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2014-02-28
展开全部
我帮你找的资料你可以看看!庞统,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年青的时候外表质朴,不爱张扬,不是特别有名。但他的叔父大名士庞德公对他却十分看重,认为他不同寻常。当时,颍川人司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于鉴识人品的名声,庞统慕名前往拜见。见面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于是庞统就坐在树下,跟他交谈起来。两人越谈越投机,就这样一个树上,一个树下,一直谈到深夜。司马徽觉得庞统真正非同凡响,诚心诚意地褒扬庞统是南州首屈一指的人才,并且赞叹说:“庞德公确实有知人之明,庞统确有与众不同之处!”从此,庞统的名声渐渐显赫。庞德公将他与诸葛亮、司马徽并列,说孔明是卧龙,庞统是凤雏,司马徽是水镜。从此以后他的才名才为人所知。不久,郡中任命庞统为功曹。由于庞统为人做事很低调,从不轻易向人展露自已的才学。有人不解地问道:先生,你这么有才,很多事情都有自已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分析,你为什么不利用自已的才学为你自已多挣得一些名望和好处呢,这岂不是大大的埋没了你的才学了吗?可是庞统却笑了笑说道:现在社会上一点也不缺少精英和名士。可是真正能为这个社会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却不是很多,人们都忙着用自已的聪明才智为自已换来各种各样的好处,这很正常,本无可厚非。可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么做的话,那我们的社会离毁灭也就不远了。社会需要淳朴百姓的辛勤汗水和劳动,正是他们提供了粮食和丝麻让这个社会能够维持。社会同样也需要无私奉献的风气和不计名利的品格,只有这种以奉献为乐,以做善事为乐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才会有希望,才会发展进步。就因为现在这种人很少,所以就让我为净化社会风气做一点我力所能及的事吧。吴国将领周瑜帮助刘备攻取荆州,兼任南郡太守,庞统仍为功曹。周瑜去世,庞统送葬到吴地。当时东吴名士争相与庞统结交,谈天说地。庞统对当时东吴名士的评价也深得他们本人的认可,并相约:待天下太平之时,再共聚一起评论海内名士。当时正值三国时期,连年战乱不止。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这时统一全国,给百姓一个和平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比什么都实际,都珍贵的礼物。庞统经过慎重考虑,他选择了刘备。大概是英雄所见略同的缘故,庞统投奔刘备和诸葛亮的理由差不多:那就是刘备当时的实力还很弱,还没有发达,对贤才的渴望和重视要比曹操和孙权要强烈得多。同时刘备雄才大略,虽说领兵打仗的本事一般,但是绝对是一个难得的君主,具备很强的领导和组织能力,颇具刘邦遗风,他所欠缺的只是一个机会而已。可是当他投奔刘备的时候,刚开始刘备并没有对他怎样重视。只是让他当一个耒阳县的小县令,根本没拿他当回事,庞统当然会有情绪(在任不理县务,治绩不佳),于是他被免官也就不是什么意外的事了。可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当吴国的鲁肃听说这件事后,连忙给刘备写了一封信,大意是庞统是个难得的人才。应当委以重用。诸葛亮知道这事后也在一旁帮腔。刘备这才发现自已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还好还来得及改正。刘备倚重庞统的程度仅次于诸葛亮。庞统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不同于军师,后者只是参谋,前者还有统兵权)。一次,刘备与庞统闲谈,问他:“你曾经担任周瑜的功曹。听说那次我到吴国,周瑜曾上秘信给孙权,让孙权扣留我,不知是否真有此事?在谁的手下,当然就该忠于谁,你不必隐瞒。”庞统回答:“确有此事。”刘备慨然叹息:“当时我正在危急之中,有求于孙权,所以不能不去见他。去了,竟差一点落到周瑜手中!”刘备还说:“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孔明那时也劝我不要去,而且一再坚持,想来也是怕孙权扣留我。我当时却认为孙权所要提防的是北面的曹操,应该希望有我做他的援手,所以才坚持去见他,一点也没有疑虑。现在想来,这确实是一步险棋,并非万全之计。”建安十六年(211),法正奉益州牧刘璋之命到荆州,迎接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谋取益州。