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为孩子们带来了什么?
展开全部
那么,有选择权的当然是父母。既然父母选择了孩子,就理应对这种选择承担起责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昔日依依相恋的情人成为陌路或仇敌之时,孩子们承载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A、问题存在与研究价值
在关于婚姻的许多研究报告中指出,离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在美国近15年出生的儿童中,有40%——50%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离异家庭的子女1/3经常厌学逃学;而英国日本一些国家的离婚率也较高,大约在30%左右;1985年,我国的离婚率是0.9%,到2004年,我国的离婚率达到2.5%,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未成年子女将生活在父母离异后的单亲家庭中,更为严重的是,离异家庭子女在父母离异之后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有更多的攻击、冲动、反社会行为,他们与父母、同伴的关系存在更多的问题。
这里我们不禁要设问:为什么经过神圣婚姻洗礼的人们要各奔东西?为什么昔日依依相恋的情人如今成为路人?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造成一个家庭解体的主要原因是草率结婚、追求享受、性格不合和性生活不和谐等因素。那么,婚姻质量究竟在家庭中发挥多大作用,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怎样才能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可见离婚与隐性离婚家庭子女的心理教育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非常值得研究者广泛关注。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离异家庭子女作为现代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已经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同时,离异家庭子女是否能顺利接纳并适应父母的离异,也成为教育工作者及离异家庭研究领域非常关注的一个焦点。
研究者认为,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来说,离异家庭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研究他们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比较他们与完整家庭子女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他们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方法,可以促进心理学、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使之更加完善理论阐释,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从实践方面来说,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和谐的社会家庭,离异家庭子女面对很多压力和问题,如何适应这些压力和问题,会影响他们健康的成长和全面发展,而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关乎社会的未来,所以,对离异家庭子女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B、父母离婚对孩子究竟有哪些影响?
心理学家们进一步指出,父母离婚时,无论孩子年龄大小,对他们心理上的伤害都是巨大的。年龄较小的幼儿会表现出:攻击行为、退缩行为;小学生中,很大一部分脸上阴霾密布,心情抑郁烦闷,长时间没有笑容,如同自己称为社会的弃儿一般,表现出悲哀、愤怒、失落、拒绝、孤独、抑郁以及问题行为等;如果还在在上初中时父母离婚,他们会表现出悲伤、羞耻、对未来的恐惧等一系列问题;高中生对父母利益产生的反应是焦虑、烦恼、对婚姻的恐惧等,这将对他们今后的婚姻造成重大影响。
相关研究还表明,即使父母离婚六年以后,其子女的适应指标远远不及一般儿童青少年。完整家庭子女与离婚家庭子女比较,在社会——情绪、学业——智力等方面,两者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特别是在父母离婚的前两年中,其自身的反社会、不正常的冲突行为、攻击性、不顺从、依赖性、焦虑、社会性等行为问题更是表现明显。可见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心理伤害是巨大的。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在离婚率如此居高不下的现今,这些实证研究与资料,或许能够让人们更加缜慎地对待婚姻问题,并用最有效的办法控制因婚姻破裂带给孩子的无辜伤害。C、隐形离婚并不能保护孩子
现实生活中,有一种婚姻被称为同床异梦,这种婚姻出于某些利益关系或所谓“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等理由而保留了家庭的躯壳,但婚姻实际上已经死亡,心理学家们把这样的婚姻称为“隐形离婚”。
“隐形离婚”家庭是以牺牲婚姻质量为代价的,也被称为“家庭内离婚”。
在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心里学家们认为,在某种程度上,隐形离婚家庭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比离婚家庭的影响更大、更深远。生活在这种婚姻状态下的孩子,其父母的争吵、打骂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隐性离婚家庭夫妻冲突也造成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的严重后果。隐性离婚家庭的这种恶劣气氛,使孩子整天处于一种灰暗的心理状态,为孩子的情绪、个性等的正常发展设置了人为的障碍。
