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帮我一下吧谢谢了
名词解释:彩陶,黑陶,剔红和剔犀,珐琅彩,长信宫灯,宣德炉,釉里红,景泰蓝,马家窑型彩陶的装饰特点商周青铜器装饰艺术的不同特点陶和瓷的区别汉代装饰图案的表现手法具有那几个...
名词解释:彩陶,黑陶,剔红和剔犀,珐琅彩,长信宫灯,宣德炉,釉里红,景泰蓝,
马家窑型彩陶的装饰特点
商周青铜器装饰艺术的不同特点
陶和瓷的区别
汉代装饰图案的表现手法具有那几个特点
汉代铜镜的演变和发展及主要类型
五彩和粉彩的区别
分析宋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展开
马家窑型彩陶的装饰特点
商周青铜器装饰艺术的不同特点
陶和瓷的区别
汉代装饰图案的表现手法具有那几个特点
汉代铜镜的演变和发展及主要类型
五彩和粉彩的区别
分析宋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展开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名词解释
1、彩陶:用色彩绘制图纹的古代陶器品种。因最初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因而考古学家把彩陶定为仰韶文化的代表。彩陶多为手制,壁薄而均匀,外表多以黑红色等色彩作原料,绘以植物、动物、几何等纹样。造型以杯、钵、碗、罐、瓮为常见。由于发现地和风格不同,我国彩陶又分以下几大类型:①半坡型仰韶文化彩陶;②庙底沟型仰韶文化彩陶;③半山型马家窑文化彩陶;④齐家型文化彩陶;⑤大汶口型文化彩陶;⑥屈家岭型文化彩陶;⑦马厂型马家窑文化彩陶;⑧良渚型文化彩陶。
2、黑陶:胎体器表均呈黑色的陶器统称。原始社会父系社会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因而被命名为龙山文化的代表。黑陶制作,形状规则,器表打磨光亮,人们常用“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来形容其艺术特征,具有质朴无华的品格。代表器形有单耳杯、高柄杯、鼎、斝(jiǎ)等。同彩陶一样,黑陶被誉为我国“造型艺术的鼻祖”。
3、剔红:在北京通称雕漆(含义比剔红更广,剔黄、剔黑、剔彩等也都包括在内),即用笼罩调银朱,在漆器眙骨上层层积累,到一个相当厚度,然后用刀雕刻出花纹的做法。从剔红花纹刀口的断面,有时可以看出施漆的道数,但不容易数得精确。明清时期,剔红有肉薄道数较少的,也有多到五六十道乃至百道以上的。另一方而每道漆层的厚薄,各器也有出入,因而古代剔红实物,厚薄很不一致。明代雕漆,尤其是明早期的雕漆,花纹尚肥腴饱满,漆层薄了是刻不出来的。漆层厚,费工又费料,速成求售的制品是不可能这样做的。剔红漆色有深红近于紫色的,有正红的,有色浅而略呈黄色的,自以颜色纯正、光泽明亮者为上。至于刀工的精粗优劣,出入就更大了。
4、剔犀:剔犀俗称“枣儿犀”,北京、山西又称其为“云雕”,日本则称之为“屈轮”。剔犀漆器在宋、金时期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明代黄成、杨明对剔犀工艺的特点、制作方法、常用纹饰以及优劣的鉴别,提出了精辟的论述。剔犀漆器是用两色或二色漆,一般情况下都是两种色漆,在胎骨上先用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积成一个厚度,再换另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有规律地使两种色层达到一定厚度,然后用刀雕刻出回纹、云钩、剑环、卷草等不同的图案,在刀口的断面显露出不同颜色的漆层,灿然成纹,取得比纯色雕漆更富于变化的装饰效果。剔犀虽属雕漆范围,但是不雕山水、人物、花鸟、虫鱼,而是以雕刻线条简练、流畅、大方的“云纹”为主。
5、珐琅彩,瓷器装饰手法之一,源于画珐琅技法。使用珐琅彩装饰手法的瓷器也常简称为珐琅彩。珐琅彩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装饰手法,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至雍正时,珐琅彩得到进一步发展。
6、长信宫灯: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宫灯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故名。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7、宣德炉:明代宣德年间所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
