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平扫的胸部CT平扫
所扫层面示双肺纹理紊乱/欠规则,IMA:7-14层面示左侧上肺舌叶见一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大不约:55MM*45MM*60MM,边界不规整,呈分叶状,并见多个粗细不一毛刺/棘状突起。双肺可见多发小结节节影,同层面纵隔窗,该病灶显示较清,呈软组织密度。右侧面主支气管气像通畅,胸腔示及明确胸水,另示9-10胸椎及横突骨质密度不均。
1.1 一般资料
筛选2006年以来曾分别进行了胸部低剂量(50 mAs)和常规剂量(120 mAs)螺旋CT扫描的健康体检人员17人,34例。其中男13人,女4人,年龄28~52岁,平均42.7岁。所有人员均无阳性体征。
1.2 方法
1.2.1检查前准备除去身上所有可影响图像质量的异物。对受检者进行呼吸训练,以保证扫描时每次吸气的深度相同。
1.2.2 设备与扫描参数西门子Volmen-ZOOM四层螺旋CT,扫描参数:低剂量50 mAs,常规剂量120 mAs。120 kVp,扫描时间0.5 s/圈,螺距2.5~3.3,扫描层厚分别为6~8 mm,重建间隔5.5~7.5 mm。患者采取仰卧头先进体位,在吸气末屏气,自胸廓入口至肺底平扫。窗宽1 500,窗位-550 Hu。观察和评价肺门各段支气管及外围肺纹理的显示情况。
1.2.3 评价标准根据能否观察到段支气管和外周肺纹理的结构,分为可见和不可见。由两名高年资医生,采用双盲法评价。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女性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上升尤为明显。近20年来虽然肺癌的治疗手段增多,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5年生存率仍甚低。原因在于:病人出现临床症状后才被发现的肺癌多数为中晚期,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肺癌病死率,提高肺癌长期生存率的唯一途径。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认为,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图像相比,不会降低肺实变、弥漫性病变的图像质量,两者有相似的诊断准确率[3]。本研究所有标本均采用6~8 mm层厚扫描(正常情况下,肺门段支气管的直径为5~8mm[4])。结果为两种扫描方式对段支气管及外周肺纹理的显示没有明显差异。
本组资料显示双肺上叶段支气管的显示率最高,右肺下叶和左肺舌叶最低,这与段支气管大小以及段支气管的走行方向和CT断面的夹角有关。当肺段支气管的轴线与CT断面垂直,则段支气管显示为圆形,易识别,如上叶尖段、下叶内基底段支气管;段支气管走行与CT断面一致时,则段支气管表现为管状,如上叶前段支气管。舌段支气管的显示率最低主要是由于段较小,上、下舌段支气管呈直角分叉,相对于CT横断切面,其支气管均为斜向走行,加之心脏波动伪影,更影响了舌段支气管的显示。
早期中央型肺癌为起源于肺门段以上支气管的肿瘤,肿瘤沿支气管上皮生长或软骨浸润,CT表现为支气管突入管腔内的息肉样结节,局限性环形、管状狭窄或阻塞,由于低剂量胸部螺旋CT扫描具有与常规剂量扫描相同的段支气管的分辨力,因此,低剂量CT扫描不但适用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而且同样适用于中央型肺癌的早期诊断。本组资料采用相同标本以两种不同剂量的扫描方式获得,信息可靠,不存在个体差异,可比性强。
CT检查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巨大裨益,对医学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CT筛查肺癌可能促进早期肺癌发现率,降低肺癌病死率,但是随着放射卫生学的发展和公众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已注意到CT检查中放射剂量问题,要求在不影响疾病诊断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放射剂量。CTDIw是衡量CT机的扫描剂量的一个参数,它代表原始射线束的剂量加上临近层面的散射剂量[2]。我们使用的是西门子Volmen-ZOOM四层螺旋CT机,常规剂量胸部平扫CTDIw为8.28 MGy,低剂量平扫为3.458 MGy,同比减少58%,有利于肺癌的普查。
为了适应高质量、大范围、长时间扫描,多层螺旋CT普遍采用大功率、大热容量X线球管。X线产生的效率仅为1%,99%转化为热量。低剂量扫描管电流低,有效地降低球管耗损,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