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膳食养生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少食,即吃得要少;清淡,即吃的东西不要味厚。能做到这两点,就是圣人之道,也是人们养生的正道。
《黄帝内经》讲:少食补气,味淡补气。现代病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吃出来的,一开始人们并不能够完全察觉,直到现代医学诊断出来是什么病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病了。但是,病非病,名病也。病,只是一个名而已。一棵大树有一个主干和数不清的枝叶,缺少整体观的人往往注重的是枝叶,具有整体观的人首先关注的是主干。
以常人而论,人活着不可以不吃饭。换句话说,吃饭应该是人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就是主干。孟子讲:“人生莫过于食色二欲。”食和色是人生的二欲,色欲是很暂短的,懂得道的人把它作为繁衍后代的一种行为,这个任务完成了,有道之人并不去贪恋它。但是,食欲却是天天都有的,至少一天吃一顿。饮食的真谛就是少食、清淡。
食物需要消化和气化
少食,可以使食物充分消化和气化。我们往往把消化当作了气化,这就理解错了。抽象地谈消化和气化,难以理解,我们以汽油的提炼为例。汽油是从原油当中提炼出来的,因为原油不能够作为高级的燃料燃烧,可以做低级的。原油点燃后烧炕、烧锅炉可以,但它作为一种高级的燃料用于汽车和飞机则不行,高级油料需要有一个提炼的过程,这个过程类似于食物的消化。原油可以提炼出柴油、煤油、汽油(这些都可以作为高级燃料),剩下的渣滓就是沥青。人对食物消化后提取出来的营养液好比“汽油”,所排出来的渣滓就是粪便。
人们一般认为吃东西只要消化了,任务就完成了。其实错了,这只是完成了消化,消化和气化完全是两回事。汽车里光装上汽油,车是开不动的,因为汽油并没有变成动力,汽油被雾化燃烧的时候,才会成为动力。汽车有动力表现在驱动等,人的营养液气化为动力则表现在人体的方方面面。
营养液在头颅里气化,大脑就清亮,记忆力就会很强,思维演算的速度就会比较快;相反,如果没有气化燃烧,它就会阻碍大脑的清亮,阻碍大脑的演算速度。非此即彼,如果聚集时间过长,它就会变成酸性物质聚集起来,留住了而不流动,留而不流便是瘤,有的人则会形成脑瘤、垂体瘤、胶质瘤等。
营养液在肝的循环系统气化燃烧,在眼睛上变成动力,百岁眼睛不会花;在心的循环系统气化燃烧,就会心气平和;在肺的循环系统气化燃烧,人就不会感冒,就能够嗅到周围哪怕是很微弱的气味;在肾的循环系统气化燃烧,就会腰不痛,背不弯,听力非常清晰;在脾的循环系统气化燃烧,吃东西就会很有滋味。
脾气足知五味,少食少病
《菜根谭》讲:如果能把菜根吃出味道来,这叫淡而不淡。说明你的脾气足,能知五味。现代人多吃辣椒不正常,成都盆地气候偏湿,适当吃点辣椒能祛湿;干燥的地方以辣椒为食,每顿必躬必亲,这就错了。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喜好吃辣椒?因为现代人容易浮躁,肝火很大,脾胃属土,木乘土,土受到了约束,脾气不足而不能知五味,吃什么东西都味同嚼蜡。“肝主筋,舌为筋之辗转。”吃辣椒能够刺激麻木的舌,唤醒它对味觉的感知。越吃辣,脾气越不足稿运;脾气越不足,就越想吃辣,从而进入了一个疯狂的怪圈。
现代人饮食的关键问题是解决了消化而没有解决气化,没有气化的东西充满了十一脏腑,充满了肌肤之间,当七窍不通时,营养物质就不能够有效地代谢,疾病也就来了。
少食,还有另外一个积极的作用,就是给胃留下充分的蠕动空间。胃为脾阳,脾为胃阴,脾胃相表里。当吃得少的时候,胃蠕动的空间比较大。脾胃主肉,当胃进行蠕动的时候,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所有的肉都在动,甚至在大脑里面的肉都在动,这种动是看不见的,在动的过程当中,体内、血内这些粘稠物质会脱落,从二便走掉,就有效地解决了血粘、血稠。随着血粘、血稠的下降,大脑就会清晰,十二经脉的气血就会在大脑中进行有序地交换。
如果人吃得很饱,就会周身酸痛,大脑昏昏沉沉的,这就是胃不动。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肉气不动,就不郑敬行能够完成新陈代谢,浊物就会变成酸性物质,腐蚀整个身躯,人就感觉到浑身酸懒;头中的粘稠物质不能够疏泄,就会头胀。
