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30分钟后才消耗脂肪正确吗?
不正确。原因:人体有三大供能系统:磷酸原功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有氧氧化供能系统。脂肪属于哪个系统的供能底物呢?——有氧化供能系统。
那这三大供能系统是怎的么工作的呢?这三者在运动中同时存在,同时为人体供能,只是每种供能系统的作用程度主要取决于运动强度,其次是运动时间。换句话说:高强度供能主要是磷酸原供能,中低强度是糖酵解,低强度是有氧氧化。
例如 100 米跑是典型的速度型项目,要求快速的高功率输出,磷酸原供能为首选,但是糖酵解和有氧仍占有一定比例;马拉松跑持续时间长,运动中机体的能量供应以有氧为主,但是糖酵解仍占一定比例(这里没说磷酸原供能系统,你懂得,就不再探究那么深了)。
而且,随着训练水平提高,马拉松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系统的供能比例会增加,有利于加速和终点前冲刺。
在安静状态时运动强度可认为是最低的,此时人体供能几乎全部来自有氧氧化供能,有氧氧化的底物有糖,脂肪,蛋白质。那安静状态时有多少能量是脂肪提供的呢?——答案来自高教出版社《运动生理学》——约 66%,其余 33%是糖。
那 66%都是脂肪供能,为什么我还不瘦呢?是因为运动强度几乎为零,就是功率输出很低,消耗的能量就很低,当然消耗的底物——脂肪和糖——就很少啦。在最大强度的短时间运动中,比如冲刺跑到力竭,首先启动磷酸原供能,在 CP 磷酸肌酸供能达到极限值时,糖酵解的无氧部分启动。在中低强度的运动中,前期以糖氧化为主,逐渐转化为脂肪供能。
锻炼 30 分钟后才消耗脂肪不正确,但是低强度的慢跑在 30 分钟后脂肪消耗加速是正确的。所以,如果运动是慢跑,时间大于 30 分钟更有利于减肥。锻炼如果强度很大,比如间歇运动(HIIT),供能开始是磷酸原,之后是糖酵解和有氧。
为什么会有运动三十分钟之后才消耗脂肪这一说法?
《经典的三十分钟理论》
运动生理学研究曾指出在有氧运动前30分钟中,糖的消耗大于脂肪,30min时糖与脂肪的供能比例各为50%,30min后脂肪消耗增加,糖消耗下降,这就是经典的运动后30分钟脂肪供能比例增加的依据。
后来大量实验研究证实的是:运动开始后30分钟,脂肪供能比例增加。
1从运动强度来分析:
有氧运动需要糖、脂肪、蛋白质(蛋白质参与供能很少,忽略不计)都是以混合方式工作的,也就是说几乎不存在某种活动只由糖供能,或者某种活动只由脂肪供能。只是供能比例略有差别。
脂肪的消耗,从你运动的第一秒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