8、釉里红: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创烧于元代。是将含有金属铜元素为呈色剂的彩料按所需图案纹样绘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在135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主要使用釉里红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即釉里红瓷,也常简称为釉里红。
9、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最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景泰蓝以紫铜作坯,制成各种造型,再用金线或铜丝掐成各种花,中充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景泰蓝造型特异,制作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国传统出口工艺品。
二、马家窑型彩陶不仅外壁绘有纹饰,内壁往往也满饰纹样,即有内彩的特点。如“圆点弧线纹彩陶盆”(1966年兰州出土)、“舞蹈纹盆”(1973年初青海大通出土)等。
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舞蹈纹盆,盆内用三组剪影式的舞蹈人物,在器内壁构成二方连续的形式。每组绘有五个垂着短瓣的少女,手挽手动作整齐而有节奏地进行集体歌舞,头部和臀部有类似发辫和尾巴的装饰物伸出。既写实又夸张,人物形象为影象效果,整个画面溢出一股天真、平淡、宁静的意境,好似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母系氏族社会鼎盛时期生活相对充裕社会相对稳定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单个人物的结构透露出来的神态,还是整个画面及其背景所烘托出来的艺术氛围,都堪称古代的艺术珍品。这里展示的原始舞蹈,尽管非常简略,但那明朗质朴的动作,仍然透露着原始人纯真的感情和炽热的情绪。这种舞蹈或许属于原始巫术活动,或许仅是劳动之余的游戏歌舞,但不管怎样,都为我们留下了难得的原始生活画面。彩陶盆的装饰意匠独出心裁,舞蹈队列在盆的内壁上部,如盆中盛水,舞蹈群则似舞于池边、柳下,并和池中倒影相映成趣。这件彩陶人物画,特别是对人的自身描画,摆脱了仰韶文化早期和中期那种以几何纹构建人面纹的图案化技法,因此,它成为中国人物画的鼻祖。这样完整地表现人物和明显地描绘人的一定活动的图画,在彩陶盆上还是第一次发现。
马家窑彩陶的装饰纹样,在庙底沟型运用曲线的基础上使线条更加生动、富有韵律,最具代表性的是旋纹。旋纹的中心往往留有较大的空白,与旋纹本身密集的线条形成对比,繁密而不窒息,在视觉上富有强烈的动感,似奔腾的江河酣畅痛快。其特点是满、旋动;制作精良,表面光滑;纹样似乎反映宇宙天体的运动形式。
三、鼎从商代开始铸有各式样的神秘纹饰,多为兽面纹,如饕餮纹、蝉纹、象纹等等,纹饰变化巧妙。容器内部铸有族徽或祖先的名字。
对称性是商周青铜器纹饰的显著特征。对称意味着平衡与和谐,更是一种美。从一定意义上说,对称性便是完美性。人类发现了大自然的完美的对称性,尤其是受人体外形的左右对称性这个事实的刺激(H .魏尔),于是在实践创造活动中有意模仿,特别是在艺术创作上摹写大自然及自身的对称性,很早就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象商周青铜器纹饰中的对称性纹样便很为典型。
1、商代人面纹铜鼎
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口宽23.7厘米 1959年宁乡黄材出土 鼎为炊器,上有两耳,便于提携,下有四足,便于加温。商代铜鼎很多,此鼎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个人面,浓眉大眼,高鼻梁,凸颧骨,宽嘴紧闭,表情庄重。在人面的额部左右各有曲折形小角,腮两侧置兽爪。表明此人面并不是人的面部,而是人们心目中的神或怪神的形象。腹内有“大禾”二字铭文。中国历史上有关于夏禹铸九鼎的传说,夏王朝灭亡之后,九鼎归于商,商王朝灭亡后,九鼎归于周,鼎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具体到个人来说,鼎又是身份地位的标志。