当胃不能正常蠕动的时候,食物就不能够按照正常的秩序被消化和气化,喊哗就会产生腐败之气。腐气上行,就会熏灼人的肌肉乃至血,人的面色就会青,皮肤就会粗糙。当浊气上行,血就会粘,肉就会硬,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血栓、中风、血溢、肿瘤、脏器坏死等。
所以,我们要坚持减少饭量,吃饭吃到兴奋之时嘎然停止。吃饭有这么几个阶段,比如能吃两碗饭,吃到一碗的时候兴趣就来了,想再吃它一碗,就这个时候停。这时所有的细胞都动员起来了,都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把吃进去的食物很快地就变成了能量。半个小时以后人不但不饿,反而感觉到挺饱,很舒服,因为食物已经不但完成了消化,而且完成了气化,作为一种能量通达到人体的四肢百骇。如果吃了一碗还能吃两碗,当第三碗吃进去的时候,人就找不到感觉了,为什么呢?胃已经撑满了,不动了,不动食物就变成了酸性物质,人就想躺一会,躺也躺不住,躺也酸,又爬起来了,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头懵、浑身胀,处于一种不舒服的状态。
所以,《黄帝内经》在两千五百年前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吃得少补气。
饭后不渴为味淡
味道为什么要淡?我们买回来的鲜鱼、鲜肉,如果给它撒点盐,过不了多久就会出很多水,这叫脱水。拌凉菜、拌西红柿的时候,如果早半个小时放糖和盐,一会儿就会脱水,因为糖和盐这些东西都味厚。人的细胞也是如此。
为什么要淡?因为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它的咸度、鲜度和甜度正好满足人的细胞需要的时候,人吃完了饭不渴。当感觉到渴的时候,味就重了。为什么呢?因为食物进去以后已经出现了细胞脱水。相反,吃饭吃得很淡,吃完以后不需要喝水,这说明味道掌握对了,这和现代医学恰恰出现了一种巧合。现代医学规定每天吃盐不能超过6克,要拿勺量,超过量就错了,因为现代病很多是吃盐吃多了。实际上,两千五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把它说明白了。
《黄帝内经》讲:少食补气,味淡补气。现代病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吃出来的,一开始人们并不能够完全察觉,直到现代医学诊断出来是什么病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病了。但是,病非病,名病也。病,只是一个名而已。一棵大树有一个主干和数不清的枝叶,缺少整体观的人往往注重的是枝叶,具有整体观的人首先关注的是主干。
以常人而论,人活着不可以不吃饭。换句话说,吃饭应该是人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就是主干。孟子讲:“人生莫过于食色二欲。”食和色是人生的二欲,色欲是很暂短的,懂得道的人把它作为繁衍后代的一种行为,这个任务完成了,有道之人并不去贪恋它。但是,食欲却是天天都有的,至少一天吃一顿。饮食的真谛就是少食、清淡。
食物需要消化和气化
少食,可以使食物充分消化和气化。我们往往把消化当作了气化,这就理解错了。抽象地谈消化和气化,难以理解,我们以汽油的提炼为例。汽油是从原油当中提炼出来的,因为原油不能够作为高级的燃料燃烧,可以做低级的。原油点燃后烧炕、烧锅炉可以,但它作为一种高级的燃料用于汽车和飞机则不行,高级油料需要有一个提炼的过程,这个过程类似于食物的消化。原油可以提炼出柴油、煤油、汽油(这些都可以作为高级燃料),剩下的渣滓就是沥青。人对食物消化后提取出来的营养液好比“汽油”,所排出来的渣滓就是粪便。
人们一般认为吃东西只要消化了,任务就完成了。其实错了,这只是完成了消化,消化和气化完全是两回事。汽车里光装上汽油,车是开不动的,因为汽油并没有变成动力,汽油被雾化燃烧的时候,才会成为动力。汽车有动力表现在驱动等,人的营养液气化为动力则表现在人体的方方面面。
营养液在头颅里气化,大脑就清亮,记忆力就会很强,思维演算的速度就会比较快;相反,如果没有气化燃烧,它就会阻碍大脑的清亮,阻碍大脑的演算速度。非此即彼,如果聚集时间过长,它就会变成酸性物质聚集起来,留住了而不流动,留而不流便是瘤,有的人则会形成脑瘤、垂体瘤、胶质瘤等。
营养液在肝的循环系统气化燃烧,在眼睛上变成动力,百岁眼睛不会花;在心的循环系统气化燃烧,就会心气平和;在肺的循环系统气化燃烧,人就不会感冒,就能够嗅到周围哪怕是很微弱的气味;在肾的循环系统气化燃烧,就会腰不痛,背不弯,听力非常清晰;在脾的循环系统气化燃烧,吃东西就会很有滋味。
脾气足知五味,少食少病
