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有几种

 我来答
冰夏WHX
高粉答主

2019-06-13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6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5.9万
展开全部
之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有以下七种:
1、动词,本义,出、进、发展。
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2、动词,往,到......去。
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译文: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3、助词,表示之前后之交集,常可译作的。
例句:马之千里者。——唐代文学韩愈《马说》
译文:能够日行千里的马。
4、代词,他,她,它(们)。
例句:人皆吊之。——西汉刘向《塞翁失马》
译文:人们都前来慰问塞翁。
5、作宾语前置(倒装句)的标志。
例句:何陋之有?——先秦孔子《论语·子罕第九》
译文:有什么简陋的呢?
6、用在句末补足音节,无实义。
例句:怅恨久之。——汉司马迁《陈涉世家》
译文: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
7、用在句中(常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例句: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
译文: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
金木南影娱
高粉答主

2018-07-30 · 影娱天下乐事,尽在金木南!
金木南影娱
采纳数:723 获赞数:2755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一、代词

  1. 可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指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她、它(们)。

    例如:①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③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以上三句中的"之":①代蔺相如,可译为"他"。全句的意思是:我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②代这件事。全句的意思是:晚上睡觉时反复考虑这件事。③代掷弃的珍宝,可译为"它"。全句的意思是:秦人看到它,也不感到很可惜。

  2.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例如: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游褒禅山记》)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上两句中的"之"都译为"这"。①句的意思是:唐浮图慧褒开始在这里住舍定居,死后就埋在这里。②句的意思是:衡量这两种办法,宁肯答应下来,让秦承担理亏(的责任)。

二、助词

  1. 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例如:①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②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以上两句中的"之"都译为"的"。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何后之有?(《勾践灭吴》)
--有什么迟的呢?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不懂得断句,不理解疑难问题,有的从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

3、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如: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
②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归附曹操的荆州百姓,只不过是被武力所逼迫罢了。

4、放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如: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我壮年的时候,尚且还不如一般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客人认为我美,是对我有所求。

5、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无实在意义。
例如: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时间长了,能根据外面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
三、动词,往,到……去。
例如:①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辘辘的车声越来越远,不知道宫车到什么地方去了。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项伯于是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虚空忘我
2017-02-23 · TA获得超过42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7.5万
展开全部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其实,只要我们平时在学习中多思考、多总结,文言文的学习并不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精骨的文库
2011-01-21 · TA获得超过48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7.5万
展开全部
强悍耽美狼 ,您好!
“之”在古文中意思很多,一般现在通用的释义具体如下:
1.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她)、他们”,极少数情况也作第一人称“我(我们)”;
如: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论语》
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物主代词“它(它们)”,或“一件事,几件事,这(那)件事”;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③指示代词,表近指“这,此,这些,那,那些”;
如: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2.助词,
(1)结构助词,
①“的”,用于定语与中心语之间,表示人与物体或周围环境的关系(邻属关系),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
如: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无义,用于主语与谓语之间,表示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结构成为名词性偏正结构;
如: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无义,用于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表示定语后置的标志,构成倒装句;
如: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劝学》
④无义,用于倒置的谓语动词与宾语之间,表示宾语前置的标志,构成倒装句;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⑤可译为“得”,用于谓语动词与补语(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副词)之间,表示修饰关系;
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2)音节助词,
①无义,用于动词后,表示声音的延长,音节的补充;
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无义,用于时间词后,表示时间的延长,舒缓语气;
如: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动词,
①到,往,走到,乘到。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希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tonsen75
2011-01-19 · TA获得超过834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93
采纳率:35%
帮助的人:609万
展开全部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