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历史复习?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考也好,高考也好,历史并不难。关键在于基本知识的记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想要每个地方都记得清清楚楚,很难。所以,首先,可以在复习的时候,自己画出树状知识结构图(每课的重点内容),一一梳理,在自己脑海里搭建历史框架。其次,利用上课的时间,好好看书本内容,培养一种历史的表达方式,并用简洁的语言记住。最后,结合历史框架,以及记住的简洁语言,将整个事件记忆下来。答题时将简洁的语言,用学会的历史表达方式,展示出来就好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复习也有排除法
先从自己感兴趣的历史章节着手,背到很流畅了,再着手其他章节,中途不要忘记复习之前你背过的章节内容。、
先从自己感兴趣的历史章节着手,背到很流畅了,再着手其他章节,中途不要忘记复习之前你背过的章节内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穿越回去自己过一遍历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克服两种倾向,采取正确策略
1.大部分选修历史的同学主要是由于理科基础不太好,尤其是数学是其弱项,把赌注押在了历史上,认为历史只要临考试前背一背就能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殊不知,高考历史与高一时的考试相比已经面目全非,绝不能抱如此想法,否则必吃败仗。历史学习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一样细水长流,建议坚持每天花1小时,对教材进行阅读,此举比抛开教材大量做题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在阅读中逐步把知识点集放在一定的知识结构或框架内,如此,才能够减少记忆量,增强理解力。做题中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一开始就上手大跨度高难度的题目对你自信心的树立不利。建议从选择题入手,选择题绝大多数能通过,其他类型的没有大问题。
2.合理地安排好各科学习时间的比重,非此即彼或扶理抑文等都是不可取的策略,要知高考各科的分值一样,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优势学科突出,弱势学科不拖后退才是正确的策略。
了解高考趋势,做到心中有数
1.题型固定、题量略减。
近几年高考一贯题型为选择题、简释题、问答题和材料分析论证题。选择题题量近3年均为27题,简释题题量在6~9题之间,问答题题量在2题,材料分析论证题1题,总题量在36~39题之间。
2.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内容兼顾,政治史内容比例最高,次为经济史,再为文化史。
3.记忆要求降低,能力考察突出。
4.图片题增加,由图入史、因文入图,图文联系紧密。
5.现实热点“热”在其中。
积极稳妥应对,自信成竹在胸
1.必须全面复习。
选择题考试内容覆盖考纲范围的每一时段,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复习都不能偏颇、顾此失彼。政治史内容分值高,应作为复习的重点,此外可关注文化史内容的复习。
2.针对题型变化、能力要求提高的趋势,在具备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剪报、阅读、摘记、写概要等方法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3、联系时政热点,提炼把握分析,以史入今,以史鉴今,史为今用,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做到有机的联系。
4.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料,如《二十世纪中国大博览》、《老照片》等在平时进行观赏,既可增加历史文字信息的吸收,又可对人物、历史事件、地图、口号等有直观的感受,浸润其中,调养身心与高考历史两不误,何乐而不为?