2、商代豕形铜尊
高40厘米,长72厘米 1981年湘潭船形山出土 尊为酒器,猪背上开椭圆形口,设盖,腹内盛酒。口两侧有獠牙,从动物进化的角度看,不属于家养,而是一条孔武有力的野公猪。前后肘部有横穿的圆孔管,从实用的角度考虑,此器重达30多公斤,容积有13公升,盛满之后,一个人难以搬运,有此管孔,可以穿系绳索,供人抬举。猪身上装饰有鳞甲,龙纹和兽面纹。以野猪作为器物形制,在现有的商代青铜器中仅此一例。
3、商代牛形铜觥
高14厘米,长19厘米 1977年衡阳包家台子出土 觥(gōng)为酒器,牛首及背为盖,腹内盛酒。颈部为流。此牛的头部和角形,是江南地区常见的水牛形象,牛背上站立一虎,既是实用的捉手,又是一种装饰。牛身上还装饰有凤鸟纹、龙纹、兽面纹等。此觥(gōng)的造型设计与实用性完美地融于一体,表现出了优良的工艺设计思想。
4、商代立象兽面纹铜铙
通高71厘米,铣(xiǎn)间宽46.5厘米。重67.25千克 1959年宁乡老粮仓师古寨出土 铙(náo)为乐器,经过实测,敲击正鼓和侧鼓,可以发出不同的乐声。铙的形制与稍后的钟相似,钟有钟架,属于悬挂敲击的乐器,从铙的结构看,有的可以悬挂,有的则甬部为直筒形,无法悬挂,因此,铙(náo)可能是一种甬部在下,口朝上的敲击乐器。此铙的侧鼓有立象,钲(zhēng)部粗线条的兽面纹,钲周边有虎、鱼和乳钉相间排列的纹饰。 湖南地区目前发现的铜铙(náo)数量较多,重的达到221.5千克。
四、陶与瓷的主要区别在于:
(l)作胎原料不同:陶器一般用粘土,少数也用瓷土,而瓷器是用瓷石或瓷土作胎,因原料不同,其成分有所差异。以宜兴紫砂陶为例,其矿物组成属含铁的粘土-石英-母系,铁质以赤铁矿形式存在,主要物相是石英、莫来石和云母残骸,结晶细小均匀。烧制白陶的高岭土是一种以高岭石为主要成分的粘土,呈白色或灰白色,光泽暗淡,纯粹的高岭土含氧化硅46.51%、氧化铝39.54%、水13.95%,熔度为1780℃,因其可塑性差、熔点高,要掺入其他材料才能制作。瓷石是由石英、长石、绢云母、高岭石等组成,完全风化后就是通常所见的瓷土,制作瓷器的瓷石属半风化,经扬碎、淘洗成为制坯原料。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铝,并含有少量的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锰、五氧化二磷等,熔度一般为1100~1350℃,其高低与所含助熔物质的多少成反比。
(2)胎色:陶器制胎原料中含铁量较高,一般呈红色、褐色或灰色,且不透明;瓷器胎色为白色,具透明或半透明性。
(3)釉的种类:釉系陶瓷表面具有玻璃质感的光亮层,由瓷土(或陶土)和助熔剂组成。陶器一般表面不施或施低温釉,其助熔剂为氧化铅。秦汉时就大量烧制这类铅釉陶,唐代的三彩、宋代的低温颜色釉、明代的五彩和清代的粉彩均属此类。瓷器表面施有高温釉,主要有石灰釉和石灰一碱釉两种。石灰釉以氧化钙等为助熔剂,含量多在10%以上;石灰-碱釉以氧化钙和氧化钾、氧化钠等为助熔剂,氧化钙含量多在10%以下,氧化钾和氧化钠等金属氧化物的总和常达4%以上。
(4)烧成温度:因制胎材料的关系,陶器的烧制温度一般在700~1000℃,瓷器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以上。
(5)总气孔率:总气孔率是陶瓷致密度和烧结度的标志,包括显气孔率和闭口气孔率。普通陶器总气孔率为12.5%~38%;精陶为12%~30%;细炻器(原始瓷)为4%~8%;硬质瓷为2%~6%。
(6)吸水率:这是陶瓷烧结度和瓷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指器体浸入水中充分吸水后,所吸收的水分重量与器体本身重量的比例。普通陶器吸水率都在8%以上,细炻器为0.5%~12%,瓷器为0~0.5%。
五、汉代延续战国时期的风格,在图案的追求上更加趋于大气、明快、简练、多变。
此时,在图案的装饰上,一改商、周代中心对称、反复连续图案的组织形式,而是以重叠缠绕、上下穿插、四面延展的构图出现了,并以幻想和浪漫主义手法,不拘一格地进行变形,形成了活泼的云纹、鸟纹和龙纹图案。其特色是用流动的弧线上下左右任意延伸,转折处线条加粗或加小块面,强调了动态线,丰富了形象。
