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人文教育怎样与现实教育相结合
1个回答
2016-12-03
展开全部
【英盛观察】
学习、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从教育创新的战略高度,更新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与时俱进,注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要位置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既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和挑战。
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先进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当前我国中学教育当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是一个长期的客观存在,其突出表现是:就业的专业化,高校专业学科的单一带给中学文、理科分离的倾向。中学文理分班,不仅带来了学生知识的偏科,而且从小就灌输了一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的观念,给学生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带来了偏颇,形成思维单调、知识面窄。在中学教育中,就是要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起来,自觉地进行人文素质方面的修养,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说过:“科学、艺术、人文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追求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关联和均衡,是人的创造力的本能。如何将青年学生的这种潜在的本能发掘出来,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人们可以看到,在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中,自然科学方面的科学家大多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也有很高的修养。这些修养对他们一生的创造发明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础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体系。科学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把培养科学精神和智力开发作为教育最根本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而人文教育则注重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强调教育是人的价值的引导及创造过程。那么,人文与科学是否有融合的基础呢?事实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一)两者的出发点都是人,并都以人为归宿
人生有三大问题:人对物的问题、人对人的问题、 人对自身生命的问题。在这三大问题中,科学关注的是人对物的问题,人文关注的是人对人和人自身的问题。因此,科学和人文从本质上说都源于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只是由于人们面临的直接的生活课题不同,才产生了科学和人文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精神。人的生活包含理性和情感两种成分。科学更多指向理性,人文更多指向情感。人类固然可以通过意志努力,将情感压至最低水准,高涨理性成分,但是压抑愈大,反弹愈大,最终物极必反:关系高度紧张的理性与情感转而会相互弥合,寻求平衡。所以,尽管人文与科学出发点相同,但侧重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的科学,并不能涵盖和取代侧重解决伦理问题的人文,反之亦然。
(二)两者共同构成完整的价值体系
人们往往将人文视为一种精神文化,一种价值系统,而将科学视为一种纯粹的知识体系。实际上,人文是在“人”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精神价值系统。而科学则是在“物”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精神价值系统。科学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科学语言和科学活动反映人的价值观念,只不过这种反映不像其它文化形式那样直接和那样显露罢了。从价值追求的本质看,科学主真,人文主善、美,而真善美是相互渗透的。正如求善和求美离不开求真一样,求真的科学也与人类另外两大最高价值──善与美密切相关。科学从一开始就包含着人类对善和美的追求:科学在本质上包含着对愚昧、邪恶和迷信的否定,科学的宗旨,在于造福人类,实现人在宇宙中的价值;科学表述、科学理论、科学体系,都有一种抽象的和冷峻的美,它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的和谐与韵律的深刻把握,科学的这种美是“思想领域最高的神韵”。可见,人们在对科学价值的追求中体现着人文价值的取向,同样,在对人文价值的追求中也包含着科学价值的取向,两者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人类价值体系。
(三)两者互相依存、相互作用
科学的进展往往会引起人类思维的革命。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盛赞哥白尼不朽的著作改变了当时欧洲的精神面貌。我们还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传到中国以后,改变了当时中国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可以说,科学的每一个新发现和新发明都在改变人类物质世界的同时,改变着人类的精神世界。人文对科学同样有重要作用。首先科学研究对象的确立反映着人类的价值倾向。从理论上讲,任何自然现象都可以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但事实上,由于人类主观条件的制约,自然现象进入科学研究领域有先有后,这种先后顺序的确定深受人类价值取向的影响。其次,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的获取同样渗透着人文因素的影响。比如,(语言)符号的表达必定带有人的情感色彩,反映人的价值观念。再次,人们将科学理论转化为技术性的成果完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也就是说,从价值的角度看,人是科学的出发点,也是科学的归宿。最后,作为双刃剑的科学离不开人文的指引,正如拉伯雷所言:“没有良知的科学只会是灵魂的废墟。”
以上,我们论证了两种文化内在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基础。因为教育是用现有的文化完成对人的塑造,所以,当我们说明两种文化在诸多方面有着内在契合的关系,也就同时说明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需要融全
积极探讨人才培养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途径和方法
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并不是两者的简单调和,也不是教育的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的二元相加,而是它们在高层次上的结合。这种结合是全方位的,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课程编制和教育实践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有机结合,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而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要注重结合教育的实际,通过制度创新保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使其真正落到实处。基基本途径和方法应该是:
(一)教育价值观念的变革
