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本民族的诗歌称为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楼上的搞笑哇,和歌和绯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诗歌体裁! 和歌是日本的一种诗歌体。 这种日本诗是对汉诗而言的。日本最初的诗使用汉字写成的,有的用汉字的意,有的的用汉字的音。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具有日本特点的诗。因为日本叫大和民族,加之写了诗要吟唱,所以便称其为和歌。 和歌包括长歌、短歌、片歌、连歌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短歌的人愈来愈多,现已占绝对多数。为此现在人们虽仍称和歌,但主要指短歌。歌人也是主要指作短歌的人。 短歌有五句三十一个音节,是一种日本传统定型诗,格式为五七五七七的排列顺序。它始于六七世纪,根据日本最早的诗集《万叶集》记载,第一首和歌作于公元757年。和歌是受中国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的影响,因此出现短歌五七五七七的形式,即使是长歌,最后也是以五七五七七结尾。 日本除短歌外尚有更短的绯句,它也是定型诗五七五的格式,只有十七个字。
日【是太阳】本【就是自己】意思是太阳自己又名日自己
就是俳句吧 俳句是日本特有的一种诗体,也叫“俳谐”,(它本是“诙谐”的意思)。古代时,日本人就把以智巧和滑稽为主的汉诗或者和歌叫做“诙谐体”。到了中古时期,他们把凡是不属于正雅的汉诗、和歌、连歌全叫做“俳谐”。17世纪以后,经日本“俳圣”松尾芭蕉提倡,“俳谐”成为一种独立的诗歌体裁,即特指连歌中的发句,“连歌”相当于中国的“联诗”。创作时,歌人们聚在一起,由一个人先吟出第一句,这叫“发句”。然后另一歌人吟出后一句,这叫“连句”。然后又咏发句连句,如此反复,可长可短,长的可达千句以上。这是当时贵族们的一种风雅的文学活动。后来,人们只用连歌中的发句吟出一些幽默讽刺的短诗,作为和歌与连歌创作的余兴,于是就产生了名副其实的俳谐。俳句一般是3句17音,即首句5音,次句7音,末句5音,所以又称“17音”。19世纪末,经诗人正冈子规的革新,又产生了新派俳句。 详细资料: 俳句。日本古典短诗,由17字音组成。原称俳谐(也写为诽谐)。俳谐一语来源于中国,大致与滑稽同义。它在日本,最初出现于《古今和歌集》(收有“俳谐歌”58首),至江户时代(1600~1867)则有从“俳谐连歌”产生的俳句、连句、俳文等。 格式 俳谐连歌同中国近体诗联句相仿。它的第1句为5、7、5句式的17音,称为发句(起句),胁句(配句)为7、7句式,第3、第4句以后为前两种句式轮流反复,最后一句以7、7句式结束,称为结句。俳句,即取其发句(起句),加上“季题”(表现写作俳句季节的词语)和“切字”(一定的断句助词或助动词),使之成为独立的17字音的短诗。 著名人物 日本著名俳句家室町时代(1392~1573) 后期有宗鉴、荒木田守武,二人是俳谐连歌作者;江户时代有松永贞德,他提倡俳谐的娱乐性和教养性,号称“贞门”,可谓倾向于古典的一派。当时俳谐尚处于进入俳谐连歌的阶段。另一方面又有西山宗因,主张俳谐的滑稽性,强调创作上的自由奔放,称为“谈林”派。具有这一派特色的还有著名俳句家井原西鹤。一般被称 为俳圣的松尾芭蕉,把松永贞德的古典式技巧和西山宗因的自由奔放的散文风格熔铸一炉,并加以发展,摒弃滑稽、娱乐等文字游戏成分,使俳谐成为具有艺术价值的庶民生活诗。 17世纪日本俳谐曾一度中落,至18世纪下半叶,与谢芜村号召“回到芭蕉去”,再度呈现繁荣景象。江户时代胁句(配句)以下各句逐渐失去生色,但小林一茶在发句(起句)的创作上表现了突出成就。正冈子规作为明治(1868~1912)的俳谐复兴者,明确提出连句(即俳谐连歌)非属于文学的主张,提倡以连句的发句(起句)为“俳句”文学,依然保存了发句的格律,使它发展成为日本民族最短的诗歌。此后,俳谐连歌逐步衰落,现代虽有少数人加以提倡,依然未见复兴。后来曾有人主张废除“季题”(称为“无季俳句”),否定定型(称为“自由律俳句”),但未成为主导力量。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