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和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的渊源还要从那次听容易老师的课说起。
容易老师是我们机构的名师,她的国学课,是我听过这么多次课里,最为喜欢和崇拜的,她是真正做到了将作者、文本和孩子都装入了内心的人。
她执教的是苏东坡先生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首几乎人人都会背上几句的词。
还记得她以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的评价作为导入:
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当时这个评价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那一堂课顺理成章地成了我心中国学课堂无法逾越的高峰,苏东坡那“归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乐观与豁达也时时在我的心头回响。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看到了《苏东坡传》,感觉分外亲切,拿起来一看封底,我才知道,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的评价最后还有一句话“可是这些也许都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原来前面如此多面的苏东坡都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至于苏东坡的全貌究竟是怎样的,也只有去书中一探究竟了。
现代世人对于苏东坡的了解,大都从他的诗文中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理趣,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情,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洒脱,他的诗词文从几百年前的宋朝穿越而来,还能让现代人与之共情,经久不息,具有极强大的生命力。
《苏东坡传》一书中,林语堂先生认为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不移;二则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诗文上的卓绝我们可以通过读他的经典作品就能感受得到,而他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主张,我们可以从他不断贬谪的经历就可以推断出,他实在是一个不大会轻易改变的人。
其实苏东坡生平许多的成就都被他那出类拔萃,如行云流水般的诗文所掩盖。林语堂先生说他是一流的书画家,天生聪慧,对佛理一触即通,在医学上也是公认地权威,还涉猎炼丹术,甚至对于探寻宇宙地奥秘都有其独特的法门,而对于他的正业“做官”更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笔,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说苏东坡是一块为官的好材料。
他之所以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是因为变法并未给百姓带来好处,反而让他们生活处境更加艰难。无论是他被贬黄州还是杭州期间,他总是设身处地为民着想,为民请命,兴修水利、创建医院,为百姓办实事;在担任军职时,修缮营房、整饬纪律,对腐败军官予以处罚或革职,大刀阔斧,俨然一员老将;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他一直为宽免贫民的欠债而向朝廷恳求,数次上书减免百姓的债务,最终如愿以偿。
虽然在坚定自己的主张道路上屡遭贬谪,但他始终将百姓的利益置于心头,深受百姓爱戴,同时因为他乐观豁达的性格,结交好友无数,晚年他经历万劫回乡时,运河两岸的老百姓都对他表示了真诚的欢迎,而谦虚的他却转身向船上的人说:“这样欢迎,折杀人也!”
苏东坡一生经历太传奇,才艺太多,以至于人们常常忘记了他的主业,他也是一个为民着想的好官,一位有能力有魄力的大官。虽然当官并不是他的毕生梦想,但他终究是在这条路上走了一生。
在《苏东坡传》中,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极尽溢美之词:
“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具有蛇的智慧,兼有格子的温柔敦厚。”
对于这样一个品行崇高的伟大人物,任何美好之词用在他身上都不过分,但是在《苏东坡》一书中,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的偏爱也已经过于仰之弥高了,因为太喜欢太欣赏一个人了,所以不可避免地对其他人的评价会有失公允,尤其是这个人还是你喜欢的人的政敌。
书中林语堂先生将变法的王安石称之为“拗相公”,意为不通人情世故之人,他对王安石的评价是
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制处人治事之术,除却与他本人之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倘若我们说理想主义者是指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仪表的人,王安石正好就是这等人。”
然后例举了王安石吃饭时只夹自己桌前的菜和他不注重外表修饰的小故事,来证明王安石是一个不实际的理想主义者,从这里看来林语堂先生还是有失偏颇,把个人的生活习惯上升为一种人格去进行批判,未免显出了一点小家子气。
再说到王安石的变法,林语堂先生更是将其驳得不值一文,诚然,王安石在变法的过程中,坚持自己的主张,并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但是对于自己的政见保持坚定不移的态度,不是一个从政者的基本要求吗?
