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孩子不自信怎么办?

孩子小学一年级啦,别的都好就是有点内向,自我介绍的时候一句话都不说,这可挺愁人。老师说可以让孩子看看课外书提高一下自信心,还能让孩子更爱学习。接着推荐了一套书《忙忙碌碌的... 孩子小学一年级啦,别的都好就是有点内向,自我介绍的时候一句话都不说,这可挺愁人。老师说可以让孩子看看课外书提高一下自信心,还能让孩子更爱学习。接着推荐了一套书《忙忙碌碌的一年级》《酸酸甜甜的二年级》,说是小学低孩子必读的书,还能让孩子更爱上学和学习,读过的分享一下孩子的进步吧~ 展开
 我来答
百度网友43bd195
2011-07-19 · TA获得超过134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7.6万
展开全部
1、首先要仔细探明孩子没有自信的真正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例如,有的孩子缺乏自信是因为天资欠缺,这时,应慎重挑选儿童参与的活动类型。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某些长处,哪怕是很不起眼的长处,并寻找与儿童的这些长处和潜在能力相联系的活动任务,让儿童在完成这些任务的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并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这样,孩子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进而就有信心去完成过去不能完成的任务。如果儿童解决了过去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就会进一步增强信心。
因此,为孩子挑选合适的活动任务非常关键。要选择那些难度适中,或者是难度稍大一点,但经过自己的努力或成人的帮助或经过提示孩子可以完成的任务。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操之过急,或越俎代庖都是强化儿童自信心的大忌。

2、相信孩子,赏识孩子,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位教育家说过:“赏识带来愉快导致兴趣,兴趣带来干劲,干劲带来成就,成就带来自信,自信带来更大的成就。” 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家长要学会赏识,用赞赏、相信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给他们信心和力量,使他们能进行大胆的想象、创作活动。
幼儿离不开成人对他们的赞赏,因为幼儿最能敏锐地感觉到成人对他们的态度,成人的态度是幼儿对自身言行做出价值判断的依据。赞赏则是激发幼儿内心张力的不可缺少的外部驱动力。
  不少家长总认为孩子年纪小,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相信孩子。家长的这种认识会直接影响自己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关系到孩子的发展。所以,作为家长,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这一点至关重要。 首先要相信,孩子虽小却具有巨大的学习与发展的潜力,这是现代科学研究所证明了的。持这种认识的家长一般都能比较放手地培养孩子,并经常会对孩子说:“孩子,你行!”幼儿是以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认识自己的,只要家长认为他行,孩子就自然会产生自信,能主动去动手动脑,勇于探索、尝试,从而获得较快发展;另外,家长还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这一认识也很重要,它能使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持积极的心态,去支持、鼓励孩子,从而使孩子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并充满自信。许多教子有方的家长,都总结过这一条宝贵的经验。
3、用鼓励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心理学理论中,最上乘的说服方式应是“感化──讯息──感化”。在说服的过程中不要将讯息直接传达给对方,而是应在讯息后施以“感化”的工作,才能收到实质的效果。教育小孩时应用此一原理,当小孩做错时,应先设想指正孩子的方式;如果三句不离批评劈头就骂,或直接指出失败的原因,小孩会在反感的情绪下抗议指正的内容,甚至消极以对,如此无法有效地协助孩子面对问题。
多鼓励幼儿,但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注意评价方法和标准。孩子本身的经验是有限的,并且自我认识模糊,易受暗示,可塑性强,其自信心最初是建立在别人对他的反映上。因此,要多用微笑,赞许的话来鼓励幼儿。孩子都很上进,他们最喜欢也最希望得到大人的夸奖,越鼓励,孩子就越有信心去完成。但鼓励也要有鼓励的方法,如一幼儿努力的画完画,家长要鼓励为"你真棒"和"你很认真"所造成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前一种方法,幼儿注重的是结果,后一种鼓励孩子注重的是过程,孩子在以后的画画中会更加认真、努力的完成。所以,给幼儿鼓励的话一定要具体、实际,而不能泛泛的说"你真聪明、你真好、你真棒"等笼统的表扬。
评价孩子要有适当的标准,毕竟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渐进、曲折的过程,当看到孩子有些不足时,要多鼓励他,要耐心的帮助幼儿分析达不到要求的原因和自身存在的有利条件,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改正。
孩子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只要相对前一段时间有进步,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要立即给予肯定,让孩子从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其实每个孩子的资质都不一样,永远不要拿他跟别人比,而是要跟他自己原来比。当父母能够自如地运用积极思维,不断发现孩子的优点,不断关注孩子的积极面,就能有效地放大孩子的成长和进步,这样的孩子会越来越自信。
  如果孩子做事之前,家长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孩子成功以后,家长说:“你果然自己把衣服叠整齐了,真了不起!”孩子下次会更愿意去做事。只要孩子去做,就给于肯定与鼓励。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功,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信任、肯定、鼓励和适当赞赏,使他们不断积累积极的情感体验。
