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 我来答
哎哟带你看娱乐
高粉答主

2019-05-15 · 专注于娱乐内容解说介绍,带你了解娱乐圈
哎哟带你看娱乐
采纳数:477 获赞数:27672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符合教学计划的要求、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学大纲的制订应当考虑本门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任务,在培养专门人才的目标上,本门课程的作用以及通过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教学大纲的编制应当从学科内部处理好科学性与思想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

教学大纲的编制还应当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一致;观点与材料统一。在重视理论传授时,不能忽视实践的训练,应使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等教学形式在相应的学科教学大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扩展资料:

教学内容选择的要求:

1、教学大纲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才能保证稳定的教学质量。但教学大纲也要及时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和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水平。保证教学大纲的“先进性”,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2、教学大纲的编制应当建立在该门学科严谨的科学体系基础上,符合科学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使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学科结构体系。

3、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还要照顾到学科结构的整体优化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相互联系的优化组合;处理好学科内部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以及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统一性和灵活性,以建立优化的学科结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学大纲

七西的0u
推荐于2017-10-12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七西的0u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1042 获赞数:21176
作为一名资深教育观察家,知名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对高考政策,招生动态,以及志愿填报有着独到的见解。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一、实用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
选择某种知识进入课程,在课程理论发展的历史上就存在争议。形式教育说认为,选择某种知识,是因为它可以训练人的智力,使人变得聪明,即具有对学生个体的发展价值;而实质教育说认为,选择该种知识,是因为它具有实用价值,可以去实现自己的各种生活目标。在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又出现该取舍谁的问题。我们认为坚持任何一种都会有失偏颇,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兼顾实用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这是因为: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与现实化,而课程目标中必定体现出一定社会的价值要求,即某一种文化,某一个国家主流价值观点、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
塔巴(H. Taba)提出六项课程选择的原则中,包括了内容的有效性和重要性,与社会现实的一致性,当选择内容考虑社会现实、社会需求时就蕴涵了选择者的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总体上体现了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从课程设置与管理者的角度,都希望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与社会价值要求相一致,而实践者由于多样的原因,致使真正课堂中实施的课程内容对主流的价值观点有一定的偏离,但是,两者相吻合,是课程内容选择者所追求的。
科学就是以其实用价值进入课程的,科学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被认识后,科学在课程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从而课程具有的实用性的社会价值被广泛接受。可见,选择具有实用性课程内容体现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
另一方面,课程论专家布劳迪(H.S .Broudy)认为,普通教育课程的作用,不是因为我们记住了学习过的任何东西,也不是我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而是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的思维、感觉和想象。可见,课程的核心功能就在于对学生的心智发展价值,要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考虑选择那些对学生智力训练价值较大的内容作为课程内容。
在本次课程改革中一些有争议的课程内容变化与此紧密相关。例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淡化了数学的证明,削弱了平面几何,从而降低形式化要求,减轻学生负担。但许多数学家认为数学证明是最科学、简明的说理方式,数学证明的严格逻辑性是数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独特的思想方法,虽然平面几何在生活中缺乏实用性,但其训练学生的严密逻辑思维的价值是其它材料不可替代的,因此平面几何知识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课程内容的心智训练价值还在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处理,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处理方法具有不同的能力训练价值。例如:小学数学中典型的四则运算难题“鸡兔同笼”问题,有的教师为了降低思维的难度,教会学生用代数的方法求解,表面上便捷、高效,实质上把一个结构不良的问题(ill-structured problem)转化成了一个结构良好的问题(well-structured problem),问题解决理论表明,结构不良的问题具有独特的思维训练价值。与此相类似,为了参加各类竞赛,大量下放高一级知识,如运用普通物理的方法解决中学物理的问题,通常都是以牺牲思维训练的价值为代价的。
由上述分析可知,实用性的课程内容便于课程实现其社会价值,发展性的课程内容便于课程实现其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价值,在课程内容的选择过程中,必须坚持两方面相统一的原则。课程应该通过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去实现其社会价值,因而,课程内容应该选择对人的发展价值较大的、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知识。诚然,有的知识兼备这两种功能,毫无疑问是课程内容应该首当其冲选择的知识;但较多的知识只具备其中一种功能,如果某种知识在某一方面的功能特别突出、有效,也不应该简单地将其削弱和淡化,忽略了其特有的作用与价值。
二、学科化与生活化相统一的原则