况且王安石的变法并不是像先生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后代还是有很多学者想要为王安石辨护,现代著名学者梁启超便是其中之一,可见变法自然也有其现代性和创新性,而书中王安石变法被林先生一棍子打死了,实属不该。
读完《苏东坡传》,心里颇不平静,好像跟着历史上这样一个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人有了灵魂的共振,林语堂先生说:
“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成形,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
我们也曾因为自己触摸到了这份伟大的思想和心灵而心生喜悦,也许这就是阅读《苏东坡传》的意义吧。
容易老师是我们机构的名师,她的国学课,是我听过这么多次课里,最为喜欢和崇拜的,她是真正做到了将作者、文本和孩子都装入了内心的人。
她执教的是苏东坡先生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首几乎人人都会背上几句的词。
还记得她以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的评价作为导入:
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当时这个评价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那一堂课顺理成章地成了我心中国学课堂无法逾越的高峰,苏东坡那“归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乐观与豁达也时时在我的心头回响。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看到了《苏东坡传》,感觉分外亲切,拿起来一看封底,我才知道,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的评价最后还有一句话“可是这些也许都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原来前面如此多面的苏东坡都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至于苏东坡的全貌究竟是怎样的,也只有去书中一探究竟了。
现代世人对于苏东坡的了解,大都从他的诗文中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理趣,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情,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洒脱,他的诗词文从几百年前的宋朝穿越而来,还能让现代人与之共情,经久不息,具有极强大的生命力。
《苏东坡传》一书中,林语堂先生认为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不移;二则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诗文上的卓绝我们可以通过读他的经典作品就能感受得到,而他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主张,我们可以从他不断贬谪的经历就可以推断出,他实在是一个不大会轻易改变的人。
其实苏东坡生平许多的成就都被他那出类拔萃,如行云流水般的诗文所掩盖。林语堂先生说他是一流的书画家,天生聪慧,对佛理一触即通,在医学上也是公认地权威,还涉猎炼丹术,甚至对于探寻宇宙地奥秘都有其独特的法门,而对于他的正业“做官”更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笔,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说苏东坡是一块为官的好材料。
他之所以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是因为变法并未给百姓带来好处,反而让他们生活处境更加艰难。无论是他被贬黄州还是杭州期间,他总是设身处地为民着想,为民请命,兴修水利、创建医院,为百姓办实事;在担任军职时,修缮营房、整饬纪律,对腐败军官予以处罚或革职,大刀阔斧,俨然一员老将;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他一直为宽免贫民的欠债而向朝廷恳求,数次上书减免百姓的债务,最终如愿以偿。
虽然在坚定自己的主张道路上屡遭贬谪,但他始终将百姓的利益置于心头,深受百姓爱戴,同时因为他乐观豁达的性格,结交好友无数,晚年他经历万劫回乡时,运河两岸的老百姓都对他表示了真诚的欢迎,而谦虚的他却转身向船上的人说:“这样欢迎,折杀人也!”
苏东坡一生经历太传奇,才艺太多,以至于人们常常忘记了他的主业,他也是一个为民着想的好官,一位有能力有魄力的大官。虽然当官并不是他的毕生梦想,但他终究是在这条路上走了一生。
在《苏东坡传》中,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极尽溢美之词:
“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具有蛇的智慧,兼有格子的温柔敦厚。”
对于这样一个品行崇高的伟大人物,任何美好之词用在他身上都不过分,但是在《苏东坡》一书中,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的偏爱也已经过于仰之弥高了,因为太喜欢太欣赏一个人了,所以不可避免地对其他人的评价会有失公允,尤其是这个人还是你喜欢的人的政敌。
书中林语堂先生将变法的王安石称之为“拗相公”,意为不通人情世故之人,他对王安石的评价是
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制处人治事之术,除却与他本人之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倘若我们说理想主义者是指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仪表的人,王安石正好就是这等人。”
然后例举了王安石吃饭时只夹自己桌前的菜和他不注重外表修饰的小故事,来证明王安石是一个不实际的理想主义者,从这里看来林语堂先生还是有失偏颇,把个人的生活习惯上升为一种人格去进行批判,未免显出了一点小家子气。
再说到王安石的变法,林语堂先生更是将其驳得不值一文,诚然,王安石在变法的过程中,坚持自己的主张,并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但是对于自己的政见保持坚定不移的态度,不是一个从政者的基本要求吗?
况且王安石的变法并不是像先生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后代还是有很多学者想要为王安石辨护,现代著名学者梁启超便是其中之一,可见变法自然也有其现代性和创新性,而书中王安石变法被林先生一棍子打死了,实属不该。
读完《苏东坡传》,心里颇不平静,好像跟着历史上这样一个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人有了灵魂的共振,林语堂先生说:
“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成形,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
我们也曾因为自己触摸到了这份伟大的思想和心灵而心生喜悦,也许这就是阅读《苏东坡传》的意义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