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曹操与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是否不同?有哪些方面不同。

那什么作者要写坏曹操呢???... 那什么作者要写坏曹操呢??? 展开
 我来答
玄逸无咎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6-08-25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3万
采纳率:95%
帮助的人:3亿
展开全部
很不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很成功的文学形象,但不是曹操历史形象。

罗贯中贬低曹操,其实是有“尊汉”思想在其中,曹操只是当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反面教员”。有人认为,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其实是影射明太祖朱元璋。罗贯中曾是张士诚的谋士,对狠毒狡诈的朱元璋,可谓恨之入骨。

但是曹操被丑化,不完全因为罗贯中。从北宋开始,曹操的形象一落千丈,由大英雄变成了大奸雄。这其中的原因是很复杂的。

简单的说,是有“两股力量三个梦”。这“两股力量”,就是读书人和老百姓。他们又都有自己的梦。合在一起的结果,是“曹操变脸,诸葛升坛,孙权下课,关羽成神”,全都跟史书的记载有了差异。可以说,“三国”已在民间文学和小说演义中走样变形。

曹操有奸诈的一面,仗义的一面,还有悲悯的一面,柔情的一面,坦诚的一面,正直的一面,很多面。这样看,曹操的脸,应该是各种颜色都有。或者说,有许多张不同颜色的脸,但又张张都是曹操的。这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也只会出现在曹操身上。然而到后来,这张“多彩”的脸就变成“惨白”的了。这就不但是越变越丑,而且是越变越单薄。不但虚假,而且扁平。

中国古代是君主制度,君主制从夏启开始,之后天子都是世袭。其合法性,来自上天的授权,叫“天命”。你看古代皇帝的诏书上,都要写“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嘛!如果要改朝换代,就得革命,全称是“革除天命”。但这是天的事。天子失德,必须天来废他。问题是,汉献帝并没有失德呀!他也没有像殷纣王、秦二世那样,弄得“天怒人怨”呀!所以后世认为,魏承接汉不是天意。这就只能叫做“篡”,不能算是 “正统”。汉的皇帝既然必须姓刘,蜀汉成了正统,因此要“尊刘贬曹”。

曹操的白脸,首先是他儿子曹丕画的,曹丕不“篡位”,就没有后来的事。

因为曹丕不称帝,刘备就不敢。刘备不称帝,孙权就不敢。曹丕一开头,就好办了——“和尚摸得,我摸不得”?但脏水,却都泼到曹家;罪名,也得姓曹的背着。谁让你“始作俑”呢?所以《易中天品三国》中说,曹丕皇袍加身之日,就是曹操涂成白脸之时。曹操的白脸,首先是曹丕画的。当然,这只是曹操挨骂的主要原因,不是惟一原因,更不是全部原因。

曹操挨骂,晋代就开始了。东晋史学家习凿齿,首开曹操“篡逆”之说。他还主张把魏从历史上抹掉,认为“皇晋宜越魏继汉”(《晋书·习凿齿传》)。直到唐,还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宋以后,曹操的白脸形象才完全定型,并深入人心。骂得最凶的,有苏轼、朱熹、陆游,再就是罗贯中和乾隆帝。这两个又最厉害。罗贯中征服了老百姓,乾隆帝吓住了读书人。要知道,乾隆可是最会搞“文字狱”的。他说曹操是大坏蛋,谁还敢说好?除非不要脑袋。

历史上第一个对曹操重新做出评价的,是章太炎。之后,又先后有胡适和鲁迅。之后,又有吕思勉先生明言“替魏武帝辨诬”。最后,才是郭沫若和翦伯赞,以及开国领袖毛泽东。

从宋朝开始,人们就普遍不喜欢曹操。对三国人物的评价,宋朝确实是一个分水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相权要让步于皇权,中央集权于皇帝。秦汉时期,宰相和皇帝是可以分庭抗礼的。那时的宰相有三个,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号称“三公”。国家有事,先由三公 “会议”,拿出方案,交给皇帝批准。皇帝五日一朝,其实不过“橡皮图章”。所以汉武帝很不满意,搞出个“大将军”来对抗宰相。但是直到唐代,宰相的权力还是很大。皇帝的诏令,宰相不副署,就不能生效。另外,朝见的时候,宰相是坐下来讨论问题的,所以叫三公“坐而论道”。但宋以后,宰相就只能站着了。明太祖朱元璋,则干脆把宰相废掉,从此明清两代无宰相。总之,宋以后,为了加强皇权抑制相权,必须“尊刘贬曹”。因为曹操是以丞相之位篡取皇权,而诸葛亮没有。这是第一个原因。