5.在历史高考中,命题者有意地创造与我们平时训练不同的语境,这是考察我们的适应能力,同学们可能对试卷的阅读有异样、不适应的感觉,其实这是很正常的。要减少此类的感觉,平时应进行多量的阅读,同时应注意随着文字量的增多,阅读的速度要提高。
6.评价题的新变化,复习中应掌握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同的评价观点,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侧面的认识,不要拘泥于教材的一般观点,而应了解多家的不同的评价。
题型解法指导,遇题沉着不忙
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题型趋于稳定,选择题、简释题、问答题和材料分析论证题成为基本的考试题型。这些题型的考察功能、特点和要求各有不同,认识各种题型的功能、特点,掌握它们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对于提高成绩十分必要。
1、选择题选择题从考察考生再认、再现能力发展到考察理解、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及评价、判断、辨析等各种能力,从机械照搬教材内容到对历史概念内涵的理解,对理论、观点的灵活应用能力
(1)、否定式选择题历史高考中,大多是肯定式选择题,否定式选择题只占少数,又由于否定式选择题与常规解题思路相反来求得答案,在审题时应特别注意,克服已形成的思维定势下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C.使苏俄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完全巩固
D.是一种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最佳选择题
此种题型意在考察对历史知识理解与掌握的准确性,其特点是备选项的内容与题干要求的标准之间是一种质与量的关系,还有题干往往设置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如:主要、最大、重要、最主要等等。再次,最佳选择题考察的角度往往侧重于因果关系,考察范围往往重在历史结论。
例:汉承秦制,唐习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C.宦官擅权外戚临朝 D.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3)、排列选择题是把一些历史事件或现象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
例: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⑴西安事变 (2)一·二八事变 (3)华北事变 (4)一·二九运动
A.(3)(4)(2)(1) B.(4)(2)(1)(3) C.(2)(3)(4)(1) D.(1)(2)(4)(3)
(4)、材料选择题题干为材料,备选项为对材料的判断或解释,要求对备选项中的解释是否对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相一致作出判断,实际上成为了一道异化的简释题。
例:晚清有御史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
2、材料分析论证题(简释题)材料分析论证题是以材料形式提供一种新的设问情景,对解题的方向、范围有较强的限制,既考察知识,又考察观点和能力的题型。材料分析论证题的结构往往用一段或数段从典籍、论著等中选取文字材料、数字材料、图形材料、图片材料组成。在处理过程中注意找准主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简释题则是材料分析论证题的具体而微。
(1)、通读、理解全文考生在拿到材料后,先注意每段材料前、后关于材料的来源方面的表述。另外对材料设问部分的浏览也有助于对所引材料的理解。注意把握所涉时间、人物、事件,找出关键词句。对信息量大的材料要划分层次,理解各层的含义和各层之间的联系。图片题在试卷中大幅增加,如何在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应注意图片中有关的历史人物、文字等,结合文字叙述加以判断。
(2)、理解命题意图。命题者对材料分析论证题的设计都有其意图,经过阅读材料和设问考虑考察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能力要求,材料中得到哪些认识,应达到什么高度等。
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我们现在正站在他的灵魂的安息处--签署了《解放宣言》。
黑人满怀期望地得到的是一张空头期票,这张期票被签上“资金不足”的字样。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回答:“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是谁?
《我有一个梦想》演讲于何时?
“资金不足”指的是什么?
今天下午德国时间3点30分,在离我们几步远的一辆客车车厢里,法国和德国开始谈判,以结束两国当前的战争。这车厢正是在1918年11月11日那个寒冷的早晨,第一次世界大战各交战国签订停战协定的地方。今天下午,在贡比涅美丽的林地里,我们亲眼看到了时光如何倒逝,历史如何颠倒!今天同22年前的那一天相比,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
法德谈判在何年?
为何说“时光倒逝,历史颠倒”?
“时光倒逝,历史颠倒”为何出现?
3、问答题问答题向综合题方向发展,一题中集合了各种的表述方式,有论证题、分析题、比较题、评价题等几种要素。综合题无论设计内容和形式呈现复杂性和综合性的趋势。
看看典型例题,不妨一试身手
1、阅读下列材料:假定一块大陆永远要由一个岛屿来支配,那是件荒谬的事。大自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使卫星大于其主要的行星。
啊!热爱人类的人们!敢于不仅反对暴政、也反对暴君的人们,站出来吧!旧世界的每一处都有着重重压迫。自由在世界各地受到驱赶。亚洲和非洲很久以来一直驱逐自由,欧洲把自由看作是个陌生人,英国对自由发出了离开的警告。啊!接受这一逃亡者吧,为人类准备一个避难所!