刘备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庞统进言,他说:“荆州荒芜残败,人物流失殆尽。且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有大的发展。益州户口百万,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如果真能夺取此地,以为根基,当可成就大业。”刘备仍然担心:“如今与我水火不同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宽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狡诈,我便忠诚。凡事与他相反,就有可能得民心、有成就。如今为得益州,失信于天下,能行吗?”庞统说:“如今正当乱离之际,凡事不能墨守成规,要随枷权变才好。况且吞并弱小,攻击暗昧,逆取顺守,报之以义,正是古人所重视的。只要事定之后,封还他一块土地,还有谁能说您有负信义呢?不趁现在攻取益州,到时就会被别人占了先机。”刘备认为庞统说得有理,决定留诸葛亮、关羽等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率领数万兵士进入益州。当时入川的环境对刘备集团来说是极为不利的。首先是名不正,虽说刘璋请刘备来也没安什么好心,主要目的是让刘备帮着他打张鲁,一来可以解除后顾之忧,省着老怕张鲁来犯;二来可以借刀杀人,不用自已出力,却能达到自已想要的结果。可实际情况却是刘璋在引狼入室。刘备来的时候就没想帮着刘璋打张鲁,在得了刘璋的大量的军用物资后走到夹萌关后就不走了,反倒在当地广树恩义,收买人心,深得当地百姓拥护,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干掉刘璋。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刘备在葭萌关屯驻已经一年。庞统就战略问题,向刘备献上三条密计:“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刘备认为中计有道理,依计而行。斩杨怀高沛,挥兵直指成都,一路势如破竹,所经过的地方都顺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在涪城,刘备大会将士,置酒作乐,志得意满。他乘着酒兴对庞统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庞统却说:“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时刘备已醉,怒道:“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庞统起身而退。刘备马上后悔了,请他回来。庞统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坐下,不看刘备,也不道歉,饮食自若。刘备说:“向者之论,阿谁为失?”庞统说:“君臣俱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刘备大笑,酒宴上又恢复了欢乐的气氛。
其次是形势极为不利。自古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蜀国地势极为险要,易守难攻。如果刘璋真的有才干的话,当他和刘备撕破脸之后完全可以在和刘备的对峙中占得主动和先机。刘璋完全可以采取坚壁清野的办法,让刘备没有后勤补给。然后深沟高垒,就是不和你决战,等你粮草接济不上,不得不退兵的时候,我再出兵追你,到时候你刘备只有等死的份。只可惜刘璋不是那块料,再好的机会对他来说也一无所用。反倒说了一番很让人感动的话:兄弟们跟我这么多年了,我却为了一已之私利,让他们抛家舍业,拖家带口,成群结队地放弃过了很多年的安逸生活来配合我的坚壁清野计划,也未免太残忍了,我宁愿做俘虏也决不拖累兄弟们。最后是在兵势上刘备处于绝对的下风和劣势。我们先不说双方兵力的对比多少。单看一看一路要经过多少关隘我们就会明白当时条件是多么艰难。你损兵折将,费时费力过了这一关之后下面还有关隘在等着你,只要里面的守将足够精明或者是个将才,刘备集团都将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别的我们不说,单单攻打一个绵竹,就用了三年多。基于以上困难,庞统和法正才为刘备想出了一个计划:那就是在刘璋来接刘备的时候将刘璋当场拿下!然后胁持刘璋一路进入成都,不费一兵一卒!这是在当时唯一能用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成果的计划,也是当时有过目不忘之能的相当聪明的谋士张松的想法。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计划太不厚道了,太不仁义了。刘备当时之所以没这么做的原因是他想用仁义和诚信得到天下的民心。后来也确实是这么实行的。