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句号或者感叹号。
如果一切都能如我所愿后面该写什么标点符号好呢
你这是感叹句,应标!号。
--------------
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导入:
先说一则与标点符号密切相关的趣事。杜牧《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千百年来,这首七绝在民间传诵不衰,许多人还巧妙地运用标点知识进行解读,使得这首仅28字的绝句成为中国诗歌史上变体最多的一首小诗。
(一)、词: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问牧童什么地方有酒家。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向酒店掌柜打听哪里有放牛娃。
(二)、散文小品: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酒家)遥指杏花村。
(三)、戏剧(微型独幕剧):
时间:清明时节
布景:雨纷纷
地点: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以上这些变体,形式各异,匠心独具,让人深感中国古典诗词句法之灵妙,而标点符号之妙用也从中可窥一斑。现代社会中,标点符号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标点符号的分类:
分为两类:一是点号,一是标号。
(一)、点号:
1、作用: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
2、种类:
有七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
(1)、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和叹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2)、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表示一句话未讲完的短暂停顿和结构关系。
(二)、标号:
1、作用:
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2、种类:
有九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专名号。
(三)、标点符合的形状及位置:
名 称
句末点号
句中点号
句号
问号
叹号
顿号
逗号
分号
冒号
形 状
。
?
!
、
,
;
:
位 置
占一格
占一格
占一格
占一格
占一格
占一格
占一格
名称
破折号
省略号
书名号
括号
引号
连接号
间隔号
着重号
专名号
形状
——
……
《》
( )
“”
—
·
﹒
_
位置
占两格
占两格
占两格
占两格
占两格
占一格
占一格
标字下
标字下
三、考查:
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着眼于应用。从考查范围看,以点号为主,兼顾常用的标号。主要考查问号、句号、叹号、逗号、分号、顿号、冒号七种点号的用法,标号只考查了引号、书名号和括号三种。从考查的题型看,主要有选择、改错两种。
四、标点符号的重点和难点:
(一)、顿号:
——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
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作者描写了飞瀑、祠庙、翠松、古松、洞天云海。
注意:
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用顿号。
这个小孩六七岁
距这里二三里
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他向退居二、三线的同志介绍了公司近年来的变化
2、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不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
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工农兵调查研究公安干警柴米油盐
大专院校司乘人员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或”“与”“及”“同”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也就是说顿号不能和“和”“或”“与”“及”“同”连用。
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该学校有了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优良的教师队伍。
4、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群众生产,群众利益,群众情绪,这些都是领导干部们应时刻注意的。
5、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6、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或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两个或多个书名号或引号之间不要加标点。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问“月亮为什么跟我走?”“天有多高?”“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坏人?”等这些问题。
《围城》《古船》《平凡的世界》这几部书是我比较喜欢的。
“差不多”“可以”“行”是他的口头禅。
7、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为了分清层次,大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逗号。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市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三中学的校长、主任都来开会了。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玉米、稻谷,钢笔、书籍,电视、电话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8、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要使用逗号。
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啦,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妈妈经常给我讲她的纺线啊,织布啊,做布鞋啊。
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 ,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
9、互相包含的内容之间不能用顿号,也不能用逗号。
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三省、五十六个县(市)。(“三省”与“五十六个县”间顿号应删去)
10、用在次序语后面。
有人对何为名著提出了几条标准:
一、名著是众多读者欢迎的。
二、名著是通俗的,不是学儒式的。
三、名著是不会因时而代替换而被遗忘。
四、名著是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的。
(二)、逗号: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1、可以用在主谓之间,但一般有一定条件。
(1)主语较长
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他击倒了。
这个演员表上排列在最后一名的小角色,却赢得了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2)强调主语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3)主语后有语气词
你啊,还是那个老样子。
(4)变式句(主谓倒装句)
怎么啦,你?
