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普鲁士崛起
1701年,勃兰登堡大选帝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腓特烈·威廉之子)支持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国波旁王朝宣战,借以换取国王称号。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并从此展开了普鲁士王国200多年的显赫历史。
由于继承了条顿骑士团的军事专制传统,普鲁士的军队向来以纪律严明、教育素质高着称,尤其是腓特烈二世(即腓特烈大帝)以骄勇善战着称。他在1740年继承王位,即位7个月之后即进攻西里西亚,从而引发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通过战争,腓特烈二世树立了“军事天才”的个人荣誉,并将普鲁士变为一个军事国家。腓特烈二世同时还从伏尔泰那里接受了启蒙主义思想,改进司法和教育制度,腓特烈二世鼓励宗教信仰自由,并扶植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到1786年腓特烈二世去世时,普鲁士已经成为欧洲强国之一,其行政机构的高效率和廉洁为欧洲之首。
腓特烈二世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继承王位后,先后购买了安斯巴赫侯国和拜罗伊特侯国,并对波兰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瓜分。 法国大革命后,普鲁士参加反法同盟,但败于法军,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国兼并莱茵河以西的普鲁士领土。其子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于1806年10月参加反法战争,随即在耶拿败于拿破仑,被迫逃往柯尼斯堡。1807年普鲁士和法国在涅曼河的提尔西特缔结和约,普鲁士割让16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属波兰的绝大部分领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兰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兰所得领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领土,并赔款1.3亿法郎。
1806年惨败后,普鲁士首相卡尔·施泰因开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让公民参与政治以唤醒其民族主义情感;释放农奴;实行地方自治;改组中央政府机构等。1809年在柏林创办了腓特烈·威廉大学(柏林大学),同时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开始对普鲁士军队进行改革。此后普鲁士的爱国主义情绪高涨。1812年冬,拿破仑军队自俄国败退,普鲁士遂于次年再度参加反法同盟,于1813年3月17日对法国宣战,10月24日,普、奥、俄三国联军在布吕歇尔和格奈森瑙指挥下在莱比锡大败法军。1815年普军在滑铁卢再度击败法军。根据维也纳会议的领土调整,普鲁士疆域自默麦尔河延至莱茵河,成为德意志邦联内德语居民占优势的唯一强国,以及欧洲列强之一。
俄国崛起
一开始俄国只是一个在莫斯科附近的小国,其帝国的地位并不被西方所承认。1696年,年轻的彼得一世成为沙皇,一开始他为了保护南方的国界而开始对抗鞑靼和奥斯曼帝国。为了继续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彼得开始到欧洲寻找盟友并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拜访了勃兰登堡、荷兰、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
为了增加与西方交流的机会和寻找俄国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彼得在1700年与奥斯曼帝国停战,并对当时欧洲最强国家之一的瑞典宣战。在芬兰湾的纳尔瓦,瑞典军证明了俄国军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幸运的是,瑞典在这时陷入了波兰王位的争夺当中。在这喘息的时间,彼得建立了一支新式西方化的军队;当两支军队在1709年在波尔塔瓦再度相遇时,俄国击败了瑞典。北方战争一直持续到了1721年,瑞典同意了尼斯塔得条约,俄国终于得到了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以及与西方交流的窗口。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是俄罗斯帝国的第二个盛世,帝国在南方和西方得到相当大的新版图。1768年,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俄土战争爆发,在1774年以凯纳甲湖条约的签订而结束。根据这个条约,俄国取得了黑海的出海口,克里米亚的鞑靼则从奥斯曼帝国独立,而叶卡捷琳娜在1783年吞并了克里米亚。1787年,第二次俄土战争爆发,1792年战争结束,俄国将其势力伸入巴尔干半岛;虽然奥斯曼帝国没有被俄国完全赶出欧洲,但已不再是俄国的严重威胁了。在西方,俄国则趁著波兰国势日虚之际,与普鲁士、奥地利瓜分波兰。
1701年,勃兰登堡大选帝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腓特烈·威廉之子)支持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国波旁王朝宣战,借以换取国王称号。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并从此展开了普鲁士王国200多年的显赫历史。
由于继承了条顿骑士团的军事专制传统,普鲁士的军队向来以纪律严明、教育素质高着称,尤其是腓特烈二世(即腓特烈大帝)以骄勇善战着称。他在1740年继承王位,即位7个月之后即进攻西里西亚,从而引发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通过战争,腓特烈二世树立了“军事天才”的个人荣誉,并将普鲁士变为一个军事国家。腓特烈二世同时还从伏尔泰那里接受了启蒙主义思想,改进司法和教育制度,腓特烈二世鼓励宗教信仰自由,并扶植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到1786年腓特烈二世去世时,普鲁士已经成为欧洲强国之一,其行政机构的高效率和廉洁为欧洲之首。
