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过冬?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古代人怎么过冬?
更正一下,古代也有取暖设备古代取暖的设施主要有火塘、火墙、壁炉和炉灶等。
火塘是最古老的取暖方式。从半坡、姜寨等遗址发掘来看,其原始房屋中设于门口附近的灶炕,是一种炊事与取暖相结合的设施。它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气以助燃烧,又能阻挡冬季自门口吹入的寒风。
秦宫的“壁炉”和“火墙”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秦代宫廷贵族是怎样御寒取暖的呢?
据《秦宫廷文化》介绍:考古工作者们在咸阳宫殿遗址的洗浴池旁边发现有壁炉,似为供取暖用的设备。研究者认为,这应是在当时条件下比较先进的方式。除此之外,其他宫室中目前虽未发现同样设施,但也应与此一样。遗址中发现三座壁炉。壁炉采暖可以克服火盆、火塘取暖的弊病。其中两座壁炉是供浴室采暖用的,而第三层第三室的壁炉似供高级统治者采暖用的,因为它接近最大的一室。一号建筑遗址的壁炉宽1.2米,纵深1.1米,高1.02米,炉膛为覆瓮形,可使热焰在膛内有充分回旋的余地,炉顶为“入”字形,有较大的散热面积。由于上部建筑毁坏,因此无法得知烟道的样式。炉口前有灰坑,炉的左侧有一个存放木炭的炭槽,由此可知该壁炉使用的燃料是木炭。木炭没有较大的火焰,燃烧的时间比较长,可以使室内温度长时间保持稳定。反映了我国在建筑采暖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另据石兴邦先生介绍:秦长乐宫遗址曾发现火墙做法,即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墙内,与灶相通,用来取暖。
汉代的“温室”和“椒房”
在西安西北郊阎家村的汉代建筑遗址中,发现了用于取暖的炉灶,位于屋角,以土坯砌成,灶膛呈方形,灶前有灰坑,灶外侧有曲尺形平面矮墙(“灶屏”),并有专门的排烟道(“突”)。
汉宫贵族如何解决取暖问题也让人们很是关注,我在研究中发现,温室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汉代有宫殿名叫温室殿,据记载一在长乐宫中,《三辅黄图》:“温室殿,按《汉宫阙疏》:'在长乐宫’。”又《汉书·孔光传》晋灼注:“长乐宫中有温室殿。”一在未央宫中,《三辅黄图》引《汉宫阁记》云,温室殿“在未央宫”。汉武帝时建,位于前殿之北。《汉书·霍光传》:“(昌邑)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即指此殿。温室殿是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内有各种防寒保温的特殊设备。《西京杂记》记载说: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未央宫温室殿是公卿朝臣议政的重要殿所。《汉书·京房传》:“房奏考功课吏法,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温室。”此殿也曾是宫中藏书之所。《隋书·经籍志》载:汉哀帝时,“乃徙温室中书于天禄阁上。”
在汉代,还有一种温室是用于种植蔬菜的。当时有一种韭菜叫温韭,是主要蔬菜之一。司马迁称当时拥有千畦姜韭者,其富与千户侯相当。《盐铁论》称汉代富人食“冬葵温韭”,指为不时之物。所谓温韭,即以温室技术培育的韭菜。汉代长安专为宫廷中设有蔬菜温室,“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葵乃秋季所食,冬季能吃到鲜葵,想来也是温室栽培技术所产。
唐代贵族的“瑞炭”和“凤炭”
上述取暖方式习惯也一直沿袭到了隋唐时期。
在唐长安城,漫长的冬季来临后,无论士庶,都减去了户外活动。虽然如此,富贵与贫寒之间取暖的方式区别仍是很大的。
......
古人是怎么御寒过冬的
棉花传入中国的历史在公元前二世纪或更早一些,棉花及棉纺织品已经传入中国。但是在宋以前,大 约有一千余年之久,棉花的种植始终是局限于边疆的少数民族之间,而未在中原地区 广泛传播。 在较远的古代,我国人民的衣服原料主要是丝、麻和葛。御寒的衣物被褥也是用这些材料做成,里面可以充塞一些动物家禽的羽毛。
无棉时代,古人是怎么御寒过冬的
中国古代本土的纺织材料,主要是葛,麻,蚕丝,羊毛。冬天御寒这事,就拿这几样材料做文章。最常见的御寒材料就是丝絮,有高档低档之分,高档的是蚕丝絮,又叫“纩”,低档的是用螺丝用的下脚料,叫做“缊”。这种材料主要用来做绵袍,《诗经》里那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盖的就是这种袍子。
当然对于穷人来说,穿有“纩”的袍子是个奢侈事,基本都穿“缊”的,而填充缊的袍子,防寒效果也极差,连好些名人不得志时,都为此闹出辛酸事,比如战国名家曾子,当年不得志的时候就是穿这个,大冬天的撸起袖子就见胳膊肘,也因此贡献个成语:捉襟见肘!
