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 我来答
不是灰太郎
2010-12-07 · TA获得超过70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0万
展开全部
(1)静脉迅速给予大剂量可发生全身性的过敏反应,包括面部、鼻粘摸、眼睑肿胀,荨麻疹,胸闷,气短,喘鸣等。 (2)长期用药可引起医源性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毛、痤疮、低血钾、肌肉萎缩无力、浮肿、高血压、高血脂、糖尿、易受感染及骨质疏松等。 (3)长期用药亦可引起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一旦减量过快,突然停药或停药后半年内遇到严重应激情况,可发生肾上腺危象,表现为肌无力、低血压、低血糖、甚至昏迷或休克等症状。 (4)诱发或加重感染,这是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长期应用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常诱发继发性感染,或使机体内潜在感染病灶扩散,多见于病程较长、病情严重、体质虚弱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肾病综合征、结缔组织病等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用于急性病毒感染,常可使病变扩散。 (5)可诱发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常见恶心、呕吐、嗳气、反酸、气胀、腹上区不适、腹痛等。 (6)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欣快感、激动、失眠等症状,也可表现为抑制或诱发精神病。 (7)糖皮质激素可使血清淀粉酶增高,可能是出现胰腺炎的征兆。 (8)可妨碍外伤或手术后创口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 (9)糖皮质激素有抗生长激素的作用,引起蛋白质负氮平衡,新骨的形成受阻碍,活动性成骨细胞减少。儿童长期应用,生长可受到抑制。 (10)反跳现象与停药综合征。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症状已基本控制,若药物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原有疾病的症状可能迅速复发或加重,称为“反跳现象”。如恢复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和治疗,反跳症状可缓解,待症状完全控制后,再逐渐减量药物乃至停药。 另外,短期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突然停药后,可出现情绪消沉、发热、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肌肉和关节酸痛与肌强直等症状,称为“激素停药综合征”。激素停药综合征甚至可发生于停药一年之后。
保竹青阙裳
2020-04-01 · TA获得超过3.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27%
帮助的人:918万
展开全部
1.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1)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
因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所致,如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皮肤变薄、痤疮、多毛、浮肿、低血钾、高血压、糖尿等。停药后可自行消退,必要时采取对症治疗,如应用降压药、降糖药、氯化钾、低盐、低糖、高蛋白饮食等。
还有:负氮平衡、骨质疏松、食欲增加、低血钾、高血糖倾向、消化性溃疡
(2)诱发或加重感染
因皮质激素抑制机体防御功能所致。长期应用常可诱发感染或使体内潜在病灶扩散,特别是在原有疾病已使抵抗力降低如肾病综合征者更易产生。还可使原来静止的结核病灶扩散、恶化。故结核病患者必要时应并用抗结核药。
(3)消化系统并发症
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肠粘膜的抵抗力,故可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造成消化道出血或穿孔。对少数患者可诱发胰腺炎或脂肪肝。
(4)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长期应用可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5)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等与激素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及增加钙、磷排泄有关。骨质疏松多见于儿童、老人和绝经妇女,严重者可有自发性骨折。因抑制生长素分泌和造成负氮平衡,还可影响生长发育。对孕妇偶可引起畸胎。
(6)其他
精神失常。有精神病或癫痫病史者禁用或慎用。
2.停药反应
(1)长期应用尤其是连日给药的病人,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时,由于皮质激素的反馈性抑制脑垂体前叶对ACTH的分泌,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和机能不全。多数病人可无表现。肾上腺皮质功能恢复的时间与剂量、用药期限和个体差异有关。停用激素后垂体分泌ACTH的功能需经3~5个月才恢复;肾上腺皮质对ACTH起反应机能的恢复约需6~9个月或更久。因此不可骤然停药。停药后也有少数患者遇到严重应激情况如感染、创伤、手术时可发生肾上腺危象,如恶心、呕吐、乏力、低血压、休克等,需及时抢救。这种皮质功能不全需半年甚至1~2年才能恢复。
(2)反跳现象
因病人对激素产生了依赖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而致原病复发或恶化。常需加大剂量再行治疗,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渐减量、停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