  一位名人曾说:“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这说明成人积极的教养态度对孩子影响很大。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讲到孩子心理特点时指出:“小孩子喜欢成功的”、“小孩子喜欢称赞的”,如三岁的孩子喜欢拿着他的“作品”给爸爸妈妈看,是希望得到夸赞,到了四五岁这种喜欢称赞的心理会更加浓厚。做父母的应利用幼儿这一心理特点,无论孩子做什么事,只要他去干就要给于肯定与鼓励。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功,给予适当赞赏,使他们积累积极的情感体验。再有,鼓励也包括接纳孩子的失败与不足,因为孩子正是在历经错误与失败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的。所以,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家长就要给予肯定和支持,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过失。千万不要总盯着孩子做得不好或不足的地方,去挑毛病。家长若对孩子否定多、指责多,就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4、建设性批评
  当孩子缺乏信心或失去信心时,父母可以适时对他说“嗯!做得不错。”或“想必你已用心去做了!”等表示支持的慰语,就是所谓前段的“感化”,最后再鼓励他:“如果能再稍微注意一点,相信下次可以做得更好。”这种积极有建设性的检讨态度,才能使孩子不断进步,更加有自信心去与父母沟通问题,重要的是目标具体明确。
5、正确的问题解决模式
  自信心对于孩子智力发展影响很大,父母在教育小孩时就应留心一些必须注意的事项。例如:孩子必须具备适应各种状况能力,即使遇到复杂恼人的问题也要保持冷静,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如此孩子的智力与自信心才能完全的成长。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引导孩子面对问题,正向思考、讯息处理、拟定解决策略与方案,有效地解决问题。
6、改善父母的观念
  大部分父母并不注意也不重视“自信心”这个问题,只是在意孩子的在校成绩及课业表现的情形。因此,当孩子课业表现或学业成就不理想时,经常给予严厉的指责或惩罚,使孩子产生莫明罪恶感,进而摧毁他的自信心,造成孩子的成绩日愈低落,对学习缺乏兴趣。
7、自我暗示语言的运用
  培养孩子自我语言暗示的效果,让孩子主动的自我思考,“我要自己想”、“我要自己做”,孩子经过自我语言暗示后,必然会运用自己的能力实行自定的目标。
  很多父母亲都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孩子必须拥有专长才能对自己建立起信心,其实有无专长并非重要。有些孩子对自己毫无信心,主要是父母低估了他们的能力,或将他们的长处视为短处,让孩子在心理上矮化了自己,若父母能找出自己孩子丧失自信心的症结,便能对症下药加以诱导了。
然而信心绝不是垂手可得的。但是,只要尝过成功的滋味,伴随而来就是无比的喜悦以及对自己的坚定信心。所以先让孩子尝尝成功的喜悦,就是使孩子建立信心最简易的方法。当然,不断地鼓励孩子去尝试、去表现,并向自我挑战、增强自我意念是增进自信心的不二法门。
8、避免拿别人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较,不消极评价
每个幼儿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应指导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扬长避短,帮助孩子在某些活动中获得成功,从而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千万不能盲目攀比,不要拿自己的孩子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更不能以许多幼儿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相比。教师、父母应抓住每个幼儿自身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相信自己有优点和长处,从而树立起“我能行、我真棒”的自信心。
9、放手让孩子去做,多让孩子自己动手
孩子虽小却具有巨大的学习和发展潜力,父母应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让幼儿承担一些责任,如自己吃饭,自己整理房间等。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不仅锻炼动手能力,还能获得自信。家长应更多地提供让幼儿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
  孩子一般长到两岁以后,动作、言语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这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的愿望,什么都要自己来。人们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婴幼儿也是不知天高地厚,常常不自量力的。但这种“我自己来”的愿望却体现出孩子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出一种原始的、寻求自我肯定的需要。我们常见婴幼儿每当要去做事遇到家长阻拦时,他们会执拗地嚷嚷:“我长大了,我长大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去压抑孩子,更不能说:“你不行!”而应利用婴幼儿的这种自我认识和愿望,善于引导,给予援助,满足他们“我自己来”的需求。
  另外,孩子是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家长要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放手让孩子进行各种活动。在活动中不仅能促使孩子的身体和各种能力的发展,而且能使之产生对环境的控制感并获得成功的欢乐,从而增强自信。如果家长总是把孩子限制在狭窄的空间,或事事越俎代庖,什么都不让孩子去做,无异便是剥夺了孩子通过活动树立自信心的机会,并容易导致能力低下、依赖、胆怯和自卑。
  所以,父母一定要珍视儿童的努力,从内心深处去鼓励他们,尤其是当孩子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更要给以鼓励和引导。要让他们明白:做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去努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只有不断战胜困难的人,才能进步。千万不要一味地批评、否定、训斥孩子,这样会使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自我无能感”,缺乏自信心。
11、不包办代替,不过度保护,让孩子经受挫折
  父母如果事事包办代替,或把孩子看的过于娇弱,尽自己所能为他们做各种事情,解决各种问题,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
  儿童时期是各种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家长应抓住这个时机,耐心细致地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能力,并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过度的照顾、保护或经常否定儿童的想法,不仅会使儿童无从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失去成功的体验,而且会因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操作能力、交往能力等,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畏缩不前,从而形成懒惰、自卑、退缩的不良个性。