同时,隐性离婚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存在着极大的危机,极度的焦虑是这些孩子共同具有的一个特点,有的孩子还会产生严重的抑郁,厌学、逃学,甚至产生自杀的年头等。可见,父母离婚和隐性离婚对子女造成的心理伤害都是十分巨大的,作为父母应该尽量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
对于名存实亡的婚姻,个人认为,友好地分手比马拉松式的离婚纠纷对孩子更好,平心静气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这样可以使孩子少受刺激,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因为孩子是无辜的。倘若为了弥补家庭的缺陷,如果离异后夫妻一方要再婚,应做孩子的工作,使他们能在心理上面对现实,给孩子更多的爱,让孩子感到世界很大、很精彩,尽管父母分开了,但他们都是爱孩子的。监护、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离异父母双方的责任,双方都要给予温暖和爱,使他们的生活从此觉得更美好。
值得注意的是,婚姻解体对离婚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既有不利的一面,如单亲压力大,时间精力有限,财力和能力也受到影响;同时也存在有利的一面,如单亲给孩子的爱和温暖专一,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一致,且家庭教育中的权威更加突出,而且容易对孩子进行自立自主的教育,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等等。这一特征恐怕是唯一能让离异父母在内疚的同时感到欣慰的地方。
D、婚姻是一门终生需要进修的课程
没有哪个人主观上愿意拿婚姻当儿戏,也没有哪个父母成心要伤害自己的生命延续。当事件不可避免地发生时,成年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对孩子们的伤害降低到最低,并时刻让他们知道,他们并没有被父母的任何一方抛弃。
但事实并非如此。
倘若想远离婚姻解体的灾难,最好的办法是在婚前仔细瞪大眼睛看清楚对方;更为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再次,婚姻是一所永远不能毕业的大学,每一年都有新的课题需要进入其中的男女深入研修。如果你还没有做好好好念书的准备,请慎重选择进入,倘若进入,最好虔诚进修。对于笃信婚姻的“热婚教徒”来说,“婚姻认知学”是终生需要进修的课程。
唯一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是,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如果一个人是货真价实的糟粕,解体是道德的;否则,另一个人就要努力修炼成一尊佛陀,而这又是不道德的。
本文选自周小兔童鞋为《为教育服务的心理学探微》一书所作书评——“关于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发展与教育”部分。部分文字有所修改。
在关于婚姻的许多研究报告中指出,离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在美国近15年出生的儿童中,有40%——50%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离异家庭的子女1/3经常厌学逃学;而英国日本一些国家的离婚率也较高,大约在30%左右;1985年,我国的离婚率是0.9%,到2004年,我国的离婚率达到2.5%,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未成年子女将生活在父母离异后的单亲家庭中,更为严重的是,离异家庭子女在父母离异之后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有更多的攻击、冲动、反社会行为,他们与父母、同伴的关系存在更多的问题。
这里我们不禁要设问:为什么经过神圣婚姻洗礼的人们要各奔东西?为什么昔日依依相恋的情人如今成为路人?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造成一个家庭解体的主要原因是草率结婚、追求享受、性格不合和性生活不和谐等因素。那么,婚姻质量究竟在家庭中发挥多大作用,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怎样才能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可见离婚与隐性离婚家庭子女的心理教育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非常值得研究者广泛关注。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离异家庭子女作为现代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已经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同时,离异家庭子女是否能顺利接纳并适应父母的离异,也成为教育工作者及离异家庭研究领域非常关注的一个焦点。
研究者认为,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来说,离异家庭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研究他们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比较他们与完整家庭子女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他们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方法,可以促进心理学、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使之更加完善理论阐释,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从实践方面来说,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和谐的社会家庭,离异家庭子女面对很多压力和问题,如何适应这些压力和问题,会影响他们健康的成长和全面发展,而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关乎社会的未来,所以,对离异家庭子女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B、父母离婚对孩子究竟有哪些影响?
