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历史改革的作用

 我来答
百度网友e8f1de5
高粉答主

2019-09-29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4579
展开全部

隋文帝致力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南北朝以来,由于中原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给予国内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深远的影响。隋文帝在处理国内民族关系上,对周边各民族政权,尽可能使他们臣服,维护国家安定。

隋文帝改革以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为目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对后世政治制度发展影响巨大的变革运动,为后世的行政制度奠定基础。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一方面,隋文帝作为雄图大略的政治家,北周既不能统一天下。又迅速走向腐败而亡国,其历史教训需要总结,以为借鉴,从而励精图治,以适应长期分裂的祖国的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另一方面,随着隋朝的建立和巩固,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自为以杨氏为首的汉族关陇士族集团和汉化的鲜卑族士族集团,以及北齐灭亡后降周的(太行)山东士族集团和南朝灭亡后降隋的南方士族集团,虽然失势没落。

毕竟还在各地政治上经济上有着相当大的实力和影响,仍然是新的统治集团营垒中一个不能不依靠的组成部分,在新政权内部需要给他们一个适当的位置;同时,他们还仍然占有很多部曲、奴婢,荫庇着众多的附户、荫户、浮客,严重地影响着政府的赋役财政收入,需要清理和整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隋文帝改革

匿名用户
2016-05-02
展开全部
隋文帝改革是在隋朝建立初期,隋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一系列强化措施。改革时间为开皇元年(581年)。

隋文帝改革以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为目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对后世政治制度发展影响巨大的变革运动。
隋文帝在经济上所进行的调整和变革,是同他的政治改革互为补充而相辅相成的。正是隋文帝全方位的、持久的改革,不仅荡涤了长期分裂割据在社会上所沉淀下来的污泥浊水,也扫除了影响社会向前发展的各种障碍,为封建经济注入了富有活力的血液。

致力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南北朝以来,由于中原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给予我国国内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深远的影响。隋文帝在处理国内民族关系上,对周边各民族政权,尽可能使他们臣服,维护国家安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仗剑誓取五十州
2016-05-04 · TA获得超过124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46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38万
展开全部
  1、隋文帝历史改革的作用:
  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
  2、隋文帝改革:
  (1)在中央,设三省六部,以三省的最高长官为宰相;
  (2)在地方,把原来的州、郡、县三级,减为州、县两级,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改革选官制度,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3、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
  杨坚鲜卑小字为那罗延(金刚不坏),鲜卑姓氏为普六茹,普六茹鲜卑姓氏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
  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
  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1978年所著中《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排行第82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messi41Enu
2016-05-03 · TA获得超过173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04
采纳率:81%
帮助的人:304万
展开全部
隋朝建立初期,是一个百废待兴、百乱待治的局面。隋文帝一登上金銮宝座,就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在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修订开皇律

北周的法律既残酷又混乱,“内外恐怖,人不自安” 。在杨坚掌握北周政权时就曾经进行过改革,亲手删定《刑书要制》,但不太彻底。隋朝建立后,开皇元年隋文帝下令命高熲等人参考魏晋旧律,制订《开皇律》。 开皇三年, 隋文帝又命苏威、牛弘修改新律,删除苛酷条文。《开皇律》将原来的宫刑(破坏生殖器)、车裂(五马分尸)、枭首(砍下头悬挂在旗杆上示众)等残酷刑法予以 废除。规定一概不用灭族刑。减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罪千余条,保留了律令五百条。刑罚分为死、流、徒、杖、笞五种。基本上完成了自 汉文帝刑制改革以来的刑罚制度改革历程,这就是封建五刑制。

《读通鉴论》这样赞评道:“古肉刑之不复用,汉文之仁也。然汉之刑,多为之制,故五胡以来,兽之食人也得恣其忿惨。至于拓跋、宇文、高 氏之世,定死刑以五:曰磬、绞、斩、枭、磔,又有门房之诛焉,皆汉法之不定启之也。政为隋定律,制死刑以二:曰绞、曰斩,改鞭为杖,改杖为笞,非谋反大逆 无族刑,垂至于今,所承用者,皆政之制也。”死刑复奏制度是从开皇十五年形成定制的,隋文帝规定凡判处死刑的案件,须经“三奏”才能处决死刑。《隋书 刑法志》:“(开皇)十五年制,死罪者三奏而决。”隋文帝还下诏:“天下死罪,诸州不得便决,皆令大理复治。”《开皇律》对后世律法影响深远,隋文帝修订 的法律唐朝都基本上继承了。

确立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天、地、春、秋、冬、夏)制,北周的官僚体制基本上是效仿原来西周时期的《周官》即《周礼》的形式,很原始、极混乱。六官制,称谓复杂,职掌不明,办事效率低下。杨坚恢复了汉魏时期的体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

杨坚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掌握政权的是五省,即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内侍 省、秘书省在国家政务中不起重要作用。内侍省是宫廷的宦官机构,管理宫中事务。秘书省掌管书籍历法,事务较少。起作用的是其他三省,内史省、门下省、尚书 省都是最高政务机构。内史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这就是后来被唐朝继承的三省制。

