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派名词解释
构成派名词解释如下:
构成主义企图反叛现代艺术的自律性,提倡艺术的实用价值和社会功能,极大影响了德国包豪斯和荷兰风格派运动,并广泛影响了20世纪建筑、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戏剧、电影、摄影、音乐等诸多艺术门类。
虽然构成主义也采用抽象形式,但它并不强调艺术的纯粹性和精神性,而是以服务生活的实用性为导向。构成主义思潮起源于20世纪10-20年代的苏联,发起人为先锋艺术家及建筑师塔特林(Владимир Татлин)。
构成主义在30年代受到了苏联官方的批评,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形式主义的”艺术,随着社会主义写实主义风格占据主流,构成主义随即在苏联被彻底禁止。但一些学者将30年代的早期斯大林式建筑也称为“后构成主义”。
构成主义在手法上借鉴至上主义的抽象几何风格,但在功能和目的上反对纯粹艺术,主张艺术服务社会的生产实践,有不少人在构成主义观念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工程师式的艺术家比架上艺术家能更好地创造出为无产阶级服务的艺术。
构成主义在建筑、平面设计、摄影、电影领域中都有表现:
构成主义建筑集中表现在苏联20世纪20-30年代莫斯科劳动宫等一批新建筑中。为修建新建筑,苏联政府举行了设计大赛,极大刺激了建筑师的创造力。
构成主义平面设计通常运用照相蒙太奇技术来替代平面手绘制图,增加直线与基本几何体的元素,使画面呈现几何化。色彩方面,构成主义平面设计倾向运用黑、白、灰、红、蓝、黄等基础色调。20年代的书籍、服装、电影海报和政治宣传招贴画设计充分体现了其理念。
早期苏联影片运用大量构成主义蒙太奇手法制造奇幻的戏剧化场景,也通过直线、几何体、基础色等构成主义元素表现工业感和未来感。此外文学、音乐也受到构成主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