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这个城市怎么样?

万念俱灰17
2022-05-28 · TA获得超过81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0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8.7万
展开全部
如果你在呼和浩特生活上十几年,你会对这个城市的印象说不上有多好,也说不上有多差,只是感觉这个城市的生活让人压抑。当你离开这个城市了,倒是可能还有点怀念,而怀念的恰是那些让人不快的事,如此说倒是庆幸离开了。

呼市城市建设这些年倒是有变化不小,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挺大,城市景观越来越漂亮了。而这漂亮则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之上,如果把那么多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往老百姓最关心的生活待遇和福利方面倾斜,这个城市倒是让人满舒适的,然则事实恰是相反的。

很多呼市人爱装,装门面,摆阔气,爱吹嘘,冒充有钱人,风气非常不好。巴掌大个城市,你瞧私家车有多少,简直没下脚的地方。果真需要那么多私家车吗?一个城市从南到北,从西到东本没有多大,但是都拼命买车,结果造成交通过度拥堵。

在呼市办事,如果你想讲究效率,估计够呛,不管到哪办事,都能看到小有权力的办事人员,都给你拉着个脸子,像你掘过他们家祖坟似的。如果想提高办事速度,就找关系找门路,把本应正常途径办的事非得弄成不正常。

呼市收入不高,消费却不低,对于普通收入家庭来说,越来越感觉到生活有压力。消费高源于不能自给,全靠从外省输入,这就足以说明当地人很懒惰,不愿意自给自足,只为坐享其成。不过呼市倒是有一样比较出名,那就是卖保健品全国出名,号称药都,其实就是骗子成群忽悠出来的。

呼市这个地方,鱼龙混杂,原住民本没有多少,大都是移民而来。试想,一个没有多大发展潜力的城市,拥来那么多人,素质能高到哪去。因此,生活久了后,你会发现这个城市真没有纯粹的民族文化,而是把全国各地的劣风都带来聚集在一起了。

物价:最低的收入标准,最贵的消费标准,什么都贵,房价,物价,比得上一线城市

交通:堵,规划不合理,天天修路,修了十几年了吧,到北京火车要一夜,去北京没高铁,动车,现在在修地铁,

人文:有点排在。这里的人不好相处,生活节奏慢,部分人早晨还要喝一口,中午要睡一觉,骂两句就不干了,

气候:天很蓝,夏季都没有开空调的,凉爽,

呼和浩特市,内蒙的首府。怎么说呢,有好的地方,有不好的地方。

我的老家是河北省,解放初父母就来到了呼市。我是在这个城市出生长大的。

那时呼市只有旧城,新城之分。骑车一小时绕一圈呼市城。公交车就两辆,一路和五路。住的都是四合院。二十年内呼市基本没变化。

呼市最大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后,呼市成立几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高架桥,二环路都建了起来。由于私家车的增加。道路建设,道路加宽,公交车辆的增加,方便了大家的出行。开发区都是新规划。高楼,小区建设,道路建设都较合理。相对老区,绿化好,道路宽,环境好。年轻人首选在这里买房置业。

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最好的感觉冬暖夏凉。冬天半年的供暖时间,降温不用出门,平时阳光充足。夏天安空调的人家很少。最热的七月份就持续几天。雾霾天气很少,空气质量常年都很好。还喜欢吃这里的牛羊肉。虽然是原产地,但比北京等大城市还要贵。

不好的感觉呼市当地人普遍素质不高,没礼貌,懒惰。前十来年呼市大街上狗屎很多,不小心就踩一脚。有些带小孩的家长随便让孩子在街上大小便。这些现象现在还存在。随地吐啖,随便扔烟头,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素质极底。呼市99%是汉族。看不出是民族地区。近几年外来人口很多,大多是农民进城务工人员。

还有这里工资最低,物价最高。房价很贵,工薪阶层大部分买不起房。今年的菜,水果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0%,有的上涨幅度达到50%。

