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应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我认为一年级小朋友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分不开的,下面就谈一谈我个人的想法,也是借生动课堂大家谈活动对我前段时间工作做一次简单的回顾与总结。
一、从行为习惯抓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从幼儿园步入小学,身份发生了变化,但在孩子的潜意识里面,还不一定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我的开学第一课就是“我是小学生了”。我告诉孩子们:你们是小学生了,在这里,你们每天都可以获得奇妙的知识,你们会认识知识王国里的很多朋友,谁认识的朋友多,谁学的知识多,谁就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可爱,老师喜欢聪明、可爱的学生,当然每个孩子都想做老师喜欢的学生,于是我就趁热打铁宣布老师喜欢的学生应该怎样做。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观察力不集中,情趣易变。针对这些特点,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导入新课时,教师如果能以言简意赅、丰富多彩、精彩生动的开场打个漂亮的“开头炮”,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诱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注意力才会高度集中,感到老师要讲的内容很有意思,让学生从心底产生一种“我要学”的内驱力,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引导学生自学的方法
首先要让学生快速的找到本节课所学内容在几页,掌握快速翻书的方法。做到在几秒钟之内立即翻到指定页码。如果一下翻多或翻少了,进行快速的"微调"。这样保证每天教师一布置学习任务,学生立即可以找到。
其次,注意指导学生学会比较、观察,比如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刚开始只会说图中有什么,有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数出几个什么,几次下来,学生就养成了在观察时数数的习惯,还有在学习数字的时候,让学生先观察书上数字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从哪开始写等,然后再让学生动笔。
最后,刚开始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用哪些方法可以解决,比如在《动物餐厅》这节课中,在比较一样多,谁多谁少的问题时,我就提示大家可以画图,也可以用小棒来摆一摆,进行比较,同学们用喜欢的方法自己得出了结论,我想在以后的学习中画图和动手操作可能就会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我相信,只要我们深钻细挖教材,坚持课改,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的重视,并不断的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如:每天晚上都要按照课程表提前自己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书本、削好的铅笔等学习用品,一样不少地准备齐全,这样做既可避免第二天清晨的忙乱,又可保证第二天能够带齐学习用具,不形成"丢三落四"的坏毛病。
二、培养孩子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预习是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孩子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学习主动,走在前面,心情好,充满自信,于是成绩就好。成绩好了,学习更主动,学习兴趣更浓,成绩会更好,良性循环链就形成。所以,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尤为重要。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一种最有效途径。
三、培养孩子课后复习的习惯
做好2件事:1.试图回忆,具体地说,就是下课后自己问问自己:今天老师主要讲了几个字?哪些生字会写了?那些生字还不会?
2.认真看书。复习时的看书,是在预习、听课、回想的基础上进行的,必然会有新的收获和体会。看书时,还可以不时的加以对照,看看书上是怎样写的,老师是怎样教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听课中已经记住和理解的部分,可以少用时间;对于没听明白的地方,还得让孩子知道不会的内容应该主动地询问,及时补上没有学习好的知识。不同的学习内容应该要注意交替复习。这样便于沟通知识的联系,温故而知新,从而牢固地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