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前三季度主要实施了哪些具体的货币政策操作??

总结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前三季度主要实施了哪些具体的货币政策操作,并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分析预测下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走向如何?写作业,急... 总结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前三季度主要实施了哪些具体的货币政策操作,并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分析预测下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走向如何?
写作业,急
展开
 我来答
dolphin_0715
2010-12-29 · TA获得超过12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6万
展开全部
  2010 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巩固。消费平稳较快增长,投资结构 有所改善,对外贸易继续恢复,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协 调性增强;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居民消费价 格继续上涨。前三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6.9 万亿元,同 比增长 10.6%,第三季度同比增长 9.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 比上涨 2.9%,第三季度同比上涨 3.5%。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 策,并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加强银行体系流动 性管理,适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 总量、节奏和结构,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进一步推进人民币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改进外汇管理,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总 体看,金融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9 月末货币信贷增速有 所反弹。
  2010 年 9 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为 69.6 万亿元,同比 增长 19.0%,增速比 6 月末高 0.5 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余 额为 24.4 万亿元,同比增长 20.9%,增速比 6 月末低 3.7 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存款增长较快,9 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同比 增长 19.8%,增速比 6 月末高 1.2 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 速稳中趋升。9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8.5%,增速比 6 月 末高 0.3 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 6.3 万亿元,同比少增 2.4 万亿元。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小幅上升,9 月份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59%,比 6 月份上升 0.02 个百分点。9 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 6.7011 元,比 2010 年 6 月 19 日升值 1.89%, 比 2009 年年末升值 1.90%。
  下一阶段,国民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全球经 济已步出金融危机的最坏阶段,整体仍将延续缓慢复苏的态势。国内 消费升级和城镇化都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持续增长的动能较为充足。 但也要看到,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不时出现,发达经济体复 苏有所放缓,货币条件持续宽松,部分新兴经济体增长较快,但面临 通胀和资本流入压力。我国内需回升的基础还不平衡,民间投资和内 生增长动力仍需强化,持续扩大居民消费、改善收入分配、促进经济 结构调整优化的任务依然艰巨。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较大,需加强通 胀预期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统一 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 重点,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根 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处理好保持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综合运 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在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的 同时不断优化信贷结构,维护价格总水平稳定,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 展的可持续性,促进金融体系健康稳定运行。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 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强化 市场配置资源功能,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配合,优化政策组合,充分 运用有弹性的市场化手段,着力于体制机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加 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一部分 货币信贷概况
  2010 年第三季度,货币信贷增速有所反弹,银行体系流动性总 体充裕,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金融运行平稳。
  一、货币供应量增速有所回升
  2010 年 9 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为 69.6 万亿元,同比 增长 19.0%,增速比 6 月末高 0.5 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余 额为 24.4 万亿元,同比增长 20.9%,增速比 6 月末低 3.7 个百分点。 流通中现金 M0 余额为 4.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8%,增速比 6 月末 低 1.9 个百分点。第三季度现金净投放 2952 亿元,同比少投放 195 亿元。
  货币总量增长总体有所回升。M2 增速 8、9 月份持续于 19%以上 的较高水平运行,均超过 6 月末增速,近期货币总量增速有所抬头的 态势值得关注。M1 增速逐步放缓,主要与上年基数较高有关,第三 季度回落幅度则明显减缓。目前,M1 增速仍持续高于 M2 增速。
  二、金融机构存款增长较快