《菜根谭》讲:如果能把菜根吃出味道来,这叫淡而不淡。说明你的脾气足,能知五味。现代人多吃辣椒不正常,成都盆地气候偏湿,适当吃点辣椒能祛湿;干燥的地方以辣椒为食,每顿必躬必亲,这就错了。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喜好吃辣椒?因为现代人容易浮躁,肝火很大,脾胃属土,木乘土,土受到了约束,脾气不足而不能知五味,吃什么东西都味同嚼蜡。“肝主筋,舌为筋之辗转。”吃辣椒能够刺激麻木的舌,唤醒它对味觉的感知。越吃辣,脾气越不足稿运;脾气越不足,就越想吃辣,从而进入了一个疯狂的怪圈。
现代人饮食的关键问题是解决了消化而没有解决气化,没有气化的东西充满了十一脏腑,充满了肌肤之间,当七窍不通时,营养物质就不能够有效地代谢,疾病也就来了。
少食,还有另外一个积极的作用,就是给胃留下充分的蠕动空间。胃为脾阳,脾为胃阴,脾胃相表里。当吃得少的时候,胃蠕动的空间比较大。脾胃主肉,当胃进行蠕动的时候,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所有的肉都在动,甚至在大脑里面的肉都在动,这种动是看不见的,在动的过程当中,体内、血内这些粘稠物质会脱落,从二便走掉,就有效地解决了血粘、血稠。随着血粘、血稠的下降,大脑就会清晰,十二经脉的气血就会在大脑中进行有序地交换。
如果人吃得很饱,就会周身酸痛,大脑昏昏沉沉的,这就是胃不动。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肉气不动,就不郑敬行能够完成新陈代谢,浊物就会变成酸性物质,腐蚀整个身躯,人就感觉到浑身酸懒;头中的粘稠物质不能够疏泄,就会头胀。
当胃不能正常蠕动的时候,食物就不能够按照正常的秩序被消化和气化,喊哗就会产生腐败之气。腐气上行,就会熏灼人的肌肉乃至血,人的面色就会青,皮肤就会粗糙。当浊气上行,血就会粘,肉就会硬,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血栓、中风、血溢、肿瘤、脏器坏死等。
所以,我们要坚持减少饭量,吃饭吃到兴奋之时嘎然停止。吃饭有这么几个阶段,比如能吃两碗饭,吃到一碗的时候兴趣就来了,想再吃它一碗,就这个时候停。这时所有的细胞都动员起来了,都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把吃进去的食物很快地就变成了能量。半个小时以后人不但不饿,反而感觉到挺饱,很舒服,因为食物已经不但完成了消化,而且完成了气化,作为一种能量通达到人体的四肢百骇。如果吃了一碗还能吃两碗,当第三碗吃进去的时候,人就找不到感觉了,为什么呢?胃已经撑满了,不动了,不动食物就变成了酸性物质,人就想躺一会,躺也躺不住,躺也酸,又爬起来了,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头懵、浑身胀,处于一种不舒服的状态。
所以,《黄帝内经》在两千五百年前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吃得少补气。
饭后不渴为味淡
味道为什么要淡?我们买回来的鲜鱼、鲜肉,如果给它撒点盐,过不了多久就会出很多水,这叫脱水。拌凉菜、拌西红柿的时候,如果早半个小时放糖和盐,一会儿就会脱水,因为糖和盐这些东西都味厚。人的细胞也是如此。
为什么要淡?因为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它的咸度、鲜度和甜度正好满足人的细胞需要的时候,人吃完了饭不渴。当感觉到渴的时候,味就重了。为什么呢?因为食物进去以后已经出现了细胞脱水。相反,吃饭吃得很淡,吃完以后不需要喝水,这说明味道掌握对了,这和现代医学恰恰出现了一种巧合。现代医学规定每天吃盐不能超过6克,要拿勺量,超过量就错了,因为现代病很多是吃盐吃多了。实际上,两千五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把它说明白了。
展开全部
蒋卓勤:现任中山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保健食品检测中心质量负责人,兼任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人
