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做了什么,为何历史上的“三武灭佛”都是在排斥佛教?
现在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不到百分之一,不仅养活了全美国,还把粮食出口到全世界,在美国,估计没有“浪费粮食可耻”这种口号。
中国就不行了,肥沃的土地既养育了众多的人口,也带来了地少人多的这种必须面对的现状,多亏袁隆平的现代农业技术,使得我们基本能够自给自足,但每一个老辈人的心中,都有一段缺乏粮食的痛苦记忆。
古时尤甚,中国王朝的周期律,就是建立在粮食与人口的比例上——战乱,人口锐减,新王朝建立,土地够用,人口增多,土地开始不够用,再度战乱,王朝毁灭,人口锐减,再次进入一个新的循环。
这种更迭,本质是改变不了的,但总有聪明的皇帝如三武者,看到了事情的某一阶段现象,会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改变。简单说就是增加农业人口比例,降低政府财政供养人员的比例,让种地的多一点,让吃白饭的少一点。不光三武,很多朝代都实行了诸如军队垦殖、压缩行政队伍开支等措施,纵然无法治本,也能延缓王朝寿命衰老。
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像奥巴马一样,提出了改变的口号,对象正是佛教(北周武帝连道教也端了)。
这帮家伙太可恶了,捧着外来的经书,聚了大量信众,蹭吃蹭喝、骗财骗色,不事农桑,广据田园,还起到了一个很坏的榜样作用。自己不干活也就罢了,广大信众也跑去念念叨叨,这些时间从哪儿来?难道他们不应该把时间用于在土地上耕种、在庭院内纺织吗?
建造佛堂佛塔的钻石假如用在修建水利工程或戍边设施会不会更有用处?
割肉饲鹰、铁钩挂体、剥皮书经、烧身供佛的理念是否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不合?
他们的奴仆如果用于充实军队该有多好?
带着这些畅想,三武下令捣毁佛堂、僧尼还俗,该种地的去种地,该纺织的去纺织。
三武之中,以北周武帝的毁佛断道举措最为成功,他把占到全国十分之一人口的僧道人士转型为扛锄头的农民与扛枪的士兵,为国力的增强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后来北周成功灭掉北齐,继承了北周遗产的隋也顺利的灭掉了陈,完成了统一大业。
不同于欧洲、中东和日本,中国历史上的宗教势力斗不过世俗势力,因为他们做不到世俗势力的大一统局面,这块土地上的世俗统治者也缺少对宗教领袖的普遍尊重,由此缺乏宗教领袖产生的土壤。简单说,假如各种宗教非要推出一个类似欧洲教皇那样的领袖,要么他造反成功变身为世俗统治者,要不就会被世俗统治者被当作怪胎一样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