无论是人文教育还是科学教育,首先涉及的都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不但要授人以“才”,而且要成人以“性”。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造就“和谐发展的人”,就要改变那种单纯注重传授知识的教育观念,建立一种“通才教育”观(或称“通识教育”观)。当代各国都在更新教育价值观念,这种观念的实质正是注重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例如,日本提出,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应该是:“1.广阔的胸怀、健康的身体、丰富的创造力,2.自由、自律和公共的精神,3.世界中的日本人。”这种教育目标无疑体现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整合的要求。中国教育90年代以来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正是为了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总之,教育价值观念的变革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关键。
(二)课程改革是实现融合的基本途径
两大教育的整合是通过改变原有的教育内容及方式来实现的,而教育内容及方式的改变主要是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的。这种课程改革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教育内容要全面,人文与科学二者不可偏废。其次,“教育内容全面”要通过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更新,教育体制的改革来实现。具体做法有:一是兼顾科学课程和人文课程,开设综合性课程。二是开设活动课程,三是适当开设选修课。四是重视“隐性课程”。在这方面,各国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创设良好的校园硬环境,使校园公园化;建设优美的校园软环境,使校园活动化;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校园人性化。
(三)教育工作者知识结构的改善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首先,教师要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不能只熟悉自己所教的学科,还要通过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教师应具备对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尤其要精研文化社会学、教育哲学、现代教学理论等。其次,教师要以批判的精神变革已有的思维方式,要改变自身那些狭隘的、分裂式的思维方法,建立统整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能够使教师看问题和处理事情更全面,减少偏颇;同时,教师的这种思维模式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既会思考“事实存在”(科学的思维方式),也会思考“人的存在”(人文的思维方式)。
(四)重视教师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教师人格的感染和启迪。因此,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于一体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言行中自然彰显的人文与科学精神。教师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师表,并且在课堂教学中贯穿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对教师进行培养,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使教师从过去单一的传授“专业知识”成为一个懂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的颇具人文历史知识、颇具文化修养的“文化人”,以影响和激励学生。定期评选“十佳教师”、“学生最满意教师”等,树立师标形象,增强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以此影响和教育学生,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上发挥作用,使其融合真正落到实处。
(五)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生的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环境,学生是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悟性、产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获得能力的。好学培养好人才,其根本原因是学校有着科技、人文交融的文化氛围,人文精神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内化过程,良好的氛围对于促进内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必须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上下功夫。硬件建设上,我们要进行合理的学校总体规划,更新、增加教学设备,建立一些人文景观等;软件建设上包括校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等。尤其要注重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开展演讲、英语小品等各项竞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社团的发展,通过这些社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举办高质量的人文讲座、高品位的文艺演出、高水平的报告会,也能使学生从多方面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在学校各个环节教育中渗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营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良好环境,陶冶情操,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六)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拓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提高的空间
要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参加服务集体、服务社会、献身祖国建设的实践,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和科技服务等活动,亲身体验劳动人民的优秀思想品德,学习人文精神,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既缺乏对国情、民情、社情的了解,也缺乏健康成长的直接体验。爱因斯坦说:最主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实际行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拓展人文教育的空间,深化课堂教学,把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欧美流行的社区教育强调教育与社区之间的开放、参与、互动、和协调,鼓励学生积极走向社会。我国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企业,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亲身体验劳动人民的优秀思想品德,学习他们的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的关怀和责任感。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同时也改造自我,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总之,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只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了人才培养中思维创新和模式创新,真正做到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融,有了这个基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到提升,中国的学校教育才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在国际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地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大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学习、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从教育创新的战略高度,更新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与时俱进,注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要位置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既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和挑战。