住了一辈子的地方,最喜欢还是这里的气候,这里的牛羊肉。习惯了。

我生长在呼和浩特,小的时候感觉新城和旧城是两个世界,新城说普通话,旧城说此地话,大了以后发现新城和旧城还是两个世界,新城用来工作,旧城用来观光。这个城市一直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十几年了,感觉永远都在挖。曾经有一个笑话,大领导坐飞机去四川指挥抗震救灾,当从飞机上看到下面这个城市一片废墟的时候,领导哭了,旁边秘书赶快解释:领导,您先别哭,这是呼和浩特。

呼市最有特色的不是蒙餐,是焙子、稍麦、羊杂碎。呼普也是很有特色的语言,一个“是………”,能让我在天津被老乡听出来。一个“费”能让所有呼市人知道你疼了那么一下下。

呼和浩特是本地人口中的“呼市”,是其他内蒙人口中的“呼和”,是外地人眼里的大草原。是我走出去又走回来的家乡。

地下埋的五百万没事挖出看一看,看过一个笑话说一位农民工在呼市修路。和母亲通电话从第一年说路快修完呀修完就回家了。和母亲通了五年电话也没回去。虽说是个笑话可得确是呼市现状。呼市除了房价和收入没又达到一线城市水平但是物价真的是和一线城市看齐。房价更是一天一个价按呼市普通市民收入买房真是困难挺大。呼市有些人素质真是不敢恭维谁便闯红灯出口成脏,机动车见缝插针并线不打灯。好的一面生活节奏慢气候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热适宜居住。

在首都机场遇到同往呼和浩特的浙江装修老板马先生,聊得很开心,便问到他去呼市是出差还是 旅游 ?他告诉我在呼市做装修工作已经20多年了,呼市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我马上想到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这座城市。他略加思索地讲到:“我喜欢呼市的饮食,尤其是早餐,起床后从楼下小铺点上二两烧麦,要上一壶茶,幸福、悠闲的一天生活就开始了”。爱上一个人恋上一座城,但马先生却是因为喜欢呼市的 美食 ,而爱上这座城市的,确实 美食 能留住人、更能留住心。

马先生接着说:“我也喜欢呼市人的性格,天生开朗、无忧无虑,感觉每个人过得都很幸福。比如几个朋友小聚时,毫无目的和主题,但大家聊得很惬意,非常的放松,能够感受到浓浓的真诚和善意”。我自己一直在思考,选择不同的城市居住,其实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马先生感受让我体会到他已融入了呼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中了。我也注意到,马先生反复讲到“幸福”两个字,也许这是对呼和浩特这座城市的最准确、最佳的评价。

仔细想来,呼市人的幸福确实来自于豁达的性格,知足常乐、能够放得下、舍得去的精神状态;也来自子女踏实、平安的上学或工作的路上,抑或半小时可以抵达任何想去的地方,或三五知己小聚时唱上一首高亢、深沉的蒙古族民歌,甚至在清晨踩在吱吱作响的积雪心中荡漾的小小喜欢,也许正是这些许许多多的小确幸、小喜欢构成了呼市人的幸福吧!

当然,近年来城市发生的巨变是呼市人幸福的基础。首先是城市变大了。城市发展的空间框架拉开了,大城市的气势和格局已经形成,记得小的时候总觉得大青山好远好远,现在已成为城市居民休闲的重要空间。呼市不仅变大了,也变美了、变靓了。公园、绿地、湿地和休闲广场不断增加,街区绿化和美化的成效居民感受深切,城市标志性建筑不断吸引着眼球。正因为呼市变美、变靓了,也成为我国著名的 旅游 城市,夏季去呼市的机票必须提前预定,且从不打折,火车票更是一票难求。三是变得更有内涵和自信了。伊斯兰建筑特色景观街、大昭 历史 文化街区、蒙元文化特色景观街等既体现了地域特色文化,也塑造了鲜明的草原文化、民族文化和开拓文化等特色,更重要是反映了呼市 历史 上就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比如就拿浙江马先生喜欢饮食来看,除蒙餐外,在呼市还有清真餐如烧麦、羊杂、馓子等,也有刀削面、炸糕、莜面和烩菜等随着山西人和陕西人走西口带入并改良的地方特色餐。因此,从饮食我们可以透视出呼市具有多民族融合、地域交融和开放包容的特点。

