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扬雄传》部分译文

从“雄少而好学”到“虽贵富不事也”。译文~谢~... 从“雄少而好学”到“虽贵富不事也”。
译文~
谢~
展开
 我来答
旧城南忆往
高粉答主

2019-06-02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293
展开全部

译文: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士。他的祖先有一个叫周伯侨的,因为他是庶子(不是世子)最早被分配到晋地的扬这个地方居住,于是就以地名作为本家的姓氏了。但是现在也不知道周伯侨是谁的后代。扬这个地方在黄河于汾水之间,周王朝衰落时候扬家有称侯的,号为扬侯。

到了晋国六卿争权夺势,晋国中的韩,魏,赵三家兴起,而范中行,智伯瑶两家被消灭的时候,扬侯受到了这三家胜利者的压迫,被迫逃到楚国的巫山,于是居住在那里。到了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扬家溯江而上,居住在巴江岸边。

而扬家的扬季这个人做官做到了庐江太守。汉朝元鼎年间,为了躲避仇人扬家再次溯江而上,居于岷山的南面叫郫的地方,占有了田地一廛,建了房宅一区,世代就以农桑为业。从扬季到扬雄,五代单传,所以扬雄在蜀地就只有这一支家族了。

扬雄少年好学,不进行写作,只进行对文字的整理和注解的学习和研究,博览群书,没有不了解的。为人很腼腆和不修边幅,不善于高谈阔论,喜欢默默的思考,清净很少作为,没有什么欲望,不求富贵,不介意贫贱,不高傲的装作名士,以求世间的褒奖。

家产不过十金,没有儋石(很少的粮食)的储备,也过得很淡然。自有大度的神情,不是圣贤的书绝对没有兴趣,如果遇到了不顺心的人,就算是富贵之人,也不委曲求全。所以喜好辞赋。

原文节选: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不知伯侨周何别也。扬在河、汾之间,周衰而扬氏或称侯,号曰扬侯。会晋六卿争权、韩、魏、赵兴而范中行、知伯弊。

当是时,逼扬侯,扬侯逃于楚巫山,因家焉。楚汉之兴也,扬氏溯江上,处巴江州。而扬季官至庐江太守。汉元鼎间避仇复溯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有田一廛,有宅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自季至雄,五世而传一子,故雄亡它扬于蜀。

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口齿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腢以缴名当世。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故尝好辞赋。

出处: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扬雄传》。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汉族。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区 )人。

扬雄少年好学,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年四十余,始游京师长安,以文见召,奏《甘泉》、《河东》等赋。

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扬雄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扬雄”。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

扬雄曾撰《太玄》等,将源于老子之道的玄作为最高范畴,并在构筑宇宙生成图式、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时,以玄为中心思想,是汉朝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对后世意义可谓重大。

扬雄早年极其崇拜司马相如,曾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为已处于崩溃前夕的汉王朝粉饰太平、歌功颂德。

故后世有“扬马”之称。扬雄晚年对赋有了新的认识,在《法言·吾子》中认为作赋乃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并认为自己早年的赋和司马相如的赋一样,都是似讽而实劝。这种认识对后世关于赋的文学批评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扬雄


梦之一遗
2007-02-14 · TA获得超过410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28万
展开全部
扬雄在年少的时候就很好学,不喜欢咬文嚼字,只是知其大意。因此博览群书,无所不知。为人不修边幅,坦荡豪放。不善于用言语表达思想,性情沉默,喜欢深思。无不良的爱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吃喝嫖赌都不来。不羡慕达官贵人,不抱怨贫苦的生活。不故意装着清廉,而去沽名钓誉,象今天的马英九。家中的储蓄很少,粮食储蓄连一石都没有,但他还是坦然面对。因为他的志向不只这些,只爱读圣贤之书。如果是看不顺眼,不是情投意合的人,他不会与其交往,更不用说为别人工作了。。。。。。。
这是最通俗的翻译了,献丑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宅口见9948
2017-06-29 · TA获得超过225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9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9万
展开全部
扬雄在年少的时候就很好学,不喜欢咬文嚼字,只是知其大意。因此博览群书,无所不知。为人不修边幅,坦荡豪放。不善于用言语表达思想,性情沉默,喜欢深思。无不良的爱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吃喝嫖赌都不来。不羡慕达官贵人,不抱怨贫苦的生活。不故意装着清廉,而去沽名钓誉,象今天的马英九。家中的储蓄很少,粮食储蓄连一石都没有,但他还是坦然面对。因为他的志向不只这些,只爱读圣贤之书。如果是看不顺眼,不是情投意合的人,他不会与其交往,更不用说为别人工作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