多么美丽,这一朵朵鲜花。
(5)谓语是主谓短语
自行车,我骑出去了。
2、较长的宾语前边
我曾想,蝴蝶会大概是云南所特有的自然环境的产物吧。
我不得不承认,他的实力比我强得多。
3、用在句首状语后
眨眼间,他就把作业做完了。
在一个明媚的早晨,他登上了去石家庄的列车。
4、用在独立语或特殊成分(插入语或同位语)之后
据说,最美的城市应在山与湖之间。
李明,我们的班长,昨天去省里参赛去了。
什么样的阶级,理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
5、用在部分关联词语后。成对出现的关联词,只能用在后一个关联词的后面。
他每天都挤时间读小说,所以,这次考试取得好成绩也就不足为怪了。
他现在虽然还不十分努力,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
6、用在后置定语前
他买了许多钢笔,红色的。
7、称呼语无强烈感情
小明,我们一起努力吧。
8、有些并列的宾语既可以用逗号,也可以用顿号。
记忆的品质包括:记忆的广度、(,)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敏捷性。
9、用在次序语后面
第一,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加劲干;第二,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10、并列短语作主语,如果主语较长,停顿较大,可用逗号。
铅笔,橡皮,电子计算器,各式圆规,大大小小的塑料三角尺,占据了并张办公桌。
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
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三)、分号: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钟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1、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分句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例如:
小李在考试中失败了,小张在考试中成功了。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如果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例如:
小李不努力学习,所以在考试中失败了;小张却刻苦认真,所以在考试中成功了。
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祥;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3、并列的分句出于分清结构的需要,即使其中一个分句内部没有逗号,由于另一个分句内部有逗号,分句之间用分号。
小李在比赛中失败了;不张虽然成绩不怎么好,但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4、分号在复句中使用时注意:
(1)、在分号与句号之间,分号与分号之间至少有一个逗号。
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雄壮高峻。
(2)、在某些转折复句“但”前边可用分号。
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财产,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除外。(“;”改用“,”也可)
(3)、如果是复句形式充当句子的宾语,而宾语前头又用了冒号,那么分句内部也可用分号。
经验告诉我们: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种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4)、分条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在每一条里,不管是词、词组、句子都作为一个分句,各条末尾都用分号,只有最后一条才用句号。
对一个好学生的要求是:一是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二是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三是节俭朴实,品德高尚。
(5)、句子里用了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前边用分号。
中国谜语具有许多特点:结构固定,形式活泼;趣味性强,引人入胜;文学性强,形象生动;内容广泛,囊括巨细;等等。
(四)、冒号:
——表示提示性话语后面或总括性话语前面的停顿,起着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作用。
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这些。
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冒号只管到“作业到深夜”,后面用句号)
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句中冒号只提示到了“歧途”,不包括后边,所以用错了。应把“歧途”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运用冒号时应注意:
1、引语在后时,冒号用在“某某说”的后面,表明后面的引话是直接引别人的话;如果是转述,也就是说不是直接引用,因而也就不能用冒号。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对话中的标点:
老师说:“今天很冷,大家多穿些衣服。”
“今天很冷,”老师说,“大家多穿些衣服。”
“今天很冷,大家多穿些衣服。”老师说。
老师抬起头,看了看大家,(:)“今天很冷,大家多穿些衣服。”
2、如果后文不是引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
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用冒号就肯定有停顿)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水浒传》里景阳冈下那个小酒铺门前,一杆旗子高竖,上写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省教育厅在给孙旗屯村建造的纪念碑上刻着“办学佳绩,永垂青史”八个大字。
4、冒号用在“注意”“指出”“证明”“说明”等词语后面,使句子带有祈使、引起下文、使人注意等作用。当然,冒号可以改为逗号,只是此时的逗号只表示停顿,而原来冒号的提示性就没有了。
现实和经验表明: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难以同进兼得。
现实和经验表明,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难以同进兼得。
5、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6、“如”“例如”后面不用冒号。
田径运动的项目有很多,例如跳高、跳远、百米赛跑等。
唐代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7、“即”“也就是”前不能用冒号。
我抽屉里有三本书:《a》《b》《c》。
我抽屉里有三本书,即《a》《b》《c》。
8、注意冒号的提示范围。冒号的提示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间。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9、分号和冒号。
(1)、冒号表提示下文作用时,如果与分号连用,管到最后一个分句,只在最后一个分句后面用句号,其它分句后不能用句号,否则只能管到这个分句之后。
多么美好的景象: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雄壮高峻。
(2)、冒号表总结上文作用时,如果与分号连用,前面任何一个分句都不能用句号,否则让人误解为只是对此句号以后的分句的总结。
直到十几天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有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是这些。
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雄壮高峻:多么美好的景象。
(五)、感叹号:
——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1)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景啊!
(2)如果有成份倒置,感叹号用在句末。
多美呀,秋天的北京!
