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2012-09-04
展开全部
目前网上流传的所谓的李恪家谱,错误良多,基本上可以确认为是后人伪作。
首先家谱中说李恪“追封汉王”,实际上早在武德年间李恪就已被封为了汉王,而李恪死后追封的是郁林郡王。
其次,家谱中称李恪的妻子时,用了“妣”这个字。我们知道妣指的是母亲,所以家谱中等于说萧氏是李恪的母亲。而家谱一般会用妻、夫人等字眼来称呼妻子,以李恪的身份可以直接用妃。
再者,家谱中称萧氏为“沛国夫人”——沛国夫人的丈夫应该是沛国公,不过无论是萧氏的丈夫李恪,还是萧氏的儿子李千里等人,均与沛国公这个封号无关。而且唐朝初年的亲王之正妻都称妃前衡,没有国夫人之称,只有大碰迟臣的妻或母才会封国夫人。称王妃为国夫人,这是很明显的五代和宋初的风格。
另外,家谱中说李恪封吴王是在贞观二十一年,然而无论是两唐书还是资治通鉴,都记录此事发生在贞观十年。
而这份家谱最大的破绽在于那封所谓的慧吵做《勅封吴王恪诰》,特别是其中的“诰”字和“奉天承运”一句。
原文:
勅封吴王恪诰
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山河带砺所以藩屏乎王家茅土珪符亦以宠赉乎宗室眷兹磐石之戚夙被麟趾之风古典具存常情允当谘尔宗子之下宜受五等之封服我
烈祖之休用体一人之训尚著闻于忠孝庶无忘于国家恪恭厥封遗尔来裔
贞观二十一年月日之宝
但凡是对唐朝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唐朝皇帝是从来不用“诰”来下达命令的。
《唐六典》中便有记载:“凡都省掌举诸司之纲纪与其百僚之程式。以正邦理。以宣邦教。凡上之所以逮下。其制有六。曰:制、敕、册、令、教、符。天子曰制。曰敕。曰册。皇太子曰令。亲王、公主曰教。”
唐代的“圣旨”,最常用的称呼是“敕旨”,大致上可以分两大种七小类,不过无论是哪种,都没有“奉天承运”这样的开头。而一般册封亲王时用的叫“册书”,写在竹简上,格式应如下:
门下:(具体内容)主者施行
某年某月某日
中书令臣 宣
中书侍郎臣 奉
中书舍人臣 行
侍中臣
黄门侍郎臣
给事中臣 等言:
制书如右,请奉
制付外施行,谨言
某年某月某日
制可
某年某月某日
尚书省负责实施政务的具体部门
尚书左仆射臣
尚书右仆射臣
某部尚书臣……某部侍郎臣……
告
奉被
制书如右,符到奉行
主事
令史
某年某月某日 下
首先家谱中说李恪“追封汉王”,实际上早在武德年间李恪就已被封为了汉王,而李恪死后追封的是郁林郡王。
其次,家谱中称李恪的妻子时,用了“妣”这个字。我们知道妣指的是母亲,所以家谱中等于说萧氏是李恪的母亲。而家谱一般会用妻、夫人等字眼来称呼妻子,以李恪的身份可以直接用妃。
再者,家谱中称萧氏为“沛国夫人”——沛国夫人的丈夫应该是沛国公,不过无论是萧氏的丈夫李恪,还是萧氏的儿子李千里等人,均与沛国公这个封号无关。而且唐朝初年的亲王之正妻都称妃前衡,没有国夫人之称,只有大碰迟臣的妻或母才会封国夫人。称王妃为国夫人,这是很明显的五代和宋初的风格。
另外,家谱中说李恪封吴王是在贞观二十一年,然而无论是两唐书还是资治通鉴,都记录此事发生在贞观十年。
而这份家谱最大的破绽在于那封所谓的慧吵做《勅封吴王恪诰》,特别是其中的“诰”字和“奉天承运”一句。
原文:
勅封吴王恪诰
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山河带砺所以藩屏乎王家茅土珪符亦以宠赉乎宗室眷兹磐石之戚夙被麟趾之风古典具存常情允当谘尔宗子之下宜受五等之封服我
烈祖之休用体一人之训尚著闻于忠孝庶无忘于国家恪恭厥封遗尔来裔
贞观二十一年月日之宝
但凡是对唐朝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唐朝皇帝是从来不用“诰”来下达命令的。
《唐六典》中便有记载:“凡都省掌举诸司之纲纪与其百僚之程式。以正邦理。以宣邦教。凡上之所以逮下。其制有六。曰:制、敕、册、令、教、符。天子曰制。曰敕。曰册。皇太子曰令。亲王、公主曰教。”