总之,呼市是一座幸福的城市,这种幸福不在于她多么富有,也与繁华和 时尚 不搭边,呼市的幸福是来自于居民的开朗、舍得、包容和开放的性格,也源于勤劳的多民族人民的不懈努力。

答,呼和浩特被称为“青城”,是内蒙古的首府。这里虽然没有大都是的繁华,但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让你感受到家的“味道”。消费适宜,景点多多,非常棒!下面先介绍一下概吧

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自治区首府。秦汉时为匈奴活动的场所:汉元帝时,派宫女昭君前往匈奴联姻,著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就发生于此,隋唐时,这里是突厥活动的地方,北宋时,为辽国所统辖,清代康照年间开始建械,命名为绥远城。1954年,恢复了蒙古族本来的城名“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因其喇嘛寺庙众多,故又称“召城”(“召”,蒙古语意为“寺

庙”)。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到达呼和浩特的必游景点:

1. 五塔寺

五塔寺位于玉泉区五塔寺后街,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塔高16.5米

为金刚宝座式,由塔基、金刚座、塔顶三部分组成。其塔后山墙上的古刻蒙古文天文图尤其珍贵,价值连城.

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 历史 价值。

这个景区需要收门票:35元

2、大召

大召位于玉泉区大召前街,是蒙古地区著名的寺院。“大召”蒙古语称“伊克否”意为‘大庙”,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1579)主持创建的。明代称弘慈寺:清代改称

无量寺,又称银佛寺。寺内的银佛.龙雕.登画被称为“大召三绝。

本景点也是要收35元的门票

3. 席力图召

席力图召位于玉泉区石头巷北端,距大召仅100米。“席力图”蒙古语意为“法座”、“首席”因四世达赖的老师希迪图格卜楚长期住持此庙而得名,汉语名称为延寿寺,是呼和浩特规模最大的寺庙。每年农历正月和六月,这里

举行盛大的佛会。

这里也是需要门票的,30元

4. 昭君墓

昭君墓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的大黑河南岸,墓园植被茂密,景致幽雅,一片葱

茏,故被称为“青冢”。王昭君,出生于湖北省兴山县城南郊宝坪村。汉元帝时,

昭君被选入宫为宫女。西汉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国王入朝请求和亲,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匈奴单(首领)为妻、她做了许多有利于两族和越的事情,结束了汉匈两族的长赚纷争、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成为一代和平使者。

也需要门票:65元[调皮][调皮]

5、哈素海 旅游 区

哈素海 旅游 景点位于土默特左旗境内,距呼和浩特市区78千米、哈素海,蒙古语意为玉海、玉湖、原为黄河故道、湖面面我3300多公顷,平均水深15米,盛产鲤鱼、草鱼、河蟹、江虾等、在星片状分布的芦苇丛中,有大量的大天鹅红嘴鸭、银鸥、沙鸡等鸟类栖居、 旅游 区内有歌舞表演、豪华大游船、手划船、海上飞伞、游泳、鱼池垂钓等游乐项目。

哈哈:这里免门票喔(首选),本景区是我此次呼和浩特之行中,是喜欢的景点。生态、空旷、幽静、清新融一体。令人陶醉,舒畅!