  孩子是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各种机会与条件,放手让孩子进行操作。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上起床,让他自己穿衣服、自己洗漱;上学的时候让他自己背书包。不要总是心疼孩子,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在家让孩子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端饭、擦桌子;出去玩,尽量让孩子自己活动,不要过于干涉他和小朋友的交往等等。
  孩子在自主的活动中不仅能促进身体和各种能力的发展,而且能产生对环境的控制感并获得成功的欢乐,从而增强自信。
12、为孩子提供做决定的机会
  做决定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责任。别看孩子年龄小,他和我们成人一样,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也有做决定的权利。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做选择,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选择。于是,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决定去做。但是这种方式对孩子有长远的影响。一方面,孩子获得的资源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孩子的生命激情却会越来越低。他们感受到这一点,于是想对父母说“不”。
  怎么办?其实,一方面家里一定要有规则,另一方面要让孩子自己来做决定、想对策、做计划。如,孩子早上如果不愿意穿妈妈拿的衣服,妈妈可以拿两套衣服给孩子选,穿这套还是穿那套;散步走什么路线,跟孩子共同商量好;傍晚是看书还是到小朋友家去玩耍;星期天去东湖公园还是儿童公园,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在买玩具、图书或食品前先谈好条件、制定购买计划,然后让孩子自己选择。
  有研究表明,总是由父母做决定的孩子,长大后常常缺乏判断力和选择的能力,而且缺乏责任感,甚至不知道如何对自己负责。因此建议父母多给孩子一点做决定的机会,让孩子学会如何做决定。
  一个经常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的孩子,他是富有生命力的。尽管因为缺乏经验,他会遇到一点挫折,但那些挫折会成为难得的体验,最终和成就感一起,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是有价值的。
13、调整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值
现代情绪理论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率成正比,成功越多,期望值越高,自信心越强,反之失败越多,期望值越低,自信心越弱,对好胜心强意志力差易受外界影响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当前,许多家长不惜一切代价想让孩子成名,未按孩子意愿而提出过高要求,如让孩子学钢琴、拉二胡、学珠心算等,孩子学不成,大人也搞得头晕脑胀,打击幼儿自信心。从现代教育改革的四个热点问题来看,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正确能力与学习的关系,正确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关系,正确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正确老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关系,教育方法要寻找孩子最近发展区的需要,要求应循序渐进,符合幼儿年龄与身心发展的特点。如:发现期望值不再适应孩子应及时调整,施加的压力超过孩子所能接受的限度,给孩子会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当然,如果家长的期望值低于孩子的能力,则会使孩子无法充分发挥潜能。在这里我要提的是就个人认为学前期不一定要强迫幼儿识字、写字等。
自信的强弱与环境和教育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俗话说“从小看苗”,一个人幼儿时的表现对将来有着深远的影响。自信心的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要真正实现这种教育的价值,就必须从幼儿生活的具体问题出发,让幼儿在具体的生活中体验自己的感受和变化。为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和家长应充分认识自信心对幼儿的成长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人人拥有自信。
14、帮助孩子制定具体可实现的目标,不做过高的期望和过高的要求。  
如果孩子努力的结果是实现了目标,就会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
  幼儿时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就是孩子行为的标准。如果标准定得合适,有助于帮助幼儿形成恰当的“理想自我”,幼儿就能体验到成功的经验,对自己的能力就会充满信心;如果标准定得过高,孩子达不到,屡遭失败,就会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孩子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价,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就容易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另外,有些父母教育孩子时总想一步到位,急于求成,也是不实际的,忽视了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曲折的过程。
  孩子做事总是从不会到会,从做不好到做得好的,这是发展规律,要求过高、过急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制定具体的、可实现的目标。如,孩子一直要家人喂饭,就定下“坐在餐桌前自己吃饭”的目标;孩子不会做事情,就定下“学会自己收玩具”的目标;孩子不爱阅读,就定下“培养阅读兴趣”的目标,每天在妈妈的陪伴下看书15至20分钟等等。
  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往往也是建立自信心的一个通道,也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实施的。当孩子对自己的生活过程掌握自如,不需要事事求助的时候,自信心也会得到提升。