这类自由式的云纹图案所表现的独特之处就是和动物巧妙地结合。在弧形的云纹头部加上一个鸟头,末端画条曲线,就成为一只昂首的飞鸟形象了,但它又隐含云纹图案的印迹。这别出心裁的构思和表现手法,属于大胆的艺术夸张,饶有风趣。这种云纹图案在服饰运用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中所绘形象,身着的衣服图案是"s"形云纹。这种"s"形图案具有左右上下互相呼应、回旋的生动的特点。其线条粗细搭配、大小穿插,在对比统一的图案形式美的法则中,有了新的创造。汉代的织绣工艺表明,这一时期是我国染织史上第一个兴盛期,织物品种与纹样布局都达到了很高水平。 就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云纹图案来看,其线条舒展流畅,动感强,用的都是"s"形。由此可见,汉代云纹图案在此时有了新发展,即在上下左右任意延伸的线条中产生了虚实相间的节奏,又以自由延伸的"s"形骨架表现一种大气、协调的美感,为后期的艺术造型设计奠定了基础。 以轻盈、精巧、别致而著称的漆器工艺在汉代也达到了顶峰。其工艺制作精密,装饰纹样主要也是舒展、流动的变形云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但漆器工艺品上较多的是云纹。
汉代在图案的色彩运用上,主要以对比为主,强调明快、醒目、艳丽,表现了素中见华美的特点。 汉代,服饰图案除了十二章纹样的继续延用外,服饰作为统治阶级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意义更加浓厚了。为此,各种手工业者为了满足统治者的需要,在服饰图案的设计上更加追求艺术的审美价值了,所反映的图案已不仅仅是满足于各种自然物象的变形,而是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在图案造型的选择上,突出了龙、凤的寓意。
从图案的造型也可看出,当时的龙、凤已经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了。在服饰图案的表现上,龙、凤纹样不仅具有了很强的工艺化、装饰化特点,更具有审美价值,而且在设计上也更加追求艺术造型的完美性了。 综上所述表明,服饰图案的运用经历了最原始的一种蒙昧美的追求,图腾的崇拜,权力、地位的象征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已经达到了人的主观上的艺术加工、创造的境地。也就是说,图案作为服饰装饰不单单是美的象征,而是更加突出地表现出了它的艺术欣赏价值,尽管它蒙上了一层权力等级的色彩(即阶级的色彩)。为此我们说,服饰图案的运用到了汉代时,已经有了较高的艺术表现力。
六、汉代铜镜的演变和发展及主要类型
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铜镜 ,以汉镜出土的数量最多,使用普遍,汉镜不仅在数量上比战国时期多,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了很大发展。从其发展趋势,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重要的变化出现在汉武帝时期,西汉末年王莽时期,东汉中期。 西汉前期是战国镜与汉镜的交替时期。直到 西汉中期汉武帝前后,一些新的镜类流行起来了。这些新的镜类对后世铜镜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汉代除了继续沿用战国镜外,最流行的铜镜 有:蟠螭纹镜、蟠虺纹镜、章草纹镜、星云镜、云雷连弧纹镜、鸟兽纹规矩镜、重列式神兽镜、连弧纹铭文镜、重圈铭文镜、四乳禽兽纹镜、多乳禽兽纹镜、变形四叶镜、神兽镜、画像镜、龙虎纹镜、日光连弧镜、四乳神镜、七乳四神禽兽纹镜等。
七、五彩和粉彩的区别
粉彩也叫“软彩”,之所以将其称为“软彩”,为的是与硬彩或称之为古彩的“五彩”相区别。粉彩与五彩、斗彩瓷一样,属于彩色瓷中的釉上彩瓷,但又与五彩、斗彩有所区别。粉彩的发明改变了我国以五彩、斗彩为主流的彩色瓷,基本上都是单线平抹或者色彩平涂的手法来处理画面,很少采用绘画的手法来装饰的局面。 早在清朝康熙后期,景德镇的粉彩瓷就已问世,雍正时相当精致,乾隆年间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珠山八友”留下很多粉彩画的瓷器珍品,其领袖人物王琦,将一般的绘瓷方法应用于绘瓷板人物像,画持精深,画风新颖,被人们称为“神技”。新中国成立后,粉彩瓷更有长足的发展,许多具有健康、清新、大方特色的新作琳琅满目。艺术瓷厂生产“福寿牌”粉彩瓷获国家金奖。景德镇市宝瓷林公司秉着“传承千年瓷文化,精制现代瓷珍品”的企业精神和“精选精制,重品重器”的核心理念,严格规范制作工艺的所有环节,始终以顾客需求为先,以瓷器品质为上,公司生产的粉彩瓷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而且扒花还配有保质销售业务。
