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展开全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个性、能力等丰富的内涵,是对人自身完善的一种关注与追求。
教育中应该充满人文性,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性。因为语文不仅是人们交往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语文是这个民族世代创造的结晶,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乃至民族的全部历史。所以暨南大学著名教授饶子说:“语文教育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之所在,是我们的支柱,所以在青少年时代就要给他们垫好人文素质的根基 ” 。
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核心是把人当作“人”
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指出:“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人着想的。如果人不能给人以幸福,那么任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不会给人带来幸福。”语文教学属于人文教育,产生人文力量,培养人文素质。人文教育的目的归结为对人格完善的追求,以实现个性的解放;人文的力量既可以培养学生同情、友谊、责任和勇气等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人格行为,又可以加强诚信、独立、创新、自律等现代人格行为的培养;人文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从根本上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人”,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学生,要把学生当作“人”看,这是实现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先决条件。学生是主体的人,有自己的独立人格,独立的个性,独立的思想和主体意识,要相信并尊重他们。但事实上由于父母和老师没有把孩子当作有主体意识的“人”来对待,父母长期的包办代替,学校教育多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忽略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导致了学生缺乏思想和主见。这要求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应该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环境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每一个人与众不同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张开思想的翅膀,让他们看到自己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在思想、感情、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我们在实践中,强调学生思想的多样性,要在备课、教学设计体现教学的开放性,随机应变,因时定教,因人定法,使课堂教学不囿于教师的圈定的方框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了解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智慧、倾听学生的声音,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如一位教师在上《皇帝的新装》时,一位学生提出“皇帝不可能一丝不挂地上街游行,肯定是安徒生在说谎。”这一问题,令师生都感到意外,但这位教师并没有握杀学生的不同见解,而是耐心倾听了学生的理由,然后组织大家对这个问题法表看法,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安徒生幽默、讽刺写作手法及作品主题的认识,起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这样做,特别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使学生在作品中直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受到美的熏陶。
例如:教《背影》这一课时,有的学生发笑,有的学生甚至认为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样的小事不值一提,学生并不认为朱自清写得精彩。后来我改变了教法,我先给学生讲父亲跟自己的关系,父亲如何关爱自己,特别是上大学时,年迈的父亲亲自挑着行李到车站送别我的情景,就不禁想到本来贫困的家庭,为了我能顺利上大学,不知年迈的父亲又要熬多少苦头了……。然后,再要求学生讲他们被父母的爱深深感动时的情景,学生的极积性一下字被调动起来,发言踊跃,有的甚至含着眼泪讲述爸爸妈妈关爱自己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学习《背影》,学生学习就很投入,甚至能够很深情地表演父亲吃力地爬上月台的动作,师生就是这样在人伦情怀中一起自然地体味学习文章的语言,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达到教师、学生、课文的和谐统一。这里没有枯躁的知识传授与训练,没有苍白的架空分析,学生这时已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而是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审美教育,受到人伦情怀的熏陶,从而出现了令人荡气回肠的“人化情景”体现了人文精神。
又如教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如果我们语文教师仍死扣小说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地金钱关系”这一点去分析课文,自然不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因为中国的传统观念与西方价值观有一定的差别。倘若在教学中联系初中生已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且喜欢评价人的特点,在课堂上开展“于勒是不是值得同情”等话题的辩论赛,或联系学生的生活用现在的眼光讨论克拉丽丝的势利,或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现象去评价像菲利普夫妇一类的人。这样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了文本的内涵,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同时丰富了学生情感,健全了人格。
