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只有三四千元,为何有人抢着干?这3点写到位了

 我来答
敏敏普法
2023-03-08 · TA获得超过27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3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22万
展开全部
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总体来说,待遇肯定不是很好,来社区工作的目的大多数也不是冲着待遇而来的。现在网络上热议:江浙沪深以及北京等一些城市,招聘街道办编制人员时,名校博士蜂拥而至。这些局部地区的基层公务人员的待遇确实不低,否则,这些博士硕士也不会纷至沓来。
      但是,提醒大家的是,不要混淆了街道办与社区办的工作性质和区别,街道办的社会地位、工作性质、福利待遇、发展空间都比社工要强得多。总体来说,社区工作属于比较基层的工作,福利待遇不会太好,图福利待遇的就不要来了,社区工作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社区工作的主要形式。
      社区,作为城市里最基层的组织单位,主要承担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职能。社区工作人员,主要分为四类。
      第一类:在编人员。你经过社区时,一般会看到社区公告栏,基本都有本社区的简介和“两委”名单,姓名、职务、照片、结构图,都比较清楚。有的是专职人员,有的是街道办下派人员,担任社区正职、副职、委员等职务,以事业编为主,也有公务员编制的,福利待遇跟政府工作人员基本相同,总体上还算不错的,但也高不到哪里去!做基层事业编和公务员工作,除非个别高收入地区,就不要图福利待遇了。
      第二类:专职社工。社区“两委”的班子成员、专职工作人员,按照岗位发工资、交五险一金。工资一般在两三千元的区间比较多,大城市的在三四千元的比较多一些。工作相对比较轻松,很多想考公和考编的同学,都把“社工”当作过渡,利用时间相对清闲的优势进行备考。
      第三类:社招人员。社会化招聘的“临时工”,福利待遇肯定比较差的,一般情况下只发工资和必要的社保,公积金和职业年金等福利待遇肯定是没有的。工资也是比较低的,比最低保障线高不了多少。相比之下,甚至不如一些国企的劳务派遣人员和业务外包人员的收入高,主要面向一些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的当地居民或附近居民招聘。
      第四类:残联专委、安全消防员等。社区还有一类“特殊岗位”,比如,专门为社区残疾人服务设置的“专委岗位”,工作人员由区残联自行招聘,一般都是辖区内的残障人士,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工资待遇比社区编制人员和社工人员要差一点,跟社招人员差不多,两三千元工资,有基本的社保,但没有公积金、职业年金。社区安全消防员,由各辖区的消防支队自行招聘,工资由消防这一块承担,总体也不高。

      【二】社区工作人员的优缺点。
      社区工作人员,属于最基层的工作岗位,社区工作的技术含量和复杂程度不高,决定了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不会很高,甚至处于较低的水平。社保的缴费基数比较低,退休工资也不会很高,总体上来说,属于社会的基层工作人员。但是,有些城市正在大幅提高社工人员的薪酬待遇,比如,北京已经把社工的平均年薪提升到10万元,月薪增幅为3000元。
      社区工作的技术含量虽然不高,但也比较复杂,可谓“拿着两三千元的工资、操着月薪两三万的心”的性质。事情虽小又杂,但是,做不好也会“因小失大”,责任可不小。有人调侃:社区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党建、社建、团建、工会、妇联、关心下一代、计生、卫生、综合治理、信访维稳、绿化、劳动保障、就业、民政救助、志愿组织、低保、残联、安全生产等30多项,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说的就是基层工作人员的“窘状”。
      工作性质平凡,难度却挺高的,而且重复大量的琐事,容易心力交瘁。比如,访贫问苦,都需要深入居民家里,用双脚走遍社区的每一寸土地,但是成就感也不高,实际上做不成什么大事,解决不了什么难题,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有时候,还要配合紧急任务,半夜上班也是常见的,尤其是近年来的防疫、治安、消防、创城等工作,白+黑,5+2,非常辛苦,非常操心,而且没有加班工资,责任还很重。
      正是因为社工的待遇低、琐事多、工时长,导致人员流动性很大,有些人冲着“清闲”来的,发现工作并不轻松,很快就辞职了。

      【三】社区工作者适合哪些人呢?
      第一,有些社区的福利待遇不错。比如,有些城市的社区两委正职、副职、两委成员的薪酬福利可以达到四五千元,如果加上工作补贴、绩效工资、年终奖,折合月薪六七千。上面下派的事业编或公务编,也可能达到万元左右。这个薪酬福利待遇不算高也不算低,适合一些学历不高、追求不高的人。
      第二,适合当地居民从事这项职业。工作相对比较稳定,薪酬福利还算可以,离家很近,照顾家人方便,不用出差,没有劳顿之苦。如果学历层次一般、对财务追求不是那么迫切,附近的居民从事这种职业,幸福感也是比较强的。
      第三,适合那些追求安静生活的人。当地居民中,一些身体状态不好,不愿意出远门,不想长期出差,就想在当地安安静静生活、对物质生活追求不高的人,愿意从事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的半径比较小,就是在家门口的范围内,一般不会长期出差,工作强度也不大,家里不差钱,学历不算高,身体不太好、不愿意出远门的人,也是一项不错的职业选择。
      第四,适合一些考公、考编的应届生。有些应届生把社工岗位当作过渡或跳板,利用相对比较清闲的时间优势,埋头备考。另外,有些城市鼓励年轻人从事社区工作,并给予优惠条件,比如,在基层工作两年,又是两委班子成员,在报考公务员时可获得加分。
      综上所述,社区工作者还是可以的,属于中等偏下的职业,适合一些“特定”的人群。如果你有孩子,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图上班近、兼顾家庭;如果你的老公挣钱超多,你不在乎工资,上班就图一个轻松、消磨时间,可以在这里混到退休;如果你是一心一意要考公和考编,临时过渡一下,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你的梦想就是要发大财、挣快钱、当高管,建议就不要来了。
      PS:“职场防坑防诈防忽悠道与术”专栏已被万人订阅,首篇文章阅读640万。把所有职场潜规则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您听。目前大优惠、折上折,移步下方订阅。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4690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昆明彩云之南5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合肥云端漫步2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武汉草原风1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还有疑问? 马上咨询37884位在线律师,3分钟快速解答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辅 助

模 式