八、宋代工艺美术风格及其成因
这篇文章太长,自己去看吧。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DZT200303011.htm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H.G.克里尔著《论商代青铜器的制造与装饰的起源》
1、彩陶:用色彩绘制图纹的古代陶器品种。因最初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因而考古学家把彩陶定为仰韶文化的代表。彩陶多为手制,壁薄而均匀,外表多以黑红色等色彩作原料,绘以植物、动物、几何等纹样。造型以杯、钵、碗、罐、瓮为常见。由于发现地和风格不同,我国彩陶又分以下几大类型:①半坡型仰韶文化彩陶;②庙底沟型仰韶文化彩陶;③半山型马家窑文化彩陶;④齐家型文化彩陶;⑤大汶口型文化彩陶;⑥屈家岭型文化彩陶;⑦马厂型马家窑文化彩陶;⑧良渚型文化彩陶。
2、黑陶:胎体器表均呈黑色的陶器统称。原始社会父系社会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因而被命名为龙山文化的代表。黑陶制作,形状规则,器表打磨光亮,人们常用“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来形容其艺术特征,具有质朴无华的品格。代表器形有单耳杯、高柄杯、鼎、斝(jiǎ)等。同彩陶一样,黑陶被誉为我国“造型艺术的鼻祖”。
3、剔红:在北京通称雕漆(含义比剔红更广,剔黄、剔黑、剔彩等也都包括在内),即用笼罩调银朱,在漆器眙骨上层层积累,到一个相当厚度,然后用刀雕刻出花纹的做法。从剔红花纹刀口的断面,有时可以看出施漆的道数,但不容易数得精确。明清时期,剔红有肉薄道数较少的,也有多到五六十道乃至百道以上的。另一方而每道漆层的厚薄,各器也有出入,因而古代剔红实物,厚薄很不一致。明代雕漆,尤其是明早期的雕漆,花纹尚肥腴饱满,漆层薄了是刻不出来的。漆层厚,费工又费料,速成求售的制品是不可能这样做的。剔红漆色有深红近于紫色的,有正红的,有色浅而略呈黄色的,自以颜色纯正、光泽明亮者为上。至于刀工的精粗优劣,出入就更大了。
4、剔犀:剔犀俗称“枣儿犀”,北京、山西又称其为“云雕”,日本则称之为“屈轮”。剔犀漆器在宋、金时期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明代黄成、杨明对剔犀工艺的特点、制作方法、常用纹饰以及优劣的鉴别,提出了精辟的论述。剔犀漆器是用两色或二色漆,一般情况下都是两种色漆,在胎骨上先用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积成一个厚度,再换另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有规律地使两种色层达到一定厚度,然后用刀雕刻出回纹、云钩、剑环、卷草等不同的图案,在刀口的断面显露出不同颜色的漆层,灿然成纹,取得比纯色雕漆更富于变化的装饰效果。剔犀虽属雕漆范围,但是不雕山水、人物、花鸟、虫鱼,而是以雕刻线条简练、流畅、大方的“云纹”为主。
5、珐琅彩,瓷器装饰手法之一,源于画珐琅技法。使用珐琅彩装饰手法的瓷器也常简称为珐琅彩。珐琅彩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装饰手法,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至雍正时,珐琅彩得到进一步发展。
6、长信宫灯: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宫灯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故名。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7、宣德炉:明代宣德年间所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
8、釉里红: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创烧于元代。是将含有金属铜元素为呈色剂的彩料按所需图案纹样绘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在135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主要使用釉里红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即釉里红瓷,也常简称为釉里红。
