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明清时期戏曲发展中的剧种有?

简述明清时期戏曲发展中的剧种有?... 简述明清时期戏曲发展中的剧种有? 展开
 我来答
帕勒莫快
2017-06-09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684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568万
展开全部
明清时期中国戏曲的发展概况。 戏曲在明清时达到历史的最高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明代“传奇剧,这一曲牌的戏曲体制有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余姚腔” 四大声腔产生重要影响。 二、明末清初“乱弹”这种板腔体的戏曲体制,代表声腔时梆子腔和皮黄腔。 1、梆子腔:时明末继昆腔衰落之后兴起的规模较大的声腔。它源于陕西、山西、 个甘肃一带的古老剧种,又称西秦腔、乱弹、秦腔,后来发展成众多的地方梆子剧种。 梆子腔属于板腔体, 唱腔在一个曲调之上发展变化, 分华音和苦音, 既可表现高亢激昂、 悲壮粗狂之情,又可表达欢乐活泼、插科打诨之趣,很受群众欢迎。木质梆子、拉弦乐 器为主奏乐器。 2、皮黄腔:包括西皮和二黄两种 声腔, 因常在一出戏中运用, 故称为“皮黄腔 ‘西 皮起于湖北,是秦腔与当地汉调相结合的产物,二黄生于安徽。 “皮”时湖北襄阳将陕 西梆子与楚腔结合的襄阳腔。 “黄”是江西宜黄在弋阳腔的影响下形成的声腔。 三、清代下半叶“京剧” “京剧”时在清代下半叶兴盛起来的,是皮黄系统剧种中流传最广、影响较大的剧 种。1790 年,乾隆八十寿辰,诏令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徽班的精湛技艺风靡京城,从而 奠定了京剧形成的基础。京剧唱腔时以西皮和二黄两腔为主,两种声腔合套成为一个声 腔系统,称皮黄腔。西皮风格明朗流畅,表现喜悦、痛楚的情绪;二黄风格凝重缓慢, 表现悲愤、回忆、沉思等情绪,另有反西皮、反二黄,常表现悲凉、痛楚的情绪。京剧 是板腔戏曲中最完整的戏曲声腔,有一系列比较完整、富于变化的板式。 早期的京剧艺 术家有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之后,有谭鑫培、汪桂芬、汪笑侬等。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