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文学起源于劳动的说法
展开全部
文学起源的问题一直都是文学理论所讨论的重要问题。众多学者,先后提出了种种推测,如劳动说,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模仿说,心灵表现说,游戏说,魔力说等等,不一而足。但就其合理性来看,大多数文学理论家以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也就是文学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确这一学说有着非常强硬的后台,即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阐述劳动说。然而从文学创作这一角度看,文学文学并不是单纯的反映生产劳动的,而更多的时候是表现作为人这一主体的心理活动,。人除了满足生存的物质需要还必须满足情感的表达这一需求。由此,我认为文学起源于生产劳动这一说过于单薄,实难服人。文学还应该并且主要起源于人类的思想的发展及情感的丰富。
一、检验劳动说是如何辩证文学起源的
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同时,他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前提,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之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生成的。因此,恩格斯说,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至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段话已在阐明人的生存需要引起了劳动,劳动满足生存需要。也就是说,人为了生存这一基本需要必须劳动,劳动为人类的生命延续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但当你仔细思考恩格斯这句话时,有两点值得注意,恩格斯说“在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那么“某种意义上”如何理解呢?我想是它是指生产劳动保障了人的低级生产需求后,人才得以不断的进化从而脱离“兽性”,而拥有了“人性”,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二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是否等同于“劳动创造了人类以及人类的所创造的一切”? 我想这样说是不严谨,这是完全是两个概念。人具有自己本身的属性,人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不仅体现在劳动生产满足物质需要,还表现在精神层面的创造。因此说劳动创造了人类与劳动创造了文学不能说毫无联系,但至少联系不是因果的、直接的。
我们需看到人的特殊性。人本身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会形成一定意识,并且会将这种意识以某种情感的冲动宣泄出来。当然原始的认知有限,只能形成简单的,目的较单纯的意识。例如,原始社会以打猎为生,当他们捕获一只鹿时,群体会大声呼喊,以发泄内心的喜悦。如果文学的界限宽泛些,这些呼喊也可算是一种原始文学。同时,我相信这种呼喊是本能的。再如,劳动说观点中还有一例,即引用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说过“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来连话都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要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初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到‘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这里鲁迅先生的确指出劳动与最初的文学是密不可分的,但却并非认定了劳动创造了文学。这里鲁迅先生举例说“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到‘杭育杭育’……”与其说“体力不支”创造了促使“杭育”产生,倒不如说是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的需要。“杭育”的产生可以理解为情感的表达,人们发现通过身体的压力转化为精神的释放,以此可以舒解劳累,于是才有了统一的劳动“号子”。人是一种高级的动物,但任何动物都有一种情感宣泄的本能冲动。这种冲动既包括一般动物所具有的喜、怒、哀、乐(如狗对陌生人的狂吠,象群围着死去的同伴哀嚎),人还具有更高一级的情感表达方式――语言表达。《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在孤岛上5年的旅程中,孤岛上没有任何人,为了生存他不但需要生产劳动来维持生命,还经常对着树木,水果,或是小动物,甚至是对自己说话,以发泄情感,保持人性。如果他不说话,每天只是不断的生产劳动,我相信他一定会活不下去的,我们也不会吐到这么优秀的小说。因此,人具有本能的情感冲动,劳动只是文学发生的一种诱因,只是提供一定的场所,和素材。而人情感表达的需要才是内因,并且这种表达是自觉的,目的的,感性的。
二、劳动说的失误在于重视物质创造,而忽视情感的表达
文学具有四要素,作者、作品、作家、世界。这四者是紧密系在一起的。每部文学作品一定都有一个文学原型,即反映客观世界,还必定有文学心理,即思想情感。
“灵感”一词是我们在文学创作中常听到的。那么何为“灵感”?我文学功底尚浅,略有浅见,我认为“灵感”就是客观事件在主观心灵的一种投射,或是触动,给予创作者一种思维的突破,和心灵的共鸣。物质的东西如果引不起心创作者灵上的共鸣,那他永远的只是冰冷的物质,无法成为有生命的文学作品。就好比苏轼《琴诗》中所言“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尖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再如李白的《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文学所表现的不仅是客观的物质或劳动过程,他更是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和观念内容。它需要把物质的东西转化成情感的产物。劳动只是文学产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条件,仅是文学产生的外因。而文学是要借助劳动去感知去寻找文学元素,然后在主观心灵中加工创作成型。劳动并不能成为文学创作的源泉,也不能代替主观世界在心灵中孕育的思维过程,文学产生应有其内在的因素。
诗歌是文学的最早的品种,其主要起源于经验传递和情感宣泄的需要。根据我们所熟知的原始诗歌来看,会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原始诗歌都有反复嗟叹的特征。这便是主体情感的表达和艺术审美的需要。具体来说,原始诗歌多表现在对于生活的感性认识,对于欲望和冲动的表达。在品读原始诗歌时,我们总会反复的吟咏以探知其中的内涵。很显然我们会更多的注意诗歌所流露出的思想以及音韵美。但并不否定其中的所传递的客观事物就是我们的生产劳动。但很显然主体思想的表达才是诗歌创造的源泉。很多人说原始巫术是人类文学的母体。原始巫术中所吟唱的歌曲就其时间和内容形式及作用来看,它的确是可以看作是文学的初期形式,它所表现的也是人与自然抗争过程在人心灵的反映。同样源于情感的宣泄。《尚书·瞬典》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无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行于声。”《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歌咏之。”文学因触物有感而生,以情感宣泄而存。作品是最好的情感的载体,人们将情感固化,才得以流传下来。