  9 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本外币各项存 款余额为 71.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9.8%,增速比 6 月末高 1.2 个百 分点,比年初增加 10.4 万亿元,同比少增 1.4 万亿元。其中,人民币 各项存款余额为 70.1 万亿元,同比增长 20.0%,增速比 6 月末高 1.0 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 10.3 万亿元,同比少增 1.4 万亿元。8、9 月份存款分别增加 1.1 万亿元和 1.5 万亿元,连续两个月维持在 1 万亿元以上,整个社会的流动性仍较为充裕,这与近期外汇占款增加较多、 贷款投放偏快等因素有关。外币存款余额为 2298 亿美元,同比增长13.1%,比年初增加 212 亿美元,同比少增 107 亿美元。 从人民币存款的部门分布和期限看,住户存款增长逐步加快,活期占比显著提高;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速稳步回升,企业存款期限结构 变化较大。9 月末,金融机构住户存款余额为 30.4 万亿元,同比增 长 17.0%,增速比 3 月末和 6 月末分别高 1.9 个和 1.8 个百分点,比 年初增加 3.9 万亿元,同比多增 1438 亿元。非金融企业人民币存款 余额为 28.8 万亿元,同比增长 20.5%,增速比 3 月末低 6.1 个百分 点,比 6 月末则提升 1.0 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 3.6 万亿元,同比少 增 2.5 万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增加 6824 亿元,同比多增 1733 亿元。 第三季度,新增住户存款中活期占比为 55%,分别比第一季度和第二 季度提升 3.9 个和 12.7 个百分点,呈逐步上升态势。第三季度,非 金融企业存款中定期占比达到 82%,比上半年高 30 个百分点。主要 是 9 月份非金融企业存款结构变动较大,定期存款新增 6826 亿元, 而活期存款减少 3167 亿元。与往年同期相比,当月非金融企业存款 结构变动仍属正常,主要受假日季节性因素等影响,如企业节前集中 发放工资、奖金,部分企业于节前将活期存款转为定期通知存款以提 升收益等。9 月末,财政存款余额为 3.4 万亿元,同比增长 19.6%, 比年初增加 1.2 万亿元,同比多增 1203 亿元。
  三、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速稳中趋升
  9 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 49.1 万亿元,同比增 长 18.7%,增速比 6 月末低 0.5 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 6.5 万亿元, 同比少增 2.8 万亿元。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交 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 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制造业。第三季度,主要金融机 构(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 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投向这三个行业的本外币中长期 贷款分别为 3723 亿元、1547 亿元和 935 亿元,占全部产业新增中长 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 45.6%、18.9%和 11.4%。对“三农”的信贷支持 进一步增强。9 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 社、村镇银行和财务公司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 9.3 万亿元,同比增长30.3%,高出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11.6 个百分点;农户贷款余额 2.6 万 亿元,同比增长 29.8%,高出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11.1 个百分点;农 林牧渔业贷款余额 2.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9.4%,高出同期各项贷款 增速 0.7 个百分点。
  人民币贷款增速有所反弹。9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 46.3 万 亿元,同比增长 18.5%,增速比 6 月末提升 0.3 个百分点,比年初增 加 6.3 万亿元。尽管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 2.4 万亿元,但增 速自 6 月份以来呈现总体稳中趋升态势,第三季度各月增量均保持同 比多增。近期贷款投放出现一定反弹,一方面受中小企业、房地产、 项目投资等贷款需求仍相对较强影响;另一方面也与金融机构贷款投放意愿增强有关,尤其是部分银行在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逐步达标后,信贷加快投放情况更为突出。分机构看,中资四家大型 银行贷款投放相对偏多,第三季度增量在全部机构中占比达到 40%, 比上半年提高 1 个百分点。从部门分布看,住户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速有所回升。9 月末,住户贷款余额同 比增长 42.2%,增速比 6 月末低 7.1 个百分点,2010 年以来持续维持 较高水平增长,比年初增加 2.4 万亿元,同比多增 5277 亿元。主要 是个人住房贷款增加较多,比年初增加 1.1 万亿元,在住户贷款中占 比为 45%。其中 9 月份新增 804 亿元,比上月多增 265 亿元,为 5 月 份以来首次月度增量环比上升。随着第三季度以来部分地区楼市有所 回暖,住房贷款增长走势仍需密切关注。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 余额同比增长 12.8%,比年初增加 3.9 万亿元,同比少增 2.9 万亿元。 其中,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 3.6 万亿元,同比少增 6713 亿元。票 据融资比年初减少 8098 亿元,同比少增 1.7 万亿元。中小企业信贷 支持力度继续加大。银行业机构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比年初增加 2.6 万亿元,9 月末余额同比增长 20.5%,其中,小企业贷款比年初增加1.3 万亿元,9 月末余额同比增长 27.7%,增速比中型企业高 12.0 个 百分点,比大型企业高 15.2 个百分点。
  表 1:2010 年前三个季度分机构人民币贷款情况
  单位:亿元
  2010 年前三个季度
  新增额 同比多增
  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① 33339 -14542
  中资全国性中小型银行② 16718 -6807
  中资区域性中小型银行③ 4412 -1894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④ 9922 399
  外资融机构 1109 1174
  注:①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是指本外币资产总量超过 2 万亿元的银行(以2008 年末各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参考标准)。②中资全国性中小型银行是 指本外币资产总量小于 2 万亿元且跨省经营的银行。③中资区域性中小型银行是 指本外币资产总量小于 2 万亿元且不跨省经营的银行。④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 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9 月末,金融机构外币贷款余额为 422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1%, 比年初增加 432 亿美元,同比少增 564 亿美元。分季度看,外币贷款 第一季度大幅增加 292 亿美元,同比多增 377 亿美元,但第二季度后 外币贷款投放有所放缓,这可能与商业银行外币资金头寸相对紧张等 因素有一定关系。其中,第二季度增量明显回落至 30 亿美元,同比 少增 572 亿美元,第三季度外币贷款则有所回升,当季增加 110 亿美 元,同比仍少增 370 亿美元。境外贷款比年初增加 187 亿元,同比少 增 72 亿美元。2010 年以来,境外贷款逐季增加,前三个季度分别新 增 17 亿美元、46 亿美元和 124 亿美元,其中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均 超过同期外币贷款增量,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力度明显加大。
  四、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
