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无和佛家的空有什么区别
展开全部
作者:徐行之
来源:知乎
“无”者,“道”之别名,在《老子》中,“无”“道”“一”皆是指一“物”(其实并不能称为物,为叙述方便故称之),以体言之则为“无”,以用言之则为“道”,以数言之则为“一”。
那么,什么是“无”其实即是在问什么是“道”。这个问题任意找一本中哲史 老子 一节必有涉及,现只叙述可与“空”做对照的几点:1.“道”是《老子》宇宙论中的终极本源,“道”化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且万物在形成后仍然遵循“道”的运行规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2.那么为什么称“道”为“无”呢?无是无形无象的意思,而非空无一物,“道”作为一无限存在,作为万物本源,必不能有具体的形体,若如此,便只是有限的一物,不能有“为天下母”的能力。
(注:老子“道”、庄子“道”、《淮南子》“道”虽同为道家,同用“道”这个核心范畴,但其实对其的定义存在极大差别,尤其是老子和庄子,在庄子中,“道”已失去了本体的意味,而更强调“道”是一种境界,现不赘述)
现在再回到佛家的“空”,“空”在佛家不同流派中也有不同的含义,题主应深察之,现叙述僧肇的“空”观, 僧肇作为鸠摩罗什的弟子,并被喻为门下解空第一人,其“空”观最符合“空宗”(又称“般若宗”)的原始含义。
其解空论作《不真空论》中有一段为:“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 譬彼真无,无自常无,岂待缘而后无也?若有不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虽有,不可谓之有矣。不无者,夫无则湛然不动,可谓之无。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以明缘起,故不无也。”
其实这是在用“缘起性空”来解空。万物莫不是因缘和合而有,因缘离散而无,即如此,何尝有自性(“自性”可大致理解为: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规定自己,自己实现自己),无自性,自然不能被称为有,但虽无自性,毕竟存在过,也不能称为无,这种“宛然有而毕竟空,毕竟空而宛然有”的宇宙真相即是“空”,常人执“假有”为“实有”,故有种种烦恼,学佛之人则应勘破宇宙只是“空”
(注:如同“道”在老子、庄子、《淮南子》中含义不同一样,“空”在小乘一切有部、大乘空宗、大乘有宗中的含义也不相同,上所述只是空宗的空观)
好了,现在再回到道家“无”与佛家“空”的比较上,可是,在对二者做了一定的了解后,题主认为还有比较的需要吗?“无”是宇宙本源,“空”是宇宙真相(诸法实相),二者本不在一个层面,如何比较?
来源:知乎
“无”者,“道”之别名,在《老子》中,“无”“道”“一”皆是指一“物”(其实并不能称为物,为叙述方便故称之),以体言之则为“无”,以用言之则为“道”,以数言之则为“一”。
那么,什么是“无”其实即是在问什么是“道”。这个问题任意找一本中哲史 老子 一节必有涉及,现只叙述可与“空”做对照的几点:1.“道”是《老子》宇宙论中的终极本源,“道”化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且万物在形成后仍然遵循“道”的运行规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2.那么为什么称“道”为“无”呢?无是无形无象的意思,而非空无一物,“道”作为一无限存在,作为万物本源,必不能有具体的形体,若如此,便只是有限的一物,不能有“为天下母”的能力。
(注:老子“道”、庄子“道”、《淮南子》“道”虽同为道家,同用“道”这个核心范畴,但其实对其的定义存在极大差别,尤其是老子和庄子,在庄子中,“道”已失去了本体的意味,而更强调“道”是一种境界,现不赘述)
现在再回到佛家的“空”,“空”在佛家不同流派中也有不同的含义,题主应深察之,现叙述僧肇的“空”观, 僧肇作为鸠摩罗什的弟子,并被喻为门下解空第一人,其“空”观最符合“空宗”(又称“般若宗”)的原始含义。
其解空论作《不真空论》中有一段为:“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 譬彼真无,无自常无,岂待缘而后无也?若有不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虽有,不可谓之有矣。不无者,夫无则湛然不动,可谓之无。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以明缘起,故不无也。”
其实这是在用“缘起性空”来解空。万物莫不是因缘和合而有,因缘离散而无,即如此,何尝有自性(“自性”可大致理解为: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规定自己,自己实现自己),无自性,自然不能被称为有,但虽无自性,毕竟存在过,也不能称为无,这种“宛然有而毕竟空,毕竟空而宛然有”的宇宙真相即是“空”,常人执“假有”为“实有”,故有种种烦恼,学佛之人则应勘破宇宙只是“空”
(注:如同“道”在老子、庄子、《淮南子》中含义不同一样,“空”在小乘一切有部、大乘空宗、大乘有宗中的含义也不相同,上所述只是空宗的空观)
好了,现在再回到道家“无”与佛家“空”的比较上,可是,在对二者做了一定的了解后,题主认为还有比较的需要吗?“无”是宇宙本源,“空”是宇宙真相(诸法实相),二者本不在一个层面,如何比较?
展开全部
一个意思,道和空就是平等,就是没有差别,好与坏对等,善与恶对等,美与丑对等,聪明与愚蠢对等,快乐与难过对等,痛苦和轻松对等,没有好坏之分,于是人不再追求好的,逃避坏的,则为空和道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空性即名佛性,简名为空,或名为佛、第一义、涅槃、圆觉、虚空、真空、真如、本质、真心、法身、自性、心性、如来藏性、菩提、太极等名,异名虽多,实相不二,法界一如!世界构成之四大元素,皆以它为根本,空性运动,则能变化出四大元素的现象,进而形成世界,现象是虚假的,所以必须以不断运动才能维持,并且无常败坏,只有空性才是唯一的真实,空性即是本质,空间的基本构成元素,因不能以肉眼而见,佛故概说为虚空。
道家谓虚静之性——“致虚极,守静笃”
道家谓虚静之性——“致虚极,守静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