文学的价值不仅在于他写了多少劳动内容反映多少生活场景,更重要它所表达的感情,精神的东西才是物价的。劳动虽为文学的开创提供了一切外部条件,但没有主体的情感表达欲望,他依然不会产生文学。因此,文学我们应该说文学是劳动和人情感冲动相互作用的共同产物。
一、检验劳动说是如何辩证文学起源的
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同时,他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前提,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之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生成的。因此,恩格斯说,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至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段话已在阐明人的生存需要引起了劳动,劳动满足生存需要。也就是说,人为了生存这一基本需要必须劳动,劳动为人类的生命延续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但当你仔细思考恩格斯这句话时,有两点值得注意,恩格斯说“在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那么“某种意义上”如何理解呢?我想是它是指生产劳动保障了人的低级生产需求后,人才得以不断的进化从而脱离“兽性”,而拥有了“人性”,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二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是否等同于“劳动创造了人类以及人类的所创造的一切”? 我想这样说是不严谨,这是完全是两个概念。人具有自己本身的属性,人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不仅体现在劳动生产满足物质需要,还表现在精神层面的创造。因此说劳动创造了人类与劳动创造了文学不能说毫无联系,但至少联系不是因果的、直接的。
我们需看到人的特殊性。人本身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会形成一定意识,并且会将这种意识以某种情感的冲动宣泄出来。当然原始的认知有限,只能形成简单的,目的较单纯的意识。例如,原始社会以打猎为生,当他们捕获一只鹿时,群体会大声呼喊,以发泄内心的喜悦。如果文学的界限宽泛些,这些呼喊也可算是一种原始文学。同时,我相信这种呼喊是本能的。再如,劳动说观点中还有一例,即引用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说过“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来连话都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要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初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到‘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这里鲁迅先生的确指出劳动与最初的文学是密不可分的,但却并非认定了劳动创造了文学。这里鲁迅先生举例说“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到‘杭育杭育’……”与其说“体力不支”创造了促使“杭育”产生,倒不如说是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的需要。“杭育”的产生可以理解为情感的表达,人们发现通过身体的压力转化为精神的释放,以此可以舒解劳累,于是才有了统一的劳动“号子”。人是一种高级的动物,但任何动物都有一种情感宣泄的本能冲动。这种冲动既包括一般动物所具有的喜、怒、哀、乐(如狗对陌生人的狂吠,象群围着死去的同伴哀嚎),人还具有更高一级的情感表达方式――语言表达。《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在孤岛上5年的旅程中,孤岛上没有任何人,为了生存他不但需要生产劳动来维持生命,还经常对着树木,水果,或是小动物,甚至是对自己说话,以发泄情感,保持人性。如果他不说话,每天只是不断的生产劳动,我相信他一定会活不下去的,我们也不会吐到这么优秀的小说。因此,人具有本能的情感冲动,劳动只是文学发生的一种诱因,只是提供一定的场所,和素材。而人情感表达的需要才是内因,并且这种表达是自觉的,目的的,感性的。
二、劳动说的失误在于重视物质创造,而忽视情感的表达
文学具有四要素,作者、作品、作家、世界。这四者是紧密系在一起的。每部文学作品一定都有一个文学原型,即反映客观世界,还必定有文学心理,即思想情感。
“灵感”一词是我们在文学创作中常听到的。那么何为“灵感”?我文学功底尚浅,略有浅见,我认为“灵感”就是客观事件在主观心灵的一种投射,或是触动,给予创作者一种思维的突破,和心灵的共鸣。物质的东西如果引不起心创作者灵上的共鸣,那他永远的只是冰冷的物质,无法成为有生命的文学作品。就好比苏轼《琴诗》中所言“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尖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再如李白的《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文学所表现的不仅是客观的物质或劳动过程,他更是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和观念内容。它需要把物质的东西转化成情感的产物。劳动只是文学产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条件,仅是文学产生的外因。而文学是要借助劳动去感知去寻找文学元素,然后在主观心灵中加工创作成型。劳动并不能成为文学创作的源泉,也不能代替主观世界在心灵中孕育的思维过程,文学产生应有其内在的因素。
诗歌是文学的最早的品种,其主要起源于经验传递和情感宣泄的需要。根据我们所熟知的原始诗歌来看,会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原始诗歌都有反复嗟叹的特征。这便是主体情感的表达和艺术审美的需要。具体来说,原始诗歌多表现在对于生活的感性认识,对于欲望和冲动的表达。在品读原始诗歌时,我们总会反复的吟咏以探知其中的内涵。很显然我们会更多的注意诗歌所流露出的思想以及音韵美。但并不否定其中的所传递的客观事物就是我们的生产劳动。但很显然主体思想的表达才是诗歌创造的源泉。很多人说原始巫术是人类文学的母体。原始巫术中所吟唱的歌曲就其时间和内容形式及作用来看,它的确是可以看作是文学的初期形式,它所表现的也是人与自然抗争过程在人心灵的反映。同样源于情感的宣泄。《尚书·瞬典》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无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行于声。”《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歌咏之。”文学因触物有感而生,以情感宣泄而存。作品是最好的情感的载体,人们将情感固化,才得以流传下来。
文学的价值不仅在于他写了多少劳动内容反映多少生活场景,更重要它所表达的感情,精神的东西才是物价的。劳动虽为文学的开创提供了一切外部条件,但没有主体的情感表达欲望,他依然不会产生文学。因此,文学我们应该说文学是劳动和人情感冲动相互作用的共同产物。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