人们一看到某种食物就想吃,除了饥饿等生理因素外,又是什么来促进我们的食欲呢?主要是食物的感官性状,包括食物的色、香、味和形。其中,食品的色泽尤其具有强大的诱惑力。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在膳食营养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中,近二十多年来我们也不断发现:在植物性食物中除了含有已知的营养素外,陆续明确了有一些可使食物呈现不同颜色的植物化学物质,并证实它们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癌,甚至延缓衰老等功效。看来食物的颜色不仅使我们的餐桌五彩缤纷,而且在人体的健康维护中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红色食物
包括西红柿、红辣椒、西瓜、山楂、草莓、红葡萄、曼越橘、红枣等。红色食物富含番茄红素。研究表明,番茄红素是有效的抗氧化剂,能淬灭单线态氧,捕捉过氧化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免受自由基的过氧化损伤。由于机体细胞过氧化是人类衰老的重要原因,因此番茄红素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作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增加富含番茄红素的红色食物,可以降低患上食管癌、胃癌、结肠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的几率。此外,红色食物还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铁。经常食用红色蔬果弊樱,有助于增强心脑血管活力,提高免疫功能。
橙黄色食物
以橙黄色为基色的食物如柑桔、菠萝、胡萝卜、杏、芒果、柠檬、南瓜、番薯、玉米、小米、木瓜等,富含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β-隐黄素、叶黄素、玉米黄质、异黄酮、槲皮素和橙皮苷等。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预防夜盲症和眼干燥症,保护人体上皮组织,保护胃肠黏膜,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视网膜黄斑区的重要色素,能预防老年人眼黄斑变性并具有抗氧化和抗癌作用。异黄酮有一定的降血胆固醇作用,可保护心血管健康和预防骨质的流失。而通常存在于植物的成熟果肉、种子等处的槲皮素,可减少组胺的释放,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及癌细胞内DNA的合成。
绿色食物
菠菜、芹菜、西洋菜、紫花苜蓿、青椒、西兰花、苦瓜、青瓜、橄榄、猕猴桃、青豆等绿色食物富含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儿茶素、多酚、萜类、异硫氰酸酯和吲哚等。这些食物始终扮演着生命健康“清道夫”和“守护神”的角色。特别是绿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已经被证实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孕期妇女缺乏叶酸会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如无脑、脊柱分裂等)。叶酸也是心脏的保护神,能有效清除血液中过多的同型半胱氨酸而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异硫氰酸酯和吲哚等多种成分,能够刺激肝脏产生降解体内致癌物的物质。绿色食物通常含有的维生素A原和维生素C也非常丰富,能抗疲劳、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并且促进皮肤健康和钙质吸收。
紫黑色食物
紫黑色食物是颜色呈黑色或紫色、深褐色的食物。如紫葡萄、蓝莓、紫椰菜、茄子、黑豆、黑加仑子、桑椹、西梅、无花果、越橘、百香果、海藻、菌类、黑芝麻、黑米、黑木耳、海带、紫菜等。这类食物富含花青素、白藜芦醇、鞣花酸、萜类化合物等。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降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抗肿瘤等作用,有助于降低动脉硬化、冠心病、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生率。而花青素及花青素苷等物质,还有利于维护毛细血管健康,改善血液微循早基环,再加上卓越的抗氧化保护,对延缓衰老有积极意义。