歌唱吧,为我们伟大的祖国!
(3)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叹号,前一个用逗号。
啊,啊!又到春天了。
(4)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可用感叹号。
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
你怎么不早说呢!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5)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有时可用感叹号。
祥林嫂,你放着罢!
(6)证据强烈的独词句、非主谓句和带有强烈感情的感叹词,都可用感叹号。
好!
真美!
好一座雄关!
多漂亮的汽车!
(7)在称呼语、应答词和象声词后面,以及标语口号的末尾,如果带有强烈感情,也都用感叹号。
啪啪!
啊呀!
祖国万岁!
(六)、问号:
用在一句话天性,表示疑问语气的点号。
1、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当然,反问句连用必须都有问号。
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的出呢?
你是谁?从什么地方来?又是来干什么?
难道金钱是万能的吗?难道你为了金钱出卖朋友就是正确的吗?难道你就没有考虑朋友的感受吗?
2、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兔子,表达完整的意思,所以只在最末一个问句后用问号,其它句子后用逗号。
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
明天是你去呢,是他去呢,还是我去?
3、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称呼语句末的疑问句,称呼语前用逗号,全句末尾才用问号,因为称呼语是“问”的对象,即是指定的答问者,是整个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
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你就去吗,小栓的爹?
怎么啦,你?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老邓?
那是我的书吗?晓辉。(误)
4、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谁、什么、如何、怎么、哪里等),但整个句子并非真正发问,因而不是疑问句,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句末不用问号。也就是说,当一个问句做某一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时,则整个句子不是问句,并不要求回答,其目的只在于陈述一种情况,这种句子不用问号。
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他家住哪里,我不知道。
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5、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包含在问句里;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但两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难道我们不为他的事迹所感动吗?
是谁创造了这个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6、疑问句并非都有疑问词,有疑问词的并非就是疑问句。
“昨晚有寝室被小便光顾”“你们?”
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7、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可用问号。
请不要大声喧哗好吗?
(七)、破折号:
——“破”表示语句突然被打断、打破,“折”表示意思转折到另一个方面。
1、解释说明
他生日那天我送给他一份礼物——一双运动鞋。
2、话题转换、转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3、表说话的较大停顿、中断和延长
“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修一修。
“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呜——”火车开动了。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
4、表意思递进(紧承),这种情况下,通常能看出破折号前后在时间上的推移、在意思上的推进、在空间上的转移、在情节上的变化。
团结——批评——团结
他每天早晨都在读着、背着,——而且要默写出来。
5、表分项列举
根据研究对象不同,环境物理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6、表示因果关系,破折号前表果,破折号后表因。
他首先指出早恋并不可耻——这是一种十分自然、正常的现象,然后指出早恋并不可怕——每一个正常发育的人都可能遇到。
7、另外,破折号还用于连接歇后语,标明文章副标题和注明词、诗、文的作者或出处等。
团结向前繁荣文艺
——祝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开幕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8、用于总结上文或分说下文。
为公家干,虚晃一枪;为自己干,不遗余力——这是各行各业“走穴”好手们的共同点。
他问过好几家旅店,住宿都不便宜——有的要二百,有的要一百八,最便宜的也要一百五。
9、使用破折号应注意的问题:
(1)、破折号与括号的区别:
都可用来表示注释说明,但是破折号引出的注释性文字是对前文的解释说明,同时又是正文的一部分,少了它,是正文不可缺少的部分,少了它,句意不完整,所以必须和正文一起朗读;括号里标明的语句仅是对上文的附带性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少了它,不会影响句意的完整,可以不读出来。所以,在看的材料中可以用破折号也可用括号,而在用于读的材料中避免用括号。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我国各类民办学校——包括幼儿园——已有两万所。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我国各类民办学校(包括幼儿园)已有两万所。
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学中国古代史不得不提到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和造纸术。
从这一则例子可以看出,一部影片的主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纪录电影的“目的”)可以是多义的——至少是可以作出多种解释,而影片的情绪则往往比较单纯。
(2)、破折号与“是”“有”等表提示的词不能同时使用。
我有三本书:《史记》、《资治通签》和《百年孤独》。
这三本书——《史记》《资治通签》《百年孤独》都属于我。
(3)、破折号与冒号的区别:
破折号表解释说明,冒号表提示;破折号后的解释说明可以去掉,而冒号后的则不可去掉。
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杂技、相声。
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4)、行文中表解释说明的部分不会引起误解时,通常只用一个破折号引出;如果这部分插在句子中而且比较长,也容易引起误解时,可用双破折号,即注释语前后各一个破折号。
在我们已知的宇宙空间,只有太阳系这一隅——我们的地球,还活跃着生命的精灵。
记忆是人类对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反映,但人脑——这块像豆腐一样的白花花的物质——是怎样具备了这种神奇功能的呢?