9、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最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景泰蓝以紫铜作坯,制成各种造型,再用金线或铜丝掐成各种花,中充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景泰蓝造型特异,制作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国传统出口工艺品。
二、马家窑型彩陶不仅外壁绘有纹饰,内壁往往也满饰纹样,即有内彩的特点。如“圆点弧线纹彩陶盆”(1966年兰州出土)、“舞蹈纹盆”(1973年初青海大通出土)等。
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舞蹈纹盆,盆内用三组剪影式的舞蹈人物,在器内壁构成二方连续的形式。每组绘有五个垂着短瓣的少女,手挽手动作整齐而有节奏地进行集体歌舞,头部和臀部有类似发辫和尾巴的装饰物伸出。既写实又夸张,人物形象为影象效果,整个画面溢出一股天真、平淡、宁静的意境,好似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母系氏族社会鼎盛时期生活相对充裕社会相对稳定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单个人物的结构透露出来的神态,还是整个画面及其背景所烘托出来的艺术氛围,都堪称古代的艺术珍品。这里展示的原始舞蹈,尽管非常简略,但那明朗质朴的动作,仍然透露着原始人纯真的感情和炽热的情绪。这种舞蹈或许属于原始巫术活动,或许仅是劳动之余的游戏歌舞,但不管怎样,都为我们留下了难得的原始生活画面。彩陶盆的装饰意匠独出心裁,舞蹈队列在盆的内壁上部,如盆中盛水,舞蹈群则似舞于池边、柳下,并和池中倒影相映成趣。这件彩陶人物画,特别是对人的自身描画,摆脱了仰韶文化早期和中期那种以几何纹构建人面纹的图案化技法,因此,它成为中国人物画的鼻祖。这样完整地表现人物和明显地描绘人的一定活动的图画,在彩陶盆上还是第一次发现。
马家窑彩陶的装饰纹样,在庙底沟型运用曲线的基础上使线条更加生动、富有韵律,最具代表性的是旋纹。旋纹的中心往往留有较大的空白,与旋纹本身密集的线条形成对比,繁密而不窒息,在视觉上富有强烈的动感,似奔腾的江河酣畅痛快。其特点是满、旋动;制作精良,表面光滑;纹样似乎反映宇宙天体的运动形式。
三、鼎从商代开始铸有各式样的神秘纹饰,多为兽面纹,如饕餮纹、蝉纹、象纹等等,纹饰变化巧妙。容器内部铸有族徽或祖先的名字。
对称性是商周青铜器纹饰的显著特征。对称意味着平衡与和谐,更是一种美。从一定意义上说,对称性便是完美性。人类发现了大自然的完美的对称性,尤其是受人体外形的左右对称性这个事实的刺激(H .魏尔),于是在实践创造活动中有意模仿,特别是在艺术创作上摹写大自然及自身的对称性,很早就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象商周青铜器纹饰中的对称性纹样便很为典型。
1、商代人面纹铜鼎
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口宽23.7厘米 1959年宁乡黄材出土 鼎为炊器,上有两耳,便于提携,下有四足,便于加温。商代铜鼎很多,此鼎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个人面,浓眉大眼,高鼻梁,凸颧骨,宽嘴紧闭,表情庄重。在人面的额部左右各有曲折形小角,腮两侧置兽爪。表明此人面并不是人的面部,而是人们心目中的神或怪神的形象。腹内有“大禾”二字铭文。中国历史上有关于夏禹铸九鼎的传说,夏王朝灭亡之后,九鼎归于商,商王朝灭亡后,九鼎归于周,鼎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具体到个人来说,鼎又是身份地位的标志。
2、商代豕形铜尊
高40厘米,长72厘米 1981年湘潭船形山出土 尊为酒器,猪背上开椭圆形口,设盖,腹内盛酒。口两侧有獠牙,从动物进化的角度看,不属于家养,而是一条孔武有力的野公猪。前后肘部有横穿的圆孔管,从实用的角度考虑,此器重达30多公斤,容积有13公升,盛满之后,一个人难以搬运,有此管孔,可以穿系绳索,供人抬举。猪身上装饰有鳞甲,龙纹和兽面纹。以野猪作为器物形制,在现有的商代青铜器中仅此一例。
3、商代牛形铜觥