白色食物
大蒜、洋葱、花菜、白菜、白萝卜、莲藕、白蘑菇、白芸豆、豆腐和豆制品、梨、白芝麻 、百合、白芍、山药和牛奶等。含有丰富的有机硫化合物、槲皮素、儿茶素、植酸等植物化学物质。大蒜和洋葱所含有的有机硫化合物主要是大蒜素,可阻断体内亚硝胺合成,通过诱导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的活性来降解致癌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并具有广谱抑菌杀菌作用。在磺胺、抗生素出现之前,大蒜曾广泛用于防治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以及白喉、肺结核、流感和脊髓灰质炎。此外,大蒜还具有增强免疫力、降血脂、降低脑血栓和冠心病发生率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大米、山药等是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而豆腐等豆制品和牛奶更是“蛋白质和钙的良好来源”。
不同颜色的食品所含的营养成分有所不同,各有优势与短处。有时一些食物的营养特点与其颜色有微妙的某种关联,而有时食物的颜色和营养也并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但通过选择多种色彩的食物,将有助于我们获得更丰富、更全面的营养及植物营养素,不至于盲目地挑肥选陆卜谨瘦,从而陷入偏食、挑食的误区。科学的膳食原则应该是食物多样、各类食物比例适当、颜色平衡的,而且应当尽量让餐桌五彩缤纷起来。当然,在坚持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根据体质及季节的需要,在某一特定时期可适当地多选择某些颜色的食品(例如在感冒高发季节,可适当多安排一些红色类的食品和大蒜等白色食物)。总之,既要考虑到食品颜色与保健的特殊关联,又要强调综合平衡的原则,切不可走极端,以免弄巧成拙。
人们一看到某种食物就想吃,除了饥饿等生理因素外,又是什么来促进我们的食欲呢?主要是食物的感官性状,包括食物的色、香、味和形。其中,食品的色泽尤其具有强大的诱惑力。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在膳食营养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中,近二十多年来我们也不断发现:在植物性食物中除了含有已知的营养素外,陆续明确了有一些可使食物呈现不同颜色的植物化学物质,并证实它们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癌,甚至延缓衰老等功效。看来食物的颜色不仅使我们的餐桌五彩缤纷,而且在人体的健康维护中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红色食物
包括西红柿、红辣椒、西瓜、山楂、草莓、红葡萄、曼越橘、红枣等。红色食物富含番茄红素。研究表明,番茄红素是有效的抗氧化剂,能淬灭单线态氧,捕捉过氧化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免受自由基的过氧化损伤。由于机体细胞过氧化是人类衰老的重要原因,因此番茄红素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作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增加富含番茄红素的红色食物,可以降低患上食管癌、胃癌、结肠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的几率。此外,红色食物还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铁。经常食用红色蔬果弊樱,有助于增强心脑血管活力,提高免疫功能。
橙黄色食物
以橙黄色为基色的食物如柑桔、菠萝、胡萝卜、杏、芒果、柠檬、南瓜、番薯、玉米、小米、木瓜等,富含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β-隐黄素、叶黄素、玉米黄质、异黄酮、槲皮素和橙皮苷等。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预防夜盲症和眼干燥症,保护人体上皮组织,保护胃肠黏膜,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视网膜黄斑区的重要色素,能预防老年人眼黄斑变性并具有抗氧化和抗癌作用。异黄酮有一定的降血胆固醇作用,可保护心血管健康和预防骨质的流失。而通常存在于植物的成熟果肉、种子等处的槲皮素,可减少组胺的释放,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及癌细胞内DNA的合成。