最古老、应用最广泛的课程类型是学科课程,受学科课程的影响,课程内容的选择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以学科结构的需要为依据,我们暂时称其为课程内容选择的学科化。而本次课程改革中,从课程改革纲要到课程标准,均强调课程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我们认为,过于关注学科结构的课程,易远离学生的生活,而过于生活化的课程,易淹没学科的基本结构,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坚持学科化与生活化相统一的原则。
依据学科结构选择的课程内容,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递与发展,有利于保持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性。因为某一学科的课程内容是从该门学科长期积淀的知识中选择的,为该门科学的代际间的传递和该门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某一学科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学科是由于学科自身具有的逻辑体系,课程内容学科化的课程往往具有较强的逻辑体系和系统性,这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均具有好处。但是,课程内容学科化容易导致过分注重学科严格的逻辑体系而形成较为封闭的课程系统,这就使得各学科间隔膜较厚,学科间的联系缺乏,长期学习这样课程的学生,容易导致学术视域窄化,难以用整体的、联系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同样原因,也使封闭的学科难以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同时难以开放性地吸收最新科技、文化成果,从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课程内容的更新。可见,课程内容学科化有利有弊,避免学科课程弊病的一种方法,就是在课程中增加联系现代社会生活的内容,即课程内容生活化。
课程内容生活化要求选择现实生活中的知识进入课程。在课程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个人认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学科知识的出发点和源泉,通过归纳的思维方式,从现实生活特例和具体问题情景中发现学科知识;另一方面是把学生获得的抽象的学科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化,通过演绎的思维方式,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获得直观、感性的整体意义。第一方面的课程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学生与自然、社会时刻联系着,从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知识的背景,自我产生的对生活现象的猜想与解释需要在学校课程学习中加以印证,产生的疑问需要在课程的学习中加以解答,课程中展现的生活知识也就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第二方面的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提高了知识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同时展示了知识某一方面的价值,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知识学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内容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在课程内容选择时应引起注意。
课程内容生活化必须适度:对新课标指导下已经编写出的新教材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新教材引入大量资料,插入了许多图片,让人耳目一新,有的教师反映“象卡通书一样,好看了,学生爱看了”,但是也有人认为联系生活过了头,零碎的学科知识淹没在图画和生活实例中,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没有多大作用,反而整体上降低了学科水平。这一争议充分说明了学科课程联系生活必须适度,超越一定的限度,就容易陷入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泥潭。比较一下中国与西方对学科问题研究的历史(如“几何”问题的研究),会发现中国的传统是重经验、重实用、轻理论,因而,中国的科学教育具有启蒙学生理性文明的作用,过度地联系生活实例容易削弱课程启发人的理性思维的作用。
课程内容生活化必须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目前,我国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的呈现方式低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而命题却因强调区分度而高估了学生的理解力。同样道理,教材中联系生活的内容也有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不一致的地方,过于复杂的生活实例,有些甚至成年人理解都有困难,这样的实例进入学科课程。只会使学生对学科的理解更加模糊;过于简单的实例,用一句话即可唤起学生的记忆,或者学习者据已有的学科知识完全可以感悟到实例中的内容,这样的联系生活发挥不了其功能。例如,曾在高一的物理教材编写过程中,为了讲述自由落体,而要苦苦地拍一张秋后树叶飘落的照片,着实没有必要。
课程内容生活化必须符合生活实际:目前,联系实际的课程内容中,有一些实例是课程编制者自己设想的,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例如:小学数学中有这样一道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四盒磁带是两两并排包装,还是四盒叠放包装更为省纸”,学生用表面积比较来解题,而实际中必须有折叠,含折叠后,这样的比较就没有意义了(实际中用纸的差异很小)。对实际问题中进行抽象时,舍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这样的过程也只有符合实际才是合理的。
课程内容生活化还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符合。年龄较小的儿童缺乏理性思维,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可以帮助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但对理性思维已有相当发展的较大年龄的学生,过多采用生活化的内容既相当烦琐,又降低了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三、基础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
课程内容中重视选择基础知识是我国的一贯做法。课程改革,试图改变我国基础教育中过分强调双基训练的现状,从而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的课程理念。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在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上,出现了争议,如有人认为目前存在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我们认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考虑基础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过去我们把基础知识看作学科主干知识以及形成的学科基本结构,有的学者表述为“保证知识得以展开的主要构架”,强调基础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新的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要求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即要从终身学习的要求来选择基础知识。
为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选择的基础知识,应该具有基本性、全面性和迁移性的特点。所谓基本性,就是要为形成本学科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打基础,同时要求这些知识具有强烈的生成性特征;所谓全面性就是不仅能包含学科的主干内容,而且能为全面达成课程目标服务;所谓迁移性,就是要求我们所选择的基础性知识易于在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综上所述,课程内容中的基础知识,应选择适应性广、包容性大、概括性强、派生能力强的知识[8]。