他先是找借口让刘璋给他出钱出人帮孙权打曹操,然后又在刘璋不满足他需要的时候扯书毁使,制造冲突。最后在刘璋将张松一家四十余口尽斩于市的时候以一种为友报仇,匡复正义的形象出现在众人眼前。戏是演成了,最后得到了蜀国,大赏手下,可是代价却太大了,费时费力损兵折将不说,其中最大的也是最不明显的损失就是刘备永远地失去了两个重要谋士,其中一个是张松,另一个就是庞统。在刘备入蜀的计划中,庞统是主要的谋士。在庞统,法正,张松都力主在二刘见面即将刘璋拿下的计划没获批准的时候,其实悲剧的结局就已经是注定的了。在当时那样凶险的情况下,刘备还不想改变他的仁义取天下的思路,其实留给庞统的发挥空间是相当有限的。就好比你在菜料不全,配料不够,柴伙不多的情况下让特级厨师为你做一桌上好的菜,不是不能做,是能做,但是太难做了。庞统的死在三国演义里说是庞统不听诸葛亮的话,贸然进兵遭到埋伏被人射死。这完全是为了衬托出诸葛亮的高大而光辉的形象而设计的。庞统死在雒城之下不假,不过不是遭伏而死,而是中流矢而亡。在他指挥攻打雒城的时候被流矢射中,时年三十六岁。三国演义里在刘备和庞统攻打雒城之前,诸葛亮曾给他们写过一封信,大意是现在不要进兵,对他们不利。这封信的有无我没做过考证,不想多说。但我想说的是如果诸葛亮真的给刘备和庞统写过信的话只会起反作用而不会有多大的积极的作用。因为诸葛亮搞政治太厉害了,手段非常之高,平常人根本不是他对手。刘备死后把他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了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李严。但是李严这个托孤重臣到死都没有离开过永安,没到过成都,就更不用说什么辅佐幼主了。就连诸葛亮率兵北伐这件大事按理说必须得刘禅亲自批准后诸葛亮才能率队出发。可是实际情况却是诸葛亮已经率队走了很长时间后才给刘禅上了一份《出师表》以应付了事,你批我走,你不批我一样走。不知谁是皇帝。更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在三国中唯有蜀国没有设史官,来记录每年国家所发生的大事以及国家的政策走向。同时也不设档案来记录皇宫内外每天所发生的大事。害得我们的大史学家陈寿先生在书写蜀国历史的时候收集资料非常困难,没有系统的文献可以参考,以致于在三国历史中蜀国的记录是最少的。它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诸葛亮的话就是圣旨,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而且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干好了是我丞相能干,干不好是你皇帝不行,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周围没有任何人可以做证,可以说清事实。因为没有史官的记载,没有档案的记录,没有任何人可以说清。说句实在话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我实在不敢恭维,五出祁山无功而返就是一个最好的解释。可是这位仁兄要是知道自已不行就闭嘴不说也就是了,可如果他偏偏要显摆一下他的本事庞统就很危险了。在关键时候你为庞统设一取城计谋什么样;你干涉一下庞统的入川全局计划什么样?诸葛亮的能耐充其量也就能算半个萧何,供应粮草维持治安再加上剿匪平叛,守城御敌应当说还能干得不错,可是要讲领兵攻城他就力不从心了,要不刘备为什么入川的时候不带他而带庞统呢,就是这个道理。在蜀国有且只有一个人能够制住诸葛亮,让他安心干活儿而不敢起屁炸刺儿,那个人就是刘备,除了刘备之外谁都不行。不信你可以看一看刘禅,李严,魏延等人的下场。不久,刘备包围雒城(现今的德阳广汉一带)。当庞统在前线专心致志,研究怎样破敌之时,忽然收到一封急电:停下,先别攻城了,过几个月再说!你要是庞统你怎样想?你是总指挥还是我是总指挥?现在主公进退维谷,四处危机,随时有被消灭的可能,你一封信说停下就停下,置几万兄弟和主公的安危于不顾,我要是真停了失败的话我是总指挥我负直接责任,不停的话我进攻失败因为没听你的话还是我的责任,横竖全是你好我不对呀!当主将最忌的就是分神,一分神就会注意力不集中,看问题就不从全局考虑了,传令:明早给我猛攻雒城,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雒城拿下来!结果亲自督战,身中流矢而死。可悲的是三国的作者为了突出诸葛亮的先见之明是多么的神准,设计了一个让庞统误中埋伏的情节,看到这里我真的很恶心,先不说庞统不会笨成这个样子,就是他笨成这个样子,他身边的法正也决不会不管不问。要知道,想当年刘备取东川的时候全是法正的谋划,就连曹操都奇怪刘备啥时候军事水平上升这么快,一打听才知道是法正的谋划。庞统在三国中的名声没有诸葛亮大的原因一方面是他死的早,没有立什么像样的功劳,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原因就是三国的作者罗贯中先生:他因为作张士诚的幕僚很失意,最后没有成功被朱元璋打败,怎么办呢?编一个完美诸葛亮的故事聊以自慰吧,看到诸葛亮被愚笨的百姓顶礼膜拜,自已心中那个没有实现的愿望,也就在虚无中得以实现。