绿色食物
菠菜、芹菜、西洋菜、紫花苜蓿、青椒、西兰花、苦瓜、青瓜、橄榄、猕猴桃、青豆等绿色食物富含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儿茶素、多酚、萜类、异硫氰酸酯和吲哚等。这些食物始终扮演着生命健康“清道夫”和“守护神”的角色。特别是绿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已经被证实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孕期妇女缺乏叶酸会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如无脑、脊柱分裂等)。叶酸也是心脏的保护神,能有效清除血液中过多的同型半胱氨酸而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异硫氰酸酯和吲哚等多种成分,能够刺激肝脏产生降解体内致癌物的物质。绿色食物通常含有的维生素A原和维生素C也非常丰富,能抗疲劳、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并且促进皮肤健康和钙质吸收。
紫黑色食物
紫黑色食物是颜色呈黑色或紫色、深褐色的食物。如紫葡萄、蓝莓、紫椰菜、茄子、黑豆、黑加仑子、桑椹、西梅、无花果、越橘、百香果、海藻、菌类、黑芝麻、黑米、黑木耳、海带、紫菜等。这类食物富含花青素、白藜芦醇、鞣花酸、萜类化合物等。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降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抗肿瘤等作用,有助于降低动脉硬化、冠心病、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生率。而花青素及花青素苷等物质,还有利于维护毛细血管健康,改善血液微循早基环,再加上卓越的抗氧化保护,对延缓衰老有积极意义。
白色食物
大蒜、洋葱、花菜、白菜、白萝卜、莲藕、白蘑菇、白芸豆、豆腐和豆制品、梨、白芝麻 、百合、白芍、山药和牛奶等。含有丰富的有机硫化合物、槲皮素、儿茶素、植酸等植物化学物质。大蒜和洋葱所含有的有机硫化合物主要是大蒜素,可阻断体内亚硝胺合成,通过诱导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的活性来降解致癌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并具有广谱抑菌杀菌作用。在磺胺、抗生素出现之前,大蒜曾广泛用于防治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以及白喉、肺结核、流感和脊髓灰质炎。此外,大蒜还具有增强免疫力、降血脂、降低脑血栓和冠心病发生率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大米、山药等是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而豆腐等豆制品和牛奶更是“蛋白质和钙的良好来源”。
不同颜色的食品所含的营养成分有所不同,各有优势与短处。有时一些食物的营养特点与其颜色有微妙的某种关联,而有时食物的颜色和营养也并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但通过选择多种色彩的食物,将有助于我们获得更丰富、更全面的营养及植物营养素,不至于盲目地挑肥选陆卜谨瘦,从而陷入偏食、挑食的误区。科学的膳食原则应该是食物多样、各类食物比例适当、颜色平衡的,而且应当尽量让餐桌五彩缤纷起来。当然,在坚持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根据体质及季节的需要,在某一特定时期可适当地多选择某些颜色的食品(例如在感冒高发季节,可适当多安排一些红色类的食品和大蒜等白色食物)。总之,既要考虑到食品颜色与保健的特殊关联,又要强调综合平衡的原则,切不可走极端,以免弄巧成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