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东坡传》有感

 我来答
刚阳文化
2022-06-12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19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2万
展开全部
  苏轼是一个集诗词书画,美食茶道于一家的千年一遇的全才。提到他,有许多千古名句, 夏天吃荔枝,就会想起“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去到西湖,就会想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一到庐山,会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林语堂说,读《苏东坡传》时,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呈现,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被后人称作“人文第一州”的地方,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散文大家,“唐宋八大家”其三便是他们父子,于是有了“一门三学士”的美誉,1057年,苏轼进京赶考,主考官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欧阳修,他看完苏轼的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大为赞赏,并给予“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的高度评价,苏轼至此平步青云,但也没想到这也是他一生浮沉的开始,北宋后期,最大的问题是党争,新党为王安石为首,要变革,旧党以司马光为首,要守旧,在苏轼看来,新旧两股势力都是偏激,从政40年,被流放33年,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他带着家人开垦城东的荒地,自号东坡居士,也正是这个时候他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这样的千古名篇,“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叹自己人生短暂,而世界万物的永恒。被贬杭州,为了治水,修了如今著名的苏堤。被贬惠州,朋友写信安慰,他却写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种随遇而安的坦荡胸怀让人敬佩。被贬儋州,他说“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尔。唯有一幸,无甚瘴也”即便如此,他依然充实的度过每一天。没有墨,就自己研制,无聊时和老农、妇人、孩童聊聊天,他依然享受着人生的快乐,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豁达的人生观,是一种怎样的气度呢。

 最让我欣赏的就是苏东坡对待逆境的态度。以浩然正气携一蓑烟雨任平生。面对逆境,面对挫折,依然是胸怀古今,傲然独立,没有借酒消愁。顾影自怜。因为他身上的浩然正气,即便是受了挫折,摧毁了他的仕途,但丝毫没有摧毁他的心志。 而我正是缺少这种面对逆境豁然的勇气,苏东坡21岁出仕,22岁丧母,28岁丧妻,29岁丧父,43岁入狱,47岁丧子,50岁后一贬再贬,65岁走到生命尽头,在去世前两个月,他曾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苦难多于喜乐,但在他的诗词中却看不到沮丧, 但每当我在学习中或者工作中遇到不顺,首先是否定自己,怨命运不公,怨世界纷扰,总是逃避现实,没有苏东坡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直面不顺,也因此放弃了很多难得的机会,放弃了更具有挑战的人生路。

 林语堂先生评价苏东坡是“不可为一,难能有二”,《苏东坡传》中不难看出他对苏东坡的喜爱之情.一本《苏东坡传》也让我们了解到这位伟人的一生,跟着林语堂先生一起走进苏东坡的故事,从他一生的境遇再去感受这些诗词,仿佛更加能体会他的心境,能体会到这些诗词所传达的思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