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唐朝国运的杨国忠和李林甫,谁对唐朝的危害大?
晚唐两位鼎鼎大名影响唐朝国运的宰相李林甫和杨国忠,谁对唐王朝衰败的危害更大更深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两个人的生平事迹。
李林甫(683-753),祖籍陇西,唐朝宗室,位居宰相,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曾孙,画家李思训之侄。
李林甫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早年历任千牛直长、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后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三品。
开元二十四年(736),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升任中书令,后进封晋国公,又兼尚书左仆射。天宝十一年十一月(753),李林甫病逝,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然而死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遭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
李林甫担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他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还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做大,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杨国忠(约700—756),蒲州永乐人,唐代权臣。他是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张易之外甥,杨贵妃族兄。
杨国忠出身于弘农杨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杨玉环得宠后飞黄腾达,直至升任宰相,封卫国公,身兼四十余职。他任相期间,专权误国,败坏朝纲,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
天宝十五年(756),杨国忠随唐玄宗西逃入蜀,中途在马嵬驿被乱兵所杀。
对于李林甫,后世有一种“李林甫不死,安禄山不反”的说法。李林甫其实是一个口蜜腹剑的大奸之人,他一生难逢敌手,其阴险狡诈,即便是勇猛彪悍的边将胡将在他面前都是俯首称臣,比如李林甫制服骄横的安禄山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唐玄宗对安禄山深信不疑,让他身兼三镇的节度使,可谓是掌握了最精锐的边军。杨贵妃还收安禄山为养子,使他可以出入后宫,随着地位的变换,安禄山也开始狂妄自大,对朝廷大臣也无礼起来。
李林甫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他排除异己,对于不听自己的话的人,一定会进行无情的打击,决不手软,但是在他当朝时,安禄山是被他收服的,安禄山是不敢反的。
天宝十二年(753),李林甫病逝。在他尸骨未寒之时,安禄山与杨国忠联合起来即诬告李林甫与铁勒人阿布思勾结叛乱。安禄山这招可以说是一箭双雕,既解了自己多年来对李林甫的惊惧之恨,又打击了与自己不和的朔方军节度副使阿布思。
年老昏庸的唐玄宗太相信安禄山了,玄宗立即命人调查,而李林甫女婿杨齐宣担心受累,便顺着杨国忠之意,证言安禄山所言不虚。
于是,唐玄宗追削李林甫官爵,子孙有官者除名流放,财产充公,并开李林甫之棺,取出其含在口中的明珠,剥下金紫朝服,改用小棺以庶人之礼安葬。
李林甫死后,安禄山已经完全没有了威胁,于是晚唐的安史之乱爆发了。这都拜杨国忠所赐。
这样看来要论这两人谁对唐王朝衰败的危害更大、更深,应该当属杨国忠,历朝历代不乏嫉贤妒能的宰相,怪只能怪杨国忠靠裙带关系上位,还没收服胡将的本事就向李林甫开炮,这是最不明智,最看不清形势的做法。
被安禄山利用排除异己,靠裙带关系上位却缺乏才能,不能挽救大唐危机,也不能自救于水火。这就是杨国忠。要说唐王朝的衰败从皇帝到臣属都难辞其咎,但对唐王朝衰败影响更深更大的,应该属杨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