除了以上必玩景点之外,呼和浩特还有很多的景点,值得走走转转的。例如:白塔、乌素图召、乌素图森林 旅游 区、喇嘛召、蒙牛工业园、白石头 旅游 区、南山生态百亭公园、大窑文化遗址、清真大寺、内蒙古博物院、黑大门国家森林公园、内蒙古赛马场、大皇城、云中城、将军府、玉泉井等等。

浙江人来呼市工作5年说下。先说好的吧,或许只有一个,地处西北的呼市4-11月期间气候还不错,尤其夏天比南方闷热舒服太多。

然后讲下这些年蒙西几乎跑遍,绝大多数时间待呼市感受。整体感觉就是杂乱,城建几乎完全无规划到处修路炮弹坑一般,全国前五堵城,并且行车完全没规矩可言,尤其无法忍受这边太多开车的那种低素质。

厕所革命,前一两年盲目棚改,到处缺证的房子,外地领导几乎无法在此地驻足,我住的回民区咱家小区去年停电近30次。。。说真的这是一个省会城市啊,来这里工作我绝不希望说起你时满腹牢骚,没有期望达到多高水平,可平整的路面,时常清淤不散发臭气街道,或许稍微提高服务意识和管理规范就能好很多的 旅游 ,科学设置的红绿灯和拐弯。。。这些不都是一个管理者应该做的最低线吗?

真心希望内蒙能更好,但又对时至今日这边很多意识仍旧无法跟上内地或许会越来越拉开距离有着深深担忧

说到呼和浩特市,首先会想到,内蒙古自治区首府、青城,为什么会称为青城呢?呼和浩特有蒙古族的意思,在蒙语里被认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也有一种说法是呼和浩特背靠大青山,紧邻大青山,所以称其为青城。

初次接触呼和浩特是上大学时期,高考报志愿报到了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和其他城市没有太大区别,一样的堵车,一样的车多,唯一不同的是修修补补不间断,从开春可以一直修到寒冬,挖了铺,铺了再挖,总是没有修好的时候。当然,呼和浩特也是一座待发展的城市,高架桥,环形匝道,轨道交通也相继在建设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投入使用,减轻城市拥堵、公交超负荷运行的情况。

其次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低工资高消费。呼和浩特是一个三线城市,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刚需用品不能自给自足,只能从其他省市调运,增加了额外的成本,导致一些蔬菜、水、生活用品要比其他城市贵出了不少。还有就是重工业没有发展到极致,又遇上了近几年环保力度加大,很多企业去产能,有一部分员工失去就业岗位,不能为家庭负担经济支出。另外一方面,呼和浩特本土大企业很少,效应、利润上不去,员工工资相对应也低下,与一线城市相比,创业创新的企业少,没有发展成规模化,创收相对来说也不是很容易。

呼和浩特的低工资高消费可以在买房上充分展现出来,一平米的房价10000元,普通上班族不吃不喝需要2个半月,住房不易,且住且珍惜。

呼和浩特也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呼市人待人热情、好客,可以带你吃最好吃的羊肉串、涮羊肉、手把肉,品最沁香怡人的酒,定不醉不归。

欢迎补充

呼包鄂榆城市群中心城市,正在努力的发展奔跑当中!近两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跟别的省会城市比仍然任重而道远!冬天不是很冷,夏天很凉爽,建高铁,到北京不到三个小时,修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345号线被叫停了!到处修路,到处挖,东西高架桥,南北高架桥正在修,三环路也在修,堵车程度全国排第五,房价高,东西发现不平衡,东面能称得上三线城市,西面就是乡镇级别,城里到处是别墅一样的公厕,有很多市民马路上撒尿,一直评不上文明城市,所以就衍生了很多的公厕,政务工作服务水平低,我家四口人到派出所办事,我家四口人在不同日期去派出所办事,四个人全都碰到停网不能办理,对于我家四口人而言停网率100%,交了四次燃气费,因为两次停电交不了!每个城市都有好有坏,我希望我在的城市越来越好!
匿名用户
2022-09-20
展开全部
呼和浩特物价房价偏高,很多商品超出了当地百姓的购买能力,所以低收入群体不适合在呼和浩特生活,希望能帮到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