  9 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 16.1 万亿元,同比增长 20.9%,比年初 增加 1.7 万亿元。9 月末,货币乘数为 4.32,比 3 月末和 6 月末分别低 0.03 和 0.05。9 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 1.7%。其中,中资大型银行为 1.4%,中资中型银行为 1.1%,中资小型银行为 2.4%, 农村信用社为 4.0%。
  五、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小幅上升
  金融机构对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利率继续小幅上升。9 月份,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59%,比 6 月份上升 0.02 个百分点。 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6.09%,比 6 月份上升 0.10 个百分 点;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 3.86%,比 6 月份上升 0.09 个百分点。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稳步上升,9 月份加权平均利率为 5.03%,比 6 月 份上升 0.08 个百分点。
  从利率浮动情况看,执行下浮和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下降,执行 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上升。9 月份,执行下浮、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 分别为 25.54%和 30.19%,比 6 月份分别下降 2.18 个和 0.70 个百分 点,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 44.27%,比 6 月份上升 2.88 个百分 点。
  受境内资金供求关系变动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走势影响,外币 存款利率总体走高,贷款利率小幅下降。9 月份,3 个月以内大额美 元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1.93%,比 6 月份上升 0.17 个百分点;3 个月 以内、3(含 3 个月)-6 个月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 2.30%和2.46%,比 6 月份分别下降 0.09 个和 0.35 个百分点。
  六、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
  2010 年初至 6 月 19 日,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保持 基本稳定。2010 年 6 月 19 日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 来,人民币小幅升值,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9 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 6.7011 元,比 2010 年 6 月 19 日升值 1264 个基点,升值幅度为 1.89%,比 2009 年年末升值 1271 个基点,升值幅度为 1.90%;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为 1 欧元兑 9.1329 元人民币、100 日元兑 7.9999 元人民币,较 2009 年 年末分别升值 7.27%和贬值 7.77%。汇改以来至 2010 年 9 月末,人民 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 23.51%,对欧元汇率累计升值 9.65%,对日元 汇率累计贬值 8.68%。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计算,汇改以来至 2010 年 9 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 14.8%,实际有效汇率升值 22.3%。
  2010 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为 6.6936 元, 最低为 6.8284 元,181 个交易日中 97 个交易日升值、6 个交易日持 平、78 个交易日贬值。最大单日升值幅度 295 个基点(折合 0.43%),最大单日贬值幅度 247 个基点(折合 0.36%)。
  专栏 1:有效汇率
  汇率通常是指表示两国货币之间对价关系的双边汇率,如 2010 年 9 月 30日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为 6.7011 元/美元。但要考察一种货币对其他多种货 币的综合对价关系,需要引进有效汇率的概念。有效汇率是一种加权平均汇率, 经常以贸易比重为权数。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通常用于度量一个国家 贸易商品的综合国际竞争力,也可以用于研究货币危机的预警指标,还可以用于 研究一个国家相对于另一些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具体使用中,人们通常将有效汇率区分为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一 国货币的名义有效汇率在数值上等于其与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 平均数,如果剔除通货膨胀,就可以得到实际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不仅考虑 了对所有贸易伙伴国双边名义汇率的相对变动情况,而且还剔除了通货膨胀对货 币本身购买力的影响,能够综合地反映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和相对购买力。在测 算有效汇率时,研究人员往往根据自己的特殊目的来设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样本货币范围和贸易权重等相关参数,因而得出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计算自己的有效汇率并作为参考。例如,美联储 一直以来对外公布自己计算的美元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按不同货币篮子名义和 实际有效汇率各自有三个指数,分别是包含所有贸易伙伴货币的广义指数(The Broad Index)、仅包含主要货币的主要货币指数(The Major Currencies Index) 以及其他重要贸易伙伴指数(Other Important Trading Partners Index),以 反映美元对不同贸易伙伴群体的竞争力,这些指数在世界范围被广泛引用。又比 如,市场推测新加坡金管局选取大约 19 种货币作为篮子计算名义有效汇率,主 要考虑贸易重要性和经济竞争关系,并直接将名义有效汇率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 指标。而俄罗斯仅选择美元和欧元两种货币作为篮子计算有效汇率,简洁明了地 反映卢布对主要贸易伙伴的竞争力。
  部分国际机构还使用统一篮子计算多种主要货币的有效汇率,以便对这些货 币的价值变化进行比较。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国际货币统计(IFS) 中统一公布其计算的各成员国货币的有效汇率数据,但更新较为缓慢。使用更为 广泛的是国际清算银行(BIS)计算的数据,每月 15 日 BIS 会在其网站上公布58 种货币(包括欧元及欧元区 17 个成员国货币)截至上月的名义和实际有效汇 率。BIS 计算的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自 1994 年至 2010 年 9 月已累计升值34.9%和 57.5%。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幅在 BIS 测算的 58 个经济体货币中位列 前 10 位。
  由于有效汇率在衡量汇率水平方面更具科学性,因此有效汇率调整与双边汇 率调整相比,更能发挥调节进出口、经常项目及国际收支的作用。当前中国主要 贸易伙伴呈现明显的多元化特征,2010 年前三季度对美贸易在中国外贸总量中 占比仅为 13.0%,对欧盟、日本和东盟所占比例分别为 16.3%、10.0%和 9.8%。 不仅贸易伙伴多元化,而且贸易计价货币也在逐步多元化,尽管美元仍是主要结 算货币,但部分贸易已以欧元、日元等货币计价后再折算为美元。与双边汇率相 比,有效汇率更能代表企业贸易计价和结算的实际汇率水平,对企业财务和经营 决策更具参考意义。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