而放在有钱人身上,不单穿的好,而且这高档绵袍,都是穿在衣服里面,外面还要有层罩衣。有钱没钱,就看袍子穿里穿外。但只靠这个,放在古代寒冷冬天,保暖还是不够,也要穿棉袄,当然那时不叫棉袄,叫“襦”。
这东西和袍子一样,也分有钱没钱,有钱人穿的襦,里面冬天填的是丝絮,相对比较保暖,穷人就相对惨,穿的叫“褐”,也是一种粗布衣服。发展到唐朝,襦改叫了袄,高档的都是用毛皮做的,保暖效果更好,当时不是太有钱的,基本也穿不起!
当然除了丝絮材料,动物毛皮衣服,也是御寒必备,但高档的毛皮衣服,基本就是贵族有钱人专利,老百姓当然指望不上。
指望不上就可想而知,没有棉花的年代里,冬天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是个多么难熬的事情。听听大诗人杜甫的诗就知道: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也就是被子都冻得和铁一样冷。这还是深秋时候的杜甫家,更冷的严冬什么样?想想就得哆嗦。一句哀叹,就是那个年月里,多少穷人家冬天愁苦的缩影。
古代冬天比现在冷吗,人们又是怎么过冬的呢
其实说古代更冷也不尽然,全球气候在不同的时期时有所不同的。如春秋战国到西汉末,我国的气候就处在温暖时期,而宋朝以后则寒冷的年份比较多。以上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研究出来的结果,我们可以作为参考。
对于古代人是怎样过冬的,这一点倒是很有意思。古人取暖用的最多的还是木炭,达官贵人则有用煤的(据记载,我国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煤炭)。一般的人家都有炭盆,宫廷富贵人家甚至还有暖墙等设施。
唐代以后,又陆续出现了手炉、脚炉、汤婆子等取暖工具,或在其中放置炭火,或灌入热水,小巧精致,便于携带。更有甚者,还有用人体取暖的(让婢女围成一圈,他坐在中间)。当然了,贵族们过冬相对容易一点,除了上述设施外,他们还有貂裘、锦缎可穿,而普通百姓可就没这么幸运了。
《卖炭翁》这首诗大家都知道吧?这绝对是古代穷苦人家生活的真实写照。身上衣服单薄,寒风刺骨,可是却用不起炭,怎么不可悲呢?生活在现在,不要去羡慕古人的生活,如果真能穿越,做了贵族子弟还好,如果做了普通人家的子弟,那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古代冬天怎么保暖
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约四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人们的衣料大致在前三千年以丝麻为主,后一千年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当然,现代又兴起了人造纤维,则不在本文介绍之列。
自三代至唐宋的三千三百年间,中原大地除栽种粟、麦、稻等粮食作物外,主要是栽种桑、柘、大麻、苎麻等。白居易《秦中吟·重赋》诗说:“厚地植桑麻,所用济生民。”[1]随着人口的繁衍,土地的垦殖,处处有绿廕庇野的桑树和柘树,此处景象,今日已不易设想,更无以复原了。
丝麻不仅作为纺织品的原料,麻可以制作麻绳之类,丝絮是制作被褥、冬服等的原料。《重赋》诗描写“官库”内“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2]官府向民间征收大量丝绵,即是供官员、军人作冬服之用。李白《子夜吴歌》说:“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3]就是生动地描绘一个女子为征夫赶制冬袍之情景。古时所谓布,一般是指麻布,人们用“布衣”一词形容平民百姓,是因为穷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以麻布蔽体。杜甫《北征》诗说:“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拆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4]反映在安史之乱时,其家生计艰窘,不得不将旧剩的高贵刺绣丝织物,补衲麻织短褐。陆游《霜风》诗说:“十月霜风吼屋边,布裘未办一铢绵。”[5]另一《泛舟过金家埂赠卖薪王翁》诗说:“软炊豆饭可支日,厚絮布襦聊过冬。”[6]反映当时尚可饱暖的生活水平,是麻布作面料的丝绵冬服。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7]这是指丝绵锭絮的麻布被,因使用多年,“骄儿恶卧”,已丧失保暖作用。宋徽宗时设居养院,类似今日之养老院,规定八十岁以上老人“夏月支布衣,冬月衲衣絮被”,即“布絮衲被”。有一位一百零一岁的老人咸通“冬月给绵绢衣被,夏单绢衫袴”,[⑧]作为特殊优待。
自秦汉迄唐宋一千五百年间,丝麻维系着数千万,甚至上亿中国人的衣着、被褥等生活必需。当时固然有衣不蔽体者,但也有浪费绫罗绸缎,用之如泥沙不惜者。两者相抵,尚有部份丝绸经海路和陆路出口,驰誉古代并不发达的国际市场。丝麻自给有余,这在技术落后的古代绝非易事。正如司马光所说:“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9]我们缅怀灿烂华夏古文明时,就绝不应当忘却成千上万史册中无名的农妇们的劳绩,她们也同样是古文明的支柱。
古代主要是男耕女织式的自然家庭经济,全国的丝麻总产量决不可能有官府的统计数字。列入官府统计者,只有赋税和财政收支。汉武帝时,曾一次“均输帛五百万匹”,[10]这正反映了当时丝织品产量之多。宋英宗时,主管财政的三司使蔡襄上奏,说一年内通过和买、征税等途径,共收入丝麻织品8,745,535匹。[11]宋朝沿用后周之制,规定缴纳官府者,一匹䌷绢幅阔2尺5分,重12两,长42尺。[12]依1宋尺为31厘米计,约折合113,866,866米。宋朝官府的布帛主要供军队和官员之用,北宋中期,禁军将士平均每年春冬发放䌷绢6匹,绵12两,[13]6匹䌷绢约折合78米。南宋有军士每年发放绢4匹和2匹的记录,约折合52米和26米。因为丝织䌷绢不耐穿,必须每年发放。北宋人口最多时约有1亿。按1亿人的衣装、被褥、帐幔等用品估计,还须考虑到部份丝绸出口,人们的衣装盛行宽体,衣料的使用并不经济等情况,将丝麻织品依平均每人每年消费2匹估算,则丝麻织品总产量为26·04亿米。
但是,光是以纺织品尚不足以包括古代丝麻的总产量,另的丝绵之类,是不能不估计的。宋神宗时,官府两税收入中有丝绵一项,为5,850,356两,[14......
