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是清末民初的政府发行的银质货币,可老百姓为何都称之为“大洋”?

唔哩生活
2024-06-02 · 百度认证:北京唔哩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唔哩生活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1. 银元是清末民初政府发行的银质货币,老百姓却习惯称之为“大洋”。
2. 银元之所以被称为“大洋”,是因为它最早是从海外传入中国的,因此被称为洋钱。
3. 为了与银毫(辅币)区分,人们将银元称为大洋,银毫则称为小洋或毫洋。
4. 中国古代主要使用铜钱作为货币,直到明代以后,白银的使用逐渐增多,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5. 在明清两代,白银的使用以重量为单位进行计算,没有统一的外形和发行机构。
6. 传统的银锭有元宝型、银块、银条等多种形状,使用时可分割或熔铸,但成色参差不齐,使用不便。
7. 明代开始,西方的银元如西班牙银元、荷兰马剑洋、墨西哥鹰洋等逐渐流入中国,因其形状被称为番饼或洋钱。
8. 清代银元因有龙图案,也被称作龙洋。同时,清朝也开始自行铸造银元,并将其称为龙洋。
9. 除了银元,清朝还发行了作为辅币的银角,最早由广东在1890年铸造,分为5角、2角、1角、5分四种。
10. 银角比银元小,因此在习惯上,人们将银元称为大洋,银角称为小洋或毫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