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教育

 我来答
徐天来11
高粉答主

2016-12-16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万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3814万
展开全部
如何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的文人也多是博学多识,这与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并不是将各学科精细地分开有关,学习的人在少年时的蒙学教育中,可以接触到现在各个学科的知识,也受到了最基本的识字、对对子等基本功的训练,对语言的音韵有敏感的意识。
现在的语文教学是没有音韵方面的积累的,而语音的和谐对称、平仄押韵、音调的抑扬顿挫是汉语的魅力之一,这种音乐美在诗词中尤为突出。
所以,我在教授诗歌(包括词)单元时注意在教学中强化学生对音韵的教育,同时也有意识地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
首先,我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在导入这个环节,加强了音韵方面的引导,多以对联导入正文:
如:在讲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我以这样的两副对联导入: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
把酒问青天,放眼已无高力士;登舟望秋月,旷怀犹忆谢将军
(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
这两副对联中既韵律和谐,语言对称,又内容充实,既引用了李白的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又提到了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同学们很快猜出了谜底,“为什么说李白一身傲骨呢?”我追问道。有的同学回答说,因为他不事权贵,在权威面前不卑躬屈膝,曾让高力士脱靴。我给予表扬。通过这个设计,我让同学们更加注意诗人们被后人景仰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的伟大人格。
在讲授杜甫《登高》时,我以这样的一副对联导入: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