高14厘米,长19厘米 1977年衡阳包家台子出土 觥(gōng)为酒器,牛首及背为盖,腹内盛酒。颈部为流。此牛的头部和角形,是江南地区常见的水牛形象,牛背上站立一虎,既是实用的捉手,又是一种装饰。牛身上还装饰有凤鸟纹、龙纹、兽面纹等。此觥(gōng)的造型设计与实用性完美地融于一体,表现出了优良的工艺设计思想。
4、商代立象兽面纹铜铙
通高71厘米,铣(xiǎn)间宽46.5厘米。重67.25千克 1959年宁乡老粮仓师古寨出土 铙(náo)为乐器,经过实测,敲击正鼓和侧鼓,可以发出不同的乐声。铙的形制与稍后的钟相似,钟有钟架,属于悬挂敲击的乐器,从铙的结构看,有的可以悬挂,有的则甬部为直筒形,无法悬挂,因此,铙(náo)可能是一种甬部在下,口朝上的敲击乐器。此铙的侧鼓有立象,钲(zhēng)部粗线条的兽面纹,钲周边有虎、鱼和乳钉相间排列的纹饰。 湖南地区目前发现的铜铙(náo)数量较多,重的达到221.5千克。
四、陶与瓷的主要区别在于:
(l)作胎原料不同:陶器一般用粘土,少数也用瓷土,而瓷器是用瓷石或瓷土作胎,因原料不同,其成分有所差异。以宜兴紫砂陶为例,其矿物组成属含铁的粘土-石英-母系,铁质以赤铁矿形式存在,主要物相是石英、莫来石和云母残骸,结晶细小均匀。烧制白陶的高岭土是一种以高岭石为主要成分的粘土,呈白色或灰白色,光泽暗淡,纯粹的高岭土含氧化硅46.51%、氧化铝39.54%、水13.95%,熔度为1780℃,因其可塑性差、熔点高,要掺入其他材料才能制作。瓷石是由石英、长石、绢云母、高岭石等组成,完全风化后就是通常所见的瓷土,制作瓷器的瓷石属半风化,经扬碎、淘洗成为制坯原料。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铝,并含有少量的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锰、五氧化二磷等,熔度一般为1100~1350℃,其高低与所含助熔物质的多少成反比。
(2)胎色:陶器制胎原料中含铁量较高,一般呈红色、褐色或灰色,且不透明;瓷器胎色为白色,具透明或半透明性。
(3)釉的种类:釉系陶瓷表面具有玻璃质感的光亮层,由瓷土(或陶土)和助熔剂组成。陶器一般表面不施或施低温釉,其助熔剂为氧化铅。秦汉时就大量烧制这类铅釉陶,唐代的三彩、宋代的低温颜色釉、明代的五彩和清代的粉彩均属此类。瓷器表面施有高温釉,主要有石灰釉和石灰一碱釉两种。石灰釉以氧化钙等为助熔剂,含量多在10%以上;石灰-碱釉以氧化钙和氧化钾、氧化钠等为助熔剂,氧化钙含量多在10%以下,氧化钾和氧化钠等金属氧化物的总和常达4%以上。
(4)烧成温度:因制胎材料的关系,陶器的烧制温度一般在700~1000℃,瓷器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以上。
(5)总气孔率:总气孔率是陶瓷致密度和烧结度的标志,包括显气孔率和闭口气孔率。普通陶器总气孔率为12.5%~38%;精陶为12%~30%;细炻器(原始瓷)为4%~8%;硬质瓷为2%~6%。
(6)吸水率:这是陶瓷烧结度和瓷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指器体浸入水中充分吸水后,所吸收的水分重量与器体本身重量的比例。普通陶器吸水率都在8%以上,细炻器为0.5%~12%,瓷器为0~0.5%。
五、汉代延续战国时期的风格,在图案的追求上更加趋于大气、明快、简练、多变。
此时,在图案的装饰上,一改商、周代中心对称、反复连续图案的组织形式,而是以重叠缠绕、上下穿插、四面延展的构图出现了,并以幻想和浪漫主义手法,不拘一格地进行变形,形成了活泼的云纹、鸟纹和龙纹图案。其特色是用流动的弧线上下左右任意延伸,转折处线条加粗或加小块面,强调了动态线,丰富了形象。
这类自由式的云纹图案所表现的独特之处就是和动物巧妙地结合。在弧形的云纹头部加上一个鸟头,末端画条曲线,就成为一只昂首的飞鸟形象了,但它又隐含云纹图案的印迹。这别出心裁的构思和表现手法,属于大胆的艺术夸张,饶有风趣。这种云纹图案在服饰运用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中所绘形象,身着的衣服图案是"s"形云纹。这种"s"形图案具有左右上下互相呼应、回旋的生动的特点。其线条粗细搭配、大小穿插,在对比统一的图案形式美的法则中,有了新的创造。汉代的织绣工艺表明,这一时期是我国染织史上第一个兴盛期,织物品种与纹样布局都达到了很高水平。 就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云纹图案来看,其线条舒展流畅,动感强,用的都是"s"形。由此可见,汉代云纹图案在此时有了新发展,即在上下左右任意延伸的线条中产生了虚实相间的节奏,又以自由延伸的"s"形骨架表现一种大气、协调的美感,为后期的艺术造型设计奠定了基础。 以轻盈、精巧、别致而著称的漆器工艺在汉代也达到了顶峰。其工艺制作精密,装饰纹样主要也是舒展、流动的变形云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但漆器工艺品上较多的是云纹。
