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眼界”为题作文

要记叙文... 要记叙文 展开
冰雪层楼
推荐于2017-12-15 · TA获得超过18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万
展开全部
眼界
我曾读过孟子的一篇名为<秋水>的文章,文中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而当他看到大海,才知道自己之前所看到的只是沧海一粟.由此可见,眼界的高低取决于个人乃至于一个整体对自身的要求.
就拿上海这个大都市为例,我个人认为,上海就像是一个过渡的城市——连接外国和外地的桥梁。外地人,都认为上海遍地是黄金,简是就是天堂,把到上海来打工作为人生的目标,于是乎就出现了“春运高峰”等新生名词;而上海人的眼界又相对高了些,有点钱的人都想把子女往国外送,认为出国镀层金才是上选,于是乎就引发了“出国热”。他们这些人际遇不同,地域不同,学历也不同,对于自身的要求也参差不齐,眼界的高低也就明显不同。
再者,上海的中产阶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安逸于现状,这类人又有别于以上两种人;至于上海的低产阶级就更不用说了,只要能混口饭吃就行了,可见眼界高低的差异。
或许,每个人心目中对眼界衡量的尺度都不一致,都认为自己所看到的是最好的。这让我想到杜燮的一句诗句:“根植于地球,而植根于云汉”,这句话蕴含着一种永不怠懈的精神,也提醒那些井底之蛙:往上看一看吧!
又如,大中型企业和小公司之间存在的差异。这又将眼界衍生到一个整体上来。像小公司没什么名气,且资金短缺,它们的眼光仅限于能赚到钱接到生意就好;而大中型企业,他们声誉好资金充裕,又有自己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他们想的就是如何打开国际市场,如何创高利润跻身于世界500强之列,这其中的落差我不说大家也应该看得出来。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阶段制订一个计划,如在几年之内当上XX长,目标达到之后再制订一个更高的,当眼界上升到某个层面时,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眼界也就越来越宽,就像河伯一样,看见大海才知道自己的渺小,井底之蛙们也不要囿于在狭小的空间……
江湖德
2010-12-04 · TA获得超过140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2.8万
展开全部
我觉得都可以,但后者会比较好些吧。因为如果你说什么雪灾开拓了眼界,主旨可能会比较浅显。而就“眼界”展开讨论,可以谈及古今中外,历史未来。写成议论文,“开拓眼界,让我们更如何如何,我们才能怎么怎么”这样的论点,我想应该可以让文章显得厚重有内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0-12-16
展开全部
中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清纯樱桃
2010-12-04
知道答主
回答量: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想想你以前去过哪些漂亮的地方,写下来 不就行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