古人在冬天的时候有哪些御寒措施
《礼记·礼运》篇关于衣服演化的记载表明:当世界处于冰河时期或当冬季来临,在麻、丝织物还未出现之前,鸟兽的羽毛和皮毛会自然的被取来御寒护体,此时,最早的衣服就出现了。可是这时候的兽皮未经人工裁减缝拼,只是原始的兽皮;至以神农氏为代表进入母系氏族社会,进入文明时期,才开始有丝麻衣服和纺织物,这为制造成型服装创造了条件。到了后来,有了丝绸、葛、绢等布料,随之而来的也有毛织物,它主要以羊毛为主,骆驼毛、马毛、兔毛、犛牛毛等也被使用,而且,样式也渐趋向于华丽、富饶,随着染色业的兴起,颜色也渐鲜艳。后来在北方,裘皮也是一种过冬的良好服装。以后,封建贵族用紫貂、薰貂、银鼠、海龙、白狐、玄狐等珍贵裘皮为冬季服装,他们既美观大方又漂亮,还能衬托贵族气质。平民百姓则选用羊皮过冬。自从元代棉花在中国普遍种植,棉布就成为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人民的主要服装用料。
“古人是怎么度过寒冷的冬天的呢?”
古代的冬天相比现在应更为严寒和漫长。 清朝时,一年内北京约有一百五十余天是寒冷天气,最冷时可达摄氏零下二三十度。可以说取暖也是当时皇宫里不可忽视的事之一。 明、清两代,在冬季大多烧柴炭取暖,为此宫廷里专门设置了管理冬季取暖的相关事宜的机构,比如惜薪司,就是专管供应皇宫内薪炭的机构。这些机构的官员在明代时是比较有地位的,他们可以直达皇帝御前奏事的,故有“近侍牌子”之称。紫禁城内宫殿的地面下,大多都挖有火道,殿外廊子下设有添火的门,即两个一米多深的坑洞,即灶口,这就是有名的暖阁结构。这种设施可保证室内的温暖,除暖阁之外,室内还设有暖炕,炕下有火道,其结构与现今北方农村还保留的炕床类似。 如果还嫌这些设施不够保暖或者担心在室外被冻著的话,还有火炉给备着。火炉也叫火盆或熏笼。熏笼的形状大小有很大的区别,大的可达数百斤,高一米多,三足、四足皆有,很华贵;小的则如一般像西瓜大小,随手可提,有放在脚下暖脚的脚炉,也有暖手的手炉,制作也很精美。 在冬季,古人是否都能这么暖暖和和地过冬呢?那可不一定了。晋代的陈寿在《三国志·魏书·王昶传》中说:“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脩。”,抵御寒冷没有比加厚的毛皮服更好的了,想制止别人的诽谤,没有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更有效的了。 其实,细究起来,两者都非易事。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非日积月累不可,想要求得厚的毛皮服,一得有毛皮服供应,二得具备购买能力。如同不少现今还困在风雪路途中的归乡人一样,在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旅途上,拿着钱一时半刻也不知从哪去求得保暖的衣服。何况,穷苦人家本身就没多少钱,要不路边就不会有“冻死骨”,也不会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样的事发生了。 远古流传下来的《九九歌》这样唱道:“一九二九,缩脚缩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八九,摇脚摆手;九九八十一,老农田中犁。”南朝梁代《荆初岁时记》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岁寒。”也就是说从冬至那天开始,人们就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才过去。看来不少人是“一九、二九”地数着指头,把冬天一天天地数过去的。 当然,人们也不忘苦中作乐,一入冬,有的就开始画素梅,从冬至日起,每日染红一朵梅花,谓之“九九消寒图”。也有画一幅九行八十一格表的,谓之“九九消寒表”,日涂一格,上阴下晴,格满则寒消,春暖而花开。
古人冬天是如何保暖的呢
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约四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人们的衣料大致在前三千年以丝麻为主,后一千年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当然,现代又兴起了人造纤维,则不在本文介绍之列。
自三代至唐宋的三千三百年间,中原大地除栽种粟、麦、稻等粮食作物外,主要是栽种桑、柘、大麻、苎麻等。白居易《秦中吟·重赋》诗说:“厚地植桑麻,所用济生民。”[1]随着人口的繁衍,土地的垦殖,处处有绿廕庇野的桑树和柘树,此处景象,今日已不易设想,更无以复原了。
