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那么害怕失败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从《海岛奇兵》说起
题记:最近一年都在玩《海岛奇兵》这款手游,这是我玩得最起劲的一款游戏,几乎每天都在玩,从没间断过。之所以玩这款游戏,其一是因为,游戏的攻击性释放了我潜意识中的一小部分愤怒和攻击;其二玩这款游戏也是我的一个自我开放的过程,一个敢于出丑的一个过程。
游戏初期,我更偏向于攻守平衡,攻击性武器和防御性武器平衡升级,追求道家的阴阳平衡,但是后来指挥所升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升级所需的资源如果仅仅靠大本营自己制造的话,那升级会比登天还难。因为这个原因,这款游戏停玩了半年之久,后来总结出,必须放弃防守,这款游戏必须要靠攻击和掠夺才能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于是乎,我几乎把所有缴获的资源都用在司令部和进攻性武器的升级上,这样一路高歌猛进,两年中更换了4-5个战队,队内排名从中下游一直打到前8我就寻找加入更强的战队,最后一个战队一周曾几天挤进全国100强。
我最初在战队都是默默无闻的,从不发言,只是默默地打情报,团队任务比较少参加,除非我有9成以上的把握能拿下来,不然不会轻易出兵,后来随着自己进攻部队的实力不断增强,慢慢地我也没那么怕死了,“妹子兵团”使用得也越来越得心应手。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这是我出山的第一战,虽然最后无功而返,但是迈出了我进攻的关键一步,并且我发现心里释放了大量的负面能量。在我进攻之前,已经有个哥们因为派兵失误被副指挥直接踢出了战队,我本来想用自己拿手的坦克+医生编队来给大神们清理一些障碍,但是被一个叫“老板”的副指挥言语相激,我决定用“妹子”编队给他点颜色看看。于是我在群里喊了一嗓子,“各位大神:102先让我试一把!”,开战之前,我反复演算了能量分配和步兵行走路线,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当时心跳得非常厉害,进攻的时候,故意沉住呼吸,但是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指挥军队的时候还是抖得厉害!由于当时不知道需要强化进攻雕像,导致火力不足,而且震爆弹丢得稍早了一些,所以最后全军覆没,而且是无功而返。
这一仗打下来,感觉身体都快虚脱了,过度紧张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快50双眼睛盯着我,让我压力山大,但很快我就感觉很爽了,好久没有那么刺激了,以前总是害怕失败和出丑,所以不敢轻易尝试妹子兵团,这次虽然失败了,但是感觉失败了又怎么样,也没那么可怕,指挥官也没有把我踢走。从那以后,我加了入了最后一个战队“龙腾九部”,苦练妹子,最后我走的时候,指挥官还出来留我,让我很感动。不过那时我已经打算自己建战队了,战队名就叫“FT心理工作室”,和老部队说明去意之后,我就“自封为王”去了。从一个列兵到真正地指挥官,一路走来收获满满,最让我开心的事情是这款游戏让我释放了大量的攻击性,同时也不再那么害怕在群众面前出丑,出丑是进步最快的办法,没有出丑的勇气,就不会有进步的阶梯。
【2】为什么我们那么害怕失败和出丑
释放攻击性,想必大家都容易理解,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害怕出丑和失败并不是我的专利,中国式教育出来的“好学生”,绝大多数都有这样的通病。那接下来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好好分析下为什么我们这群人那么害怕出丑和失败。
好学生在老师和家长面前通常是被表扬的对象,一方面这部分群体确实在某些方面比较优秀,但是过多正性的鼓励,会让孩子们产生一个错误地认知推断:优秀是被认可的,值得被表扬的,平庸,失败那必然是不被认可,甚至应该被人批评的。随着表扬次数的增多,这种错误的认知会不断得到强化,最终的结果是:这些优秀的孩子“虚假”的自尊心会越来越虚高,害怕犯错的恐惧越来越强烈,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弱。理由是:在新环境中,这些孩子还期望自己能一如既往地获得他人的高度评价,但优秀也只能是相对的,随着圈子的不断扩大,这些人身上的闪光点越来越被淡化,最终会导致这部分人变得神经衰弱,表现出和吸毒者类似的症状,对别人的夸赞上瘾,一旦觉得自己平庸,失败,就好像活着没什么意思了。这就是挫伤低的表现,学校教育很容易忽视这一致命点!!!