当然,不仅在课本阅读中联系学生生活去处理教材,而且我们还要善于在平时多留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学生的周记、随笔是语文教师了解学生打开学生心扉的一扇窗,可以结合学生记录下来的学校班级生活、青春期的朦胧情感、喜欢的音乐、感兴趣的影视动漫画等等,让他们讨论、评判、体验、内化。通过这些渠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三、走出教材,让学生开拓视野,学会关注社会,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刘国正先生也多次强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起来,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学语文的渠道要拓宽,不能仅囿于有限的几本教科书,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教科书。因此,我们在上好语文课的同时,应意识的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从中体察社会、体察生活,丰富人文情怀,提高对自身的认识,从而促进自身发展。
例如:多读名篇名著。我们现在要读的不仅限于课本,还需涉及各个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名人作家们留下的经典。读经典就是读人生。当今社会时尚文化的功利、快捷、浮华助长了学生的浮躁、张狂的功利心态。多读一些名篇名著,多与大自然和睦相处,有助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如教了安徒生的就可以让学生读他的《安徒生童话》;接触了我国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就推荐读《儒林外史》;教了《论语十则》《孟子二章》等简易古文,就让学生慢慢涉足《论语》《孟子》。此外还应向学生介绍我国四大名著以及外国一些优秀的名篇名著,如:《红楼梦》《水浒传》《鲁滨孙漂流记》《简爱》《汤姆叔叔的小屋》《格列佛游记》等。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积极开展 “名篇名著”阅读活动。
又如:多关注社会生活,满足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广泛了解。像令人毛骨悚然的“9.11”恐怖事件,牵动全球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大大小小从未间断的战争,到神州六号飞船, 2010广州亚运,2008北京奥运会,到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疯狂造假事件,毒酒、毒奶粉、毒河粉、毒鱼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关注也应该关注的事,通过对这些事情的了解、参与、体验,学生才是我们教育要培养的“人”,而不仅“才”。像早年我国突遭“非典”病魔的袭击,全国人民都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非典”,关注生命。这样许多学生开始学会以一种“人文关怀”的心态对待我们这个世界,他们有的为社会竞争的激烈而感慨;有的为弱势群体而忧伤,有的体验到了社会的世态炎凉;有的感悟到了人间的真情温暖,有的产生了几分爱心与同情;这种生命的体验远比获得一点知识来得重要,学生受到了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获得了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目的。
总之,语文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把人文素养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语文教学回归到人文教育的轨道上,重视对人自身的关怀与完善,从而培养其良好的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
结束语:语文教育与21世纪社会发展更紧密的结合已揭示语文教育价值观的变化,即语文教育应该培养人的更内在、更深刻的东西-——-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语文课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读懂课文,它指向的是‘人’。”
人文素养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个性、能力等丰富的内涵,是对人自身完善的一种关注与追求。
教育中应该充满人文性,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性。因为语文不仅是人们交往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语文是这个民族世代创造的结晶,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乃至民族的全部历史。所以暨南大学著名教授饶子说:“语文教育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之所在,是我们的支柱,所以在青少年时代就要给他们垫好人文素质的根基 ” 。
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核心是把人当作“人”
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指出:“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人着想的。如果人不能给人以幸福,那么任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不会给人带来幸福。”语文教学属于人文教育,产生人文力量,培养人文素质。人文教育的目的归结为对人格完善的追求,以实现个性的解放;人文的力量既可以培养学生同情、友谊、责任和勇气等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人格行为,又可以加强诚信、独立、创新、自律等现代人格行为的培养;人文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从根本上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人”,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学生,要把学生当作“人”看,这是实现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先决条件。学生是主体的人,有自己的独立人格,独立的个性,独立的思想和主体意识,要相信并尊重他们。但事实上由于父母和老师没有把孩子当作有主体意识的“人”来对待,父母长期的包办代替,学校教育多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忽略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导致了学生缺乏思想和主见。这要求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应该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环境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每一个人与众不同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张开思想的翅膀,让他们看到自己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在思想、感情、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我们在实践中,强调学生思想的多样性,要在备课、教学设计体现教学的开放性,随机应变,因时定教,因人定法,使课堂教学不囿于教师的圈定的方框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了解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智慧、倾听学生的声音,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如一位教师在上《皇帝的新装》时,一位学生提出“皇帝不可能一丝不挂地上街游行,肯定是安徒生在说谎。”这一问题,令师生都感到意外,但这位教师并没有握杀学生的不同见解,而是耐心倾听了学生的理由,然后组织大家对这个问题法表看法,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安徒生幽默、讽刺写作手法及作品主题的认识,起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这样做,特别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使学生在作品中直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受到美的熏陶。