丝麻不仅作为纺织品的原料,麻可以制作麻绳之类,丝絮是制作被褥、冬服等的原料。《重赋》诗描写“官库”内“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2]官府向民间征收大量丝绵,即是供官员、军人作冬服之用。李白《子夜吴歌》说:“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3]就是生动地描绘一个女子为征夫赶制冬袍之情景。古时所谓布,一般是指麻布,人们用“布衣”一词形容平民百姓,是因为穷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以麻布蔽体。杜甫《北征》诗说:“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拆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4]反映在安史之乱时,其家生计艰窘,不得不将旧剩的高贵刺绣丝织物,补衲麻织短褐。陆游《霜风》诗说:“十月霜风吼屋边,布裘未办一铢绵。”[5]另一《泛舟过金家埂赠卖薪王翁》诗说:“软炊豆饭可支日,厚絮布襦聊过冬。”[6]反映当时尚可饱暖的生活水平,是麻布作面料的丝绵冬服。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7]这是指丝绵为絮的麻布被,因使用多年,“骄儿恶卧”,已丧失保暖作用。宋徽宗时设居养院,类似今日之养老院,规定八十岁以上老人“夏月支布衣,冬月衲衣絮被”,即“布絮衲被”。有一位一百零一岁的老人咸通“冬月给绵绢衣被,夏单绢衫袴”,[⑧]作为特殊优待。
自秦汉迄唐宋一千五百年间,丝麻维系着数千万,甚至上亿中国人的衣着、被褥等生活必需。当时固然有衣不蔽体者,但也有浪费绫罗绸缎,用之如泥沙不惜者。两者相抵,尚有部份丝绸经海路和陆路出口,驰誉古代并不发达的国际市场。丝麻自给有余,这在技术落后的古代绝非易事。正如司马光所说:“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9]我们缅怀灿烂华夏古文明时,就绝不应当忘却成千上万史册中无名的农妇们的劳绩,她们也同样是古文明的支柱。
古代主要是男耕女织式的自然家庭经济,全国的丝麻总产量决不可能有官府的统计数字。列入官府统计者,只有赋税和财政收支。汉武帝时,曾一次“均输帛五百万匹”,[10]这正反映了当时丝织品产量之多。宋英宗时,主管财政的三司使蔡襄上奏,说一年内通过和买、征税等途径,共收入丝麻织品8,745,535匹。[11]宋朝沿用后周之制,规定缴纳官府者,一匹䌷绢幅阔2尺5分,重12两,长42尺。[12]依1宋尺为31厘米计,约折合113,866,866米。宋朝官府的布帛主要供军队和官员之用,北宋中期,禁军将士平均每年春冬发放䌷绢6匹,绵12两,[13]6匹䌷绢约折合78米。南宋有军士每年发放绢4匹和2匹的记录,约折合52米和26米。因为丝织䌷绢不耐穿,必须每年发放。北宋人口最多时约有1亿。按1亿人的衣装、被褥、帐幔等用品估计,还须考虑到部份丝绸出口,人们的衣装盛行宽体,衣料的使用并不经济等情况,将丝麻织品依平均每人每年消费2匹估算,则丝麻织品总产量为26·04亿米。
但是,光是以纺织品尚不足以包括古代丝麻的总产量,另的丝绵之类,是不能不估计的。宋神宗时,官府两税收入中有丝绵一项,为5,850,356两,[14]按16两为1斤,1......
古代怎样过冬
古代棉花传入中国是在宋明时期。他们怎么过冬呢。那古人那时更冷,而且衣服又少,没有棉衣,他们怎么过冬呢?有钱人: 古时富人家里有一种暖室,在盖房子的时候,用铜来当顶梁柱,铜柱中间是空的,冬天的时候把烧红的碳,倒入铜柱中,铜柱受热,使室内空气热起来。这样就不冷了。
平常人: 平常人家家都备有碳鉴。就是一种大的铜或铁盆,特冷时,一家人围着火盆取暖。
穷人: 穷人到冬天时会在家里用土造一个大的空心土敦,类似于现在的炕头,但是那时的人不懂调节温度,经常出现烧死人,烫伤人的事情。
古代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冬天怎么过冬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棉花开始渐渐推广起来。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可见这时候棉花已经在明朝普遍种植。
木棉
羔羊皮、狐白裘等高档动物毛皮,王室贵族当然用得起,而且庶民也可以用劣质的羊皮或者狗皮。
丝麻
丝麻,中国历史大部分时间里都用它作为衣织品的原料。麻不仅作为纺织品的原料,麻更是可以制作成麻绳之类,而丝絮,则是制作被褥、冬服等的原料。至元朝,明朝时,棉花才逐渐部份取代丝麻,成为中国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
总之,中国历史,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约四千年中,中国古人的衣料,大致在前3000年是以丝、麻为主,之后的1000年,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宋、元、明三代,是棉花取代丝麻的过渡期。宋代,棉花和棉织品,尚为稀世之珍。自明以后,丝绵和丝织品,反而成为稀世之珍,这种转变,颇有意味。
更正一下,古代也有取暖设备古代取暖的设施主要有火塘、火墙、壁炉和炉灶等。
火塘是最古老的取暖方式。从半坡、姜寨等遗址发掘来看,其原始房屋中设于门口附近的灶炕,是一种炊事与取暖相结合的设施。它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气以助燃烧,又能阻挡冬季自门口吹入的寒风。
秦宫的“壁炉”和“火墙”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秦代宫廷贵族是怎样御寒取暖的呢?