【3】父母为什么总是寄期望于下一代
这样分析,很多人可能会觉我得过于武断了,那我们继续来分下和这些优秀的学生们关系最紧密的家长们,他们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了怎样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式父母,很多都会跟孩子灌输:爸爸妈妈这样做都是为你好,你们就是我们的全部希望,即使爸爸妈妈工作再辛苦,只要你们学习好,都值了!首先不可否认这些话语里面确实有爱的成分,但是除此之外就是屁话,反映出父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机制。父母为什么不为自己生活,不为自己工作呢?为什么要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下一代又把希望寄托在下下一代......那哪一代才能真正可以为自己而活?!这不是浪费生命的资源吗?所以教育程度越高的西方国家,平均生育的年龄就越大,这样父母们在孩子出生之前,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在自己最灿烂的时光里好好地为自己活了一把。孩子只是生命的延续,他们是独立于父母的个体,有自己的特殊使命,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爱与自由,而不是控制和期望。中国式父母刚好是反过来的,身边很多早早生育的朋友告诉我,早生的好处就是:自己50岁,孩子就大学毕业了,那时就能好好地享清福了。想得到美啊!到那时,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估计也就钓钓鱼,打打麻将,旅旅游,无牵无挂就很不错了,但是膝下子孙满堂,估计还得被亲情继续“绑架”啊!!!
当父母把期望寄托在下一代的时候,孩子们是活在双重压力之下的。他们理解父母的爱是因为自己优秀得来的,所以他们害怕失败,害怕父母不再爱自己。这是多么绝望啊!到最后,也就像我那样,完全不敢尝试新鲜事物,因为一尝试就极有可能失败,失败的后果很严重,出丑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巨大来自自己的心理体验,而这种体验感通常包含了巨大的羞耻感,和不值得被爱的无价值感。
PS:由此可见,玩游戏并不是不学无术,有孩子的家长们,建议提倡适度让孩子玩游戏,每周可以和孩子做计划,每天玩多久,还可以建立奖励惩罚机制,给孩子竖立秩序意识。
以上!
题记:最近一年都在玩《海岛奇兵》这款手游,这是我玩得最起劲的一款游戏,几乎每天都在玩,从没间断过。之所以玩这款游戏,其一是因为,游戏的攻击性释放了我潜意识中的一小部分愤怒和攻击;其二玩这款游戏也是我的一个自我开放的过程,一个敢于出丑的一个过程。
游戏初期,我更偏向于攻守平衡,攻击性武器和防御性武器平衡升级,追求道家的阴阳平衡,但是后来指挥所升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升级所需的资源如果仅仅靠大本营自己制造的话,那升级会比登天还难。因为这个原因,这款游戏停玩了半年之久,后来总结出,必须放弃防守,这款游戏必须要靠攻击和掠夺才能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于是乎,我几乎把所有缴获的资源都用在司令部和进攻性武器的升级上,这样一路高歌猛进,两年中更换了4-5个战队,队内排名从中下游一直打到前8我就寻找加入更强的战队,最后一个战队一周曾几天挤进全国100强。
我最初在战队都是默默无闻的,从不发言,只是默默地打情报,团队任务比较少参加,除非我有9成以上的把握能拿下来,不然不会轻易出兵,后来随着自己进攻部队的实力不断增强,慢慢地我也没那么怕死了,“妹子兵团”使用得也越来越得心应手。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这是我出山的第一战,虽然最后无功而返,但是迈出了我进攻的关键一步,并且我发现心里释放了大量的负面能量。在我进攻之前,已经有个哥们因为派兵失误被副指挥直接踢出了战队,我本来想用自己拿手的坦克+医生编队来给大神们清理一些障碍,但是被一个叫“老板”的副指挥言语相激,我决定用“妹子”编队给他点颜色看看。于是我在群里喊了一嗓子,“各位大神:102先让我试一把!”,开战之前,我反复演算了能量分配和步兵行走路线,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当时心跳得非常厉害,进攻的时候,故意沉住呼吸,但是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指挥军队的时候还是抖得厉害!由于当时不知道需要强化进攻雕像,导致火力不足,而且震爆弹丢得稍早了一些,所以最后全军覆没,而且是无功而返。