课程内容现代化最根本的要求是居于时代的发展,不同的时代,社会对课程就会有不同的要求,时代发展了,必然提出了对课程内容现代化的要求。例如,信息时代,社会对人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的要求提高,课程内容的选择就会有相应的变化;再如,计算机的普及,影响了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从过于强调算术、代数技能到开始关注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
课程内容现代化主要是指将现代的科学、技术、文化成果在课程中及时地得到反映。但是,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的成果非常丰富,这就使课程内容现代化出现了困难,如现代性内容的增加与有限的学习时间的矛盾、经典内容的压缩与学科课程完整性的矛盾、传统的课程内容的取舍和组织与现代的教育思想观念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只有走基础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道路。
在课程内容选择中,遵循基础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对基础知识的选择要精中求简,把对学科、对学生、对社会需求而言都必须的、真正的基础知识精选出来。从现代科学、技术、文化成果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与基础知识联系密切的内容作为课程内容。用现代观念形成基础知识的组织结构和呈现方式,如物理课程中,大量的经典物理实验都可以通过传感器在数字化平台上,实现可视化、即时性的处理;各学科课程中的作图,均可通过计算机实现。
四、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统一的原则
从知识形成与建构的角度,我们可以把课程内容的知识分为过程性知识与结果性知识[9],某一知识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构成了过程性知识,而探究的结果构成了结果性知识(概念、原理)。新课程针对我们过去过于强调结果性知识的现实,大力提倡探究,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也就格外关注过程性知识。其理由为过程性知识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过程性知识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性知识的特点在于它的过程性、生成性、开放性,因而过程性知识的获得更多地依赖于体验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尤其是学生的思维参与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来,因此,课程内容中过程性知识的增加有利于学生从对结果性知识接受学习的单一方式转变到包括探究、体验、合作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过程性知识有利于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人类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应用过程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过程性知识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展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而学生对过程性知识的学习,也就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相对于结果性知识而言,方法、策略知识具有更高的概括性、更大的稳定性、更强的迁移性,这也就体现了过程性知识的教育价值。
过程性知识有利于情感目标的达成:新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第三维的目标更多地处于隐性状态,而过程性知识隐含了大量的情感教育因素,如从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学习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中学习严谨的科学态度、孜孜不倦的探求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因此,过程性知识有利于情感目标的达成。
过程性知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追求,而过程性知识中包含探求态度、批判精神,也包含对开放性的、多维度知识的认识,这些都是可贵的创新思维的品质。另一方面,在过程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的参与,在科学家发现知识、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在过程性知识所创设的环境和氛围中,体验和领悟创造精神。
尽管过程性知识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但作为课程内容,并非应包含所有的过程性知识。选择过程性知识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尊重学科发展的历史:任何学科知识都有其发生、发展、完善的过程,过程性知识的选择首先要尊重学科知识发展的历史。例如:《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在运动的描述中要求学生“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物理1》教材中,运动学的最后一节为“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比较详细地阐述了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归纳了伽利略使用的逻辑推理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物理学史中选择的这一过程性知识,知识结构与思维过程均很严谨,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反之,如果不依赖于科学发展的历史,由教材编者杜撰的过程性知识,一定会漏洞百出。
虑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人类知识体系的建立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进行的,也是许多不同时代的科学家艰苦的思维活动的结果,有时还经历了许多的争论、冲突、失败与曲折的过程。而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因而,在选择过程性知识时,应选择那些学生易于理解,便于直观呈现,思维的复杂性和跳跃性不太强,体现核心内容和研究方法的过程性知识。
用辩证的观念看待课程问题,有利于认识课程实施中的各种争议[10]。对过程性知识与结果性知识而言,辩证观点认为,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决定着探究的结论或结果,即概念原理体系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人类已有的知识都是未竞性的,有待于新的探究过程与方法来加以完善;另一方面,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隐含于概念的原理体系之中,并随着概念原理体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过程性知识与结果性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课程内容选择必须同时兼顾过程与结论。过去,教材的编写常常是从学科领域中裁剪出某些结论,然后据可接受原则进行加工改造,这种改造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理解结论,而非展示结论的形成过程。这就导致了学生接触的是确定无疑的结论,知识的探求总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观。现在强调过程性知识,但过于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又会降低教学的效率。可见,课程内容选择中,应该注重过程与结论的统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