其次是形势极为不利。自古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蜀国地势极为险要,易守难攻。如果刘璋真的有才干的话,当他和刘备撕破脸之后完全可以在和刘备的对峙中占得主动和先机。刘璋完全可以采取坚壁清野的办法,让刘备没有后勤补给。然后深沟高垒,就是不和你决战,等你粮草接济不上,不得不退兵的时候,我再出兵追你,到时候你刘备只有等死的份。只可惜刘璋不是那块料,再好的机会对他来说也一无所用。反倒说了一番很让人感动的话:兄弟们跟我这么多年了,我却为了一已之私利,让他们抛家舍业,拖家带口,成群结队地放弃过了很多年的安逸生活来配合我的坚壁清野计划,也未免太残忍了,我宁愿做俘虏也决不拖累兄弟们。最后是在兵势上刘备处于绝对的下风和劣势。我们先不说双方兵力的对比多少。单看一看一路要经过多少关隘我们就会明白当时条件是多么艰难。你损兵折将,费时费力过了这一关之后下面还有关隘在等着你,只要里面的守将足够精明或者是个将才,刘备集团都将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别的我们不说,单单攻打一个绵竹,就用了三年多。基于以上困难,庞统和法正才为刘备想出了一个计划:那就是在刘璋来接刘备的时候将刘璋当场拿下!然后胁持刘璋一路进入成都,不费一兵一卒!这是在当时唯一能用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成果的计划,也是当时有过目不忘之能的相当聪明的谋士张松的想法。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计划太不厚道了,太不仁义了。刘备当时之所以没这么做的原因是他想用仁义和诚信得到天下的民心。后来也确实是这么实行的。他先是找借口让刘璋给他出钱出人帮孙权打曹操,然后又在刘璋不满足他需要的时候扯书毁使,制造冲突。最后在刘璋将张松一家四十余口尽斩于市的时候以一种为友报仇,匡复正义的形象出现在众人眼前。戏是演成了,最后得到了蜀国,大赏手下,可是代价却太大了,费时费力损兵折将不说,其中最大的也是最不明显的损失就是刘备永远地失去了两个重要谋士,其中一个是张松,另一个就是庞统。在刘备入蜀的计划中,庞统是主要的谋士。在庞统,法正,张松都力主在二刘见面即将刘璋拿下的计划没获批准的时候,其实悲剧的结局就已经是注定的了。在当时那样凶险的情况下,刘备还不想改变他的仁义取天下的思路,其实留给庞统的发挥空间是相当有限的。就好比你在菜料不全,配料不够,柴伙不多的情况下让特级厨师为你做一桌上好的菜,不是不能做,是能做,但是太难做了。庞统的死在三国演义里说是庞统不听诸葛亮的话,贸然进兵遭到埋伏被人射死。这完全是为了衬托出诸葛亮的高大而光辉的形象而设计的。庞统死在雒城之下不假,不过不是遭伏而死,而是中流矢而亡。在他指挥攻打雒城的时候被流矢射中,时年三十六岁。三国演义里在刘备和庞统攻打雒城之前,诸葛亮曾给他们写过一封信,大意是现在不要进兵,对他们不利。这封信的有无我没做过考证,不想多说。但我想说的是如果诸葛亮真的给刘备和庞统写过信的话只会起反作用而不会有多大的积极的作用。因为诸葛亮搞政治太厉害了,手段非常之高,平常人根本不是他对手。刘备死后把他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了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李严。但是李严这个托孤重臣到死都没有离开过永安,没到过成都,就更不用说什么辅佐幼主了。就连诸葛亮率兵北伐这件大事按理说必须得刘禅亲自批准后诸葛亮才能率队出发。可是实际情况却是诸葛亮已经率队走了很长时间后才给刘禅上了一份《出师表》以应付了事,你批我走,你不批我一样走。不知谁是皇帝。更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在三国中唯有蜀国没有设史官,来记录每年国家所发生的大事以及国家的政策走向。同时也不设档案来记录皇宫内外每天所发生的大事。害得我们的大史学家陈寿先生在书写蜀国历史的时候收集资料非常困难,没有系统的文献可以参考,以致于在三国历史中蜀国的记录是最少的。它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诸葛亮的话就是圣旨,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而且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干好了是我丞相能干,干不好是你皇帝不行,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周围没有任何人可以做证,可以说清事实。因为没有史官的记载,没有档案的记录,没有任何人可以说清。说句实在话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我实在不敢恭维,五出祁山无功而返就是一个最好的解释。