据《秦宫廷文化》介绍:考古工作者们在咸阳宫殿遗址的洗浴池旁边发现有壁炉,似为供取暖用的设备。研究者认为,这应是在当时条件下比较先进的方式。除此之外,其他宫室中目前虽未发现同样设施,但也应与此一样。遗址中发现三座壁炉。壁炉采暖可以克服火盆、火塘取暖的弊病。其中两座壁炉是供浴室采暖用的,而第三层第三室的壁炉似供高级统治者采暖用的,因为它接近最大的一室。一号建筑遗址的壁炉宽1.2米,纵深1.1米,高1.02米,炉膛为覆瓮形,可使热焰在膛内有充分回旋的余地,炉顶为“入”字形,有较大的散热面积。由于上部建筑毁坏,因此无法得知烟道的样式。炉口前有灰坑,炉的左侧有一个存放木炭的炭槽,由此可知该壁炉使用的燃料是木炭。木炭没有较大的火焰,燃烧的时间比较长,可以使室内温度长时间保持稳定。反映了我国在建筑采暖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另据石兴邦先生介绍:秦长乐宫遗址曾发现火墙做法,即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墙内,与灶相通,用来取暖。
汉代的“温室”和“椒房”
在西安西北郊阎家村的汉代建筑遗址中,发现了用于取暖的炉灶,位于屋角,以土坯砌成,灶膛呈方形,灶前有灰坑,灶外侧有曲尺形平面矮墙(“灶屏”),并有专门的排烟道(“突”)。
汉宫贵族如何解决取暖问题也让人们很是关注,我在研究中发现,温室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汉代有宫殿名叫温室殿,据记载一在长乐宫中,《三辅黄图》:“温室殿,按《汉宫阙疏》:'在长乐宫’。”又《汉书·孔光传》晋灼注:“长乐宫中有温室殿。”一在未央宫中,《三辅黄图》引《汉宫阁记》云,温室殿“在未央宫”。汉武帝时建,位于前殿之北。《汉书·霍光传》:“(昌邑)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即指此殿。温室殿是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内有各种防寒保温的特殊设备。《西京杂记》记载说: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未央宫温室殿是公卿朝臣议政的重要殿所。《汉书·京房传》:“房奏考功课吏法,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温室。”此殿也曾是宫中藏书之所。《隋书·经籍志》载:汉哀帝时,“乃徙温室中书于天禄阁上。”
在汉代,还有一种温室是用于种植蔬菜的。当时有一种韭菜叫温韭,是主要蔬菜之一。司马迁称当时拥有千畦姜韭者,其富与千户侯相当。《盐铁论》称汉代富人食“冬葵温韭”,指为不时之物。所谓温韭,即以温室技术培育的韭菜。汉代长安专为宫廷中设有蔬菜温室,“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葵乃秋季所食,冬季能吃到鲜葵,想来也是温室栽培技术所产。
唐代贵族的“瑞炭”和“凤炭”
上述取暖方式习惯也一直沿袭到了隋唐时期。
在唐长安城,漫长的冬季来临后,无论士庶,都减去了户外活动。虽然如此,富贵与贫寒之间取暖的方式区别仍是很大的。
......
古人是怎么御寒过冬的
棉花传入中国的历史在公元前二世纪或更早一些,棉花及棉纺织品已经传入中国。但是在宋以前,大 约有一千余年之久,棉花的种植始终是局限于边疆的少数民族之间,而未在中原地区 广泛传播。 在较远的古代,我国人民的衣服原料主要是丝、麻和葛。御寒的衣物被褥也是用这些材料做成,里面可以充塞一些动物家禽的羽毛。
无棉时代,古人是怎么御寒过冬的
中国古代本土的纺织材料,主要是葛,麻,蚕丝,羊毛。冬天御寒这事,就拿这几样材料做文章。最常见的御寒材料就是丝絮,有高档低档之分,高档的是蚕丝絮,又叫“纩”,低档的是用螺丝用的下脚料,叫做“缊”。这种材料主要用来做绵袍,《诗经》里那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盖的就是这种袍子。
当然对于穷人来说,穿有“纩”的袍子是个奢侈事,基本都穿“缊”的,而填充缊的袍子,防寒效果也极差,连好些名人不得志时,都为此闹出辛酸事,比如战国名家曾子,当年不得志的时候就是穿这个,大冬天的撸起袖子就见胳膊肘,也因此贡献个成语:捉襟见肘!
