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你说文言文翻译中文
1. 现代汉语中“你” 古文里怎么翻译
汝、女、尔、若、而、乃、你、君、子
一、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汝”、“女”、“尔”、“若”、“而”、“乃”。
1、汝: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2、女:用法同“汝”,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尔: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4、若: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5、而:古同“尔”,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6、乃:可译作“你”、“你的”。
例:谁谓乃公勇者?(《史记·淮南衡山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7、你
例:你,亲人呼傍人之称。(《广韵·止韵》) 狐截尾,你欲除我我除你。(《隋书》)
注:女(汝)、尔、若可以作主语、定语、宾语。而、乃很少作主语,不能作宾语,一般只作定语。
8、君:尊称,可译作“你”、“您”。
例: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冬景》)君不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9、子:可译作“你”、“您”。
例:富者曰:“子何恃而往?”(《为学》);子不闻藏书者乎?(《黄生借书说》);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故事两篇》)
注:“君”与“子”都是第二人称代词,而且含有敬意。“子”在古代专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相对而言,称“君”比较宽泛。
二、尊称代替第二人称,主要有“卿”、“公”、“足下”。但尊称不是代词,而是名词。
1、卿:可译作“你”、“您”。表示尊敬或爱意。
例: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除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宋定伯捉鬼》)
2、公:尊称,可译作“你们”,“公”后加“等”表示复数。
例: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陈涉世家》)
3、足下:可译作“你们”。
例: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2. 文言文翻译句子
乃密怀金三十斤,谓豫曰:愿避左右,我欲有所道 就秘怀金30金斤来求见,对田豫说:“希望让其他人退下,我有些话要说”。
而全篇的 文言文:鲜卑素利等数来客见,多以牛马遗豫,豫转送官。胡以为前所与物显露,不如持金。
乃密怀金三十斤,谓豫曰:“愿避左右,我欲有所道”。豫从之,胡因跪曰:“我见公贫,故前后遗公牛马,公辄送官,今密以此上公,可以为家资”。
豫张袖受之,答其厚意。胡去之后,皆悉付外,具以状闻。
译文 鲜卑国素利等人多次求见田豫,以牛马相赠,田豫都上交官府。鲜卑人觉得送牛马太过张扬,不如送钱。
就秘怀金30金斤来求见,对田豫说:“希望让其他人退下,我有些话要说”。田豫接受了,鲜卑人跪下说:“我看到了您生活清贫,所以之前送您牛马,您却把它们上交官府,现在这个秘密的送您,可作为家资。”
田豫揣到袖子里,感谢了他们的好意。胡人离开以后,把他们送的东西全部送交他人,他因此而闻名。
3. 文言文翻译
魏文侯与士大夫一起坐谈,问大家说:“我是什么样的君?” 大家都说:“你是仁君。”
按顺序轮到翟黄时。他说:“你不是仁君。”
问:“你怎么这么说呢?”回答说:“你攻打中山国时,不拿中山来封你的弟弟,而是封给你的长子。我由此觉得你不是仁君。”
文侯大怒,驱逐翟黄,翟黄起身出门。轮到任座,文侯问:“我与君子相比怎么样?”任座说:“你是仁君。”
憨乏封何莩蛊凤坍脯开问:“你为什么这么说?”回答说:“我听说,君仁,则臣直。刚才翟黄的话直爽,我由此知道你是仁君。”
文侯说:“你说的对。”召回翟黄,拜为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