心理学家们进一步指出,父母离婚时,无论孩子年龄大小,对他们心理上的伤害都是巨大的。年龄较小的幼儿会表现出:攻击行为、退缩行为;小学生中,很大一部分脸上阴霾密布,心情抑郁烦闷,长时间没有笑容,如同自己称为社会的弃儿一般,表现出悲哀、愤怒、失落、拒绝、孤独、抑郁以及问题行为等;如果还在在上初中时父母离婚,他们会表现出悲伤、羞耻、对未来的恐惧等一系列问题;高中生对父母利益产生的反应是焦虑、烦恼、对婚姻的恐惧等,这将对他们今后的婚姻造成重大影响。
相关研究还表明,即使父母离婚六年以后,其子女的适应指标远远不及一般儿童青少年。完整家庭子女与离婚家庭子女比较,在社会——情绪、学业——智力等方面,两者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特别是在父母离婚的前两年中,其自身的反社会、不正常的冲突行为、攻击性、不顺从、依赖性、焦虑、社会性等行为问题更是表现明显。可见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心理伤害是巨大的。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在离婚率如此居高不下的现今,这些实证研究与资料,或许能够让人们更加缜慎地对待婚姻问题,并用最有效的办法控制因婚姻破裂带给孩子的无辜伤害。C、隐形离婚并不能保护孩子
现实生活中,有一种婚姻被称为同床异梦,这种婚姻出于某些利益关系或所谓“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等理由而保留了家庭的躯壳,但婚姻实际上已经死亡,心理学家们把这样的婚姻称为“隐形离婚”。
“隐形离婚”家庭是以牺牲婚姻质量为代价的,也被称为“家庭内离婚”。
在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心里学家们认为,在某种程度上,隐形离婚家庭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比离婚家庭的影响更大、更深远。生活在这种婚姻状态下的孩子,其父母的争吵、打骂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隐性离婚家庭夫妻冲突也造成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的严重后果。隐性离婚家庭的这种恶劣气氛,使孩子整天处于一种灰暗的心理状态,为孩子的情绪、个性等的正常发展设置了人为的障碍。
同时,隐性离婚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存在着极大的危机,极度的焦虑是这些孩子共同具有的一个特点,有的孩子还会产生严重的抑郁,厌学、逃学,甚至产生自杀的年头等。可见,父母离婚和隐性离婚对子女造成的心理伤害都是十分巨大的,作为父母应该尽量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
对于名存实亡的婚姻,个人认为,友好地分手比马拉松式的离婚纠纷对孩子更好,平心静气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这样可以使孩子少受刺激,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因为孩子是无辜的。倘若为了弥补家庭的缺陷,如果离异后夫妻一方要再婚,应做孩子的工作,使他们能在心理上面对现实,给孩子更多的爱,让孩子感到世界很大、很精彩,尽管父母分开了,但他们都是爱孩子的。监护、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离异父母双方的责任,双方都要给予温暖和爱,使他们的生活从此觉得更美好。
值得注意的是,婚姻解体对离婚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既有不利的一面,如单亲压力大,时间精力有限,财力和能力也受到影响;同时也存在有利的一面,如单亲给孩子的爱和温暖专一,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一致,且家庭教育中的权威更加突出,而且容易对孩子进行自立自主的教育,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等等。这一特征恐怕是唯一能让离异父母在内疚的同时感到欣慰的地方。
D、婚姻是一门终生需要进修的课程
没有哪个人主观上愿意拿婚姻当儿戏,也没有哪个父母成心要伤害自己的生命延续。当事件不可避免地发生时,成年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对孩子们的伤害降低到最低,并时刻让他们知道,他们并没有被父母的任何一方抛弃。
但事实并非如此。
倘若想远离婚姻解体的灾难,最好的办法是在婚前仔细瞪大眼睛看清楚对方;更为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再次,婚姻是一所永远不能毕业的大学,每一年都有新的课题需要进入其中的男女深入研修。如果你还没有做好好好念书的准备,请慎重选择进入,倘若进入,最好虔诚进修。对于笃信婚姻的“热婚教徒”来说,“婚姻认知学”是终生需要进修的课程。
唯一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是,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如果一个人是货真价实的糟粕,解体是道德的;否则,另一个人就要努力修炼成一尊佛陀,而这又是不道德的。
本文选自周小兔童鞋为《为教育服务的心理学探微》一书所作书评——“关于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发展与教育”部分。部分文字有所修改。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