  家长普遍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与要求,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期望过高。父母对孩子发展所确立的标准要适应,应考虑自己孩子本身的特点和能力,不能主观地总用过高标准去要求孩子。标准过高孩子达不到,屡遭失败,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就容易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另外,有些做父母的教育孩子时总想一步到位,急于求成,也是不实际的,忽视了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或曲折的过程。须知,孩子做事总从不会到会,从做不好到做得好的,这是发展规律,要求过高、过急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再有,有些盼子成才的家长常常盼望自己的孩子处处强过别人,惯于横向攀比。例如,有的家长到幼儿园看孩子的活动,每当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不如别人之处,便对孩子说;“瞧,某某比你唱得好!”“某某画得比你强多了!”……以别人的优势比自己孩子的不足。家长的本意可能是想刺激自己的孩子赶上别人,但这种横向攀比,比掉的恰恰是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因为,孩子们的发展速度与方向都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年龄越小,个体差异越大,孩子在发展上各有长短,要求自己的孩子处处强过别人,是非常不实际的,家长们千万别作这样的攀比。
15、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增强幼儿的自尊心
多赞许,少责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充满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没人爱他,缺乏自信。因此,作为老师、家长,切忌用尖刻的语言,讽刺挖苦孩子,不用别家孩子的优势比自家孩子的不足,不能在别人面前惩罚孩子或不尊重孩子,不把孩子的话当“耳旁风”,不滥施权威,以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之产生自卑感,而丧失孩子的自信心。因此要特别的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帮助孩子发展自尊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增强幼儿的自尊心,有助于自信心的发展。增强幼儿的自尊心,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教幼儿学会相互尊重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同伴间的交往也会增多,同时同伴间的相互影响也会增强。如果一个幼儿对另一个幼儿说:“你真笨,真难看……”可能就会使后者伤心半天,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在生活中如果你听到孩子说了一些不友善或不礼貌的话,我们应该坚决予以制止,即使他当时是出于愤怒和伤心也不行,应该指出他的错误(你太没礼貌了)并告诉他,以后不希望再听到这样的语气说话,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不会伤及孩子的自尊心。因此,我们在不断提高自身道德品质涵养的过程中,更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和修养,教育孩子尊重别人,对人说话有礼貌,不随意挫伤别人。
(2)学会耐心倾听
美国心理学家娅玛图教授认为,从孩子的方面来讲,父母的认真倾听,会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当孩子出现问题,犯了错误时,从父母方面讲,帮助孩子正确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应该是冷静地倾听孩子陈述事情的过程。当然孩子是说的并不一定是事实的真相。但是作为父母或老师必须自始自终地细心倾听幼儿所说的每一个细节,使幼儿感到是重视他的;不能因为忙就不理睬,这样会使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
(3)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赞扬
鼓励和赞扬历来教育的有效手段。爱听好话是人的天性,孩子也不例外。如:幼儿在幼儿园完成的“作品”喜欢给爸爸妈妈看,是希望得到赞扬。我们应利用这一点心理特点。善于发现幼儿的进步和成功,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如:一个2岁幼儿画了个大圆圈并惊喜地说:“太阳公公出来了”时,我们千万不能忽略了他这份小小的成绩,而应该在看了他的画后,摸摸他的头说:“宝宝真能干,真的会画太阳公公了。”得到赞扬他就会倾注全部热情和聪明才智,去争取新的成功。当然,鼓励也包括接纳幼儿的失败与不足,只要孩子付出努力就要给予肯定和支持。这样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4)积极的语言诱导
不要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上,即使发现他们有某些缺点,千万不能说“笨蛋”、“你怎么样样不如别人”的话,以免对他们产生心理压力,挫伤自尊,应该用积极的语言来诱导他们,以此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5)坚持正面教育。
由于幼儿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说话和做事往往会不相符合,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要坚持和注重正面教育。如:有的小朋友剪到别人的东西,因为自己喜欢,就说是自己的。对待这样的孩子,最好用拾金不昧的例子来教育引导,这样效果会更好。
16、做好自己,成为快乐自信的父母
  孩子在家庭中生活和成长,父母自身的状况对子女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开朗的父母会养育出开朗的孩子,内向的父母可能会有害羞的孩子,自私吝啬的父母难以培养出宽容仁爱的孩子。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父母自身必须成为一个好的榜样。
  想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父母自己首先要成为快乐自信的人。自信的父母有足够的安全感,能够允许孩子犯错误;自信的父母信任孩子,能放心地让孩子经受挫折;自信的父母相信自己,懂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自信的父母乐观快乐,会常常看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成为快乐自信的父母,才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关键所在!