(5)、破折号前面的标点。
破折号之前都可以有点号,但破折号之后不能有点号。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和我一样高。
①、表示解释说明,前面不用。
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②、表示话题转换,前面要用标点,因为破折号前面的话已经结束,破折号后面转换了另一话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③、表示语言中断的破折号,如果前面的话相对完整,就加上相应标点,如果前面的话不是较为完整的句子,就不能用标点。
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他很大了,——并且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
(八)、括号:
——标明文中的注释部分的标号。括号里的注释一般不需要读出来。
括号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
1、句内括号:指只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中一部分词语的括号。
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译本。
(1)句内括号要紧贴被解释被补充的词语后。
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2)如果要在被解释被补充的词语后加点号,点号放在括号后。
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避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午年”(《史讳举例·序》)。
(3)句内括号内的文字如果是一句话,句末不用点号,但问号、感叹号可保留。
1861年以后,那拉氏(慈禧)曾经在这里搞所谓“垂帘听政”(这是那拉氏直接掌握政权的一种形式。),指使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等勾结帝国主义并组织洋枪队,疯狂地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括号内句号去掉)
2、句外括号: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括号。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
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
本校面对全国全年招生,凡经邮局汇款至×××进修学校即可注册入学,学业结束,发给结业证书。(如需简章,附邮资1元即可)
(1)句外括号要放在被注释被补充的句子未尾的点号后。
懒,使人脾气大。(老舍《骆驼祥子》)
(2)在任何情况下,括号前后不能同时有点号。
人生得意须尽须,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3)句外括号内的文字如果是一句话,句末标点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可保留,也可不用。
他培养了许多香花,繁殖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只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匙地用牛奶喂它。)
如果一切都能如我所愿后面该写什么标点符号好呢
你这是感叹句,应标!号。
--------------
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导入:
先说一则与标点符号密切相关的趣事。杜牧《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千百年来,这首七绝在民间传诵不衰,许多人还巧妙地运用标点知识进行解读,使得这首仅28字的绝句成为中国诗歌史上变体最多的一首小诗。
(一)、词: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问牧童什么地方有酒家。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向酒店掌柜打听哪里有放牛娃。
(二)、散文小品: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酒家)遥指杏花村。
(三)、戏剧(微型独幕剧):
时间:清明时节
布景:雨纷纷
地点: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以上这些变体,形式各异,匠心独具,让人深感中国古典诗词句法之灵妙,而标点符号之妙用也从中可窥一斑。现代社会中,标点符号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标点符号的分类:
分为两类:一是点号,一是标号。
(一)、点号:
1、作用: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
2、种类:
有七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
(1)、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和叹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2)、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表示一句话未讲完的短暂停顿和结构关系。
(二)、标号:
1、作用:
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2、种类:
有九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专名号。
(三)、标点符合的形状及位置:
名 称
句末点号
句中点号
句号
问号
叹号
顿号
逗号
分号
冒号
形 状
。
?
!