而放在有钱人身上,不单穿的好,而且这高档绵袍,都是穿在衣服里面,外面还要有层罩衣。有钱没钱,就看袍子穿里穿外。但只靠这个,放在古代寒冷冬天,保暖还是不够,也要穿棉袄,当然那时不叫棉袄,叫“襦”。
这东西和袍子一样,也分有钱没钱,有钱人穿的襦,里面冬天填的是丝絮,相对比较保暖,穷人就相对惨,穿的叫“褐”,也是一种粗布衣服。发展到唐朝,襦改叫了袄,高档的都是用毛皮做的,保暖效果更好,当时不是太有钱的,基本也穿不起!
当然除了丝絮材料,动物毛皮衣服,也是御寒必备,但高档的毛皮衣服,基本就是贵族有钱人专利,老百姓当然指望不上。
指望不上就可想而知,没有棉花的年代里,冬天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是个多么难熬的事情。听听大诗人杜甫的诗就知道: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也就是被子都冻得和铁一样冷。这还是深秋时候的杜甫家,更冷的严冬什么样?想想就得哆嗦。一句哀叹,就是那个年月里,多少穷人家冬天愁苦的缩影。
古代冬天比现在冷吗,人们又是怎么过冬的呢
其实说古代更冷也不尽然,全球气候在不同的时期时有所不同的。如春秋战国到西汉末,我国的气候就处在温暖时期,而宋朝以后则寒冷的年份比较多。以上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研究出来的结果,我们可以作为参考。
对于古代人是怎样过冬的,这一点倒是很有意思。古人取暖用的最多的还是木炭,达官贵人则有用煤的(据记载,我国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煤炭)。一般的人家都有炭盆,宫廷富贵人家甚至还有暖墙等设施。
唐代以后,又陆续出现了手炉、脚炉、汤婆子等取暖工具,或在其中放置炭火,或灌入热水,小巧精致,便于携带。更有甚者,还有用人体取暖的(让婢女围成一圈,他坐在中间)。当然了,贵族们过冬相对容易一点,除了上述设施外,他们还有貂裘、锦缎可穿,而普通百姓可就没这么幸运了。
《卖炭翁》这首诗大家都知道吧?这绝对是古代穷苦人家生活的真实写照。身上衣服单薄,寒风刺骨,可是却用不起炭,怎么不可悲呢?生活在现在,不要去羡慕古人的生活,如果真能穿越,做了贵族子弟还好,如果做了普通人家的子弟,那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古代冬天怎么保暖
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约四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人们的衣料大致在前三千年以丝麻为主,后一千年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当然,现代又兴起了人造纤维,则不在本文介绍之列。
自三代至唐宋的三千三百年间,中原大地除栽种粟、麦、稻等粮食作物外,主要是栽种桑、柘、大麻、苎麻等。白居易《秦中吟·重赋》诗说:“厚地植桑麻,所用济生民。”[1]随着人口的繁衍,土地的垦殖,处处有绿廕庇野的桑树和柘树,此处景象,今日已不易设想,更无以复原了。
丝麻不仅作为纺织品的原料,麻可以制作麻绳之类,丝絮是制作被褥、冬服等的原料。《重赋》诗描写“官库”内“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2]官府向民间征收大量丝绵,即是供官员、军人作冬服之用。李白《子夜吴歌》说:“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3]就是生动地描绘一个女子为征夫赶制冬袍之情景。古时所谓布,一般是指麻布,人们用“布衣”一词形容平民百姓,是因为穷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以麻布蔽体。杜甫《北征》诗说:“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拆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4]反映在安史之乱时,其家生计艰窘,不得不将旧剩的高贵刺绣丝织物,补衲麻织短褐。陆游《霜风》诗说:“十月霜风吼屋边,布裘未办一铢绵。”[5]另一《泛舟过金家埂赠卖薪王翁》诗说:“软炊豆饭可支日,厚絮布襦聊过冬。”[6]反映当时尚可饱暖的生活水平,是麻布作面料的丝绵冬服。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7]这是指丝绵锭絮的麻布被,因使用多年,“骄儿恶卧”,已丧失保暖作用。宋徽宗时设居养院,类似今日之养老院,规定八十岁以上老人“夏月支布衣,冬月衲衣絮被”,即“布絮衲被”。有一位一百零一岁的老人咸通“冬月给绵绢衣被,夏单绢衫袴”,[⑧]作为特殊优待。
自秦汉迄唐宋一千五百年间,丝麻维系着数千万,甚至上亿中国人的衣着、被褥等生活必需。当时固然有衣不蔽体者,但也有浪费绫罗绸缎,用之如泥沙不惜者。两者相抵,尚有部份丝绸经海路和陆路出口,驰誉古代并不发达的国际市场。丝麻自给有余,这在技术落后的古代绝非易事。正如司马光所说:“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9]我们缅怀灿烂华夏古文明时,就绝不应当忘却成千上万史册中无名的农妇们的劳绩,她们也同样是古文明的支柱。
古代主要是男耕女织式的自然家庭经济,全国的丝麻总产量决不可能有官府的统计数字。列入官府统计者,只有赋税和财政收支。汉武帝时,曾一次“均输帛五百万匹”,[10]这正反映了当时丝织品产量之多。宋英宗时,主管财政的三司使蔡襄上奏,说一年内通过和买、征税等途径,共收入丝麻织品8,745,535匹。[11]宋朝沿用后周之制,规定缴纳官府者,一匹䌷绢幅阔2尺5分,重12两,长42尺。[12]依1宋尺为31厘米计,约折合113,866,866米。宋朝官府的布帛主要供军队和官员之用,北宋中期,禁军将士平均每年春冬发放䌷绢6匹,绵12两,[13]6匹䌷绢约折合78米。南宋有军士每年发放绢4匹和2匹的记录,约折合52米和26米。因为丝织䌷绢不耐穿,必须每年发放。北宋人口最多时约有1亿。按1亿人的衣装、被褥、帐幔等用品估计,还须考虑到部份丝绸出口,人们的衣装盛行宽体,衣料的使用并不经济等情况,将丝麻织品依平均每人每年消费2匹估算,则丝麻织品总产量为26·04亿米。
但是,光是以纺织品尚不足以包括古代丝麻的总产量,另的丝绵之类,是不能不估计的。宋神宗时,官府两税收入中有丝绵一项,为5,850,356两,[14......