  17、调整成人与孩子间的关系,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孩子与老师、家长间的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自信心程度,如果孩子感到父母喜欢他,对他感兴趣,爱他并且尊重他。那么他就很可能自我感觉良好,有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首先应检查一下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是否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如果孩子感到老师、父母喜欢他、尊重他,态度温和,孩子的感觉很好,往往就活泼愉快,积极热情,自信心强。相反,如果老师、父母对孩子训斥多,粗暴,态度冷淡,孩子就情绪低沉,对周围的事物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 因此,做为父母,应多对孩子说一些赞许、关爱的语言和行为,使孩子因父母的赞许和关爱而拥有自信的力量。如:“你真让我们高兴!”“你做得很好!”等等。 
  18、要言传身教。创设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平时,遇事常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错”。因为孩子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成人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孩子,他就会在幼小的心灵中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老师、家长是孩子的效仿榜样,因此,在孩子面前更应有自信心,乐观的性格,有魄力,自强,办事不怯懦。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也是形成孩子自信心的因素。
19、让孩子多获得积极的体验
成功经验的获得,是自信心建立的重要因素。当孩子做成一件事,同时又受到表扬时,就会相信自己的能力,逐渐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因此,要多让孩子亲自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孩子要求“自己来”时,家长要予以肯定和支持,并创造条件让他发挥自己的才能。对孩子每次小小的成功,都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每次小小的成功,都会激励孩子的成功意识,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可以制订一些孩子易完成的事情,让孩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老师、家长应根据孩子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同样,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一个在游戏中总做不好的孩子,很难把自己看成是成功的人,他会减少自信心,并由此不愿再去努力,越是不努力,就越是做不好,就会越是不自信,形成恶性循环。成人应通过帮助他们,完成他们想要做的事来消除这种恶性循环。另外,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格外关心。如对胆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家里或班级上担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大胆自信。
20、帮助孩子客观地把自己同伙伴相比较。通过比较,可使孩子对自己的长处、弱点有所了解。父母正确的做法是:在帮助孩子认识到自身不足的同时,切不可忘记赞美孩子的优点。如:“佳佳的歌唱的不错,而且你也是个爱劳动、有礼貌的好孩子,你很可爱。”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同样很重要。 
21、让孩子常说自信的话
家长要启发孩子常说自信的话,激发他的自信心。如果对孩子说“你来帮妈妈摘菜好吗?”不如改为“你会帮妈妈摘菜吗?”把协商的语言改为激励的语言。让孩子常说“我会”、“我能行”.使孩子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树立自信心。

加分,谢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看庭前花开228
2011-07-19 · TA获得超过35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5
采纳率:40%
帮助的人:50.3万
展开全部
这样的孩子将来的潜力非常大!