、
,
;
:
位 置
占一格
占一格
占一格
占一格
占一格
占一格
占一格
名称
破折号
省略号
书名号
括号
引号
连接号
间隔号
着重号
专名号
形状
——
……
《》
( )
“”
—
·
﹒
_
位置
占两格
占两格
占两格
占两格
占两格
占一格
占一格
标字下
标字下
三、考查:
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着眼于应用。从考查范围看,以点号为主,兼顾常用的标号。主要考查问号、句号、叹号、逗号、分号、顿号、冒号七种点号的用法,标号只考查了引号、书名号和括号三种。从考查的题型看,主要有选择、改错两种。
四、标点符号的重点和难点:
(一)、顿号:
——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
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作者描写了飞瀑、祠庙、翠松、古松、洞天云海。
注意:
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用顿号。
这个小孩六七岁
距这里二三里
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他向退居二、三线的同志介绍了公司近年来的变化
2、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不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
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工农兵调查研究公安干警柴米油盐
大专院校司乘人员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或”“与”“及”“同”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也就是说顿号不能和“和”“或”“与”“及”“同”连用。
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该学校有了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优良的教师队伍。
4、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群众生产,群众利益,群众情绪,这些都是领导干部们应时刻注意的。
5、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6、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或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两个或多个书名号或引号之间不要加标点。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问“月亮为什么跟我走?”“天有多高?”“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坏人?”等这些问题。
《围城》《古船》《平凡的世界》这几部书是我比较喜欢的。
“差不多”“可以”“行”是他的口头禅。
7、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为了分清层次,大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逗号。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市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三中学的校长、主任都来开会了。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玉米、稻谷,钢笔、书籍,电视、电话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8、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要使用逗号。
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啦,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妈妈经常给我讲她的纺线啊,织布啊,做布鞋啊。
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 ,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
9、互相包含的内容之间不能用顿号,也不能用逗号。
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三省、五十六个县(市)。(“三省”与“五十六个县”间顿号应删去)
10、用在次序语后面。
有人对何为名著提出了几条标准:
一、名著是众多读者欢迎的。
二、名著是通俗的,不是学儒式的。
三、名著是不会因时而代替换而被遗忘。
四、名著是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的。
(二)、逗号: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1、可以用在主谓之间,但一般有一定条件。
(1)主语较长
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他击倒了。
这个演员表上排列在最后一名的小角色,却赢得了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2)强调主语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3)主语后有语气词
你啊,还是那个老样子。
(4)变式句(主谓倒装句)
怎么啦,你?
多么美丽,这一朵朵鲜花。
(5)谓语是主谓短语
自行车,我骑出去了。
2、较长的宾语前边
我曾想,蝴蝶会大概是云南所特有的自然环境的产物吧。
我不得不承认,他的实力比我强得多。
3、用在句首状语后
眨眼间,他就把作业做完了。
在一个明媚的早晨,他登上了去石家庄的列车。
4、用在独立语或特殊成分(插入语或同位语)之后
据说,最美的城市应在山与湖之间。
李明,我们的班长,昨天去省里参赛去了。
什么样的阶级,理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
5、用在部分关联词语后。成对出现的关联词,只能用在后一个关联词的后面。
他每天都挤时间读小说,所以,这次考试取得好成绩也就不足为怪了。
他现在虽然还不十分努力,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
6、用在后置定语前
他买了许多钢笔,红色的。
7、称呼语无强烈感情
小明,我们一起努力吧。
8、有些并列的宾语既可以用逗号,也可以用顿号。
记忆的品质包括:记忆的广度、(,)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敏捷性。
9、用在次序语后面
第一,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加劲干;第二,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10、并列短语作主语,如果主语较长,停顿较大,可用逗号。
铅笔,橡皮,电子计算器,各式圆规,大大小小的塑料三角尺,占据了并张办公桌。
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
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三)、分号: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钟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1、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分句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例如:
小李在考试中失败了,小张在考试中成功了。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如果分句内部已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例如:
小李不努力学习,所以在考试中失败了;小张却刻苦认真,所以在考试中成功了。
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祥;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3、并列的分句出于分清结构的需要,即使其中一个分句内部没有逗号,由于另一个分句内部有逗号,分句之间用分号。
小李在比赛中失败了;不张虽然成绩不怎么好,但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4、分号在复句中使用时注意:
(1)、在分号与句号之间,分号与分号之间至少有一个逗号。
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雄壮高峻。
(2)、在某些转折复句“但”前边可用分号。
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财产,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除外。(“;”改用“,”也可)
