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管校聘是什么意思?针对的是考试考上的在编教师吗?还是聘任制教师 20
县管校聘指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都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针对的为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属公办中小学在编在岗教职工。
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功能,积极引导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坚持协同推进,把“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完善学校治理结构等协同配套、联动实施。
坚持以人为本,民主协商,充分尊重基层学校校长、教师意见,切实维护教师权益,充分调动中小学校长、教师的积极性。
扩展资料
加强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的统筹管理,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县(市、区)域内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公开招聘和聘用管理办法、培养培训计划、业绩考核和工资待遇方案,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和退休管理服务。
政府有关部门要简政放权,进一步扩大学校在教师公开招聘工作中的参与权、话语权、决定权。中小学校依法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负责教师的使用和日常管理。教师交流轮岗经历纳入其人事档案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县管校聘
“县管校聘”是指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都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实行“县管校聘”管理重大改革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将不会再有一辈子都在某学校工作。
“县管校聘”改革的缘由是为了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县管校聘”,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名词。它是指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都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也就是说,实行“县管校聘”管理重大改革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将不会再有一辈子都在某学校工作这样的事情了。
扩展资料:
好处
与终身教职制度对应的,是教师同行评价制度,即由教师同行评价教师的教育能力与贡献。这是促进教师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必须实行的评价制度。对于这一评价制度,也有很多人觉得如果由教师自己评价自己,不会认真负责,而其实,这一评价制度是通过激发教师的教育荣誉和学术荣誉来认真对待评价。
推进县管校聘,必须推行教师同行评价,因为离开了这一评价体系,教师在不同学校的表现,就难以得到客观评价,而在进行交流轮换时,交流轮换也可能变为对某些不听话、领导不喜欢的教师的“发配”或者淘汰,而不是形成具有长效机制的轮换制度。
现在改一改,理论上来说教师不再与学校绑定,把所有教师都成教育局的人,学校仅提供岗位由教师自由竞争上岗,于是理论上来说教师到县内任何一个学校任教都可以,所有教师变成流动的不与学校绑定,以实现教育均衡,这个逻辑就很奇怪,如果教师真的变成自由流动的,必然会造成最优秀年轻的教师在城镇学校扎堆,只可能让教育不均衡更加严重。并且实际上这种做法不具任何可操作性,一个学校原本已经形成了各自的运作机制,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教研系统甚至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都要进行长期的磨合才能较好运转,如果每次都全部打散了重组,学校还能不能正常运转,还能不能开课都成问题。
于是落实下来以后就要大大简化以具备可操作性,以浙江省为例,各地到最后基本就是学校领导干部不动,工勤不动,老弱病残孕不动,只对正常工作的一线教师进行主观程度非常高的竞聘。这就很玄学了,如果按照编制数设置岗位,那么各个学校就都会聘任自己学校的教师就都都不动了。于是有了一个生硬的规定——必须只设置编制数的百分之多少的岗位数,也就是必须淘汰百分之多少的教师。于是这个政策最终就成了莫名其妙的淘汰一批教学一线教师的政策了。
至于教育法规定的不能无故随意解聘教师的法律条文怎么办?地方政府有办法,推出自己的解释,宣布不服从调剂到偏远的山沟沟里为不服从组织安排,不服从组织安排定为师德不合格,作为解聘理由。如果不服,向竞聘小组反映,向县里反映(但规定就是县里出的),但不得上访……
于是最后就成了学校借机掌握对教师的生杀大权,这一政策极大加强了学校的权力,强行要求学校百分之多少教师淘汰,直接就是砸了一线教师的铁饭碗,于是每一次竞聘其实就是在一线教师之中挑一些不善于搞人际关系的倒霉鬼或者领导不喜欢的刺头调走、待聘或者解聘,尊师重教成了个笑话,竞聘场面只有斯文扫地一地鸡毛,各地竞聘的方式不外乎演说、投票等方式,靠的多半是人际关系,和教师职业技能业务水平关系很小,甚至比以往某些按学生成绩排名的养蛊学校更无厘头,人为制造教师之间的不团结,逼着人搞小团体自保,一边把各种心底的恶都给激发出来互相争斗告发抓辫子。至于什么城乡教育均衡完全是鬼话,把一线教师解聘一批,或者把落聘的教师调到乡村里能促进教育均衡才见了鬼了。
真想要均衡,早就有一系列的举措,加大原有的支教制度规模和补贴力度,同时完善竞岗(选调)制度,平调公开化,在工资待遇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方面优待吸引优秀城镇教师挤破脑袋主动过去啊。本来这几年正是支教制度进一步深入扩展实施的时候,却突然来了这么一遭。前些年教育部提倡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轮岗到薄弱学校以促进教育均衡,并给予各种倾斜扶持,这是没毛病的,但不知怎的搞成了这样。
现在这种扭曲的县管校聘如果长久下去,但凡有别的出路,稍微有两把刷子的教师都会考虑去做别的——把教师最重要的铁饭碗砸了。既然都不是铁饭碗,还不如去私立学校或者找个公司上班或者搞辅导班,收入还高还不用受这份气,老实教书不擅长搞关系的则逐渐被这规则淘汰掉,最后留在教师队伍中的,就是那种圆滑擅长钻营搞关系又没什么本事的。我不知道这是部里颁下的规定还是各地省厅市局集体曲解了部里的意思,总之落实到县里的状况是各地鸡飞狗跳鸡犬不宁,联想到前些年对私立学校的大力扶持,于是我不禁怀疑这个政策是不是想要用“冷暴力裁员”的方式把一线公办教师逐渐赶到私立学校去。
后脊一阵发凉。
那编制还有啥用了,考不考编制不就无意义了吗,这样过两年事业编热就完蛋了,公立学校不就更完犊子了吗
你觉得现在还有铁饭碗吗?
这个政策已经实行了几年,但反响不太好。
可我们这吉地区的没听说过啊,有的年轻的都在原地方待10年了也没有走啊,
话说这编制到底有什么用啊,我刚考的也不懂,前两天一个赛课活动我没参加不会取消我的编制吧,我也没犯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