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了什么,刘禅又为何信任诸葛?

 我来答
勤俭又威武灬多宝鱼c
2020-12-24 · TA获得超过113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223年,刘备称帝两年后,预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便将诸葛亮、李严召集到成都,嘱托后事。

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比曹丕高了十倍不止,你一定能够安邦定国,成就收复中原,恢复汉家天下的大业。如果我的儿子有能力,你便尽心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华,你就自己取而代之吧。”

诸葛亮哭着回答刘备说:“我一定会尽心辅佐少主,报效忠贞的气节,直到死去!”

对于诸葛亮的回答,刘备很满意,不过他还是给了自己的儿子刘禅两张底牌:

一、让李严为中都护,掌管内外军事;

二、让刘禅以对待父亲的礼仪,对待诸葛亮,这是感情牌。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托孤,是蜀汉政权权力交接的关键剧情,这场看似温和的试探下,它决定了蜀汉由谁掌权的问题,关系到了政权的延续。

站在上帝视角来看,从接受托孤,到几次北征,诸葛亮尽心尽责,并未有想要取而代之的想法。

以至于,刘禅给了他“参伊、周之巨勋”“忠武侯”【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这样赞誉非常高的谥号和评价。

刘禅的话,等于从官方角度,给诸葛亮定性:这是堪比伊尹、周公那样一心为国家服务的贤臣。

关于我为何觉得诸葛亮并不想取而代之,有三个理由。

1、诸葛亮并无称帝野心

220年,曹丕篡汉,自称魏文帝。

曹丕称帝,是刘备后来在蜀中称帝事件的导火索。

这件事,才真正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因为,在此之前,曹操、刘备和孙权三方,名义上仍然属于汉家臣子。

不过,刘备托孤时,蜀汉的处境并不好,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已经去世,手下堪称将才的老一辈中还有赵云尚在。

至于文臣方面,蜀汉政权中更无一人可以和诸葛亮比威望,刘备深知这一点,他在托孤时,用曹丕比诸葛亮,言下之意:你可以像曹丕取代汉献帝那样,取代刘禅。

上有刘备亲口承诺,下无一人可做对手,如此局面,若是换一个如袁术、董卓这样野心勃勃的人,恐怕早就应允下来,把刘禅取而代之了。


2、诸葛亮对刘备心存感激

“士为知己者死”对于古代的文人,这句话可不是空口白话。

诸葛亮躬耕南阳之时,刘备愿意亲自邀请,三顾茅庐,这种诚意让诸葛亮很受用。

以至于,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多次表示“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驰驱”。

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合伙人之间,可以说是共享创业福利,这份待遇对于渴望遇到知己的诸葛亮而言,是比什么语言都要来得感人。

这份信任,让诸葛亮对刘备,一直心怀感激,愿意为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诸葛亮对待人才的态度上

一个有野心的人,他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势必会注意培养自己的势力,好为自己的野心埋伏笔。

但诸葛亮不一样,他很直白的告诉刘禅: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做丞相不易,做一个一心为公的丞相更不易,站在诸葛亮的角度去看问题,我们会发现蜀汉在三国中地盘最小、人口和资源也比不上魏吴两国。

也就是,看似诸葛亮位高权重,只有他自己明白,蜀汉处于风雨飘摇中,随时有倾覆的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任免人才,私情和为公之间,诸葛亮很坦荡,选择了为公。

所谓“为公”,指的是不徇私、不枉法,能者上,不足者退。

诸葛亮用人方面,不考虑出身,他把重心放在对方品格、能力上,尽心尽力为蜀汉寻找治国能臣。

综上,若是诸葛亮有取而代之的野心,早已将实施了,而不是教刘禅如何培养人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