可是这位仁兄要是知道自已不行就闭嘴不说也就是了,可如果他偏偏要显摆一下他的本事庞统就很危险了。在关键时候你为庞统设一取城计谋什么样;你干涉一下庞统的入川全局计划什么样?诸葛亮的能耐充其量也就能算半个萧何,供应粮草维持治安再加上剿匪平叛,守城御敌应当说还能干得不错,可是要讲领兵攻城他就力不从心了,要不刘备为什么入川的时候不带他而带庞统呢,就是这个道理。在蜀国有且只有一个人能够制住诸葛亮,让他安心干活儿而不敢起屁炸刺儿,那个人就是刘备,除了刘备之外谁都不行。不信你可以看一看刘禅,李严,魏延等人的下场。不久,刘备包围雒城(现今的德阳广汉一带)。当庞统在前线专心致志,研究怎样破敌之时,忽然收到一封急电:停下,先别攻城了,过几个月再说!你要是庞统你怎样想?你是总指挥还是我是总指挥?现在主公进退维谷,四处危机,随时有被消灭的可能,你一封信说停下就停下,置几万兄弟和主公的安危于不顾,我要是真停了失败的话我是总指挥我负直接责任,不停的话我进攻失败因为没听你的话还是我的责任,横竖全是你好我不对呀!当主将最忌的就是分神,一分神就会注意力不集中,看问题就不从全局考虑了,传令:明早给我猛攻雒城,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雒城拿下来!结果亲自督战,身中流矢而死。可悲的是三国的作者为了突出诸葛亮的先见之明是多么的神准,设计了一个让庞统误中埋伏的情节,看到这里我真的很恶心,先不说庞统不会笨成这个样子,就是他笨成这个样子,他身边的法正也决不会不管不问。要知道,想当年刘备取东川的时候全是法正的谋划,就连曹操都奇怪刘备啥时候军事水平上升这么快,一打听才知道是法正的谋划。庞统在三国中的名声没有诸葛亮大的原因一方面是他死的早,没有立什么像样的功劳,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原因就是三国的作者罗贯中先生:他因为作张士诚的幕僚很失意,最后没有成功被朱元璋打败,怎么办呢?编一个完美诸葛亮的故事聊以自慰吧,看到诸葛亮被愚笨的百姓顶礼膜拜,自已心中那个没有实现的愿望,也就在虚无中得以实现。
展开全部
庞统对刘备的功劳主要是献计夺取成都。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十二月,刘备已经在葭萌关屯驻一年,庞统就战略问题,向刘备献上三条密计:“挑选精兵,昼夜兼行直接偷袭成都,可以一举而定,此为上计计也;杨怀、高沛是蜀中名将,手下有精锐部队,而且据守关头,我们可以装作要回荆州,引他们轻骑来见,可就此将其擒杀,而后进兵成都,此为中计;退还白帝,连引荆州,慢慢进图益州,此为下计。如果犹豫不前,将会有大难,不能在此地久留。”·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刘备手下的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时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十二月,刘备已经在葭萌关屯驻一年,庞统就战略问题,向刘备献上三条密计:“挑选精兵,昼夜兼行直接偷袭成都,可以一举而定,此为上计计也;杨怀、高沛是蜀中名将,手下有精锐部队,而且据守关头,我们可以装作要回荆州,引他们轻骑来见,可就此将其擒杀,而后进兵成都,此为中计;退还白帝,连引荆州,慢慢进图益州,此为下计。如果犹豫不前,将会有大难,不能在此地久留。”·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刘备手下的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时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4-02-28
展开全部
刘备犹豫不决,庞统进言劝说刘备不要舍弃良机。刘备赞同庞统的观点,于是留诸葛亮、关羽等人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等人进入益州。同年,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庞统献策借机擒住刘璋,刘备疑心立足未稳,拒绝了这个建议。之后,刘璋还于成都,而刘备驻扎在葭萌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4-02-28
展开全部
可以说庞统是倒霉蛋的带名词
大家都知道 在隋朝以前是没有科举制度 人才都是靠别人推荐 而庞统长的还丑 古代对相貌比现代人还看重
所以庞统一直不被重用 好不容易终于受到刘备重用 领兵攻打益州 可惜未立大功就死了
大家都知道 在隋朝以前是没有科举制度 人才都是靠别人推荐 而庞统长的还丑 古代对相貌比现代人还看重
所以庞统一直不被重用 好不容易终于受到刘备重用 领兵攻打益州 可惜未立大功就死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