(3)、如果是复句形式充当句子的宾语,而宾语前头又用了冒号,那么分句内部也可用分号。
经验告诉我们: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种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4)、分条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在每一条里,不管是词、词组、句子都作为一个分句,各条末尾都用分号,只有最后一条才用句号。
对一个好学生的要求是:一是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二是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三是节俭朴实,品德高尚。
(5)、句子里用了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前边用分号。
中国谜语具有许多特点:结构固定,形式活泼;趣味性强,引人入胜;文学性强,形象生动;内容广泛,囊括巨细;等等。
(四)、冒号:
——表示提示性话语后面或总括性话语前面的停顿,起着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作用。
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这些。
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冒号只管到“作业到深夜”,后面用句号)
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敌人的腐蚀进攻,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句中冒号只提示到了“歧途”,不包括后边,所以用错了。应把“歧途”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运用冒号时应注意:
1、引语在后时,冒号用在“某某说”的后面,表明后面的引话是直接引别人的话;如果是转述,也就是说不是直接引用,因而也就不能用冒号。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对话中的标点:
老师说:“今天很冷,大家多穿些衣服。”
“今天很冷,”老师说,“大家多穿些衣服。”
“今天很冷,大家多穿些衣服。”老师说。
老师抬起头,看了看大家,(:)“今天很冷,大家多穿些衣服。”
2、如果后文不是引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
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用冒号就肯定有停顿)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水浒传》里景阳冈下那个小酒铺门前,一杆旗子高竖,上写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省教育厅在给孙旗屯村建造的纪念碑上刻着“办学佳绩,永垂青史”八个大字。
4、冒号用在“注意”“指出”“证明”“说明”等词语后面,使句子带有祈使、引起下文、使人注意等作用。当然,冒号可以改为逗号,只是此时的逗号只表示停顿,而原来冒号的提示性就没有了。
现实和经验表明: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难以同进兼得。
现实和经验表明,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难以同进兼得。
5、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6、“如”“例如”后面不用冒号。
田径运动的项目有很多,例如跳高、跳远、百米赛跑等。
唐代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7、“即”“也就是”前不能用冒号。
我抽屉里有三本书:《a》《b》《c》。
我抽屉里有三本书,即《a》《b》《c》。
8、注意冒号的提示范围。冒号的提示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间。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9、分号和冒号。
(1)、冒号表提示下文作用时,如果与分号连用,管到最后一个分句,只在最后一个分句后面用句号,其它分句后不能用句号,否则只能管到这个分句之后。
多么美好的景象: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雄壮高峻。
(2)、冒号表总结上文作用时,如果与分号连用,前面任何一个分句都不能用句号,否则让人误解为只是对此句号以后的分句的总结。
直到十几天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有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是这些。
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雄壮高峻:多么美好的景象。
(五)、感叹号:
——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1)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景啊!
(2)如果有成份倒置,感叹号用在句末。
多美呀,秋天的北京!
歌唱吧,为我们伟大的祖国!
(3)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叹号,前一个用逗号。
啊,啊!又到春天了。
(4)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可用感叹号。
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
你怎么不早说呢!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5)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有时可用感叹号。
祥林嫂,你放着罢!
(6)证据强烈的独词句、非主谓句和带有强烈感情的感叹词,都可用感叹号。
好!
真美!
好一座雄关!
多漂亮的汽车!
(7)在称呼语、应答词和象声词后面,以及标语口号的末尾,如果带有强烈感情,也都用感叹号。
啪啪!
啊呀!
祖国万岁!
(六)、问号:
用在一句话天性,表示疑问语气的点号。
1、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当然,反问句连用必须都有问号。
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的出呢?
你是谁?从什么地方来?又是来干什么?
难道金钱是万能的吗?难道你为了金钱出卖朋友就是正确的吗?难道你就没有考虑朋友的感受吗?
2、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兔子,表达完整的意思,所以只在最末一个问句后用问号,其它句子后用逗号。
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
明天是你去呢,是他去呢,还是我去?
3、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称呼语句末的疑问句,称呼语前用逗号,全句末尾才用问号,因为称呼语是“问”的对象,即是指定的答问者,是整个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
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你就去吗,小栓的爹?
怎么啦,你?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老邓?
那是我的书吗?晓辉。(误)
4、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谁、什么、如何、怎么、哪里等),但整个句子并非真正发问,因而不是疑问句,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句末不用问号。也就是说,当一个问句做某一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时,则整个句子不是问句,并不要求回答,其目的只在于陈述一种情况,这种句子不用问号。
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他家住哪里,我不知道。
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5、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包含在问句里;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但两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难道我们不为他的事迹所感动吗?
是谁创造了这个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6、疑问句并非都有疑问词,有疑问词的并非就是疑问句。
“昨晚有寝室被小便光顾”“你们?”
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7、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可用问号。
请不要大声喧哗好吗?
