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矿分类的历史回顾
2020-01-20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鉴于金特殊的元素地球化学性状,决定了金成矿特有的复杂性。金几乎能在所有的地质年代中富集,并且其成矿主期可与其赋矿地层、岩体的时差达数百万乃至数亿年。金可赋存在变质、沉积、岩浆等各种岩类的岩石中。有鉴于此,为探讨金矿的富集规律,专家们先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近百种矿床分类方案,但这些分类方案总的特点是从最初的成因分类向以含矿岩系为准则的分类演化,在含矿岩系分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矿床成因和工业利用特点(涂光炽,1990)。金矿的分类立足于不同准则上有如下的沿革:早期侧重于岩浆成矿基础上的分类,其代表人物有林格仑(1933)、艾孟斯(1937)、刘祖一(1959)、朱夏(1953)、谢家荣(1965)、博罗达耶夫斯基卡娅(1997)。以基于矿体形态、矿化类型的分类有:Launay(1913)、中国岩金矿地质勘探规范(1984)、斯米尔诺夫(1959)、西蒙斯(1973)、王友文(1982)。以岩金矿石建造和元素地球化学为主体的分类有:谢尔巴科夫(1977)、Tatschl(1975)、斯米尔诺夫(1982)、库仑德舍夫(1984)。以成矿地质作用为依据的成因分类有:母瑞身(1982)、朱奉山(1989)、胡仑积(1982)、王秀璋(1982)。以成矿物质来源为基础的分类有:王鹤年(1982)、戴瑞榕等(1984)。以构造环境和金矿石生成作用为基础的分类有:吴美德(1986)、Bache(1988)。以金矿地球化学性状的分类有:栾世伟(1983)、陈光远(1983)、王义文(1983)。
以容矿围岩或含金建造为准则的分类是目前金矿分类的主流,考虑金成矿的复杂性、成矿的多期性,在金成矿的漫长地质历史中曾发生过多种地质事件的叠加,很难用单一的成因类型加以涵盖,但金矿的产出常与一定的围岩建造及所经历的地质历史有关。因此以含矿岩系为基础的分类方案应运而生,此种分类大体上体现了我国金矿地质研究工作的现状,避免了对一些矿床成因方面的争论,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易于识别的分类方案。在地质勘察和预测方面有较大的操作性。
该分类主要方案有:①Routhier(1963)把金矿床分为5类;②Boyle(1989)把金矿床分为10类;③加拿大地质调查所(索普等,1984)的分类,他们把先以金矿床容矿围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机制为线索分为5类,再细分为12类;④我国学者涂光炽(1990)、王秀璋等(1987)、罗镇宽(1993)、韦永福(1994)的分类基本反映了我国金矿的研究现状。本报告也是以容矿岩石组合或含矿建造作为分类的首要准则,与涂光炽先生的分类总体一致。
随矿床研究工作的深入,早期以林格仑成矿学说为蓝本和以艾孟斯矿床空间分带为基础的分类已经过时;基于矿体形态、工业类型的分类虽然有其简捷明快易于识别的特点,但它基本没有涉及矿床成因,不便于金矿地质理论研究;以含金建造和元素地球化学组合为依据的分类主要盛行于前苏联,它主要侧重于矿物组合的研究,而含金矿石建造只是反映出金矿形成的终极产物,没有反映出成矿的全过程。以成矿地质作用为基础的分类虽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青睐,但矿床成因的鉴别至今尚无有效的方法。以成矿物质来源为基础的分类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应用上受到较多的限制,事实上,迄今为止尚没有妥善的办法来确定矿质来源,对多数矿床来说只能依据地质条件分析和少数的同位素测试数据隐约地推定出成矿物质来源。因此以成矿物质来源为准则的分类在现实地质研究水平上只是处于探索阶段。以成矿大地构造背景、构造环境为基点的分类,在区域成矿远景规划中有一定实用意义,但金矿的形成并非只依赖于它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同一大地构造环境可以生成多种类型的金矿,因此此种分类很难涵盖或区分金矿的所有类型。
鉴于上述情况,近年来以容矿岩石组合或含金建造为依据的分类得以被广大地质工作者所接受。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矿床其他的成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