汉代在图案的色彩运用上,主要以对比为主,强调明快、醒目、艳丽,表现了素中见华美的特点。 汉代,服饰图案除了十二章纹样的继续延用外,服饰作为统治阶级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意义更加浓厚了。为此,各种手工业者为了满足统治者的需要,在服饰图案的设计上更加追求艺术的审美价值了,所反映的图案已不仅仅是满足于各种自然物象的变形,而是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在图案造型的选择上,突出了龙、凤的寓意。
从图案的造型也可看出,当时的龙、凤已经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了。在服饰图案的表现上,龙、凤纹样不仅具有了很强的工艺化、装饰化特点,更具有审美价值,而且在设计上也更加追求艺术造型的完美性了。 综上所述表明,服饰图案的运用经历了最原始的一种蒙昧美的追求,图腾的崇拜,权力、地位的象征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已经达到了人的主观上的艺术加工、创造的境地。也就是说,图案作为服饰装饰不单单是美的象征,而是更加突出地表现出了它的艺术欣赏价值,尽管它蒙上了一层权力等级的色彩(即阶级的色彩)。为此我们说,服饰图案的运用到了汉代时,已经有了较高的艺术表现力。
六、汉代铜镜的演变和发展及主要类型
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铜镜 ,以汉镜出土的数量最多,使用普遍,汉镜不仅在数量上比战国时期多,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了很大发展。从其发展趋势,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重要的变化出现在汉武帝时期,西汉末年王莽时期,东汉中期。 西汉前期是战国镜与汉镜的交替时期。直到 西汉中期汉武帝前后,一些新的镜类流行起来了。这些新的镜类对后世铜镜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汉代除了继续沿用战国镜外,最流行的铜镜 有:蟠螭纹镜、蟠虺纹镜、章草纹镜、星云镜、云雷连弧纹镜、鸟兽纹规矩镜、重列式神兽镜、连弧纹铭文镜、重圈铭文镜、四乳禽兽纹镜、多乳禽兽纹镜、变形四叶镜、神兽镜、画像镜、龙虎纹镜、日光连弧镜、四乳神镜、七乳四神禽兽纹镜等。
七、五彩和粉彩的区别
粉彩也叫“软彩”,之所以将其称为“软彩”,为的是与硬彩或称之为古彩的“五彩”相区别。粉彩与五彩、斗彩瓷一样,属于彩色瓷中的釉上彩瓷,但又与五彩、斗彩有所区别。粉彩的发明改变了我国以五彩、斗彩为主流的彩色瓷,基本上都是单线平抹或者色彩平涂的手法来处理画面,很少采用绘画的手法来装饰的局面。 早在清朝康熙后期,景德镇的粉彩瓷就已问世,雍正时相当精致,乾隆年间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珠山八友”留下很多粉彩画的瓷器珍品,其领袖人物王琦,将一般的绘瓷方法应用于绘瓷板人物像,画持精深,画风新颖,被人们称为“神技”。新中国成立后,粉彩瓷更有长足的发展,许多具有健康、清新、大方特色的新作琳琅满目。艺术瓷厂生产“福寿牌”粉彩瓷获国家金奖。景德镇市宝瓷林公司秉着“传承千年瓷文化,精制现代瓷珍品”的企业精神和“精选精制,重品重器”的核心理念,严格规范制作工艺的所有环节,始终以顾客需求为先,以瓷器品质为上,公司生产的粉彩瓷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而且扒花还配有保质销售业务。
八、宋代工艺美术风格及其成因
这篇文章太长,自己去看吧。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DZT200303011.htm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H.G.克里尔著《论商代青铜器的制造与装饰的起源》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