宋人不喜欢曹操的第二个原因,是曹操瞧不起士大夫,打击士族,打击读书人。被他杀掉的,不少是书生。比如孔融,比如边让,都是“因言获罪”。而宋朝,又恰恰是士大夫地位最高的朝代。宋太祖赵匡胤曾经与子孙“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就是“不杀士大夫”。宋代知识分子的地位这样高,怎么会喜欢跟读书人过不去的曹操?就算为了保住自己的崇高地位,也得把曹操当作“反面教员”,斗倒批臭。何况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你曹操杀了我们那么多弟兄,我们难道不能骂你个狗血喷头!别以为读书人手无寸铁好欺负。告诉你,笔杆子的作用,有时候也不亚于枪杆子!

第三个原因,就是中国人喜欢树典型,要有自己的崇拜偶像和反面教员。这个崇拜偶像和反面教员,还最好能同时出现。巧得很,三国就正好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反面教员可以让曹操来充当,崇拜偶像则当然是诸葛亮。

因为诸葛亮跟曹操,太有可比性。第一,他们都是丞相,还都是汉丞相,也都“开府”(就是有自己独立的办事机构),有着独立于皇权的相权。第二,他们也都封侯,还都是最高一级的县侯。曹操封的是“武平侯”,诸葛亮封的是“武乡侯”,名字听起来都像。第三,他们都是丞相兼领州牧。曹操领冀州牧,诸葛亮领益州牧。你看像不像?太像了!

曹操“篡逆”,诸葛忠诚。这真是送上门来的正反两个方面的教员。因此,为了崇拜诸葛亮,必须贬低曹操。反过来也一样。为了打倒曹操,必须抬高诸葛亮。这是以德治国的需要,也是朝野上下的需要。客观不客观,历史不历史,那就顾不上了。
铁道蚂蚁
2010-12-18 · TA获得超过66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0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6万
展开全部
这种人物评论一直是众说纷纭,每个人都有其看法。《三国演义》表达的时罗贯中采当时百家之言所成,不是信史而是文学。你想知道推介读《三国志》陈寿写的。曹操比较客观。总的来说曹操是一个英雄,司马懿牛逼吧,还要让曹操三分。历史中的曹操只是因为“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而遭骂名,在今天看来就没这种情感了,就是一个颇具智谋的英雄了!想象他手下的能人就知道了。刘备不是牛啊?手下也就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而已,曹操呢?夏侯敦夏侯渊,典韦、郭嘉、曹仁、曹真、司马、张辽、张颌、、、、、没完了!
至于作者要写坏曹操是因为罗贯中的封建正统思想使得全书尊刘贬曹,夹杂统治者的医院在其中。可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都不能是完全客观的,都是有统治者主观意志在其中的,所不同的只是比例的多少罢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罡铁无敌
2010-12-16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三国志·魏书·曹操传

《三国演义》中七分实三分虚是毋庸质疑的,而对于曹操《演义》中则是有意丑化,如赤壁之战是一场遭遇战,《三国志-魏书-曹操传》中写的是:"两军相遇于赤壁,曹军大疫,初战不利,乃引军还。"而《三国演义》则将它无限夸大。又如曹军潼关战马超事,战斗确实很激烈,但是《三国演义》写曹操割须弃袍乃得脱则完全是为丑化他。实际上根据《三国志-魏书-曹操传》记载,潼关大战,曹操是赢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流浪的站站
2010-12-16 · TA获得超过12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的确有不同,
演义中曹操猜忌心重,阴险狡诈。
三国志中曹操有容人之量,文治武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晨旭讲科学
2010-12-16
知道答主
回答量:2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6万
展开全部
说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这是成功的政治手段,而且这样能牵制各路诸侯,包括孙刘,也正是因为这样,曹操才能荡平四海,使“汉朝”的统治更为稳定。其实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丑化了曹操,因为当时作者的创作背景是元末明初时期,非汉人当政自然不被视为正统,所以作者把曹操写成一个相当于某朝篡位的奸雄,意在说明当时的元朝统治非正统,而且作者占到了刘备一方,也写出了作者想要恢复“正统”的想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