古人在冬天的时候有哪些御寒措施
《礼记·礼运》篇关于衣服演化的记载表明:当世界处于冰河时期或当冬季来临,在麻、丝织物还未出现之前,鸟兽的羽毛和皮毛会自然的被取来御寒护体,此时,最早的衣服就出现了。可是这时候的兽皮未经人工裁减缝拼,只是原始的兽皮;至以神农氏为代表进入母系氏族社会,进入文明时期,才开始有丝麻衣服和纺织物,这为制造成型服装创造了条件。到了后来,有了丝绸、葛、绢等布料,随之而来的也有毛织物,它主要以羊毛为主,骆驼毛、马毛、兔毛、犛牛毛等也被使用,而且,样式也渐趋向于华丽、富饶,随着染色业的兴起,颜色也渐鲜艳。后来在北方,裘皮也是一种过冬的良好服装。以后,封建贵族用紫貂、薰貂、银鼠、海龙、白狐、玄狐等珍贵裘皮为冬季服装,他们既美观大方又漂亮,还能衬托贵族气质。平民百姓则选用羊皮过冬。自从元代棉花在中国普遍种植,棉布就成为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人民的主要服装用料。
“古人是怎么度过寒冷的冬天的呢?”
古代的冬天相比现在应更为严寒和漫长。 清朝时,一年内北京约有一百五十余天是寒冷天气,最冷时可达摄氏零下二三十度。可以说取暖也是当时皇宫里不可忽视的事之一。 明、清两代,在冬季大多烧柴炭取暖,为此宫廷里专门设置了管理冬季取暖的相关事宜的机构,比如惜薪司,就是专管供应皇宫内薪炭的机构。这些机构的官员在明代时是比较有地位的,他们可以直达皇帝御前奏事的,故有“近侍牌子”之称。紫禁城内宫殿的地面下,大多都挖有火道,殿外廊子下设有添火的门,即两个一米多深的坑洞,即灶口,这就是有名的暖阁结构。这种设施可保证室内的温暖,除暖阁之外,室内还设有暖炕,炕下有火道,其结构与现今北方农村还保留的炕床类似。 如果还嫌这些设施不够保暖或者担心在室外被冻著的话,还有火炉给备着。火炉也叫火盆或熏笼。熏笼的形状大小有很大的区别,大的可达数百斤,高一米多,三足、四足皆有,很华贵;小的则如一般像西瓜大小,随手可提,有放在脚下暖脚的脚炉,也有暖手的手炉,制作也很精美。 在冬季,古人是否都能这么暖暖和和地过冬呢?那可不一定了。晋代的陈寿在《三国志·魏书·王昶传》中说:“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脩。”,抵御寒冷没有比加厚的毛皮服更好的了,想制止别人的诽谤,没有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更有效的了。 其实,细究起来,两者都非易事。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非日积月累不可,想要求得厚的毛皮服,一得有毛皮服供应,二得具备购买能力。如同不少现今还困在风雪路途中的归乡人一样,在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旅途上,拿着钱一时半刻也不知从哪去求得保暖的衣服。何况,穷苦人家本身就没多少钱,要不路边就不会有“冻死骨”,也不会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样的事发生了。 远古流传下来的《九九歌》这样唱道:“一九二九,缩脚缩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八九,摇脚摆手;九九八十一,老农田中犁。”南朝梁代《荆初岁时记》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岁寒。”也就是说从冬至那天开始,人们就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才过去。看来不少人是“一九、二九”地数着指头,把冬天一天天地数过去的。 当然,人们也不忘苦中作乐,一入冬,有的就开始画素梅,从冬至日起,每日染红一朵梅花,谓之“九九消寒图”。也有画一幅九行八十一格表的,谓之“九九消寒表”,日涂一格,上阴下晴,格满则寒消,春暖而花开。
古人冬天是如何保暖的呢
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约四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人们的衣料大致在前三千年以丝麻为主,后一千年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当然,现代又兴起了人造纤维,则不在本文介绍之列。
自三代至唐宋的三千三百年间,中原大地除栽种粟、麦、稻等粮食作物外,主要是栽种桑、柘、大麻、苎麻等。白居易《秦中吟·重赋》诗说:“厚地植桑麻,所用济生民。”[1]随着人口的繁衍,土地的垦殖,处处有绿廕庇野的桑树和柘树,此处景象,今日已不易设想,更无以复原了。
