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我来答
清宁时光17
2022-10-27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91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9.1万
展开全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创大业,做生意,兴家庭,结朋友,闯天下…都应记住古人的这首短诗:「黄金无足色,白玉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在《论语•宪问》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曰: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段文字为意思是: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一开始,孔子告诉子路,「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是一个「完人」必备的素质。然而,子路是一个率直刚毅的人,甚至还有些粗野,离孔子心目中的「完人」相距甚远。因此孔子话锋一转,告诉子路,只要能做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就可以算做一个「完人」了,而这些正是子路的优点。在这里,孔子一方面肯定了子路的优点,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是圣人也并非十全十美。我们应该发扬自己的优势,正视并尽量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应看到别人的优点,而不是死揪着别人的缺点不放。

  《论语•宪问》中,还有这样的记载: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子贡评论别人的短处。孔子说:「赐啊,你真的就那么贤良吗?我可没有闲工去非议别人。」孔子批评了子贡对别人说三道四、品头论足的做法。

  如果我们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宽容,就要首先理解和宽容别人,对别人不求全责备,吹毛求疵。多发现别人身上的长处和优点,而对他人的短处和缺点,则不妨假装糊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忘其短而扬其长。这样,你的人际关系,才会更加和谐。这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尤为重要。大人物往往不拘小节,才能成就大事业。这里的「不拘小节」,就包括了不苛求别人的为人处世之道。

  汉高祖刘邦的谋士陈平,幼年家境贫寒,但他从小就饱读诗书,满腹经纶,颇有谋略。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陈平一开始投奔魏王,但不久因做错了事,被炒了鱿鱼。然后又投奔西楚霸王项羽,结果因为犯了事,开了小差。他的好友魏无知,将他介绍给汉王刘邦,刘邦任命他为都尉。周勃对此非常不满,他对刘邦说:「我听说陈平在家时,不是个正经人。在魏王和项羽那里,都不为人所容,只不过是走投无路后,才跑到我们这里混饭吃的。现在大王却对这种人委以重任,恐怕不妥吧!」

  刘邦听了这番话,也颇为恼火,就把魏无知叫来,骂了一通。魏无知辩解道:「我说他行,指的是他的才能,您要了解的是他的品行。现在如果有像尾生那样讲信义,像孝己那样有德行的人,但对您现在的事业没有什么帮助。您怎么不去用他们呢?」刘邦认为魏无知说得很有道理,随后,便任命陈平为护军中尉,各路将领都受他监护。后来陈平果然妙计频出,甚至有些计谋,都不是正人君子能想出来的,看起来非常卑劣。然而当时处于战争的非常时期,为了达到目的,往往不择手段,结果这些计谋,无不大获成功,帮助刘邦打下了天下,后因功被封为右丞相。

  古人深谙「用人不求全责备,论大功不录小过」的用人之道,从而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交友之道,同样也应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为基础,学会相互体谅、宽容与尊重。古人要求君子做到「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我们为人处世,也不可过于自命清高、百般挑剔。只有识大体、重大局,不吹毛求疵、求全责备,才能广交朋友。

  有一位大师说:「能够容忍别人的小节,扬长避短,才能成就大事。如果一个人做事斤斤计较,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终究成不了大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若求全责备,恐怕这世上无一可用这人,也无一可做之事。一个人有多大的度量,就会有多大的成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