让我们每一个人向邻人伸出热情的友谊之手……让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名字灭绝;让我们不是听别人,而是听诚实的公民的话;他们是坦率的、坚定的朋友,是人类权利和美洲自由的、独立的国家的勇敢的拥护者。
(1)一块大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岛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那是件荒谬的事”________________。
2、2005年将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请你以一个组织或机构的名义(组织或机构名称自拟)组织一段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文字,如果你是该组织或机构的主持人,请你为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策划6项活动。
参考答案:1、(1)美洲大陆(2)英国(3)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 2、略
1.大部分选修历史的同学主要是由于理科基础不太好,尤其是数学是其弱项,把赌注押在了历史上,认为历史只要临考试前背一背就能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殊不知,高考历史与高一时的考试相比已经面目全非,绝不能抱如此想法,否则必吃败仗。历史学习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一样细水长流,建议坚持每天花1小时,对教材进行阅读,此举比抛开教材大量做题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在阅读中逐步把知识点集放在一定的知识结构或框架内,如此,才能够减少记忆量,增强理解力。做题中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一开始就上手大跨度高难度的题目对你自信心的树立不利。建议从选择题入手,选择题绝大多数能通过,其他类型的没有大问题。
2.合理地安排好各科学习时间的比重,非此即彼或扶理抑文等都是不可取的策略,要知高考各科的分值一样,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优势学科突出,弱势学科不拖后退才是正确的策略。
了解高考趋势,做到心中有数
1.题型固定、题量略减。
近几年高考一贯题型为选择题、简释题、问答题和材料分析论证题。选择题题量近3年均为27题,简释题题量在6~9题之间,问答题题量在2题,材料分析论证题1题,总题量在36~39题之间。
2.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内容兼顾,政治史内容比例最高,次为经济史,再为文化史。
3.记忆要求降低,能力考察突出。
4.图片题增加,由图入史、因文入图,图文联系紧密。
5.现实热点“热”在其中。
积极稳妥应对,自信成竹在胸
1.必须全面复习。
选择题考试内容覆盖考纲范围的每一时段,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复习都不能偏颇、顾此失彼。政治史内容分值高,应作为复习的重点,此外可关注文化史内容的复习。
2.针对题型变化、能力要求提高的趋势,在具备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剪报、阅读、摘记、写概要等方法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3、联系时政热点,提炼把握分析,以史入今,以史鉴今,史为今用,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做到有机的联系。
4.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料,如《二十世纪中国大博览》、《老照片》等在平时进行观赏,既可增加历史文字信息的吸收,又可对人物、历史事件、地图、口号等有直观的感受,浸润其中,调养身心与高考历史两不误,何乐而不为?
5.在历史高考中,命题者有意地创造与我们平时训练不同的语境,这是考察我们的适应能力,同学们可能对试卷的阅读有异样、不适应的感觉,其实这是很正常的。要减少此类的感觉,平时应进行多量的阅读,同时应注意随着文字量的增多,阅读的速度要提高。
6.评价题的新变化,复习中应掌握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同的评价观点,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侧面的认识,不要拘泥于教材的一般观点,而应了解多家的不同的评价。
题型解法指导,遇题沉着不忙
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题型趋于稳定,选择题、简释题、问答题和材料分析论证题成为基本的考试题型。这些题型的考察功能、特点和要求各有不同,认识各种题型的功能、特点,掌握它们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对于提高成绩十分必要。
1、选择题选择题从考察考生再认、再现能力发展到考察理解、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及评价、判断、辨析等各种能力,从机械照搬教材内容到对历史概念内涵的理解,对理论、观点的灵活应用能力
(1)、否定式选择题历史高考中,大多是肯定式选择题,否定式选择题只占少数,又由于否定式选择题与常规解题思路相反来求得答案,在审题时应特别注意,克服已形成的思维定势下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C.使苏俄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完全巩固