家长的角度上来说千万不要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孩子的角度来说只能靠自己,多参加集体活动,增加生活阅历,多走出去了解社会,即使碰了钉子也没关系。
切记,循序渐进,细水长流!目前积极培养却效果不明显也不能超之过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朱怀芹Xw
2019-02-18 · TA获得超过52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88
采纳率:73%
帮助的人:42.5万
展开全部
你要多鼓励他,绝对不可以别人说他,你也说他,更加地责骂他,给孩子爱的鼓励,让他重拾自信,自信教育很重要。可以跟孩子老是聊聊,让老师也多鼓励一下孩子,不要总是压抑孩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龙老师说教育
2018-11-27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897
展开全部
找活泼的家教陪陪她,既可以学习,还可以多见一些人,对性格有好处,星?期?豆挺好的,您可以试一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无锐泽S5
2018-11-01 · TA获得超过180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43
采纳率:62%
帮助的人:125万
展开全部
最近身边有很多朋友的孩子开始上一二年级了,朋友不停地打电话来找我求救,不断地控诉孩子的这不是那不是。从幼儿园转变到小学,孩子们有些不适应,家长们也开始烦恼,无论是孩子的作习时间还是孩子的学习态度,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沟通,之前什么都不懂得孩子,突然好像一夜长大很多,跟孩子讲道理,他尽会顶嘴反驳,还总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像之前这么听话,很多家长已经有些隐隐的威胁感,因为感觉到没从前那么轻松操控自己的孩子了。
一二年级,是孩子人生的“幼小衔接期”,这时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和陪伴,才能让孩子的心理水平从幼儿阶段发展成长。
孩子进入小学时,父母应该多给孩子一个“小学生”的身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再是一个“小小孩”,而是一个“大孩子”,让孩子知道“小学生”的身份应该要做哪些事,有哪些值得自豪的地方。我的女儿,我就是用“红领巾”、“少先队员”这个角色,让她从内心接受这个骄傲自豪的身份,让孩子一下子觉得自己真得长大了,可以自己决定和做很多事情。
一二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开端期,孩子还不懂得学习的真正目的,这时也需要家长给孩子科学的引导,才能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观,为未来的人生观奠定基础。
当孩子刚刚进入到一年级的课堂时,孩子里的内心还是停留在幼儿园里自由玩耍的感觉里,这时孩子的专注力不够,好动,因为孩子还没有把现有的身份固化下来,有时记着自己是小学生时才会按着现有的规定来听课,而有时孩子忘记当下的身份时,就又会回到幼儿园时的行为里。这时需要父母耐心引导和等待,孩子是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和改变。家长可以用一些安静地游戏与孩子玩耍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比如:一起创造一幅画、一起下棋等等。
一二年级,是孩子习惯、性格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是培养孩子好习惯,避免哗讥糕客蕹九革循宫末坏习惯的关键期。
一二年级,是孩子自我意识的重要萌发期,这期间,家长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决定着孩子的性格是自信还是自卑。
进入一年级后,孩子会发生很多变化,他们开始不断地自我评价,出现自尊的意识,对事物的感受从具体开始走向抽象化,从外在走入内在,孩子这时有时会很自信,有时又很自卑,因为自我意识有很大的发展,所以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时的孩子常常会特别敏感,常出现否定和不接受自己的状态,孩子这时非常需要家长对她们的心灵支持和鼓励,家长要多发现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即使是一小点,那也是开启孩子自信的金钥匙,每天给孩子五个以上具体的肯定,你的孩子一定会伟大。
一二年级,是孩子智力开发的“黄金期”,这时家长对孩子的帮助可以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让你的孩子成为天才。
多为孩子提供尝试的机会,因为成功学习是从无数地尝试里得到的,鼓励孩子尝试,重视孩子尝试地过程,不给孩子标准,人生任何事都没有标准,不给孩子对错评价,因为站在每个角度都有不同的答案和标准,每个角度都有对与错,所以任何事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当下。多重视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爱和支持,从感受上去引导孩子比你整天烦人的说教更有效、更省力、更亲密。提示:
我们的孩子毕竟来到这个世上才7个年头,她的世界里还有很多很多的空白,需要自己去体验去感受,不要拿她跟来到这个世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来比,她还小,她还需要父母牵着她的手。正因为她现在开始学习,所以更应相信她,为她创造一个安全的空间,让她自己去探索,去体会,给她属于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真得希望自己的孩子伟大,就给她广阔地空间,无论她发生什么,你都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爸爸就在这,就在孩子的身边,爸妈相信孩子有能力照顾好自己,无论成功失败、挫折顺境都是有助于孩子的,它将让孩子们成长智慧,因为爸爸妈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森林里的一棵撑天大树,孩子需要更宽广的土地和蓝天,而不是爸爸妈妈手里的那个盆栽。现在所有的发生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必经的过程,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孩子一定会是无限可能!一定会成功快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