”

曹操征讨袁绍,整理军队的装备,多余几十斛竹片,都有几寸长。大家都说没什么用了,正要把它烧了。

曹操想这东西还可以派上用场,但并没有明说出来,派人去问杨修。杨修应声而答,与曹操想的完全一样。

大家都极其佩服他的颖悟。 展开。

5. 新编初中文言文助读,杨振中的

牛弘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弟弼,好酒而酗,尝醉射杀弘驾车牛。弘还宅,其妻迎谓曰:“叔射杀牛。”弘闻,无所怪问,直曰:“作脯。”坐定,妻又曰:“叔忽射杀牛。大是异事。”弘曰:“已知。”颜色自若,读书不辍。

译文

牛弘性格宽厚,在学习中专心致志,虽然职务繁杂,(但)书不释手。牛弘的弟弟牛弼,喜好喝酒甚至酗酒,曾经酒醉中射杀牛弘驾的车前的牛。牛弘回家,他妻子迎接他说:“小叔子射杀了(你的)牛。”牛弘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也不追问,直接说:“做成牛肉干。”(牛弘)坐定了,他妻子又说:“小叔子突然射杀牛。(我认为)是件很大的异常的事。”牛弘说:“已经知道了。”(牛弘)脸上的神色自若,读书不停。

注释

牛宏:人名,乃隋朝吏部尚书,古代名臣。 笃学:专心好学。笃乃深厚的意思 牛宏笃学:像牛宏那样专心好学。 书不释手:书从来不放手

6. 初中文言文助读杨振中 第五篇 忘在学校里了

初中文言文助读杨振中 第五篇是《任末削荆为笔》:

【原文】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燃麻蒿以照。观书有合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

任末:东汉新繁人,少习《齐诗》学识渊博

负:背着

笈(jí):书箱

每:经常

或:有时

庵(ān):茅草小屋

荆:一种有刺的灌木

蒿:野草

书:写

题:记写

悦:佩服

存:存活

虽:即使

易:交换

阻:阻碍

编:搭

夫:发语词

【翻译】

东汉的任末十四岁时,背着书箱到处拜师,不怕路途中的危险与阻碍。他经常说:人如果不学习,将来凭什么去成就事业。他有时在树下搭一个草棚,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夜晚在月光下看书,没有月亮的日子就点燃枯草杂木照明。平日里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跟他学习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他们经常轮流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不是古代圣贤的著作他是不看的。任末常说:“一个人如果终身好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7.

皇帝任命龚遂为渤海太守.当时龚遂已七十多岁,皇帝召见时,见他身材矮小,宣帝见到后,认为龚遂并非像人们说的那样,不免对他有轻视之感.宣帝问龚遂:“渤海郡一片荒乱,我十分担忧,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平息那里的盗贼,而使我不再忧虑呢?”龚遂回答:“渤海郡地处偏远,没有沾沐圣上的恩惠教化,那里的百姓为饥寒所迫,地方官不知加以救济,致使陛下的子民偷盗陛下的兵器,在池塘岸边需弄耍弄罢了.您打算让我去剿灭他们,还是去安抚他们?”宣帝听了龚遂的回答很高兴,说:“选贤良之臣前去,本来就是想对他们进行安抚.”龚遂又说:“我听说治理不守秩序的百姓,如同理顺乱绳一样,不能着急,只能慢慢来,才会达到目的.我希望到任后,丞相御史们对我的工作暂时不要按常规加以限制,一切事要允许我见机行事.”宣帝答应了这一要求,并特别赐给龚遂黄金,还为他增派了驿车.龚遂进入渤海郡的地界后,郡府的官吏们听说新上任的太守已到任了,便派兵迎接,而龚遂让他们都回去,并命令所属的县把专管追捕盗贼的官吏都撤除.那些手拿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对他们问罪,携带兵器的人,才属于盗贼.接着龚遂独自一人乘车来到郡府,很快郡中就安定了下来,盗贼也停止了活动.渤海郡中还有一些结伙抢劫的人,听到龚遂的教令后,便自动解散,放下了手里的兵器而拿起了锄头和镰刀.这样偷盗抢劫之事便都平息了,老百姓开始安居乐业.龚遂于是打开粮仓,把粮食借给贫民,还选任了一些好官吏对百姓实施安抚管理.龚遂发现齐地的民俗好追求奢侈的生活,喜欢从事工商之类的末技,不重视耕种田地.于是他便以身作则,追求俭仆的生活,鼓励老百姓务农,命令每人都种一棵榆树、一百棵薤、五十棵葱、一畦韭菜,每家养两头母猪、五只鸡.老百姓有持刀带剑的,龚遂就让他们卖掉,购买耕牛,并说:“为什么不带牛佩犊呢!”于是春夏之季老百姓都要下地劳作,秋冬之季检查督促老百性收获,鼓励人们多积蓄农副产品.(龚遂)还巡视劝勉百姓努力耕作,(自此)渤海郡内,家家有积蓄,官民都富裕起来.老百姓也就不再打官司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