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先进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当前我国中学教育当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是一个长期的客观存在,其突出表现是:就业的专业化,高校专业学科的单一带给中学文、理科分离的倾向。中学文理分班,不仅带来了学生知识的偏科,而且从小就灌输了一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的观念,给学生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带来了偏颇,形成思维单调、知识面窄。在中学教育中,就是要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起来,自觉地进行人文素质方面的修养,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说过:“科学、艺术、人文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追求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关联和均衡,是人的创造力的本能。如何将青年学生的这种潜在的本能发掘出来,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人们可以看到,在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中,自然科学方面的科学家大多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也有很高的修养。这些修养对他们一生的创造发明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础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体系。科学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把培养科学精神和智力开发作为教育最根本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而人文教育则注重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强调教育是人的价值的引导及创造过程。那么,人文与科学是否有融合的基础呢?事实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一)两者的出发点都是人,并都以人为归宿
人生有三大问题:人对物的问题、人对人的问题、 人对自身生命的问题。在这三大问题中,科学关注的是人对物的问题,人文关注的是人对人和人自身的问题。因此,科学和人文从本质上说都源于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只是由于人们面临的直接的生活课题不同,才产生了科学和人文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精神。人的生活包含理性和情感两种成分。科学更多指向理性,人文更多指向情感。人类固然可以通过意志努力,将情感压至最低水准,高涨理性成分,但是压抑愈大,反弹愈大,最终物极必反:关系高度紧张的理性与情感转而会相互弥合,寻求平衡。所以,尽管人文与科学出发点相同,但侧重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的科学,并不能涵盖和取代侧重解决伦理问题的人文,反之亦然。
(二)两者共同构成完整的价值体系
人们往往将人文视为一种精神文化,一种价值系统,而将科学视为一种纯粹的知识体系。实际上,人文是在“人”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精神价值系统。而科学则是在“物”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精神价值系统。科学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科学语言和科学活动反映人的价值观念,只不过这种反映不像其它文化形式那样直接和那样显露罢了。从价值追求的本质看,科学主真,人文主善、美,而真善美是相互渗透的。正如求善和求美离不开求真一样,求真的科学也与人类另外两大最高价值──善与美密切相关。科学从一开始就包含着人类对善和美的追求:科学在本质上包含着对愚昧、邪恶和迷信的否定,科学的宗旨,在于造福人类,实现人在宇宙中的价值;科学表述、科学理论、科学体系,都有一种抽象的和冷峻的美,它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的和谐与韵律的深刻把握,科学的这种美是“思想领域最高的神韵”。可见,人们在对科学价值的追求中体现着人文价值的取向,同样,在对人文价值的追求中也包含着科学价值的取向,两者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人类价值体系。
(三)两者互相依存、相互作用
科学的进展往往会引起人类思维的革命。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盛赞哥白尼不朽的著作改变了当时欧洲的精神面貌。我们还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传到中国以后,改变了当时中国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可以说,科学的每一个新发现和新发明都在改变人类物质世界的同时,改变着人类的精神世界。人文对科学同样有重要作用。首先科学研究对象的确立反映着人类的价值倾向。从理论上讲,任何自然现象都可以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但事实上,由于人类主观条件的制约,自然现象进入科学研究领域有先有后,这种先后顺序的确定深受人类价值取向的影响。其次,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的获取同样渗透着人文因素的影响。比如,(语言)符号的表达必定带有人的情感色彩,反映人的价值观念。再次,人们将科学理论转化为技术性的成果完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也就是说,从价值的角度看,人是科学的出发点,也是科学的归宿。最后,作为双刃剑的科学离不开人文的指引,正如拉伯雷所言:“没有良知的科学只会是灵魂的废墟。”
以上,我们论证了两种文化内在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基础。因为教育是用现有的文化完成对人的塑造,所以,当我们说明两种文化在诸多方面有着内在契合的关系,也就同时说明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需要融全
积极探讨人才培养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途径和方法
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并不是两者的简单调和,也不是教育的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的二元相加,而是它们在高层次上的结合。这种结合是全方位的,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课程编制和教育实践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有机结合,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而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要注重结合教育的实际,通过制度创新保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使其真正落到实处。基基本途径和方法应该是:
(一)教育价值观念的变革
