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是什么
佛手,是芸香科柑桔属植物。
佛手是香橼的变种之一。是不规则分枝的灌木或小乔木。新生嫩枝、芽及花蕾均暗紫红色,茎枝多刺。单叶,稀兼有单身复叶,则有关节,但无翼叶;叶柄短,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至12厘米,宽3至6厘米,或有更大,顶部圆或钝,稀短尖,叶缘有浅钝裂齿。
总状花序有花达12朵,有时兼有腋生单花;花两性,有单性花趋向,则雌蕊退化;花瓣5片,长1.5至2厘米;雄蕊30至50枚;花柱粗长,柱头头状。子房在花住脱落后即行分裂,在果的发育过程中成为手指状肉条。
果实手指状肉条形,重可达2000克,果皮淡黄色,粗糙,果皮甚厚,难剥离,内皮白色或略淡黄色,棉质,松软,瓢囊10至15瓣,果肉无色,近于透明或淡乳黄色,爽脆,味酸或略甜,有香气;种子小,平滑,子叶乳白色,多或单胚。通常无种子。花期4至5月,果期10至11月。
品种分类
佛手的香气比香橼浓,久置更香。药用佛手因产区不同而名称有别。产浙江的称金佛手(主产地在金华市),产福建的称闽佛手,产广东和广西的称广佛手,产四川和云南的,分别称川佛手与云佛手或统称川佛手。云南还有一些栽培品种,它的果肉有酸的也有甜的,果皮近于平滑至甚粗糙,果萼薄或增厚呈肉质,种子平滑或略具钝棱。
手指肉条挺直或斜展的称开佛手,闭合如拳的称闭佛手,或称合拳(广东新语),或拳佛手或假佛手。也有在同一个果上其外轮肉条为扩展性,内轮肉条为拳卷状的。
生长习性
佛手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严寒、怕冰霜及干旱,耐阴,耐瘠,耐涝。以雨量充足.冬季无冰冻的地区栽培为宜。最适生长温度22至24℃,越冬温度5℃以上,年降水量以1000至1200毫米最适宜,年日照时数1200至1800小时为宜。适合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沙壤土或粘壤土中生长。
产地分布
佛手在我国广东多种植在海拔300至500米的丘陵平原开阔地带,而在四川则多分布于海拔400至700米的丘陵地带,尤其在丘陵顶较多。
我国长江以南各地有栽种。南方各省区多栽培于庭院或果园中。浙江、广西、安徽、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出产。其中浙江金华佛手最为著名。
主要价值
观赏
佛手的观赏价值不同于一般的盆景花卉。洁白、香气扑鼻,并且一簇一簇开放,十分惹人喜爱。到了果实成熟期,它的形状犹如伸指形、握拳形、拳指形、手中套手形,状如人手,惟妙惟肖。
成熟的佛手黄色,并能时时溢出芳香,消除异味,净化室内空气,抑制细菌。挂果时间长,有3至4个月之久,甚至更长,可供长期观赏佛手花朵。
佛手瓜又叫隼人瓜、安南瓜、寿瓜等,其瓜形像两掌合十,因此而得名。在福建一带,它被称作番蒲,因为它本来就是个移民,原来生长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十九世纪初传入中国。
这种纺锤形梨形甜瓜现在在中国南方非常丰富,尤其是在广东和福建省。由于西樵山的土壤、水和空气适合在佛手瓜种植,种植的佛手瓜与众不同,尤其受到食客的青睐。
佛手瓜是一种可以生吃的甜瓜,与水果相似。这是因为甜瓜害虫较少,所以喷洒的农药也很少,所以可以称之为无公害蔬菜。果实,甚至嫩茎和叶,卷须,地下块根等。可以做成盘子,可以说是一笔财富。
秋天是佛手瓜上市的日子。因为它比较耐储藏,所以除了秋天之外,它可以在第二个冬天看到。根据外观颜色,佛手瓜可分为绿色皮肤物种和白色皮肤物种。
青皮甜瓜是目前的主要栽培品种,其果皮蓝绿色,瓜形长,果味淡。然而,白皮品种的产量相对较低,瓜皮呈乳白色,瓜形圆,表面光滑无刺,肉质坚实,生吃味道更好。
扩展资料:
佛手瓜可炒、腌、煮、做汤,像佛手瓜炒鸡肉、佛手瓜牛肉汤、佛手瓜黄豆排骨汤等都是一般家庭容易烹饪的菜肴。而闷热天气拿它做凉拌最合适不过,将瓜瓤挖尽,刨尽瓜皮,细切成丝;用盐捏透腌渍后,用麻油、酱油、白糖、香醋、味精、葱花等拌匀,吃来清脆爽口。
挑选佛手瓜时,最好选择细嫩新鲜的幼果,幼果表皮光泽诱人,沟壑较浅未硬化,这样的口感才佳,值得注意的是,佛手瓜属于温性食物,所以凡属阴虚体热和体质虚弱的人应少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清爽可人佛手瓜 真正无公害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