腓特烈二世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继承王位后,先后购买了安斯巴赫侯国和拜罗伊特侯国,并对波兰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瓜分。 法国大革命后,普鲁士参加反法同盟,但败于法军,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国兼并莱茵河以西的普鲁士领土。其子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于1806年10月参加反法战争,随即在耶拿败于拿破仑,被迫逃往柯尼斯堡。1807年普鲁士和法国在涅曼河的提尔西特缔结和约,普鲁士割让16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属波兰的绝大部分领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兰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兰所得领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领土,并赔款1.3亿法郎。
1806年惨败后,普鲁士首相卡尔·施泰因开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让公民参与政治以唤醒其民族主义情感;释放农奴;实行地方自治;改组中央政府机构等。1809年在柏林创办了腓特烈·威廉大学(柏林大学),同时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开始对普鲁士军队进行改革。此后普鲁士的爱国主义情绪高涨。1812年冬,拿破仑军队自俄国败退,普鲁士遂于次年再度参加反法同盟,于1813年3月17日对法国宣战,10月24日,普、奥、俄三国联军在布吕歇尔和格奈森瑙指挥下在莱比锡大败法军。1815年普军在滑铁卢再度击败法军。根据维也纳会议的领土调整,普鲁士疆域自默麦尔河延至莱茵河,成为德意志邦联内德语居民占优势的唯一强国,以及欧洲列强之一。
俄国崛起
一开始俄国只是一个在莫斯科附近的小国,其帝国的地位并不被西方所承认。1696年,年轻的彼得一世成为沙皇,一开始他为了保护南方的国界而开始对抗鞑靼和奥斯曼帝国。为了继续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彼得开始到欧洲寻找盟友并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拜访了勃兰登堡、荷兰、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
为了增加与西方交流的机会和寻找俄国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彼得在1700年与奥斯曼帝国停战,并对当时欧洲最强国家之一的瑞典宣战。在芬兰湾的纳尔瓦,瑞典军证明了俄国军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幸运的是,瑞典在这时陷入了波兰王位的争夺当中。在这喘息的时间,彼得建立了一支新式西方化的军队;当两支军队在1709年在波尔塔瓦再度相遇时,俄国击败了瑞典。北方战争一直持续到了1721年,瑞典同意了尼斯塔得条约,俄国终于得到了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以及与西方交流的窗口。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是俄罗斯帝国的第二个盛世,帝国在南方和西方得到相当大的新版图。1768年,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俄土战争爆发,在1774年以凯纳甲湖条约的签订而结束。根据这个条约,俄国取得了黑海的出海口,克里米亚的鞑靼则从奥斯曼帝国独立,而叶卡捷琳娜在1783年吞并了克里米亚。1787年,第二次俄土战争爆发,1792年战争结束,俄国将其势力伸入巴尔干半岛;虽然奥斯曼帝国没有被俄国完全赶出欧洲,但已不再是俄国的严重威胁了。在西方,俄国则趁著波兰国势日虚之际,与普鲁士、奥地利瓜分波兰。
展开全部
18世纪,普鲁士在腓特烈大帝的统治下,继承了普鲁士尚武的传统,积极进行军事改革,国家收入80%投入军事上,陆军常年保持在20万的规模,成为欧洲大陆一支可畏的军事力量。此外腓特烈大帝重视教育的发展,拨出款项支持科学和教育的发展,也客观上提高了普鲁士人的国民素质。通过参与欧洲的混战(英法殖民争霸七年战争1756-1763年的欧洲战场),普鲁士获得了相当的利益。后来和俄国,奥地利一起,多次瓜分波兰的领土,大大壮大了国家实力,成为神圣罗马帝国中仅次于奥地利的强国,普鲁士也因此成为18世纪的欧洲强国。
1689年俄国的彼得大帝开始进行改革,向西欧先进国家学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习俗等等。通过改革壮大了俄国的力量,俄国通过与土耳其的多次战争,打开了面向黑海的通道,通过与瑞典长达20余年的战争,最终打败强大的瑞典,打开波罗地海出海口。1722年俄国正式称为俄罗斯帝国。
此后在后任沙皇的统治下,通过多次对外战争,与奥地利,普鲁士瓜分波兰,扩大了俄国的领土,也壮大了俄国的综合国力。所以俄国也成为18世纪欧洲的强国,而这个起点就是彼得大帝坚定而持续的改革。
以上信息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1689年俄国的彼得大帝开始进行改革,向西欧先进国家学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习俗等等。通过改革壮大了俄国的力量,俄国通过与土耳其的多次战争,打开了面向黑海的通道,通过与瑞典长达20余年的战争,最终打败强大的瑞典,打开波罗地海出海口。1722年俄国正式称为俄罗斯帝国。
此后在后任沙皇的统治下,通过多次对外战争,与奥地利,普鲁士瓜分波兰,扩大了俄国的领土,也壮大了俄国的综合国力。所以俄国也成为18世纪欧洲的强国,而这个起点就是彼得大帝坚定而持续的改革。
以上信息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