D.是一种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最佳选择题
此种题型意在考察对历史知识理解与掌握的准确性,其特点是备选项的内容与题干要求的标准之间是一种质与量的关系,还有题干往往设置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如:主要、最大、重要、最主要等等。再次,最佳选择题考察的角度往往侧重于因果关系,考察范围往往重在历史结论。
例:汉承秦制,唐习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C.宦官擅权外戚临朝 D.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3)、排列选择题是把一些历史事件或现象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
例: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⑴西安事变 (2)一·二八事变 (3)华北事变 (4)一·二九运动
A.(3)(4)(2)(1) B.(4)(2)(1)(3) C.(2)(3)(4)(1) D.(1)(2)(4)(3)
(4)、材料选择题题干为材料,备选项为对材料的判断或解释,要求对备选项中的解释是否对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相一致作出判断,实际上成为了一道异化的简释题。
例:晚清有御史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
2、材料分析论证题(简释题)材料分析论证题是以材料形式提供一种新的设问情景,对解题的方向、范围有较强的限制,既考察知识,又考察观点和能力的题型。材料分析论证题的结构往往用一段或数段从典籍、论著等中选取文字材料、数字材料、图形材料、图片材料组成。在处理过程中注意找准主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简释题则是材料分析论证题的具体而微。
(1)、通读、理解全文考生在拿到材料后,先注意每段材料前、后关于材料的来源方面的表述。另外对材料设问部分的浏览也有助于对所引材料的理解。注意把握所涉时间、人物、事件,找出关键词句。对信息量大的材料要划分层次,理解各层的含义和各层之间的联系。图片题在试卷中大幅增加,如何在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应注意图片中有关的历史人物、文字等,结合文字叙述加以判断。
(2)、理解命题意图。命题者对材料分析论证题的设计都有其意图,经过阅读材料和设问考虑考察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能力要求,材料中得到哪些认识,应达到什么高度等。
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我们现在正站在他的灵魂的安息处--签署了《解放宣言》。
黑人满怀期望地得到的是一张空头期票,这张期票被签上“资金不足”的字样。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回答:“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是谁?
《我有一个梦想》演讲于何时?
“资金不足”指的是什么?
今天下午德国时间3点30分,在离我们几步远的一辆客车车厢里,法国和德国开始谈判,以结束两国当前的战争。这车厢正是在1918年11月11日那个寒冷的早晨,第一次世界大战各交战国签订停战协定的地方。今天下午,在贡比涅美丽的林地里,我们亲眼看到了时光如何倒逝,历史如何颠倒!今天同22年前的那一天相比,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
法德谈判在何年?
为何说“时光倒逝,历史颠倒”?
“时光倒逝,历史颠倒”为何出现?
3、问答题问答题向综合题方向发展,一题中集合了各种的表述方式,有论证题、分析题、比较题、评价题等几种要素。综合题无论设计内容和形式呈现复杂性和综合性的趋势。
看看典型例题,不妨一试身手
1、阅读下列材料:假定一块大陆永远要由一个岛屿来支配,那是件荒谬的事。大自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使卫星大于其主要的行星。
啊!热爱人类的人们!敢于不仅反对暴政、也反对暴君的人们,站出来吧!旧世界的每一处都有着重重压迫。自由在世界各地受到驱赶。亚洲和非洲很久以来一直驱逐自由,欧洲把自由看作是个陌生人,英国对自由发出了离开的警告。啊!接受这一逃亡者吧,为人类准备一个避难所!
让我们每一个人向邻人伸出热情的友谊之手……让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名字灭绝;让我们不是听别人,而是听诚实的公民的话;他们是坦率的、坚定的朋友,是人类权利和美洲自由的、独立的国家的勇敢的拥护者。
(1)一块大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岛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那是件荒谬的事”________________。
2、2005年将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请你以一个组织或机构的名义(组织或机构名称自拟)组织一段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文字,如果你是该组织或机构的主持人,请你为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策划6项活动。
参考答案:1、(1)美洲大陆(2)英国(3)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 2、略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