丝麻不仅作为纺织品的原料,麻可以制作麻绳之类,丝絮是制作被褥、冬服等的原料。《重赋》诗描写“官库”内“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2]官府向民间征收大量丝绵,即是供官员、军人作冬服之用。李白《子夜吴歌》说:“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3]就是生动地描绘一个女子为征夫赶制冬袍之情景。古时所谓布,一般是指麻布,人们用“布衣”一词形容平民百姓,是因为穷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以麻布蔽体。杜甫《北征》诗说:“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拆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4]反映在安史之乱时,其家生计艰窘,不得不将旧剩的高贵刺绣丝织物,补衲麻织短褐。陆游《霜风》诗说:“十月霜风吼屋边,布裘未办一铢绵。”[5]另一《泛舟过金家埂赠卖薪王翁》诗说:“软炊豆饭可支日,厚絮布襦聊过冬。”[6]反映当时尚可饱暖的生活水平,是麻布作面料的丝绵冬服。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7]这是指丝绵为絮的麻布被,因使用多年,“骄儿恶卧”,已丧失保暖作用。宋徽宗时设居养院,类似今日之养老院,规定八十岁以上老人“夏月支布衣,冬月衲衣絮被”,即“布絮衲被”。有一位一百零一岁的老人咸通“冬月给绵绢衣被,夏单绢衫袴”,[⑧]作为特殊优待。
自秦汉迄唐宋一千五百年间,丝麻维系着数千万,甚至上亿中国人的衣着、被褥等生活必需。当时固然有衣不蔽体者,但也有浪费绫罗绸缎,用之如泥沙不惜者。两者相抵,尚有部份丝绸经海路和陆路出口,驰誉古代并不发达的国际市场。丝麻自给有余,这在技术落后的古代绝非易事。正如司马光所说:“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9]我们缅怀灿烂华夏古文明时,就绝不应当忘却成千上万史册中无名的农妇们的劳绩,她们也同样是古文明的支柱。
古代主要是男耕女织式的自然家庭经济,全国的丝麻总产量决不可能有官府的统计数字。列入官府统计者,只有赋税和财政收支。汉武帝时,曾一次“均输帛五百万匹”,[10]这正反映了当时丝织品产量之多。宋英宗时,主管财政的三司使蔡襄上奏,说一年内通过和买、征税等途径,共收入丝麻织品8,745,535匹。[11]宋朝沿用后周之制,规定缴纳官府者,一匹䌷绢幅阔2尺5分,重12两,长42尺。[12]依1宋尺为31厘米计,约折合113,866,866米。宋朝官府的布帛主要供军队和官员之用,北宋中期,禁军将士平均每年春冬发放䌷绢6匹,绵12两,[13]6匹䌷绢约折合78米。南宋有军士每年发放绢4匹和2匹的记录,约折合52米和26米。因为丝织䌷绢不耐穿,必须每年发放。北宋人口最多时约有1亿。按1亿人的衣装、被褥、帐幔等用品估计,还须考虑到部份丝绸出口,人们的衣装盛行宽体,衣料的使用并不经济等情况,将丝麻织品依平均每人每年消费2匹估算,则丝麻织品总产量为26·04亿米。
但是,光是以纺织品尚不足以包括古代丝麻的总产量,另的丝绵之类,是不能不估计的。宋神宗时,官府两税收入中有丝绵一项,为5,850,356两,[14]按16两为1斤,1......
古代怎样过冬
古代棉花传入中国是在宋明时期。他们怎么过冬呢。那古人那时更冷,而且衣服又少,没有棉衣,他们怎么过冬呢?有钱人: 古时富人家里有一种暖室,在盖房子的时候,用铜来当顶梁柱,铜柱中间是空的,冬天的时候把烧红的碳,倒入铜柱中,铜柱受热,使室内空气热起来。这样就不冷了。
平常人: 平常人家家都备有碳鉴。就是一种大的铜或铁盆,特冷时,一家人围着火盆取暖。
穷人: 穷人到冬天时会在家里用土造一个大的空心土敦,类似于现在的炕头,但是那时的人不懂调节温度,经常出现烧死人,烫伤人的事情。
古代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冬天怎么过冬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才棉花开始渐渐推广起来。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可见这时候棉花已经在明朝普遍种植。
木棉
羔羊皮、狐白裘等高档动物毛皮,王室贵族当然用得起,而且庶民也可以用劣质的羊皮或者狗皮。
丝麻
丝麻,中国历史大部分时间里都用它作为衣织品的原料。麻不仅作为纺织品的原料,麻更是可以制作成麻绳之类,而丝絮,则是制作被褥、冬服等的原料。至元朝,明朝时,棉花才逐渐部份取代丝麻,成为中国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
总之,中国历史,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约四千年中,中国古人的衣料,大致在前3000年是以丝、麻为主,之后的1000年,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宋、元、明三代,是棉花取代丝麻的过渡期。宋代,棉花和棉织品,尚为稀世之珍。自明以后,丝绵和丝织品,反而成为稀世之珍,这种转变,颇有意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