这一仗打下来,感觉身体都快虚脱了,过度紧张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快50双眼睛盯着我,让我压力山大,但很快我就感觉很爽了,好久没有那么刺激了,以前总是害怕失败和出丑,所以不敢轻易尝试妹子兵团,这次虽然失败了,但是感觉失败了又怎么样,也没那么可怕,指挥官也没有把我踢走。从那以后,我加了入了最后一个战队“龙腾九部”,苦练妹子,最后我走的时候,指挥官还出来留我,让我很感动。不过那时我已经打算自己建战队了,战队名就叫“FT心理工作室”,和老部队说明去意之后,我就“自封为王”去了。从一个列兵到真正地指挥官,一路走来收获满满,最让我开心的事情是这款游戏让我释放了大量的攻击性,同时也不再那么害怕在群众面前出丑,出丑是进步最快的办法,没有出丑的勇气,就不会有进步的阶梯。
【2】为什么我们那么害怕失败和出丑
释放攻击性,想必大家都容易理解,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害怕出丑和失败并不是我的专利,中国式教育出来的“好学生”,绝大多数都有这样的通病。那接下来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好好分析下为什么我们这群人那么害怕出丑和失败。
好学生在老师和家长面前通常是被表扬的对象,一方面这部分群体确实在某些方面比较优秀,但是过多正性的鼓励,会让孩子们产生一个错误地认知推断:优秀是被认可的,值得被表扬的,平庸,失败那必然是不被认可,甚至应该被人批评的。随着表扬次数的增多,这种错误的认知会不断得到强化,最终的结果是:这些优秀的孩子“虚假”的自尊心会越来越虚高,害怕犯错的恐惧越来越强烈,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弱。理由是:在新环境中,这些孩子还期望自己能一如既往地获得他人的高度评价,但优秀也只能是相对的,随着圈子的不断扩大,这些人身上的闪光点越来越被淡化,最终会导致这部分人变得神经衰弱,表现出和吸毒者类似的症状,对别人的夸赞上瘾,一旦觉得自己平庸,失败,就好像活着没什么意思了。这就是挫伤低的表现,学校教育很容易忽视这一致命点!!!
【3】父母为什么总是寄期望于下一代
这样分析,很多人可能会觉我得过于武断了,那我们继续来分下和这些优秀的学生们关系最紧密的家长们,他们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了怎样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式父母,很多都会跟孩子灌输:爸爸妈妈这样做都是为你好,你们就是我们的全部希望,即使爸爸妈妈工作再辛苦,只要你们学习好,都值了!首先不可否认这些话语里面确实有爱的成分,但是除此之外就是屁话,反映出父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机制。父母为什么不为自己生活,不为自己工作呢?为什么要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下一代又把希望寄托在下下一代......那哪一代才能真正可以为自己而活?!这不是浪费生命的资源吗?所以教育程度越高的西方国家,平均生育的年龄就越大,这样父母们在孩子出生之前,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在自己最灿烂的时光里好好地为自己活了一把。孩子只是生命的延续,他们是独立于父母的个体,有自己的特殊使命,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爱与自由,而不是控制和期望。中国式父母刚好是反过来的,身边很多早早生育的朋友告诉我,早生的好处就是:自己50岁,孩子就大学毕业了,那时就能好好地享清福了。想得到美啊!到那时,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估计也就钓钓鱼,打打麻将,旅旅游,无牵无挂就很不错了,但是膝下子孙满堂,估计还得被亲情继续“绑架”啊!!!
当父母把期望寄托在下一代的时候,孩子们是活在双重压力之下的。他们理解父母的爱是因为自己优秀得来的,所以他们害怕失败,害怕父母不再爱自己。这是多么绝望啊!到最后,也就像我那样,完全不敢尝试新鲜事物,因为一尝试就极有可能失败,失败的后果很严重,出丑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巨大来自自己的心理体验,而这种体验感通常包含了巨大的羞耻感,和不值得被爱的无价值感。
PS:由此可见,玩游戏并不是不学无术,有孩子的家长们,建议提倡适度让孩子玩游戏,每周可以和孩子做计划,每天玩多久,还可以建立奖励惩罚机制,给孩子竖立秩序意识。
以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