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中的借贷怎么理解?
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向是怎么理解的?
会计科目,用于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对于会计人员而言,理解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向是正确编制会计分录的前提。
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向是什么?
分清楚会计的借贷方向,需要知道六个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这六个会计要素涉及了两个关键的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收入-费用=利润
在第一个等式中,资产为企业资金的去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为资金的来源。如果等式左边的资产增加了,那么等式右边的“负债+所有者权益”必然也会增加。会计分录中的借方为资产,那么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只能处于贷方。因此也可以记住资产的增加在借方,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的增加则在贷方。
在第二个等式中,收入增加或者费用减少都会导致利润增加,这个时候你的资产是变多了,而资产增加计入借方,因此收入增加、费用减少、利润增加都计入贷方。
会计记账时借方表示什么?
1.资产类的账户,会计分录的借方表示增加额
2.负债类的科目,会计分录的借方表示减少额
3.所有者权益的科目,会计分录的借方表示减少额
4.成本类的科目,会计分录的借方表示增加额
5.收入类的科目,会计分录的借方表示减少额
6.费用类的科目,会计分录的借方表示增加额
会计中借和贷怎么理解
会计中的“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用来表示会计要素的增加或减少的记账方向。“借”一般用于表示资产、费用、成本科目的增加以及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科目的减少;“贷”一般表示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科目的增加以及资产、费用、成本科目的减少。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在借贷记账法中,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发生相应变动,相应的,对每项经济业务,记录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必然要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而且每一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借贷金额必然相等。同时,当全部经济业务都记入账户后,所有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期末借方余额与期末贷方余额必定相等。
借贷记账法是怎样理解的?
借贷记账法是学习会计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在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础上,后面也就不会混淆会计分录的借贷方向了。对于借贷记账法,应如何理解?
借贷记账法是什么?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除了借贷记账法外,还包括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
在我国,企业、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不少会计萌新一直在“借”和“贷”上纠结,其实这是不用纠结的。“借”和“贷”只是一种记账符号,就像数学上X代表未知数一样,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账户结构是学习借贷记账法的核心内容,学会了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就掌握了借贷记账法的精髓。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边称为借方,账户的右边称为贷方。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相反方
向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则登记减少额。
备抵账户的结构与所调整账户的结构是相反的。比如,存货跌价准备是一个资产备抵类会计账户;因此,存货跌价准备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与资产类的会计账户结构正好相反。
一般情况下,资产类和成本类账户借方表示增加,贷方则表示减少;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有些账户可能无余额。期末余额计算方法是期末借方余额等于期初借方余额加上本期借方发生额再减去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减少,贷方则表示增加。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有些账户可能无余额。期末贷方余额等于期初贷方余额加上本期贷方发生额再减去本期借方发生额。
收入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减少,贷方则表示增加。费用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则表示减少。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计算当期损益,结转后无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