(七)、破折号:
——“破”表示语句突然被打断、打破,“折”表示意思转折到另一个方面。
1、解释说明
他生日那天我送给他一份礼物——一双运动鞋。
2、话题转换、转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3、表说话的较大停顿、中断和延长
“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修一修。
“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呜——”火车开动了。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
4、表意思递进(紧承),这种情况下,通常能看出破折号前后在时间上的推移、在意思上的推进、在空间上的转移、在情节上的变化。
团结——批评——团结
他每天早晨都在读着、背着,——而且要默写出来。
5、表分项列举
根据研究对象不同,环境物理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6、表示因果关系,破折号前表果,破折号后表因。
他首先指出早恋并不可耻——这是一种十分自然、正常的现象,然后指出早恋并不可怕——每一个正常发育的人都可能遇到。
7、另外,破折号还用于连接歇后语,标明文章副标题和注明词、诗、文的作者或出处等。
团结向前繁荣文艺
——祝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开幕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8、用于总结上文或分说下文。
为公家干,虚晃一枪;为自己干,不遗余力——这是各行各业“走穴”好手们的共同点。
他问过好几家旅店,住宿都不便宜——有的要二百,有的要一百八,最便宜的也要一百五。
9、使用破折号应注意的问题:
(1)、破折号与括号的区别:
都可用来表示注释说明,但是破折号引出的注释性文字是对前文的解释说明,同时又是正文的一部分,少了它,是正文不可缺少的部分,少了它,句意不完整,所以必须和正文一起朗读;括号里标明的语句仅是对上文的附带性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少了它,不会影响句意的完整,可以不读出来。所以,在看的材料中可以用破折号也可用括号,而在用于读的材料中避免用括号。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我国各类民办学校——包括幼儿园——已有两万所。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我国各类民办学校(包括幼儿园)已有两万所。
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学中国古代史不得不提到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和造纸术。
从这一则例子可以看出,一部影片的主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纪录电影的“目的”)可以是多义的——至少是可以作出多种解释,而影片的情绪则往往比较单纯。
(2)、破折号与“是”“有”等表提示的词不能同时使用。
我有三本书:《史记》、《资治通签》和《百年孤独》。
这三本书——《史记》《资治通签》《百年孤独》都属于我。
(3)、破折号与冒号的区别:
破折号表解释说明,冒号表提示;破折号后的解释说明可以去掉,而冒号后的则不可去掉。
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杂技、相声。
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4)、行文中表解释说明的部分不会引起误解时,通常只用一个破折号引出;如果这部分插在句子中而且比较长,也容易引起误解时,可用双破折号,即注释语前后各一个破折号。
在我们已知的宇宙空间,只有太阳系这一隅——我们的地球,还活跃着生命的精灵。
记忆是人类对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反映,但人脑——这块像豆腐一样的白花花的物质——是怎样具备了这种神奇功能的呢?
(5)、破折号前面的标点。
破折号之前都可以有点号,但破折号之后不能有点号。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和我一样高。
①、表示解释说明,前面不用。
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②、表示话题转换,前面要用标点,因为破折号前面的话已经结束,破折号后面转换了另一话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③、表示语言中断的破折号,如果前面的话相对完整,就加上相应标点,如果前面的话不是较为完整的句子,就不能用标点。
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他很大了,——并且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
(八)、括号:
——标明文中的注释部分的标号。括号里的注释一般不需要读出来。
括号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
1、句内括号:指只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中一部分词语的括号。
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译本。
(1)句内括号要紧贴被解释被补充的词语后。
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2)如果要在被解释被补充的词语后加点号,点号放在括号后。
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避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午年”(《史讳举例·序》)。
(3)句内括号内的文字如果是一句话,句末不用点号,但问号、感叹号可保留。
1861年以后,那拉氏(慈禧)曾经在这里搞所谓“垂帘听政”(这是那拉氏直接掌握政权的一种形式。),指使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等勾结帝国主义并组织洋枪队,疯狂地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括号内句号去掉)
2、句外括号: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括号。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
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
本校面对全国全年招生,凡经邮局汇款至×××进修学校即可注册入学,学业结束,发给结业证书。(如需简章,附邮资1元即可)
(1)句外括号要放在被注释被补充的句子未尾的点号后。
懒,使人脾气大。(老舍《骆驼祥子》)
(2)在任何情况下,括号前后不能同时有点号。
人生得意须尽须,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3)句外括号内的文字如果是一句话,句末标点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可保留,也可不用。
他培养了许多香花,繁殖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只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匙地用牛奶喂它。)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