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规范的内容及主要特点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1.主要内容
正文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勘查的目的任务、勘查研究程度、勘查控制程度、勘查工作质量要求、可行性评价、资源储量分类及估算,附录有资源储量分类类型的规范性附录及铁、锰、铬矿物及矿石类型、矿床类型、勘查类型划分依据、推荐的勘查工程间距和资源储量估算中的矿床工业指标、估算方法以及名词解释等资料性附录。
2.主要特点
1)它是一个系统性的技术规范,是铁、锰、铬矿勘查的行业标准。它以新的资源储量分类和勘查规范总则两个国家标准为依据,在统一勘查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对勘查全过程(从预查到勘探四个阶段)实行规范性管理。
2)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注重技术与经济、微观与宏观效益的结合与协调。
3)正文在大多数情况下,仅对勘查工作各阶段的任务作原则性规定,更多的要求(如勘查类型的划分、工程间距和工业指标的确定以及各项业务的方法选择)是以资料性附录形式载入正文之后的。营造这种执行规范的宽松环境,旨在尊重千差万别的地质客体,讲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便选择更符合矿床客观规律的地质勘查工作方法。
4)铬矿床勘查类型中增加了大型矿床及第I勘查类型的划分标准,以适应国内找矿前景的发展和我国地质勘查行业“走出去”的形势要求。
5)以“矿床勘查类型确定实例”的形式,分别对铁矿、锰矿和铬矿选取相当于Ⅰ、Ⅱ、Ⅲ类勘查类型的实例进行确定过程的比较,为执行规范提供了比较直观的提示性资料。
6)以铬矿床第Ⅲ勘查类型沿倾向的工程间距,标志着矿床勘查的最密间距为25 m。对于比第Ⅲ勘查类型还要复杂的类型,新规范不支持过密的勘查间距,应当及时转入适度开采,在“边采边探”中,对小而复杂的矿体作进一步查明。
7)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体现了新规范的时代感。如对边远地区的勘查区,当周围没有可供联测的全国坐标系统基准点时,可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勘查资料(图件和数据)的综合处理及储量估算中积极鼓励采用地质统计学法和SD法,以提高估算结果的置信度等。
8)根据勘查阶段进程和当时的经济背景,分三个阶段依次展开可行性评价。每一评价结果均具有阶段性意义和动态内涵,适应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