唐代的“圣旨”,最常用的称呼是“敕旨”,大致上可以分两大种七小类,不过无论是哪种,都没有“奉天承运”这样的开头。而一般册封亲王时用的叫“册书”,写在竹简上,格式应如下:
门下:(具体内容)主者施行
某年某月某日
中书令臣 宣
中书侍郎臣 奉
中书舍人臣 行
侍中臣
黄门侍郎臣
给事中臣 等言:
制书如右,请奉
制付外施行,谨言
某年某月某日
制可
某年某月某日
尚书省负责实施政务的具体部门
尚书左仆射臣
尚书右仆射臣
某部尚书臣……某部侍郎臣……
告
奉被
制书如右,符到奉行
主事
令史
某年某月某日 下
2012-08-06
展开全部
根据《大唐吴国妃杨氏之志》上的志文,杨妃于贞观五年嫁于蜀王李恪,其父是右卫副率慈汾二州刺史静公杨誉,祖父为隋直阁将军岷蔚抚豪道五州刺史邢国公杨(士)贵。
如此看来这位杨妃的出身也是不错的。然而根据《贞观政要》的记载,贞观七年的时候,杨妃的父亲杨誉居然干出了“在省竞婢”——在皇宫禁地追逐婢女这等极为失仪的事,被都官郎中薛仁方ju留审问后,杨誉之子竟然趁机诬陷薛仁方,一口咬定他是故意和皇亲国戚过不去。好在魏征挺身而出据理力争,薛仁方这才免于了被解职的危险。
正所谓是有其父必有其女,亲父兄的品行都如此了,可想而知杨妃的品性又能好到哪里去。
所以李恪贞观五年便成婚了,却一直等到贞观中期杨妃过世了,贞观二十年的时候才迎来了自己的头一个儿子,梁塌女儿信安县穗渣薯主也是贞观二十二年才出生的。想来杨妃不仅自己无法生育,还不让府中的妾室生。所以“英果”的吴王也只能等到杨妃过世了,续弦了萧妃,这才得以传承自己的香火。
再看李恪的继室萧妃,虽然没有史料说明这位萧氏的出身如何,但即便萧妃的家世再寻常至极,也要比杨妃强上太多了。
毕竟人家贤良淑德总是有的,萧妃进门后,猜者李恪一举得了四个儿子和至少一个女儿就是最大的铁证。而且比起杨妃的父兄整天只知道打着蜀王妃的名号胡作非为,萧妃的家人至少没有因为恶劣行径而被史官记上一笔——不给吴王抹黑就已经是最大的争光了。
由此可见娶妻当娶贤是多么的重要!不然李恪作为堂堂一介吴王,怎么整天只能干出些打猎踩庄稼、和乳母的儿子赌博这些明显有失皇子身份的事呢? 所以李恪屡lv在feng地上犯错,也着实怨不得是他自己不争气,因为归根究底都是拜其妻杨妃及qi族的hu作非为所赐。
在家中缺乏“xian内助”帮衬的情况下,吴王就是再“英果”,也是有力无处使啊。
如此看来这位杨妃的出身也是不错的。然而根据《贞观政要》的记载,贞观七年的时候,杨妃的父亲杨誉居然干出了“在省竞婢”——在皇宫禁地追逐婢女这等极为失仪的事,被都官郎中薛仁方ju留审问后,杨誉之子竟然趁机诬陷薛仁方,一口咬定他是故意和皇亲国戚过不去。好在魏征挺身而出据理力争,薛仁方这才免于了被解职的危险。
正所谓是有其父必有其女,亲父兄的品行都如此了,可想而知杨妃的品性又能好到哪里去。
所以李恪贞观五年便成婚了,却一直等到贞观中期杨妃过世了,贞观二十年的时候才迎来了自己的头一个儿子,梁塌女儿信安县穗渣薯主也是贞观二十二年才出生的。想来杨妃不仅自己无法生育,还不让府中的妾室生。所以“英果”的吴王也只能等到杨妃过世了,续弦了萧妃,这才得以传承自己的香火。
再看李恪的继室萧妃,虽然没有史料说明这位萧氏的出身如何,但即便萧妃的家世再寻常至极,也要比杨妃强上太多了。
毕竟人家贤良淑德总是有的,萧妃进门后,猜者李恪一举得了四个儿子和至少一个女儿就是最大的铁证。而且比起杨妃的父兄整天只知道打着蜀王妃的名号胡作非为,萧妃的家人至少没有因为恶劣行径而被史官记上一笔——不给吴王抹黑就已经是最大的争光了。
由此可见娶妻当娶贤是多么的重要!不然李恪作为堂堂一介吴王,怎么整天只能干出些打猎踩庄稼、和乳母的儿子赌博这些明显有失皇子身份的事呢? 所以李恪屡lv在feng地上犯错,也着实怨不得是他自己不争气,因为归根究底都是拜其妻杨妃及qi族的hu作非为所赐。
在家中缺乏“xian内助”帮衬的情况下,吴王就是再“英果”,也是有力无处使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他的妻子姓肖,封沛国夫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