尚书省下设吏、民、礼、兵、刑、工六部。每部设尚书,总管本部政务。具体办事机构就是这是六部: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 和调动;民部,掌管全国的土地、户籍以及赋税、财政收支;礼部,掌管祭祀、礼仪和对外交往;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拔,和兵籍、军械等;刑部,掌管全国的 刑律、断狱;工部,掌管各种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

开始的时候,六部叫做六曹,即六个办事机构。六部的长官为尚书,六部的设置成为后代封建国家中央政权的固定制度。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 组织严密,加强中央集权。对唐及以后历代王朝影响都十分巨大,隋文帝建立的这一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表明封建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定 制,一直沿袭到清朝。

简化地方官制
隋初,杨坚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机构后,又对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南北朝以来,由于郡县设置过繁,形成了“民少官多, 十羊九牧”的局面。隋初沿北齐、北周制设州、郡、县三级地方机构,开皇三年,杨坚从河南道行台兵尚书杨尚希的建议,废郡,改为州、县二级制。州设刺史,县 设县令。

公元590年隋文帝杨坚诏府兵入州县户籍,兵农合一始此。杨坚对于地方机构也进行了改革。他采纳度支尚书杨尚希提出的“存要去闲、并大 去小”的建议,将原来比较混乱的地方官制从州、郡、县精简为州、县两级,撤消境内500多郡。同时,裁汰了大量的冗官,将一些郡县合并。大大节省了政府的 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力,控制地方,杨坚下令,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免。官吏的任用权一概由吏部掌握,禁止地方官就地录用僚佐。而且 每年都要由吏部进行考核,以决定奖惩、升降。后来,又实行三年任期制。杨坚简化了地方行政机构,废九品宫人法,初创科举制。隋文帝命令各州每年推选三个文 章华美、有才能的人,到中央受官。后来,隋文帝又下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部管刺史,要由有德有才的举人担当。这种选拔政府官员的制度,使各个阶层有才 华的人都有机会为政府效力。

杨坚开创建立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留存长达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期才废除,但当时的美英等国称奇并借鉴了这种选拔制度作为政府文员的聘用方法。

领均田令
隋文帝杨坚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实行了“大索貌阅法”要求官吏经常检查人口,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和实 行“输籍定样”在第一个的基础上确定户口数,编制“定簿”,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开皇三年,清理出阴漏丁男44.3万人 共计164.15万口。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 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这些举措防止地方豪强和官僚勾结,营私舞弊。将从豪强手里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增加了国家的劳动力,调动贫苦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使国家掌管的纳税人丁数量大增.

改革货币
隋文帝统一了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世称“隋五铢”。“隋五铢”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 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 “车书混一,甲兵方息。”度量衡在隋文帝时重新统一。“隋氏混一南北,凡齐、周之故老,梁、陈之旧臣,咸荟粹一朝,成文章之总汇。”除此之外,隋文帝还曾 颁布“人年五十,免役收庸”、“战亡之家,给复一年”等仁政措施。

设置粮仓
在隋朝政府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贞观11 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 的粮食布帛还没用完。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一座隋朝粮仓——含嘉仓遗址,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内探出259个粮窖,其中还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 谷子50万斤。

倡导节俭
隋文帝节俭爱民。杨坚小时候生长于寺庙之中,素衣素食,生活节俭,这使他养成了崇尚节俭的性格。他虽贵为天子,但却食 不重肉,不用金玉饰品,宫中的妃妾不作美饰,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节俭的皇帝。他深知节俭的重要性,教育太子要节俭,说国家没有因为奢侈腐化而能长治久安的。 他还提倡官员节俭。因为节俭,剥削较少,民众能够安居乐业,户口和财产剧增,又加上其他一些促进生产的措施,在很短的时间内,百业兴旺,经济繁荣景象由此 而生。

他的车马用具不做新的,只是修补一下而已。他留意民间疾苦,有一年,关中闹饥荒,他看到百姓吃糠拌豆粉,就让大臣们看,责备自己没有治理好国家。

隋文帝的泰陵始建于隋仁寿四年,实际上是杨坚与独孤皇后的合葬墓。现代部分专家学者经过遍阅籍典以及遍访泰陵周围民间乡里,发现典籍没有记载有关泰陵随葬的例证,而当地百姓皆传说泰陵无宝可盗,言说历代军阀、土匪,均至此徘徊,未有收获。

隋文帝厉行节俭政治,使民众在较轻的剥削下得以发展生产,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删去若干秦、汉、南北朝相沿的酷 刑。他利用突厥内部存在的弱点,以谋略为主,军事为辅,避免发生大战争,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国家的安定。西晋末年开始的国内分裂,经隋文帝积极经营,造成了 较为稳定的统一局面,盛大的唐代就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G伊始人
推荐于2018-03-01 · TA获得超过10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万
展开全部
隋文帝改革,即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一系列强化措施。
隋文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起了积极的作用。隋文帝统治的后期,国家富足强盛,编户大增,仓储的丰实为历史所罕见;全国安宁,南北民众得以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繁荣景象。隋文帝所创隋制,为唐朝以后各朝所遵循,在历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