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是秦桧害死的岳飞吗,还是另有其人?
绍兴十一年,岳飞被诬陷入狱,南宋皇帝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下达了命令:
“岳飞特赐死”。
就此,一代爱国英雄岳飞,含冤而死,是为千古奇冤。
很多人说岳飞之死是由于秦桧的陷害所以才会含冤而死,是,这种说法是没错,可是就算没有秦桧,岳飞也会死,因为真正要害死岳飞的人从来都不只是秦桧,而是还有更多的其他人。
其中的主导者就是宋高宗赵构,他和岳飞的矛盾才是岳飞被害的核心。即使没有秦桧的陷害,也必然会有秦六,秦七之类的人站出来陷害岳飞,因为这是圣上宋高宗赵构的意思。总归而言,秦桧只不过是帮高宗干了他想干的事,担了他不想担的骂名罢了。而真正害岳飞的人恰恰是岳飞忠于的君主宋高宗。
那么岳飞如此精忠报国,究竟是什么言行触犯了宋高宗的忌讳,而哪一条又真正让赵构动了杀他的心思呢?
其实岳飞和宋高宗君臣之间矛盾早生,早在岳飞以朝廷无储君,社稷不稳的理由劝宋高宗立宗室之子为太子的时候,宋高宗就对他心怀不满。宋高宗虽然无子,但当时毕竟还自认年轻,还有机会生个儿子,所以面对岳飞恳求立宗室之子的请求深怀不满,君臣嫌隙已生。
另外一点就是岳飞一心想要大破金兵,迎回被俘的徽钦二帝,触及了宋高宗的利益。身为臣子岳飞一心想要迎“二圣”回朝,一洗靖康之耻。岳飞作诗满江红,诗中提出迎二圣,朝天阙的政治口号。这个口号政治上,主战派喊得最为积极。纵然赵构公开场面也支持迎二圣归来,但是宋高宗赵构内心真正是不是想迎回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那就是仁者见智了。偏偏岳飞抓住这个口号,为主战做宣传。
岳飞要迎回的“二圣”是谁?他们可是赵构的的父亲和兄长,是原来的皇帝,要是他们真的回来了,那赵构这个皇帝该怎么办,他要如何自处。因此,在这点上来看,赵构也早对岳飞心生不满了。
然而,这些都只是一小部分原因,虽然触犯了高宗的忌讳但还不至死。比如岳飞迎“二圣”回朝这个观点所产生的矛盾,随着宋徽宗的客死异乡,也就逐渐消散。后期岳飞也未曾再提。
事实上,真正让赵构动了杀岳飞心思的是岳飞手中的权力,功高震主。
岳飞乃是当时的武将之首,手握大宋朝的大半兵权,因此难免功高震主。而别忘了历朝历代功高震主的人,就必为主所不容,而岳飞于宋高宗就是那个震主之人。
岳飞训练和统领的岳家军是抗金主力,更是南宋朝廷的武力基础。岳飞凭自己的军事才干和人品,牢牢掌握了这支军队。岳家军强盛时拥有步骑十万,岳家军是民间老百姓对它的称呼。岳家军创立后,在岳飞带领下,四次北伐抗金。屡立战功,多次击败金国的侵略。巅峰时刻一直往北打到了开封朱仙镇。
宋朝军制,本来就是强干弱枝,仰文抑武。皇帝和文官集团是绝对不会允许一个武臣掌握一支强大的军队的。所以岳飞功劳越大,他们就越恐惧害怕。
手握兵权,战功赫赫的武将是很难兼容于当朝的,因为一旦武将拥兵自重,那么对于朝廷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威胁。
而且当时南宋朝廷中主战派同主和派的政治斗争异常激烈。而宋高宗是主和派的核心人物,岳飞却是主战派中立场最坚决的代表人物。
从宋高宗来说,自打继承帝位,就被金兵重点打击,经常是东奔西逃,甚至于被金兵追击得要命,意欲乘船下海逃难。南宋刚建立的那段日子里,金兵的不断进攻,使宋高宗很少能安稳过日子。
再者战争需要人力物力。连年的战争,使江南人民承担了沉重的赋税,还有大批青壮子弟被征召入伍,其中有很多人战死沙场。一句话,战争给江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民盼望着战争早日结束,能够过和平安定的生活。
更不消说,中原失陷,成为战场,北方官绅百姓纷纷逃往江南,自然会产生争夺资源、物资匮乏的生存问题。其中,土地兼并,加重赋税,就导致了多起农民起义,这严重地威胁着南宋的政治统治。
所以对宋高宗来说,如果能与金国达成和议,停止战争使自己以后永享太平,那才是自己最想达到的目的。而岳飞却屡屡要求出兵北伐,和金军强硬以对,其思想和赵构是相违背的。
甚至于岳飞为了达成自己的理想,屡次公开和赵构唱反调。当初刘光世隐退以后,淮西军群龙无首,赵构欲将其置于岳飞麾下。而岳飞自然是欣喜异常,有这样的一支大军加入,北伐有望。但是后来赵构考虑到岳飞手中兵力太多,有些犹豫。
而岳飞则有些等不及,不断上书请求赵构赐兵权。他向高宗表明甚至是承诺,自己得到淮西军以后,一定可以收复中原,迎回“二圣”,最终遭到了赵构的拒接。而岳飞这倔强脾气也上来了,你不给我兵,那我就辞职。于是岳飞撂挑子不干,跑回老家去了。
赵构虽然气得不行,但时值金兵压境,他无奈只能放低姿态,三番五次派人去请岳飞回来。最后岳飞在部下的劝告下回来了,并向赵构请罪。而赵构表面上原谅了岳飞,但还是忍不住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犯我法者,唯有剑尔”!
意思就是如果再出现这种情况,不听从我的旨意,对付你的将是法律的利剑。
从高宗的这一态度完全可以看出,此时对岳飞已经动了杀心。
毫无疑问,和宋高宗不是一条心,而且手握重兵的岳飞就成为了高宗眼里的定时炸弹,使得宋高宗不得不杀之以求心安。
还记得岳母刺字吗?岳飞的母亲在他背上刻下了“尽忠报国”四字。可这四字反过来读,不就是“国报忠尽”吗?
岳飞的战功赫赫,之于宋高宗正是如芒刺在背,不拔不快,不得不杀之而后快。
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宋高宗想要加罪于岳飞,所以才借秦桧之手以谋反的罪名杀了岳飞。而手握兵权,功高震主才是岳飞为宋高宗真正忌讳,为宋高宗不杀之不快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