无论是人文教育还是科学教育,首先涉及的都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不但要授人以“才”,而且要成人以“性”。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造就“和谐发展的人”,就要改变那种单纯注重传授知识的教育观念,建立一种“通才教育”观(或称“通识教育”观)。当代各国都在更新教育价值观念,这种观念的实质正是注重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例如,日本提出,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应该是:“1.广阔的胸怀、健康的身体、丰富的创造力,2.自由、自律和公共的精神,3.世界中的日本人。”这种教育目标无疑体现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整合的要求。中国教育90年代以来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正是为了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总之,教育价值观念的变革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关键。
(二)课程改革是实现融合的基本途径
两大教育的整合是通过改变原有的教育内容及方式来实现的,而教育内容及方式的改变主要是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的。这种课程改革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教育内容要全面,人文与科学二者不可偏废。其次,“教育内容全面”要通过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更新,教育体制的改革来实现。具体做法有:一是兼顾科学课程和人文课程,开设综合性课程。二是开设活动课程,三是适当开设选修课。四是重视“隐性课程”。在这方面,各国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创设良好的校园硬环境,使校园公园化;建设优美的校园软环境,使校园活动化;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校园人性化。
(三)教育工作者知识结构的改善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首先,教师要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不能只熟悉自己所教的学科,还要通过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教师应具备对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尤其要精研文化社会学、教育哲学、现代教学理论等。其次,教师要以批判的精神变革已有的思维方式,要改变自身那些狭隘的、分裂式的思维方法,建立统整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能够使教师看问题和处理事情更全面,减少偏颇;同时,教师的这种思维模式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既会思考“事实存在”(科学的思维方式),也会思考“人的存在”(人文的思维方式)。
(四)重视教师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提高。
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教师人格的感染和启迪。因此,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于一体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言行中自然彰显的人文与科学精神。教师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师表,并且在课堂教学中贯穿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对教师进行培养,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使教师从过去单一的传授“专业知识”成为一个懂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的颇具人文历史知识、颇具文化修养的“文化人”,以影响和激励学生。定期评选“十佳教师”、“学生最满意教师”等,树立师标形象,增强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以此影响和教育学生,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上发挥作用,使其融合真正落到实处。
(五)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生的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环境,学生是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悟性、产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获得能力的。好学培养好人才,其根本原因是学校有着科技、人文交融的文化氛围,人文精神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内化过程,良好的氛围对于促进内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必须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上下功夫。硬件建设上,我们要进行合理的学校总体规划,更新、增加教学设备,建立一些人文景观等;软件建设上包括校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等。尤其要注重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开展演讲、英语小品等各项竞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社团的发展,通过这些社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举办高质量的人文讲座、高品位的文艺演出、高水平的报告会,也能使学生从多方面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在学校各个环节教育中渗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营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良好环境,陶冶情操,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六)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拓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提高的空间
要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参加服务集体、服务社会、献身祖国建设的实践,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和科技服务等活动,亲身体验劳动人民的优秀思想品德,学习人文精神,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既缺乏对国情、民情、社情的了解,也缺乏健康成长的直接体验。爱因斯坦说:最主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实际行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拓展人文教育的空间,深化课堂教学,把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欧美流行的社区教育强调教育与社区之间的开放、参与、互动、和协调,鼓励学生积极走向社会。我国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企业,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亲身体验劳动人民的优秀思想品德,学习他们的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的关怀和责任感。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同时也改造自我,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总之,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只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了人才培养中思维创新和模式创新,真正做到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融,有了这个基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到提升,中国的学校教育才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在国际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地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大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