例如:教《背影》这一课时,有的学生发笑,有的学生甚至认为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样的小事不值一提,学生并不认为朱自清写得精彩。后来我改变了教法,我先给学生讲父亲跟自己的关系,父亲如何关爱自己,特别是上大学时,年迈的父亲亲自挑着行李到车站送别我的情景,就不禁想到本来贫困的家庭,为了我能顺利上大学,不知年迈的父亲又要熬多少苦头了……。然后,再要求学生讲他们被父母的爱深深感动时的情景,学生的极积性一下字被调动起来,发言踊跃,有的甚至含着眼泪讲述爸爸妈妈关爱自己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学习《背影》,学生学习就很投入,甚至能够很深情地表演父亲吃力地爬上月台的动作,师生就是这样在人伦情怀中一起自然地体味学习文章的语言,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达到教师、学生、课文的和谐统一。这里没有枯躁的知识传授与训练,没有苍白的架空分析,学生这时已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而是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审美教育,受到人伦情怀的熏陶,从而出现了令人荡气回肠的“人化情景”体现了人文精神。
又如教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如果我们语文教师仍死扣小说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地金钱关系”这一点去分析课文,自然不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因为中国的传统观念与西方价值观有一定的差别。倘若在教学中联系初中生已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且喜欢评价人的特点,在课堂上开展“于勒是不是值得同情”等话题的辩论赛,或联系学生的生活用现在的眼光讨论克拉丽丝的势利,或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现象去评价像菲利普夫妇一类的人。这样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了文本的内涵,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同时丰富了学生情感,健全了人格。
当然,不仅在课本阅读中联系学生生活去处理教材,而且我们还要善于在平时多留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学生的周记、随笔是语文教师了解学生打开学生心扉的一扇窗,可以结合学生记录下来的学校班级生活、青春期的朦胧情感、喜欢的音乐、感兴趣的影视动漫画等等,让他们讨论、评判、体验、内化。通过这些渠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三、走出教材,让学生开拓视野,学会关注社会,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刘国正先生也多次强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起来,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学语文的渠道要拓宽,不能仅囿于有限的几本教科书,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教科书。因此,我们在上好语文课的同时,应意识的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从中体察社会、体察生活,丰富人文情怀,提高对自身的认识,从而促进自身发展。
例如:多读名篇名著。我们现在要读的不仅限于课本,还需涉及各个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名人作家们留下的经典。读经典就是读人生。当今社会时尚文化的功利、快捷、浮华助长了学生的浮躁、张狂的功利心态。多读一些名篇名著,多与大自然和睦相处,有助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如教了安徒生的就可以让学生读他的《安徒生童话》;接触了我国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就推荐读《儒林外史》;教了《论语十则》《孟子二章》等简易古文,就让学生慢慢涉足《论语》《孟子》。此外还应向学生介绍我国四大名著以及外国一些优秀的名篇名著,如:《红楼梦》《水浒传》《鲁滨孙漂流记》《简爱》《汤姆叔叔的小屋》《格列佛游记》等。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积极开展 “名篇名著”阅读活动。
又如:多关注社会生活,满足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广泛了解。像令人毛骨悚然的“9.11”恐怖事件,牵动全球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大大小小从未间断的战争,到神州六号飞船, 2010广州亚运,2008北京奥运会,到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疯狂造假事件,毒酒、毒奶粉、毒河粉、毒鱼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关注也应该关注的事,通过对这些事情的了解、参与、体验,学生才是我们教育要培养的“人”,而不仅“才”。像早年我国突遭“非典”病魔的袭击,全国人民都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非典”,关注生命。这样许多学生开始学会以一种“人文关怀”的心态对待我们这个世界,他们有的为社会竞争的激烈而感慨;有的为弱势群体而忧伤,有的体验到了社会的世态炎凉;有的感悟到了人间的真情温暖,有的产生了几分爱心与同情;这种生命的体验远比获得一点知识来得重要,学生受到了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获得了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目的。
总之,语文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把人文素养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语文教学回归到人文教育的轨道上,重视对人自身的关怀与完善,从而培养其良好的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
结束语:语文教育与21世纪社会发展更紧密的结合已揭示语文教育价值观的变化,即语文教育应该培养人的更内在、更深刻的东西-——-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语文课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读懂课文,它指向的是‘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